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4041发布日期:2019-05-03 22:1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是一种吸入室内空间的潮湿的空气,并使上述潮湿的空气通过由流动有制冷剂的冷凝器及蒸发器构成的热交换器来降低湿度,再重新向室内空间排出被除湿的空气,以降低室内湿度的装置

现有的一种除湿机,参照图1,湿度传感模块002和主控板005为两个独立的模块,且湿度传感模块002与主控板005通过连接线006电连接,其中,为了充分感受到空气的湿度以进行湿度值的准确测定,湿度传感器002安装在空气流动性较好的靠近进风栅格001的位置处,且安装在保护罩003内,保护罩003开设有进风口,保护罩003固定在热交换器顶盖007的侧面;为了主控板005的防尘防潮效果,主控板005安装在除湿机的内部,甚至还会设置多重密封结构,一般主控板005安装在控制盒008内,控制盒008安装在面板004的靠近热交换器顶盖007的一侧。

图1所示的除湿机在装配过程中,参照图2和图3,先将湿度传感器002安装在位于热交换器顶盖007侧面的保护罩003内,并通过连接线006与主控板005连接,且将安装有主控板005的控制盒008放置在热交换器顶盖007上,跟随装配线一起移动,到装配线末端安装面板004时,参照图4,再将控制盒008固定在面板004上。此时,还需要整理连接线006,以免连接线006与其他电气系统连接线缠绕或者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干涉指连接线006与其他结构接触甚至被其他结构压住),由于整个除湿机的装配已经接近结束,由图2至图4可以看出,连接线006处于狭小的空间内,整理连接线006变得相对比较困难,进而增加整理难度。

为了降低连接线整理难度,若将湿度传感器002集成在主控板005上,可造成湿度传感器002不能准确测定空气湿度值,影响除湿机除湿效果。

所以,在保障湿度传感器002能够充分感受空气湿度变化的前提下,降低装配难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气流充分接触,准确测定气流参数的前提下,降低装配难度的除湿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湿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

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内具有风路,所述电控盒上开设有与所述风路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与所述除湿机的进风端连通;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控盒内;

传感模块,所述传感模块位于所述风路中,且用于检测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路中的气流参数,并将获取的所述气流参数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除湿机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由于控制模块和传感模块均设置在电控盒内,在除湿机装配时,只需一个工序就可完成控制模块和传感模块的同时安装,相比现有技术,避免通过两个工位安装方式造成装配效率低下,且避免造成整理控制模块与传感模块的连接线困难的现象,且电控盒内形成有风路,传感模块位于风路中,这样可保证除湿机进风端的气流进入风路中,以便传感模块与流动的空气充分接触,完成气流参数的采集,这样也保障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进而保障除湿机的除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除湿机的简化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除湿机将湿度传感器和主控板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除湿机将保护罩和控制盒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除湿机将面板和后罩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图5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的简化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去掉电控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a处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电控装置的断面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进行除湿作业时气流流动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除湿机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参照图5至图7,除湿机包括:机壳3,机壳3具有进风端2和出风端7,机壳3内设置有电控装置,参照图8和图9,电控装置包括:电控盒11、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电控盒11内具有风路s,电控盒11上开设有与风路s相连通的进风口14和出风口15,且进风口14用于与除湿机的进风端2连通,控制模块12设置在电控盒11内,传感模块13位于风路s中,且用于检测通过进风口14进入风路s中的气流参数。传感模块13所获取的气流参数传送至位于电控盒11内的控制模块12,控制模块12控制除湿机以进行除湿作业。

