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陶炉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3261发布日期:2018-07-24 22:58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陶炉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电陶炉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家用电器,电陶炉作为一种电器产品,其安装结构一直是厂家研究改进的一个方向,通常电陶炉中都会设置散热风机,其吹出的风经过发热体后,热风会向外排出,但是,部分热风仍会在炉体内停留,甚至吹向电路控制板,导致控制板的问题升高,容易发生故障。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陶炉的通风结构,其通过电陶炉底壳上设置的挡板,可以有效地引导气流,使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集中在内腔区域,不会扩散至其他区域,既提高了内腔区域的散热效果,也避免了电陶炉内其他电器元件过度受热,进一步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陶炉的通风结构,包括电陶炉底壳,电陶炉底壳上设有用于形成隔热风道的挡板,挡板形成用于安装电陶炉发热体的内腔,内腔设有散热风扇,电陶炉底壳的底面设有与散热风扇对应的进风口,电陶炉底壳的侧面设有与挡板形成的出风口对应的排气口。

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口栏栅。

所述排气口栏栅上设有与挡板对应的卡槽。

所述排气口栏栅上设有排风口罩。

所述排气口栏栅上设有凸部,排风口罩设有与凸部对应的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电陶炉底壳上设置的挡板,挡板可以有效地引导气流,使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集中在内腔区域,不会扩散至其他区域,既提高了内腔区域的散热效果,也避免了电陶炉内其他电器元件过度受热,进一步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卡槽、凸部和凹口的配合安装,使本电陶炉的通风结构的排气口栏栅和排风口罩装拆十分方便,既提高生产效率,也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气口栏栅与排风口罩安装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风口罩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气口栏栅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5,本电陶炉的通风结构,包括电陶炉底壳1,电陶炉底壳1上设有用于形成隔热风道的挡板11,挡板11形成用于安装电陶炉发热体的内腔12,内腔12设有散热风扇2,电陶炉底壳1的底面设有与散热风扇2对应的进风口15,电陶炉底壳1的侧面设有与挡板11形成的出风口对应的排气口14,通过电陶炉底壳1上设置的挡板11,可以有效地引导气流,使散热风扇2产生的气流集中在内腔12区域,不会扩散至其他区域,既提高了内腔12区域的散热效果,也避免了电陶炉内其他电器元件过度受热,进一步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排气口14上设有排气口栏栅13,有效防止蚊虫由排气口14进入电陶炉内,进一步保护了电陶炉内的各个元件。

进一步地,排气口栏栅13上设有与挡板11对应的卡槽131,排气口栏栅13通过卡槽131与挡板11可拆卸地连接,既提高生产效率,也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排气口栏栅13上设有排风口罩3,进一步引导热风从排气口14排出,避免热风向其他区域扩散,增加排风效果。

进一步地,排气口栏栅13上设有凸部132,排风口罩3设有与凸部132对应的凹口31,实现了排风口罩3和排气口栏栅13的可拆卸连接,既提高生产效率,也方便用户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