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2981发布日期:2018-09-07 23:0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式雾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加湿器。



背景技术:

离心式雾化器的原理是离心式转盘在电机作用下高速转动,将水强力甩出并打在雾化盘上,把自来水雾化成5-10微米左右的颗粒后喷射出去。离心式雾化器喷射出去的雾化颗粒与空气热湿交换后,可达到充分加湿空气和降温的目的,从而实现与加湿器相同的功效。

传统的加湿器占用空间大,并且需采用220V电压供电,由于家用轿车的车厢空间较小、不易提供22V电压,因此,传统的加湿器不便于在车厢内使用。

基于此,需提供一种便携、简易的雾化加湿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加湿器,以克服现有的雾化加湿器无法在车厢内使用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雾化加湿器,包括用于盛水的矿泉水瓶、与矿泉水瓶开口处螺纹连接的壳体、置于壳体内腔的雾化组件、驱动所述雾化组件旋转的微型马达,该微型马达固定在壳体的顶面,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穿入壳体内腔与雾化组件的中心轴联接,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壳体内腔相通的雾化出口;

所述壳体的内腔还设有自吸水组件,该自吸水组件用于将矿泉水瓶中的水吸入壳体的内腔,供雾化组件雾化成水颗粒,所述自吸水组件位于雾化组件的下方;

所述自吸水组件包括马蹄、三个转子、自吸管以及可容纳转子、马蹄和自吸管的外壳,该外壳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马蹄由圆片状底板、置于圆片状底板上端且与中心轴联接的连接轴、置于圆片状底板下端且沿圆心均布的三个转子轴组成;

三个所述转子轴上各连接一转子,使得中心轴可通过马蹄带动转子旋转,所述自吸管在外壳的内腔呈弧度布置,三个所述转子均位于自吸管的弧度中部,且三个转子和外壳内壁共同作用可压挤自吸管;

所述外壳的周壁上设有两个出口,该出口供自吸管的两个自由端伸出,所述自吸管的一个自由端从矿泉水瓶的瓶口伸入,所述自吸管的另一个自由端位于壳体的内腔;

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供连接轴穿出的穿出孔,所述连接轴穿出外壳后与中心轴相对固定;

还包括将矿泉水瓶和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包括支撑件和用于固定矿泉水瓶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卡合件、第二卡合件,所述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上均设有半圆形结构,两个半圆形结构拼接后形成用于固定矿泉水瓶的夹持圆孔;

所述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上均具有自半圆形结构的两个自由端向外侧延伸的固定臂,且第一卡合件的两个固定臂与第二卡合件的两个固定臂相对设置,相对的两个固定臂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固定连接,该弹簧可将夹持圆孔内的矿泉水瓶夹紧;

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壳体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卡合件或第二卡合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雾化加湿器,所述雾化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旋转盘,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穿入壳体内腔与旋转盘的中心轴联接;

所述旋转盘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式破碎梳,若干个固定式破碎梳组成雾化格栅,旋转盘在微型马达的作用下高速转动,将水高速撞击在雾化格栅上使水滴雾化,自雾化出口排出。

上述的一种雾化加湿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用于加速雾化水自雾化出口排出。

上述的一种雾化加湿器,所述送风装置为设置在输出轴上的扇叶,该扇叶位于旋转盘的上方。

上述的一种雾化加湿器,所述矿泉水瓶的开口处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可防止壳体内的水反向流入矿泉水瓶;自瓶口伸入的自吸管自由端穿过单向阀的内腔并伸入瓶底。

上述的一种雾化加湿器,所述矿泉水瓶的瓶口处设有密封塞,该密封塞的中心设有供自吸管穿过的通孔。

上述的一种雾化加湿器,所述支撑件为四个均匀布置在壳体底壁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橡胶棒,所述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由软塑料制成,所述支撑杆与第一卡合件或第二卡合件胶合固定。

上述的一种雾化加湿器,所述弹簧为四个,该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卡合件上的固定臂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卡合件上的固定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加湿器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较小,而且能够通过自吸水组件将矿泉水瓶中的水吸入壳体内,经雾化组件雾化成水颗粒后排出。

