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式集中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8474发布日期:2018-07-10 22:4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电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式集中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家用集中空调将全部居室空间的空气调节作为整体来实现,克服了分体式壁挂和柜式空调对居室分割的局部处理和空气气流不均匀的问题;集中空调根据冷媒可划分为两类:水系统和氟系统,由于水的热容较大,适合大空间使用,且使用率越大越节能,因此在住户较为集中时,一般采用集中空调水系统进行温度调节。

目前,公告号为CN107238152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变频多联式氟水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和地暖系统。所述地暖系统包括换热组件、及与所述换热组件连接的地暖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相串联连接的地暖电磁阀、水侧换热器、第一地暖单向阀、热水侧储液器、第二地暖单向阀,各个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所述地暖组件连接至所述水侧换热器,其中,所述地暖电磁阀与第二地暖单向阀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中央空调系统。

虽然这种变频多联式氟水系统能够将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沿所述换热组件流动并在所述水侧换热器处进行热交换,以向所述地暖组件提供热能,在VRF产品上增加地暖系统,实现一机多用,节能性能好;但是,该发明线路复杂,设计分散,前期安装和后期维修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其具有线路简单,集成化设计,便于安装和维修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包括室外冷热源模块,所述室外冷热源模块连接有空调模块,所述空调模块上连通设有风机盘管,所述空调模块上还连接有地暖模块;所述室外冷热源模块与空调模块之间连通设有板换,所述板换与空调模块之间设有水力系统模块;还包括备用冷热源模块,所述备用冷热源模块分别与空调模块和地暖模块连通设置;

所述室外冷热源模块的循环系统为水机循环系统;

所述备用冷热源模块的循环系统为风冷热泵系统;

室外管道选用无缝钢管;

室内管道选用PE-Xc管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调模块上连接有室外冷热源模块,且室外冷热源模块的循环系统选用水机循环系统,水机循环系统不仅在为多户住户提供能量时,成本随着户数的增多而降低,以节约能源,还能减少温度变化梯度,从而增加住户的舒适度;而在空调模块上还并联设置有风机盘管和地暖模块,空调模块能单独连通风机盘管或地暖模块,也能同时为风机盘管和地暖模块供暖,从而方便控制,实现空调系统的多元化使用;且在室内还设置有备用冷热源模块,在室外冷热源模块出现故障后,启动备用冷热源模块继续为空调模块和地暖模块供能;另外,在室外冷热源模块选用无缝钢管传输水流,而空调模块和地暖模块使用PE-Xc管道传输水流,并在室外冷热源和室内的空调模块之间通过板换交换能量,一方面,使户内管道及设备不受外网压压力波动的影响,降低漏水概率,另一方面,避免无缝钢管中残留的安装垃圾和锈蚀进入户内管道,同时PE-Xc管道不易产生脏物,从而减少管理、维护成本。

进一步的,在公共水井内设有户式热计量模块,所述户式热计量模块中设有信号发射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户式热计量模块计算系统中用户消耗的热能,根据热量收费,且在户式热计量模块上装有信号发射模块,实现户式热计量模块的远传,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和住户了解热能使用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盘管处连通设有全热交换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全热交换器通过回收排气中的能量对引入空调系统的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降低或增加新风焓值,从而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备用冷热源模块的管线上设有节能缓冲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备用冷热源模块的管线上加装缓冲水箱,增加了室内水循环系统的水容量,解决了循环系统过小带来的负荷波动和主机频繁启动的问题,从而延长设备寿命、节能省电;而缓冲水箱还能排污除气,保护循环系统中的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盘管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一侧设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中设有表冷器;所述换热箱两侧相对开口设置,一侧所述开口连通风机组件设置,另一侧所述开口处设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室内水循环系统的管线连通换热箱中的表冷器,同时风机引入新风流经换热箱,形成热风或冷风对室内制热或制冷;在开口处设置有滤网,降低新风中的含尘量,从而减少进入室内的灰尘。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箱顶部、位于换热箱内壁滑移设有冲洗组件,换热箱顶部、位于换热箱外壁设有供水箱,所述冲洗组件连通供水箱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换热箱内的顶部装有冲洗组件,通过冲洗组件冲洗表冷器表面吸附的灰尘,避免灰尘影响到新风和水流的热交换;在换热箱外的顶部装有供水箱,为冲洗组件提供水源。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箱中设有控温管,所述控温管连通空调模块设置,所述表冷器上设有第一测温组件,所述供水箱中设有第二测温组件,所述第一测温组件连通第二测温组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供水管为冲洗组件提供水源时,水流与表冷器接触,通过控温管协调冲洗水与换热管的温度,减小温差,避免温差过大而破坏换热管结构,影响换热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转动连接在开口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滤网,打开风机盘管开口,方便工作人员检查维修风机盘管。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箱底部配合设有呈V形设置的接水盘,所述换热箱底部的沿接水盘斜面所在的长度方向开有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换热箱底部开有出水孔,冷凝和冲洗产生的水流能够从出水口流出,并沿着接水盘两侧的斜面进入接水盘,从而清洗接水盘,避免接水盘中的积灰增加新风的含尘量。

