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侧吸式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434发布日期:2018-11-09 20:1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侧吸式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机,具体是一种智能侧吸式油烟机。



背景技术:

抽油烟机又称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安装在厨房健康节能吸油烟机炉灶上方,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油烟机按照外观可以分为中式油烟机、欧式油烟机及侧吸式油烟机。其中侧吸式由于采用敞开式设计,增大烹饪空间范围,使得用户不容易碰头,外观时尚,吸烟口接近油烟发生点,吸排效果好,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目前侧吸式油烟机的发展还不成熟,部分侧吸式油烟机为了提高吸油烟效果,发明了带有活动导烟板的油烟机,即工作,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导烟板进行升降或偏转运动,进而调节油烟机的进风量。升降机构通常由在导烟板内安装传动杆及连接杆及与之相配合的固定导轨及运动导轨,通过电机带动传动杆及连接杆,从而使得运动导轨在固定导轨上运动,从而调节导烟板的相对运动。此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一旦部分零件损坏即需要整体拆卸或者更换升降机构,且清洗不方便。为了解决以上弊端,急需提出一种智能侧吸式油烟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观时尚,运行平稳,有效提高吸油烟效果的一种智能侧吸式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智能侧吸式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吸油烟机外壳、位于外壳上方的风机罩及位于外壳下方的集油杯,所述的外壳内设有集烟腔,集烟腔位于集油杯上方;所述的集烟腔表面覆盖安装有导烟板,导烟板与集烟腔间设有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调节导烟板与集烟腔的相对高度,对集烟腔实现闭合及打开;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设于导烟板两侧的导轨及设于集烟腔内的卡台,卡台卡置于导轨上,并在导轨上滑动;所述的外壳端面两侧分别设有装饰前条,装饰前条由玻璃材质制作成型;所述的两侧装饰前条均安装有控制开关,两侧的控制开关采用并联控制接入控制系统。

所述的卡台设于集烟腔两侧的内壁上。

所述的装饰前条与外壳间设有发光装置,发光装置与控制开关电联。

所述的发光装置为LED发光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导烟板的向上滑动设计,不再是传统的直接往下拉开与集烟腔距离,避免了用户发生碰头的隐患。3)导烟板能通过升降机构瞬间闭合,关闭时保持与外壳一体式外管,美观实用两不误。4)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方便自己的一侧控制开关对油烟机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烟机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烟机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智能侧吸式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吸油烟机外壳1、位于外壳1上方的风机罩2及位于外壳1下方的集油杯3,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集烟腔4,集烟腔4位于集油杯3上方;所述的集烟腔4表面覆盖安装有导烟板5,导烟板5与集烟腔4间设有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调节导烟板5与集烟腔4的相对高度,对集烟腔4实现闭合及打开;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设于导烟板5两侧的导轨6及设于集烟腔4内的卡台,卡台卡置于导轨6上,并在导轨6上滑动;所述的外壳1端面两侧分别设有装饰前条7,装饰前条7由玻璃材质制作成型;所述的两侧装饰前条7均安装有控制开关8,两侧的控制开关8采用并联控制接入控制系统。

所述的卡台设于集烟腔4两侧的内壁上。

所述的装饰前条7与外壳1间设有发光装置,发光装置与控制开关8电联。

所述的发光装置为LED发光体9。

所述的LED发光体9呈长条状,镶嵌安装在装饰前条7的侧壁。

工作原理:本案中,当油烟机开始工作时,启动升降机构,导烟板两侧的导轨沿着集烟腔内壁上的卡台做上升运动,导烟板与集烟腔有了明显的相对高度,从而打开集烟腔,油烟开始排出。升降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益,从而降低了用户的家庭成本。当油烟机不需要使用空闲时,导烟板通过升降机构瞬间闭合,关闭时保持与外壳一体式外管,美观实用两不误。

进一步的,导烟板的向上滑动设计,不再是传统的直接往下拉开与集烟腔距离,避免了用户发生碰头的隐患。且进风口大大的降低,对烹饪的火苗影响较小,且集烟腔深度面积增大,缔造了更大的拢烟空间,保证油烟排出效率。

与传统技术油烟机相比,本实用新型外壳两侧分别设有装饰前条,装饰前条有玻璃材质制作成型,且装饰前条上均安装有控制开关,在保证外管美观的同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方便自己的一侧控制开关对油烟机进行控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