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风道一次码烧敞口轮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5512发布日期:2018-12-12 00:24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多风道一次码烧敞口轮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风道一次码烧敞口轮窑。

背景技术

目前,砖瓦窑炉形式主要为:圆形旋转隧道窑、直行隧道窑、拱顶式多门轮窑及地沟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圆形旋转隧道窑:特点是:砖坯固定,窑体转动。砖坯一次码放到窑体运行轨道之间,窑体沿轨道旋转运行,将砖坯烘干、焙烧,存在的问题是投资大、结构复杂、运行成本高。

(二)、直行隧道窑:特点是窑体固定、窑车运转。砖坯一次码放到窑车上,窑车沿轨道进入烘干窑室、焙烧窑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大、占地多,窑车负重运行,损坏严重,运行复杂,费用高。

(三)、拱顶式多门轮窑及地沟窑,均为二次码烧,存在以下问题:

1、投资大,占地多,产量低,成本高;

2、二次码烧,工艺复杂:成型车间制坯→坯砖晾晒→干坯装窑→砖坯窑室内焙烧→成品砖出窑堆放→装车运输,工序多、用人多、效率低,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

3、烟气收集困难,无法进行集中脱硫除尘处理,往往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风道一次码烧敞口轮窑,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风道一次码烧敞口轮窑,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窑体,所述窑体包括位于窑体中间呈凸台结构的通风道、位于凸台四周呈回形凹槽分布的用于烧砖的敞口窑室、位于窑室外侧的窑墙,所述通风道包括送热风道、抽热风道、排潮风道,所述送热风道、抽热风道之间连接有送热风机,所述窑室底部设有若干条支风道,每条支风道均与通风道相连,并且支风道与送热风道、支风道与抽热风道以及支风道与排潮风道之间均设有用于单独控制二者之间通断的风闸,所述排潮风道还连接有总排风道,所述总排风道连接有主风机,所述主风机吸风口与总排风道相连,所述主风机排风口与脱硫除尘装置相连;

厂房,所述厂房位于窑体上方,厂房内部设有用于窑室内成品砖吊装出窑并直接装车运输的行车行架、可沿行车行架移动的行车;

成型车间,所述用于制作和成型砖坯的成型车间位于窑体一端的厂房内部。

成型车间,所述用于制作和成型砖坯的成型车间位于窑体一端的厂房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窑体上方还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砖坯放置到窑室内的码坯机。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车间与窑体之间设有砖坯输送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砖坯输送装置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位于通风道上方,并且沿窑体长度方向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窑室上方为敞口结构,窑室上方敞敞口处还设有可移动的用于覆盖窑室焙烧段与干燥段上方的窑室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送热风机的吸风口与抽热风道相连,送热风机的出风口与送热风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总排风道位于窑体底部,与主风机的吸风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窑室四周设有窑外墙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砖坯一次码放于窑室内,无需晾晒;

2、窑体与砖坯均为固定,无需窑体转动或窑车运动,只需移动窑室盖板即可实现烘干与焙烤;

3、窑室为敞口结构,实现砖坯一次砖烧,而且焙烧产生的热量通过送热风道输送到干燥段,对砖坯进行余热干燥,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4、采用可移动锚固耐火棉窑室盖板可有效减少热量散失;

5、砖坯干燥段的潮气通过总排风道和主风机进入脱硫除尘装置,经脱硫除尘处理后高空排入大气层,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6、传送带将成型后的砖坯运至窑体,通过码坯机和行车进行码坯、吊砖装车,整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工艺简单、节省人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多风道一次码烧敞口轮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厂房内部成型车间与窑体分布于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窑体内风道分布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厂房,2-行车行架,3-砖垛,4-码坯机,5-送热风机,6-传送带,7-窑室盖板,8-脱硫除尘器,9-主风机,10-总排风道,11-风闸,12-排潮风道,13-抽热风道,14-送热风道,15-支风道,16-行车,17-成型车间,18-窑室,19-窑外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的多风道一次码烧敞口轮窑,主要包括了厂房1、位于厂房内部的窑体和成型车间17,厂房1的内顶部设有行车行架2,行车行架2上可滑动连接有行车16,如图2所示,窑体呈纵向分布,行车行架2位于窑体上方,成型车间17位于窑体的一端,成型车间17主要用于制造砖坯,包括给料机、搅拌机、对辊机、砖机、切坯机等主要设备。

所述窑体包括呈凸台结构的通风道、沿通风道四周分布且呈回形凹槽结构的窑室18,所述窑室18凹槽的外壁设有窑外墙体19,所述通风道包括位于凸台内部自左向右依次分布的送热风道14、抽热风道13、排潮风道12,送热风道14和抽热风道13二者的上方设有送热风机5,送热风机5的吸风口与抽热风道13相连,出风口与送热风道14相连,在窑室18左右两侧凹槽的下方每侧都均布有若干条支风道15,所述支风道15均与通风道相连,具体的,每条支风道15与送热风道14、抽热风道13、排潮风道12之间分别设有风闸11用于单独控制二者之间风道的通断,排潮风道12还连接有至少一条位于窑室18下方的总排风道10,总排风道10自窑室18下方引至厂房1外,并且和位于总排风道10末端的主风机9吸风口相连,主风机9排风口与脱硫除尘器8相连。

此外,在通风道的上方设有沿通风道分布的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与成型车间17内的切坯机相连,在窑体上方连接有码坯机4,窑室18的上方还盖有可移动锚固耐火棉盖顶或采用砖土组合盖顶作为窑室盖板7。

生产操作流程如下:

1、制砖原料黏土、煤粉和水按比例混合,经给料机、搅拌机、对辊机、砖机、切坯机,在成型车间17内形成砖坯;

2、砖坯经传送带6送至窑体中间;

3、砖坯通过码坯机4一次码放于窑室18内;

4、将窑室盖板7盖于窑室18焙烧段及烘干段,根据焙烧情况利用行车行架2将窑室盖板7交替前移;

5、工作中风闸11开启操作:抽热风道13、送热风道14、排潮风道12中的风闸11,在同一个支风道中,只有一个风闸11打开,在焙烧过程中,打开抽热风道13处的风闸11,将焙烧后的热量经由送热风机5吸入到送热风道14内,然后打开送热风道14与支风道15之间的风闸11,将热量通过送热风道14、支风道15输送到干燥段,对砖坯进行余热干燥,此外,打开砖坯干燥段的支风道15处的风闸11、排潮风道12处的风闸11,主风机9通过总排风道10以及排潮风道12将窑室18内的砖坯潮气吸入至脱硫除尘器8,经脱硫除尘器8处理后的烟气排入大气层;

6、焙烧完毕后,通过行车行架2以及行车16将砖块从窑室18内取出并直接装车,进行后续输送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