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7169发布日期:2018-10-16 20:11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供水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太阳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由于起点高、进步快,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把太阳光的辐射转换为热能是最常见的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手段之一,其开发运用的核心技术还存在许多成熟发展的空间。现今在学校、医院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场所,对热水的需求量大,需要提供热水的地点多、涉及面积大、覆盖范围宽,小面积的光热满足不了需求,而大面积、多位置的分散式安装太阳能热水装置由于不同地方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难以实现恒温供水,时常发生烫伤时间,且分散式多点供热安装繁琐、不便管理,浪费人力物力及财力。由于太阳光的辐射量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同时用户对热水的温度和用量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现有的太阳能集热板只配有一个固定容积的水箱,固定容积的水箱无法根据用户具体的用水需求来调节水箱容积,以改变循环水的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如当用户的用水需求为温度较高但用量不大时,固定容积的水箱无法快速将一少部分水通过循环加热提高水温,这种形式的供热系统使用不灵活、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恒温供水、使用灵活、用户体验好、且便于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减少了能源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包括恒温水箱、太阳能集热设备组、用于辅助加热的辅热设备、用于提供自来水的自来水管和用于输出恒温热水的出水管,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组包括多个太阳能集热设备,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间通过管道前后串联设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包括太阳能集热板和水箱,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和所述水箱之间设有回水循环管路,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组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温水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组的输入端与所述自来水管连接,所述恒温水箱的输入端也与所述自来水管连接,所述恒温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辅热设备与所述恒温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上述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优选的,与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组的输入端连接的自来水管上设有电磁阀,与所述恒温水箱连接的自来水管上也设有电磁阀。

上述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优选的,所述回水循环管路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泵和止回阀。

上述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优选的,所述水箱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回水循环管路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相连,所述第一腔室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水箱的水排出的水箱出水管,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两个腔室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管连通和断开的连通阀。

上述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还包括用使用后的热水的余温对自来水进行预热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分别与出水管和与所述太阳能集热设备组的输入端连接的自来水管连接。

上述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上还设有对所述恒温水箱的出水进行过滤净化的过滤装置。

上述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超滤膜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

上述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优选的,所述辅热设备为燃气锅炉、电加热器或空气源热泵。

上述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优选的,所述恒温水箱从内至外包括三层,内层为不锈钢,中间层为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外层为不锈钢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包括恒温水箱、太阳能集热设备组、辅热设备、自来水管和出水管,太阳能集热设备组由多个太阳能集热设备首尾串联组成,太阳能集热设备包括太阳能集热板和水箱,太阳能集热设备组的输入端连接自来水管,自来水从自来水管进入,依次流经多个串联的太阳能集热设备进行加热升温,然后从太阳能集热设备组的输出端流出进入恒温水箱,辅热设备和自来水管均与恒温水箱连接,当恒温水箱的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自来水管会通入冷水进行调节,当恒温水箱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时,辅热设备会启动进行加热,从而使恒温水箱的水保持恒温,恒温水箱的输出端与出水管相连,出水管将恒温水箱中的水输送至用户使用,太阳能集热板和水箱之间设有回水循环管路,回水循环管路可将水箱中的水进行温差循环,反复通过对应的太阳能集热板进行加热升温,多个太阳能集热设备首尾相连串联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恒温供水系统,整体式的系统便于集中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使用化石能源导致的能源浪费,能够稳定提供恒温热水,避免了各处水温不一致带来的安全隐患,用户体验好,对加快太阳能产品的开发运用推广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恒温水箱;2、太阳能集热设备组;21、太阳能集热设备;211、太阳能集热板;212、水箱;2121、第一腔室;2122、第二腔室;2123、连通管;2124、连通阀;213、回水循环管路;2131、进水管;2132、回水管;214、水箱出水管;3、辅热设备;4、自来水管;5、出水管;6、电磁阀;7、循环泵;8、止回阀;9、换热器;10、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包括恒温水箱1、太阳能集热设备组2、用于辅助加热的辅热设备3、用于提供自来水的自来水管4和用于输出恒温热水的出水管5,太阳能集热设备组2包括三个太阳能集热设备21,太阳能集热设备21间通过管道前后串联设置,太阳能集热设备21包括太阳能集热板211和水箱212,太阳能集热板211和水箱212之间设有回水循环管路213,太阳能集热设备组2的输出端与恒温水箱1的输入端连接,太阳能集热设备组2的输入端与自来水管4连接,恒温水箱1的输入端也与自来水管4连接,恒温水箱1的输出端与出水管5连接,辅热设备3与恒温水箱1之间通过循环加热管道连接,将三个太阳能集热设备21串联组成一个恒温供水系统,便于集中管理,且能充分利用各处的太阳能,回水循环管路213能将水箱212中的水循环多次加热,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自来水管4和辅热设备3能够辅助调节水温,保证恒温水箱1中水温的恒定,用户体验好。