进一步的,室内管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实现管道之间的接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管端内壁向外塌陷形成管槽,所述管槽与室内管道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管端部开有连通至管槽的密封孔,所述密封孔中填充有密封胶,所述连接管端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PE-Xc为热固型塑料,在安装室内管道时,难以使用熔接的方式连接两根管材,因此,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通过密封胶和密封圈实现室内管道之间的紧固连接,降低管道连接处的漏水概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串联设置的室外冷热源模块、水力系统模块、空调模块和地暖模块,实现管线排布的合理化和设备安装的集成化,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管理和维修空调系统;

2. 通过和空调模块与地暖模块连通设置的备用冷热源模块,消除室外冷热源模块故障时带来的不便;

3.通过风机盘管中设置的冲洗组件,避免灰尘影响到新风和表冷器的换热滤;

4.通过设置在供水箱中的控温管,平衡冲洗水流和表冷器的温差,保护表冷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户式集中空调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风机盘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风机盘管的剖视图,用于展示风机盘管的内部结构;

图4是供水箱的俯视图;

图5是滤网部分的局部爆炸图;

图6连接装置部分的爆炸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01、室外模块;02、室内模块;1、室外冷热源模块;11、户式热量计量模块;111、信号发射模块;2、板换;3、水力系统模块;4、空调模块;41、风机盘管;411、风机组件;412、换热箱;4121、表冷器;4122、出水孔;4123、第一测温组件;413、冲洗组件;4131、无杆气缸;4132、滑块;4133、喷头;414、供水箱;4141、水泵;4142、控温管;4143、第二测温组件;415、滤网;4151、转动轴;416、接水盘;4161、排水管;42、全热交换器;5、地暖模块;6、温控器;7、备用冷热源模块;71、节能缓冲水箱;8、集中控制终端;81、自动控制单元;82、手动控制单元;9、连接装置;91、连接管;92、管槽;93、密封孔;9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户式集中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室外冷热源模块1,这里,室外冷热源模块1选用大型水机循环系统,在室外冷热源模块1上分别连接有空调模块4,这里,空调模块4包括空调分配器和空调集配器,空调模块4上接有风机盘管41,且室外冷热源模块1与空调模块4之间设置有板换2,而板换2与空调模块4之间装设有水力系统模块3,这里,水力系统模块3包括泵组、阀组、膨胀罐、分集水器和控制仪器等;空调模块4上还接有地暖模块5,这里,地暖模块5包括地暖分配器和地暖集配器;另外,还包括备用冷热源模块7,这里,备用冷热源模块7为风冷热泵主机,且其分别连通空调模块4和地暖模块5设置;这里,室外的水循环管道选用无缝钢管,室内的水循环管道选用PE-Xc管材。

室外冷热源模块1连通进多户住户的空调模块4设置,住户越多,使用率越高,水机循环系统越节能;室外冷热源模块1和室内的水循环系统之间通过板换2隔开,且室外选用承压能力更高的无缝钢管,室内选用耐久性更好的 PE-Xc管材;板换2能够屏蔽室外的水压波动,并隔绝室外水流中掺带的杂质,从而保护室内水循环系统;在室内水循环系统上串联连接有空调模块4和地暖模块5,从板换2流出的水流首先经过空调模块4,经空调模块4分配流入地暖模块5或进入连通设置的风机盘管41中,从而减少管路设置,且将管路控制部件和协调部件集成设置在空调模块4和板换2之间,以简化安装;同时,通过风机盘管41和地暖模块5的协同配合,实现空调系统的多元化使用。另外,在室内设置的备用冷热源模块7能够在室外冷热源模块1出现故障时启动,为空调模块4和地暖模块5供能。

由于室外冷热源模块1上并联连接有多户住户,因此,如图1所示,在室外水循环系统中设置有户式热量计量模块11,这里,户式热量计量模块11为热计量表,且户式热量计量模块11上设置有信号发射模块111,这里,信号发射模块111为信号发射器。这样,通过户式热量计量模块11中的热计量表检测每个住户的能耗,并通过信号发射模块111将数据传递给住户和管理人员,方便管理人员根据住户消耗的能量收费。

