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8857发布日期:2018-06-05 23:4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作为一种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暖通空调新技术。式建筑节能领域的公认的高效节能技术。其中土壤源(地埋管)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常年恒温的地下岩土作为冷热源,能效比几乎全年不受室外环境温度影响,因此得以广泛的应用。换热管是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核心部件,传统的地源热泵换热管,一管只能形成单一通路,对于一个地下钻孔至少要布置两个换热管即进水管和回水管,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通过U型接头进行连接,每隔一段距离还需要设置管卡组件以防止距离太近影响换热,既增加了材料成本,影响了下管的速度。另外,在地源热泵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无法对换热管的水流速进行调控,导致换热管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已有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地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有效的改变传统地源热泵用换热管“一管一路”现状,解决换热管材料浪费严重及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源热泵用新型换热管,包括内管、碳纤维内层、碳纤维骨架、碳纤维外层、外管,其特征在于,内管外侧配合设置碳纤维内层,外管内侧配合设置碳纤维外侧,碳纤维内层与碳纤维外层之间均匀设置多个碳纤维骨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源热泵用换热管,其中所述内管为地源热泵的进水管,碳纤维内层、碳纤维外层与碳纤维骨架之间的空腔为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源热泵用换热管,其中所述碳纤维内层、碳纤维骨架与碳纤维外层为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源热泵用换热管,其中所述内管与碳纤维内层及碳纤维外层与外管均采用热塑性树脂交联。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源热泵用换热管,其中所述内管厚度要大于外管厚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通过改进换热管的构造,配合换热管连接头的使用,把进水管及回水管放到同一个换热管中,实现了“一管多路”,及节省了材料,减少了资源浪费,又加快了下管的速度。碳纤维骨架、碳纤维内层及碳纤维外层为一体化结构,在内层及外层之间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又提高了换热管的整体强度,内管厚度大于外管厚度,提高了内管的隔热性能,减少了进水管与回水管之间的热量传递。出水管横截面积大于进水管横截面积,使得进水管中水流速度快,出水管中水流速度慢,增加了水在出水管中的时间,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地源热泵用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地源热泵用换热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内管,2、碳纤维内层3、碳纤维骨架,4、碳纤维外层,5、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地源热泵用换热管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包括内管1、碳纤维内管2、碳纤维骨架3、碳纤维外层4、外管5共5部分组成。内管1外侧配合设置碳纤维内层2,外管5内侧配合设置碳纤维外层4,碳纤维内层2与碳纤维外层4之间均匀设置多个碳纤维骨架3。

碳纤维骨架3、碳纤维内层2与碳纤维外层4为一体化结构,在内管1及外管5之间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又提高了换热管的整体强度,提高了换热管的抗弯性能。

内管1设置为地源热泵的进水管,碳纤维内层2、碳纤维外层4与碳纤维骨架3之间的空腔设置为出水管,将进水管和回水管布置在同一换热管中,配合换热管连接头的使用,实现了“一管多路”,节约了材料,同时避免了下管过程中安装管卡组件,提高了下管速度。

内管1与碳纤维内层2及碳纤维外层4与外管5均采用热塑性树脂交联,提高了换热管的整体强度。

内管1厚度要大于外管5厚度,提高了内管1的隔热性能,减少了进水管、回水管之间的能量传递。

出水管横截面积大于进水管横截面积,使得进水管中水流速度快,出水管中水流速度慢,增加了水流在出水管中的时间,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