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7414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夏季极端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建筑物外墙能起到一定的隔热保温的作用,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会使建筑物墙体温度升高,从而增加了室内的空调能耗。

通过检索,公告号为CN2061283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干挂层雨水降温系统包括建筑外墙,设置在建筑外墙上的干挂层,设于建筑外墙上的雨水口、与雨水口连接的储水箱。当雨天时将雨水收集到储水箱中吗,等高温天气时,将储水箱中的通过干挂层和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隙流到地面,雨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建筑物外墙表面进行降温。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为题:储水箱中的雨水全部流完之后,就不能对建筑外墙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具有降温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包括建筑外墙,所述建筑外墙上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建筑外墙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中设有循环降温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高温天气时建筑外墙上的隔热板首先将太阳照射到外墙表面的一部分热量吸收,之后缝隙中的循环降温装置对建筑外墙表面进行进一步降温,从而降低了建筑外墙的温度,循环降温装置提高了建筑外墙的降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循环降温装置包括设于建筑外墙上的蓄水箱,设于地下的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所述第一蓄水池与第二蓄水池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蓄水箱与第一蓄水池之间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控制阀,出水管一侧壁与建筑外墙相贴合,所述第二蓄水池中设有抽水泵,抽水泵与蓄水箱之间连接有送水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建筑外墙进行降温时,将出水管上的控制阀打开,蓄水池中的冷却水通过出水管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第一蓄水池中,冷却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冷却水吸收建筑外墙上的热量,对建筑外墙进行降温;冷却水进入第一蓄水池后,当第一蓄水池中冷却水的水位高于连接管的高度时,冷却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到第二蓄水池中,当蓄水箱中没有冷却水时,抽水泵将第二蓄水池中的冷却水抽送到蓄水箱中,对建筑外墙表面进行循环降温。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位于缝隙内的形状为弯曲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的形状为弯曲形,从蓄水箱中流出的冷却水通过弯曲形的出水管,冷却水可以充分吸收建筑外墙表面的热量,从而提高了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设于墙体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位于墙体内,蓄水箱可以防止太阳的曝晒,从而保证了蓄水箱中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水池与第二蓄水池上分别设有通风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蓄水池、第二蓄水池上设置通风口,可以快速的使从蓄水箱中流进的水进行冷却。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外表面设有绿植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绿植层可以吸收部分热量,进一步降低了建筑外墙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内设有液位感应器,建筑外墙上设有控制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中设置液位感应器,当蓄水箱中的液位低于液位感应器时,液位感应器发送信号给抽水泵,抽水泵从第二蓄水池中抽水送入蓄水箱中。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上设有保温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们可以减少冷却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冷气的消耗,从而提高了对外墙表面的冷却效果。

本技术方案增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建筑外墙表面设置隔热板,通过隔热板对建筑外墙表面进行隔热降温,并且在隔热板与建筑外墙之间通过循环降温装置对建筑外墙进行进一步降温,对建筑外墙降温可以使建筑内部的温度降低,减少了建筑内部空调的使用功率,从而节约了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去除隔热板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剖视图,主要表示循环降温系统;

图4为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通风口形状和位置;

图5为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中出水管截面示意图,旨在表示保温层。

附图标记:1、建筑外墙;2、隔热板;3、缝隙;4、保温层;5、蓄水箱;6、第一蓄水池;7、第二蓄水池;8、连接管;9、出水管;10、控制阀;11、抽水泵;12、送水管;13、通风口;14、绿植层;15、液位感应器;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包括建筑外墙1,建筑外墙1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若干隔热板2,隔热板2将建筑外墙1完全包裹。隔热板2上固定有绿植层14。隔热板2和建筑外墙1之间留有缝隙3,缝隙3中固定有循环降温装置;高温天气时,隔热板2上的绿植层14和隔热板2阻挡部分热量进入到建筑外墙1上,并且缝隙3中的循环降温装置对建筑外墙1进行一定的隔热,降低了建筑外墙1的温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循环降温装置包括固定在建筑外墙1内的蓄水箱5,开在地下的第一蓄水池6和第二蓄水池7,第一蓄水池6和第二蓄水池7之间通过连接管8连接。第一蓄水池7和蓄水箱5之间连接有出水管9,出水管9的形状为扁平状,出水管9均匀缠绕在建筑外墙1表面。出水管9上与蓄水箱5固定的端固定有一个控制阀10,用于控制蓄水箱5中的水从蓄水箱5中流出的速度。第二蓄水池7底面上还焊接有一个抽水泵11,抽水泵11通过送水管12与蓄水箱5连接。需要降温时,打开控制阀10,蓄水箱5中的冷却水流入出水管9,出水管9均匀的分布在建筑外墙1表面,从而对建筑外墙1表面进行降温;蓄水箱5中没有冷却水时,抽水泵11从第二蓄水池7中抽送冷却水进第二蓄水池7。

如图3和图4所示,地面上位于隔热板2与建筑外墙1之间,第一蓄水池6和第二蓄水池7上各开有一个通风口13,用于快速冷却第一蓄水池6、第二蓄水池7中的水。蓄水箱5内固定有液位感应器15,当蓄水箱5中的冷却水高度低于液位感应器15的高度时,液位感应器15发送信号给抽水泵11,抽水泵11抽从第二蓄水池7中抽水进蓄水箱5。建筑外墙1的下端,与地面相贴合处固定有一个控制器16,用于控制抽水泵11的停止。结合图5所示,出水管9未与建筑外墙1相贴合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4,用于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以下为一种建筑外墙降温系统工作过程:

气温高时先通过进水口对蓄水箱5内进行进水,当进水完成后,打开控制阀10,冷却水通过出水管9流到第一蓄水池6和第二蓄水池7中,当蓄水箱5中液位高度低于液位感应器15的高度时,液位感应器15发送信号给抽水泵11,抽水泵11从第二蓄水池7中抽送冷却水进蓄水箱5中,实现了循环冷却。当不需要对蓄水箱5中进行送水时,通过建筑外墙1上的顶端的控制器16控制抽水泵11停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