在另外一些实施中,参照图8,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集成在同一个集成电路板上,这样就可节省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的连接线、插头以及传感模块电路板,同时,在装配生产线上,还无需在分工位上对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进行连接。只需在装配线的末工位安装操作面板时,可将电控盒11安装在操作面板上(电控盒11可以与操作面板呈一体结构),再将操作面板进行装配,以完成包含有传感模块的除湿机电控装置的装配。相比现有技术无需在狭小的空间内调节连接线的走线,这样不仅降低了装配难度,主要是可以避免连接线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现象,以保证连接线的使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为两个独立的模块,并通过连接线16连接,在装配流水线上装配除湿机时,可以先在分装工位将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通过连接线16进行连接,再将连接后的整体安装在电控盒11内,相比图8所示的技术方案,增加了连接线16、插头和传感模块电路板,提高了制造成本,增加了装配工艺,尤其是增加了整个除湿机的故障点,进而就会增加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相比图9所示的技术方案,图8所示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化、制造成本低、故障点减少,所以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集成在同一个集成电路板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方案。

另外,将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安装在同一个电控盒11内,这样只需一个电控盒就可对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进行安装,相比现有如图1至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减少了用于安装传感模块的保护罩003,从而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简化了装配工艺,同时,采用现有的保护罩时,气流需要穿过开设在保护罩上的进气口,传感器才可检测气流参数,对于尺寸本来就很小的保护罩,保护罩上的进气口尺寸也会相应的比较小,这样容易被流动的气流中夹杂的灰尘堵塞,进而影响数据的准确定,影响除湿机的除湿效果。

参照图8和图9,由于传感模块13位于风路s中,电控盒11上开设有与风路s相连通的进风口14和出风口15,这样除湿机的进风端的气流就会通过进风口14进入风路s中,传感模块13充分与气流接触,并采集气流参数,再将采集的气流参数发送至控制模块12,以对除湿机的热交换器、风扇、压缩机进行控制,所以,将传感模块13设置在风路s,保障传感模块13感受气流足够的充分,最终保障所采集的气流参数的准确性。

风路s的结构具有多种,示例的,风路s可以为直风路,直风路可以减少气流的流动阻力,提高气流在风路中的流动性,可使传感模块13充分感受到参数在实时变化的气流,进而提高除湿效果;再示例的,风路s可以为弯曲结构,弯曲结构的风路相比直风路可增加气流阻力,所以,本发明的风路优选直风路。

为了进一步使传感模块13充分感受气流,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传感模块13靠近电控盒11的进风口14设置,当气流通过进风口14后,传感模块13就会快速采集到气流参数,这样所采集的气流参数也能够真实反映气流性质。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12可以位于风路s中,也可以不位于风路s中。

当控制模块12位于风路s中时,风路s中流动的空气中携带的水汽、灰尘可能会对控制模块12中某些电子元件造成破坏,为了保护控制模块12,控制模块12与传感模块13通过隔离件相隔离,以使控制模块12所处的空腔与传感模块13所处的风路s不连通。气流通过进风口14只会进入风路s内,而不会流入控制模块12所在的空腔内,所以,在实现传感模块13与气流接触的基础上,还保护了控制模块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为两个独立的模块时,可以在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之间设置隔离件,将控制模块12与传感模块13隔离,这样通过进风口14流入风路s内的空气不会接触控制模块12,以对控制模块12起到保护作用,隔离件可以是隔板,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集成在同一个集成电路板17上时,参照图14和图15(未显示隔离件),将传感模块13设置在集成电路板17的边缘,在集成电路板17上设置隔离板,且隔离板延伸至电控盒11内壁与电控盒11相接触,以将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相隔离;另外,也可以采用密封结构将控制模块12进行密封,从而也将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相隔离。为了便于对控制模块12进行维修,将密封结构设置成可拆卸的,同理,为了维修传感模块13,也将隔离板设置成可拆卸的。例如,可以在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滑槽,将隔离板滑动安装在滑槽上,当需要维修时,可方便将隔离板拆卸,为维修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

本发明所述的传感模块13可以包括:湿度采集模块131,也可以包括湿度采集模块131和温度采集模块132,也可以包括除过湿度采集模块131和温度采集模块132之外的其余传感模块,在此对传感模块13具体类型不做限定,任何传感模块13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4,传感模块13包括湿度采集模块131和温度采集模块132,且湿度采集模块131和温度采集模块132以及控制模块12均集成在同一个集成电路板上,湿度传感模块131用于检测通过进风口14进入风路s中的气流湿度值,温度传感模块132用于检测通过进风口14进入风路s中的气流温度值,将温度传感模块132也集成在集成电路板上,同样也减少也可以避免调整温度采集模块132与控制模块12的连接线时所造成调节困难,降低装配效率的技术问题。