本实施例中,与太阳能集热设备组2的输入端连接的自来水管4上设有电磁阀6,与恒温水箱1连接的自来水管4上也设有电磁阀6,电磁阀6能够根据温度控制器或者液位控制器自动开合,从而控制水箱212中的水位高度和恒温水箱1中的水温,且调节迅速、精准,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回水循环管路213包括进水管2131和回水管2132,进水管2131上设有电磁阀6,回水管2132上设有循环泵7和止回阀8,辅热设备3为燃气锅炉。电磁阀6能控制回水循环管路213连通或断开,循环泵7提供回水循环所需的动力,止回阀8能有效防止水在管道中逆向流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水箱212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2121和第二腔室2122,第一腔室2121通过回水循环管路213与太阳能集热板211相连,第一腔室2121上设有用于将水箱212的水排出的水箱出水管214,第一腔室2121与第二腔室2122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两个腔室的连通管2123,连通管2123上设有用于控制连通管2123连通和断开的连通阀2124,该结构水箱212的第一腔室2121与前后的太阳能集热板211连通,第二腔室2122与第一腔室2121之间设有连通管2123和连通阀2124,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将两个腔室连通,当用户对用水量的需求较大但是不需要较高水温时,可以打开连通阀2124连通第一腔室2121和第二腔室2122,将整个水箱212中的水循环加热,以满足用户对水量的需求,当用户对用水量的需求不大但是需要较高的水温,可以关闭连通阀2124隔断第一腔室2121和第二腔室2122,只将第一腔室2121中的水加热循环,需要加热的水量少了,水温能够快速升高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样在晴天时,可以连通两个腔室充分利用太阳能,在阴雨天时,隔断两个腔室保证水温,这种结构的水箱212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调节改变容积,使用灵活方便,充分利用太阳能,避免频繁启动辅热设备3浪费其他形式的能源。

本实施例中,太阳能恒温供水系统还包括用使用后的热水的余温对自来水进行预热的换热器9,换热器9分别与出水管5和与太阳能集热设备组2的输入端连接的自来水管4连接,使用后的热水相比自来水而言往往还残留一些余温,在换热器9中用使用后的热水对自来水进行预热,充分利用这些余温,减少了热能的浪费,能够节约部分启动辅热设备所需能源。

本实施例中,出水管5上还设有对恒温水箱1的出水进行过滤净化的过滤装置10。具体的,过滤装置10包括超滤膜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过滤装置10能过滤除去水中的杂质、水垢及颗粒物,提高水质,保证用水的质量,用户体验更好。

本实施例中,辅热设备3为电加热器,恒温水箱1从内至外包括三层,内层为不锈钢,中间层为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外层为不锈钢外壳。电加热器能在太阳能无法满足加热需求时起到辅助加热的作用,以保证供水量或水温,恒温水箱1的三层结构有助于保温,减少热能的损耗。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