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电极升降机构电极位置调整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6565发布日期:2019-03-02 02:2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炉电极升降机构电极位置调整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冶金电炉的电极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活动式电炉电极升降机构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时,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电弧炉电极升降机构的三相电极与三角区玉石块电极孔不对正,三相电极无法同时垂直向下运行送电;

(2)电弧炉电极升降机构电极与三角区玉石块电极孔刮碰,造成电极折断;

(3)电弧炉电极升降机构电极位置出现问题时,处理时间较长,设备维护成本增加;

(4)电炉冶炼时间节点控制发生改变,冶炼时间增加,吨钢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炉电极升降机构电极位置调整改进结构,包括导电横臂,导电横臂的端点设置电极夹头,电极固定在所述电极夹头上,导电横臂的下方与立柱固定,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与立柱的下方抵接,液压油缸的活塞固定在基座上;立柱的侧面与导向滚轮抵接;所述导电横臂的下方设置埋设在导电横臂内部的螺栓,所述螺栓穿过立柱上方的横向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为半圆形,中间位置为矩形;所述横向连接部与导电横臂间设置垫板,所述垫板与横向连接部或导电横臂间设置调整板,所述调整板为楔形。

所述螺栓的端部设置环形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中心连接。

为保证立柱的横向连接部受力均匀,所述通孔与导向滚轮在立柱径向截面上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通孔的沿所述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垂直所述直线方向的宽度。

本发明的优点是:对于三角区玉石块电极孔与电极的位置发生偏差时,由于设置了长圆形的通孔,因此,不会造成电极与三角区玉石块电极孔刮碰的损坏;而由于立柱偏离垂直方向,必然造成压力的不均匀,该现象可以从压力传感器得到发现,并通过设置调整板加以解决,从而节约了修理时间;由于设置了长圆形的通孔,还避免了导向滚轮由于受力不均匀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导电横臂1,导电横臂1的端点设置电极夹头2,电极3固定在所述电极夹头2上,导电横臂1的下方与立柱4固定,所述立柱4的下端设置液压油缸5,所述液压油缸5的缸体与立柱4的下方抵接,液压油缸的活塞6固定在基座7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检修,因为液压油缸的缸体部分不容易损坏,而活塞部分却非常容易发生损坏,所以,将缸体部分设置在空间位置较紧密的上方;立柱4的侧面与导向滚轮8抵接;所述导电横臂1的下方设置埋设在导电横臂内部的螺栓9,所述螺栓9穿过立柱4上方的横向连接部11上的通孔10,所述通孔10的两端为半圆形,中间位置为矩形,所述矩形的两个平行的边与半圆形相切,形成长圆形孔;所述横向连接部11与导电横臂间设置垫板13,所述垫板13与横向连接部11或导电横臂1间设置调整板14,所述调整板14为楔形。

所述螺栓为四组,导向滚轮也为四组,沿立柱的圆柱体外圆周均匀排列;

所述螺栓的端部设置环形的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套设在螺栓上,并且应该与垫板接触以保证能感受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中心连接,这样,控制中心可根据压力的变化来判断是否立柱发生偏移。优选的方案是每个螺栓均设置环形的压力传感器。

如图2所示,为保证立柱的横向连接部受力均匀,所述通孔与导向滚轮在立柱径向截面上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通孔10的沿所述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垂直所述直线方向的宽度。

垫板由云母纸与有机硅胶水粘合、加温、压制而成,其中云母含量约为90%,有机硅胶水含量为10%;

云母纸为hp-5硬质白云母板,该产品呈银白色,耐温等级:持续使用条件下耐温500℃,云母板间歇使用条件下耐温850℃;云母纸还可采用hp-8硬度金云母板,该云母板产品呈金色,云母板耐温等级:持续使用条件下耐温850℃,云母板间歇使用条件下耐温1050℃。

本发明的优点是:对于三角区玉石块电极孔与电极的位置发生偏差时,由于设置了长圆形的通孔,因此,不会造成电极与三角区玉石块电极孔刮碰的损坏;而由于立柱偏离垂直方向,必然造成压力的不均匀,该现象可以从压力传感器得到发现,并通过设置调整板加以解决,从而节约了修理时间;由于设置了长圆形的通孔,还避免了导向滚轮由于受力不均匀造成的损坏。本发明经本钢公司某电炉实验,使用期限由6个月延长到12个月,为电炉冶炼过程中电极升降机构的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炉电极升降机构电极位置调整改进结构,包括导电横臂,导电横臂的下方与立柱固定,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与立柱的下方抵接,液压油缸的活塞固定在基座上;立柱的侧面与导向滚轮抵接;所述导电横臂的下方设置埋设在导电横臂内部的螺栓,所述螺栓穿过立柱上方的横向连接部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为半圆形,中间位置为矩形;所述横向连接部与导电横臂间设置垫板,所述垫板与横向连接部或导电横臂间设置调整板,所述调整板为楔形。本发明的优点是:避免了电极与三角区玉石块电极孔刮碰所造成的电极折断,为电炉冶炼过程中电极升降机构的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9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