将温度采集模块132和湿度采集模块131均设置在电控盒11内,在装配生产线装配时,只需一个工位就可完成两者的安装,不仅提高装配效率,在后续检修过程中,只需打开电控盒11,就能完成两者的同时检查,也提高了检修效率。

为了使温度采集模块132感受气流的湿度,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温度采集模块132也靠近电控盒11的进风口14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采集模块132和湿度采集模块131可以设置在同一个风路中,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风路中,为了简化结构,温度采集模块132和湿度采集模块131可以设置在同一个风路中是优选方案。

电控盒11的结构具有多种,例如,参照图8和图9,电控盒11包括相扣合的盒体112和盖体111,也可以是呈一体结构的盒子,在此对电控盒11的结构也不做限定。

进风口14和出风口15的开口方向也不做限定,例如,进风口14和出风口15的轴线可以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可以呈一定的夹角。

在本领域中,除湿机还包括:参照图7、图10、图11、图12和图13,位于机壳3内的热交换器4、风扇5和压缩机(图中未标出),压缩机与热交换器4相连通,热交换器4位于机壳3的进风端2处,风扇5位于机壳3的出风端7处,且控制模块12分别与热交换器4、风扇5和压缩机连接,电控盒11的所述进风口14与机壳3的进风端2连通,参照图10和图16,气流通过进风端2后会形成两道风路,分别为主风路p1和检测风路p2,其中大部分气流会依次通过热交换器4和风扇5后从出风端7排出,形成主风路p1,少部分气流会通过进风口14进入风路s,再从出风口15排出,形成检测风路p2,检测风路p2和主风路p1为两条不同的风路,互不影响,所以采用检测风路p2检测气流参数时,不影响气流在主风路p1的流动,也不影响控制模块12对整个除湿机的控制。

控制模块12和传感模块13设置在同一个电控盒11内,在除湿机的装配工艺中,只需一个工位就可完成除湿机电控装置的安装,且不需要除湿机电控装置跟随流水装配线移动,最主要的是去掉在狭小空间整理连接线走线的步骤,这样会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另外,在后续检修过程中,也会相应降低检修难度,提高检修效率,还有会提高整个除湿机的设计美观度,现有技术中将传感模块设计在机壳3的进风端2处时,在连接连接线时,可能还需要卡扣将悬挂的连接线进行固定,这样也相应更加了制造成本。

出风口15的连通方式具有多种情况,示例的,参照图10、图11和图16,出风口15与除湿机的风扇5的进风侧相连通,当风扇5运转时,在风扇5的进风侧处形成负压区f,由于出风口15与除湿机的风扇5的进风侧相连通,也就是与负压区f相连通。这样就可以通过负压区形成的负压快速将电控盒11内的气流抽出,传感模块13表面的气流不会滞留,传感模块13能够与不断流动的气流交换充分,使测出的数值更加准确,以提高用户体验,但是,这样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从出风口15流出的气流直接通过风扇5后,通过出风端7排出,未进行除湿;再示例的,出风口15与机壳3的出风端7相连通,这样相对应的风路s内的气流流动会比较慢,导致传感模块13所采集的数据会滞后,所以优选参照图10、图11和图16所示的技术方案;再示例的,可以在出风口15处安装气管,并将气管与除湿机的进风端2连通,以对从电控盒11内出风口15排出的未除湿的空气进入主风路p1进行除湿,这样在保证传感模块13感受气流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未除湿的气流又通过除湿器的出风端排放至空气中,提高除湿效果,但是缺点为:影响气路s中气流的流动性;再示例的,出风口15开设在热交换器4上方,与热交换器4连通,这样既可以实现风路s中气流的流动速度,也能够将从出风口15排出的未除湿的气流再通过热交换器4进行除湿,保障了除湿效果;再示例的,出风口15与除湿机的风扇5的进风侧相连通,并在出风口15处安装热交换器,这样也可以提高风路s中气流的流动速度,也可以对风路s的气流进行除湿,但是这样会相应增加制造成本。为了保证传感模块13能够与不断流动的气流交换充分,图10、图11和图16所示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方案。