2.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和马蹄均通过微型马达的输出轴驱动,并且只需3V-24V的电压便可驱动微型马达旋转,采用传统的充电宝或笔记本、轿车配备的USB接口就能为微型马达供电。

3.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只需握紧手持件,反向拉长弹簧,使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之间的半圆形结构间距变大,套在矿泉水瓶的周壁上,双手松开手持件后,弹簧自动回缩,从而实现矿泉水瓶与简易雾化器壳体的固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雾化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示意图。

图3是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矿泉水瓶;21.壳体;22.旋转盘;23.微型马达;24.雾化出口;25.中心轴;26.雾化格栅;26-1.固定式破碎梳;27.扇叶;28-1.自吸管;28-2.外壳;28-3.转子;28-4.马蹄;a.伸入矿泉水瓶;31.支撑杆;32.第一卡合件;32-1.第一固定臂;32-2. 第二固定臂;33.第二卡合件;33-1.第三固定臂;33-2. 第四固定臂;3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为了解决现有的雾化加湿器无法在车厢内使用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加湿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盛水的矿泉水瓶1、与矿泉水瓶1开口处螺纹连接的壳体21、设置在矿泉水瓶1上方且置于壳体21内腔的雾化组件、驱动雾化组件旋转的微型马达23,雾化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21内的旋转盘22;微型马达23固定在壳体21的上方,微型马达23的输出轴穿入壳体21内腔与旋转盘22的中心轴联接;壳体21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壳体21内腔相通的雾化出口24;旋转盘22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式破碎梳26-1,若干个固定式破碎梳26-1组成雾化格栅26,旋转盘22在微型马达23的作用下高速转动,将水高速撞击在雾化格栅26上使水滴雾化,自雾化出口24排出。

本实施例壳体的内腔还设有自吸水组件,该自吸水组件用于将矿泉水瓶中的水吸入壳体的内腔,供雾化组件雾化成水颗粒,自吸水组件位于雾化组件的下方;

自吸水组件包括马蹄28-4、三个转子28-3、自吸管28-1以及可容纳转子28-3、马蹄28-4和自吸管28-1的外壳28-2,该外壳28-2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马蹄28-4由圆片状底板、置于圆片状底板上端且与中心轴联接的连接轴、置于圆片状底板下端且沿圆心均布的三个转子轴组成(考虑到连接轴与中心轴的转速可能不一致,本实施例也可以在中心轴与连接轴之间设置变速齿轮组,通过变速齿轮组可使得连接轴的转速降低);

三个转子轴上各连接一转子28-3,使得中心轴可通过马蹄28-4带动转子28-3旋转,自吸管28-1在外壳28-2的内腔呈弧度布置,三个转子28-3均位于自吸管28-1的弧度中部,且三个转子28-3和外壳28-2内壁共同作用可压挤将自吸管28-1压紧;

外壳28-2的周壁上设有两个出口,该出口供自吸管28-1的两个自由端伸出,自吸管28-1的一个自由端从矿泉水瓶的瓶口伸入,自吸管28-1的另一个自由端位于壳体的内腔;

外壳28-2上还设有供连接轴穿出的穿出孔,连接轴穿出外壳28-2后与中心轴相对固定。

需指出,本实施例的自吸管28-1应具有一定弹性,即自吸管28-1径向受压后能迅速恢复形状,且自吸管28-1也要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一定承受压力的能力。优选自吸管28-1由硅胶材质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自吸水组件是通过三个转子28-3对自吸管28-1交替性的进行挤压和释放,来实现矿泉水瓶中的水输送到壳体中的。

为了使壳体与矿泉水瓶牢靠的固定,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将矿泉水瓶和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包括支撑件和用于固定矿泉水瓶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卡合件32、第二卡合件33,第一卡合件32和第二卡合件33上均设有半圆形结构,两个半圆形结构拼接后形成用于固定矿泉水瓶的夹持圆孔;第一卡合件32和第二卡合件33上均具有自半圆形结构的两个自由端向外侧延伸的固定臂,且第一卡合件32的两个固定臂与第二卡合件33的两个固定臂相对设置,相对的两个固定臂通过至少一个弹簧34固定连接,该弹簧34可将夹持圆孔内的矿泉水瓶夹紧;支撑件的一端与简易雾化器的壳体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卡合件32或第二卡合件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第一卡合件32上设有第一固定臂32-1和第二固定臂32-2,第二卡合件33上设有第三固定臂33-1和第四固定臂33-2,其中,第一固定臂32-1和第三固定臂33-1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弹簧34,第二固定臂32-2和第四固定臂33-2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弹簧34。