为了方便水路和室内温度的管理,如图1所示,在室内装有温控器6,且温控器6连通集中控制终端8设置,这里,集中控制终端8包括处理器和操作装置,而集中控制终端8连通管路上的电磁阀设置;另外,集中控制终端8包括自动控制单元81和手动控制单元82。这样,通过温控器6收集室温信息,反馈到集中控制终端8,在空调系统启动后,集中控制终端8的自动控制单元81协同电磁阀智能控温;另外,手动控制单元82的设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选择空调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新风的引入和废气的排出使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相互流通,提高使用空调系统时室内的空气质量,而为了减少引入新风带来的能量损耗,如图1所示,在风机盘管41处连通设置有全热交换器42。这样,通过全热交换器42利用废气中的能量预热或预冷引入的新风,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如图1所示,在备用冷热源模块7和空调模块4与地暖模块5之间设置有节能缓冲水箱71。这样,通过节能缓冲水箱71增加管路容量,减少空调系统启停次数,节约能源。

另外,如图2所示,风机盘管41包括换热箱412,换热箱412相对两侧开口设置,一侧开口处设置有风机组件411,另一侧开口连通进室内并装有滤网415;在换热箱412中设置有连通在室内水循环系统中的表冷器4121(见图3)。空调模块4将热流或冷流导入风机盘管41,进入表冷器4121中,此时,风机组件411中的电机带动风轮将新风引入换热箱412与表冷器4121接触后进入室内。

风和水流的换热率主要取决与新风和表冷器4121的换热率,即使装有灰尘过滤装置(图中未示出),但是,随着空气的不断流动,表冷器4121上逐渐附着上大量的尘埃,尘埃的附着使表冷器4121和新风的换热率降低,进而在获得相同的制热或制冷效果时,能耗增大;因此,如图3和图5所示,在换热箱412顶部、位于换热箱412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冲洗组件413,这里,冲洗组件413设置为两组,且分别设置在换热箱412顶部两侧;冲洗组件413包括设置在换热箱412顶部的无杆气缸4131,在无杆气缸4131的滑块4132上连接有喷头4133,这里,喷头4133朝向表冷器4121方向倾斜设置,且喷头4133在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有多个,以覆盖表冷器4121;如图3和图4所示,在换热箱412顶部、位于换热箱412外壁上装有供水箱414,且供水箱414中装有水泵4141,水泵4141连通喷头4133设置,这里,水泵4141通过输水管连接在喷头4133上,输水管位于换热箱412中的部分较长,避免滑块4132的滑移被输水管卡住。

为了实现冲洗组件413的智能化控制,冲洗组件413设定为周期性清洗,对风机盘管41定时清理;在周期性的定时清理时,关闭风机盘管41,停止送风,但是,喷头4133送出的水流与表冷器4121的温差过大时,会破坏表冷器4121,影响表冷器4121的安全性,因此,如图3和图4所示,在供水箱414中设置有控温管4142,且控温管4142连通空调模块4设置;在表冷器4121处设置有第一测温组件4123,在供水箱414中设置有第二测温组件4143,且第一测温组件4123连通第二测温组件4143设置。这样,通过第一测温组件4123检测表冷器4121处的温度,并反馈到第二测温组件4143,待供水箱414中的控温管4142将储水加热或制冷到或接近表冷器4121处的温度时,即启动水泵4141向喷头4133供水,从而减小清洗水流和表冷器4121的温差,保护表冷器4121。另外,为了增加清洗效果,可以在供水箱414中加入表冷器4121清洗剂。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检查风机盘管41,如图3和图5所示,在滤网415中部设置有转动轴4151,通过转动轴4151将滤网415转动连接在换热箱412开口处,且转动轴4151的转动通过驱动电机实现。这样,通过驱动电机转动滤网415,即能打开风机盘管41开口。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换热箱412内、位于换热箱412底部相对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出水孔4122;在换热箱412下方连接有呈V形设置的接水盘416,且接水盘416两端封口设置,其中一侧封口处接有排水管4161,而接水盘416的斜面对应出水孔4122设置。这样,冲洗表冷器4121产生的废液从出水孔4122排出沿着接水盘416的斜面进入接水盘416底部,并通过排水管4161排出,在收集废液的同时,通过废液清洗接水盘416侧壁,避免接水盘416中的积灰增加引入的新风的含尘量。

由于大部分室内管道采用PE-Xc管材,PE-Xc管材难以使用熔接的方法实现管道的对接,因此,如图6所示,在相邻两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9,连接装置9包括连接管91,连接管91根据管道对接情况改变形状,直线或者折弯均可,在连接管91管段的内壁向外塌陷形成管槽92,管槽92的内径与管道的外径相同;如图7所示,在连接管91端部开有连通至管槽92的密封孔93,在密封孔93中填充有密封胶,而连接管91管端还螺纹连接有密封圈94。这样,将管道插接在管槽92中后,向密封孔93中注射密封胶,密封胶填充进管槽92和管道外壁的缝隙中,从而封住管道,这里,密封胶选用防水胶。另外,在密封孔93处的连接管91端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圈94,进一步封住密封孔93,避免渗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