在本领域中,参照图5、图6和图7,除湿机还包括操作面板31,操作面板31可拆卸设置,操作面板31上具有操作键,通过将操作面板31安装在热交换器4上方,也便于用户操作,为了提高维修除湿机电控装置的方便性,所述除湿机电控装置安装在操作面板31的靠近机壳3内部的一侧,也就是,除湿机电控装置安装在操作面板31的靠近热交换器4的一侧,也就是说除湿机电控装置安装在操作面板31的内侧(除湿机电控装置的电控盒也可以与操作面板呈一体结构),且操作面板31可拆卸设置,当检修除湿机电控装置时,只要将操作面板31拆卸就可完成对操作面板31和除湿机电控装置的维修。本发明对可拆卸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任何结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电控装置也可以安装在机壳3内的其他位置,只需将电控盒的进风口与机壳3的进风端2连通即可。本发明对除湿机电控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做限定。

参照图7、图10、图11和图16,热交换器4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热交换器4的顶盖41和底盖43,操作面板31与顶盖41相对设置,除湿机电控装置位于操作面板31与顶盖41之间,且除湿机电控装置与顶盖41之间具有间隙,电控盒11的出风口15开设在电控盒11相对顶盖41的侧面上,顶盖41上开设有与出风口15相对的吸风口42,间隙内设置有密封件,通过密封件以使吸风口42与所述出风口15形成密封风路。设置密封件的目的是:由于除湿机电控装置与顶盖41之间具有间隙,若没有密封件,吸风口42与所述出风口15之间会出现气流泄漏现象。优选的,吸风口与所述风扇的进风侧相连通,当风扇5的进风端形成负压区时,若没有密封件,就容易将间隙处的气流抽出,影响电控盒11内气流的流动效果,所以,通过密封件以使风扇5的进风口14、出风口15和吸风口42相连通形成密封风路,就会提高电控盒11内气流的流动性,避免空气滞留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传感模块13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除湿机的除湿效果。

密封件的结构具有多种,示例的,参照图11,密封件包括弹性密封件,例如,采用密封海绵6,密封海绵6设置在顶盖41与电控盒11之间且位于出风口15和吸风口42处的周围,以使吸风口42与出风口14相连通,进入使风扇5的进风端、吸风口42和电控盒内相连通形成密封风路;再示例的,也可以在出风口15和吸风口42之间连接气管,通过气管将出风口15和吸风口42连通。若采用图11所提供的弹性密封件,不仅形成了密封气路,弹性密封件还具有缓冲作用,且弹性密封件在安装时装配容易,同时密封性也容易保证,但是,气管连接困难,密封性也很难保证。

参照图16,除湿机还包括:位于机壳3的进风端2处的进风栅格,进风栅格上具有过滤网,这样就可以将进入除湿机内的气流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但是,随着除湿机的长时间使用,过滤网上可能会沉积大量的灰尘,这样就会降低除湿机的使用性能,为了保证除湿效果,可以在现有的除湿机内的蓄水盒内连通水管,在水管上安装控制阀,并将水管延伸至过滤网的边缘,当需要清洗过滤网时,打开控制阀,通过水管中的水对过滤网进行清洗,以提高除湿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且有效利用除湿机所除的水分,一般,蓄水盒位于机壳3的下部,而过滤网的安装位置高于蓄水盒,所以,在蓄水盒连通的水管上安装增压泵,通过增压泵快速将低水位的水输送至高处,以保障对过滤网的清洗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过滤网的清洗效果,可以在水管的端部安装喷淋结构,当水管中的水流经喷淋结构时,通过喷淋结构将水进行喷洒在过滤网上。

参照图5和图6,除湿机还包括:位于机壳3的出气端7处的出风罩,出风罩上开设有出风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