为了便于实现稳定支撑,本实施例的支撑件为四个均匀布置在壳体底壁上的支撑杆31。

第一卡合件32和第二卡合件33上均设有手持件,使用者双手握紧手持件,反向拉长弹簧34,使第一卡合件32和第二卡合件33之间的半圆形结构间距变大,套在矿泉水瓶的周壁上,双手松开手持件后,弹簧34自动回缩,从而实现矿泉水瓶与简易雾化器壳体的固定。由于在使用时,需要小范围的拉伸弹簧34,因此,本实施例的支撑杆31为橡胶棒,第一卡合件32和第二卡合件33由软塑料制成,支撑杆31与第一卡合件32或第二卡合件33胶合固定。

考虑到第一卡合件32和第二卡合件33需要将矿泉水瓶和壳体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弹簧34为四个,该弹簧34的一端与第一卡合件32上的固定臂固定连接,弹簧34的另一端与第二卡合件33上的固定臂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固定支架只需握紧手持件,反向拉长弹簧34,使第一卡合件32和第二卡合件33之间的半圆形结构间距变大,套在矿泉水瓶的周壁上,双手松开手持件后,弹簧34自动回缩,从而实现矿泉水瓶与简易雾化器壳体的固定。因此,本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的微型马达23可以选用TELESKY系列的GA12-N20型号微型减速电机,查具体资料可知该微型减速机的具体参数;当然,本实施例的微型马达23也可以选用微型130小马达,该微型130小马达的尺寸为20x15x25,轴长为8mm,轴径为2mm,电压为3-6v,参考电流为0.35-0.4A,3v转速为17000-18000转每分钟。

为了加速雾化颗粒的排出,本实施例在壳体21内还设置有用于加速雾化水自雾化出口24排出的送风装置,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结构,只要能满足将雾化颗粒快速从雾化出口24排出的功能即可。考虑到本实施例的雾化加湿器有可能会在车厢内使用,移动的车厢不易提供220V的电压,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优选为设置在输出轴上的扇叶27,该扇叶27位于旋转盘22的上方,微型马达23的输出轴带动旋转盘22高速旋转时,位于旋转盘22上方的扇叶27也随之旋转,这样就能快速的将雾化颗粒排出。

在实际使用中,自吸水组件的输送水量应当与雾化组件的雾化速度相适应,以避免壳体内水量过多的问题。本实施例矿泉水瓶的开口处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可防止壳体内的水反向流入矿泉水瓶;自瓶口伸入的自吸管自由端穿过单向阀的内腔并伸入瓶底。矿泉水瓶的瓶口处设有密封塞,该密封塞的中心设有供自吸管穿过的通孔。

在使用时,先将自吸管28-1从矿泉水瓶的瓶口伸入瓶底,再将外壳28-2与矿泉水瓶1的开口处螺纹连接,使外壳28-2与矿泉水瓶1相对固定;接通微型马达23的电源,旋转盘22在微型马达23的驱动下高速转动,此时,自吸水组件将矿泉水瓶中的水吸入壳体21内内,从而使壳体21内的水高速撞击在雾化格栅26上使水滴雾化,通过与旋转盘22同轴固设的扇叶27,将雾化后的颗粒自雾化出口24快速排出。

本实施例通过自吸水组件将矿泉水瓶1的水吸入壳体21内,然后旋转盘22给水加速,将水滴高速撞击在雾化格栅26上把水滴雾化,通过微型马达23的输出轴带动扇叶27旋转,产生气流将雾化后的水颗粒带出,自雾化出口喷射出去的雾化颗粒与空气热湿交换后,可充分加湿空气和降低温度。

本实施例的雾化加湿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较小;并且只需3V-24V的电压便可驱动微型马达23旋转,采用传统的充电宝或笔记本、轿车配备的USB接口就能为微型马达23供电。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