相变换热的浸没式电极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081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相变换热的浸没式电极热水锅炉,属于电极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极锅炉在国外相当普遍,它具有使用方便、整洁、无污染等特点;国内由于电力紧张,电费高,电极锅炉一直未予重视。但是我国局部地区存在着电力丰富、电费低的情况,使用电极锅炉采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述的电极锅炉使用的水质,特别是水的电导率是电极锅炉的重要指标;现有浸没式电极锅炉需要加药、加水系统的配合,用来调节水的电导率,且往往需要在线实时监控电导率,锅炉补水系统需要软化、除氧、化验以及化学处理等工序配套,因此整个系统复杂且不易于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组成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热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推广应用,节能效果好的相变换热的浸没式电极热水锅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相变换热的浸没式电极热水锅炉,它至少包括一内加装有一定电导率介质水的筒体,筒体内的介质水中浸没有通电的加热电极,所述的筒体上部安装有一相变式热交换器,该相变式热交换器的壳程与筒体内腔连通并构成一真空腔体;所述相变式热交换器的管程两端分别通过集水腔外设有热水供水口和热水回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中间通过一块隔板分隔成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的上筒体内的介质水中浸没有所述的加热电极,所述下筒体的底部通过接水管、经一给水泵和阀连通上筒体;所述上筒体的底部侧壁接出一根水管、经排水泵和阀连通下筒体,所述下筒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一补水和排污接管;所述的上筒体外壁相接有将真空腔体抽真空的真空排气泵。

本发明属于对现有技术的改良,它具有结构组成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热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推广应用,节能效果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相变换热的浸没式电极热水锅炉,它至少包括一内加装有一定电导率介质水1的筒体,筒体内的介质水中浸没有外接电源且通电的加热电极2,所述的筒体上部安装有一相变式热交换器3,该相变式热交换器3的壳程与筒体内腔连通并构成一真空腔体4;所述相变式热交换器3的管程两端分别通过集水腔5外设有热水供水口6和热水回水口7。

图中所示,所述的筒体中间通过一块隔板8分隔成上筒体9和下筒体10,所述的上筒体9内的介质水中浸没有所述的加热电极2,所述下筒体10的底部通过接水管11、经一给水泵12和阀连通上筒体9;所述上筒体9的底部侧壁接出一根水管13、经排水泵14和阀连通下筒体10,所述下筒体10的底部还设置有一补水和排污接管15;所述的上筒体外壁相接有将真空腔体4抽真空的真空排气泵16。

本发明利用介质水在真空状态下沸点低的特点,使得热交换过程用相变换热完成;排水泵14可将介质水从上筒体送至下筒体,给水泵14将介质水从下筒体送至上筒体,两台水泵交替运行,调节电极锅炉的液位,从而调节电极锅炉的热负荷。

真空排气泵16将锅炉内部不凝性气体排出,维持锅炉内的真空腔体真空度。

本发明所述锅炉内的介质水因内循环而基本上不消耗,也就是说在较长的时间段内无需补充水,且在这段时间内成分不会变化,电导率也基本保持一定,因此通常不需要配置补水系统,省去了除氧设备、软化设备、化验设备以及化学处理等;无需配置在线监控锅炉水质,不需要调节水质的电导率。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