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央空调机组的隔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5731发布日期:2018-09-18 21:21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央空调机组的隔音箱。



背景技术:

当前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土地资源紧张,绿地面积减少,城市人口爆增、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增大、环境污染、房价上涨等问题,大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拓展人类活动空间越来越迫切。城市地下空间是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已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

城市地下空间主要为地下商场、图书馆、体育场馆、展览馆、影剧院、医院、旅馆以 及城市地下街道、地铁、地铁站等。上述地下空间大多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这些场所需要大量的新风但又无法实现自然通风,因此通风系统需全年运行,才能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需要设置大量的空调通风系统,但是却带来较大的噪声问题。

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61689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的空调隔音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装设空调的房体,房体的内壁上设有表面具有蜂窝结构的隔音板,房体的侧壁内在环绕房体的方向上设有呈真空状态以完全隔绝噪声的隔声腔,蜂窝状的隔音板以及隔声腔,实现了对空调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隔绝,本申请的隔音房建造完成后,空调机箱搬运至隔音房内部即可,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方便性。

上述方案直接将空调机箱放在消音房内,但未对消音房的通风通气结构进行公开,对于空调等需要散热与通风的机组,直接放置在全封闭的消音房内,势必影响其散热与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央空调机组的隔音箱,其优点是根据中央空调等大型机组进行定制安装,便于实现通风与散热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消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中央空调机组的隔音箱,包括用于容纳中央空调机组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靠近空调机组的封闭侧壁、靠近空调机组散热口与风扇的通风侧壁;

所述封闭侧壁包括沿封闭侧壁间隔设置的若干纵撑龙骨,所述纵撑龙骨间设有厚岩棉,所述厚岩棉外设有隔音板;

所述通风侧壁包括阻抗板,所述阻抗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气流通道,所述箱体的内壁设有若干位于通风侧壁上的吸音尖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央空调机组的外壁通常包括普通的外侧壁,与用于散热与通风的风扇口,根据不同的中央机组进行设计与组装,将没有风扇口的中央空调机组侧壁对应隔音箱的封闭侧壁,封闭侧壁内的厚岩棉通过纵撑龙骨固定,并与隔音板配合,实现封闭的一面,具有较强的隔音效果;将中央空调机组的风扇口对应隔音箱的通风侧壁,阻抗板用于对声波的音量与强度进行消减,吸音尖棉贴近机组的一侧为楔形面,具有不同的角度面,便于风扇口发出的声波在离开隔音箱前,在吸音尖棉的各个角度面上进行撞击与反射,消减声波的强度,反射气流通道便于中央空调机组进行通风散热,防止隔音箱完全封闭,导致中央空调机组的温度过高,影响工作性能,实现通风与散热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消音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侧壁包括间隔设置的角钢架,所述角钢架上设有用于连接的横撑龙骨,所述角钢架与横撑龙骨形成供阻抗板嵌入的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阻抗板与吸音尖棉固定连接,为便于将阻抗板进行安装,角钢架与横撑龙骨组成了若干个方槽,便于阻抗板挨个安装在其中,且角钢架的结构强度较高,提高了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气流通道在阻抗板上呈蜂窝状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的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在内部大量采用蜂窝结构,卫星的外壳也几乎全部是蜂窝结构。蜂窝结构排布的各个气流通道,更利于阻抗板隔音和隔热,不影响阻抗板结构强度的同时,具有重量轻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气流通道斜向穿设在阻抗板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央空调机组发出的声音首先通过吸音尖棉与阻抗板进行吸收,仍存在部分声波通过气流通道离开隔音箱,将气流通道设为斜向,使得声音无法直接从阻抗板间离开,提高了声波在阻抗板与吸音尖棉上的时间,更好的对声音进行吸收。

作为优选,所述气流通道内部间隔设有若干障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声音沿直线传播,进入气流通道的声波在障板间来回反射,对声波能量进行消耗,借助障板避免声音直接离开隔音箱,进一步消减声波的强度,达到消声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纵撑龙骨的两端设有折边,两个所述折边分别与封闭侧壁、隔音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撑龙骨直接与隔音板连接,结构较为不稳定,增设的折边增大了纵撑龙骨与隔音板与封闭侧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双层顶板,两个所述顶板间设为真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央空调机组的大多声音从两侧离开,通过封闭侧壁与通风侧壁进行吸收,少量的声音存在从机组上部离开的可能,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借助真空的双层顶板,阻止声音的传播,且重量较小,减少了隔音箱顶部的压力,又具有较好的隔音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隔音箱一侧设有便于开启的门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工作人员需要对中央空调机组进行操作,增设的门扇便于工作人员打开,并操控中央空调机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封闭侧壁内的厚岩棉通过纵撑龙骨固定,并与隔音板配合,实现封闭的一面,具有较强的隔音效果;通风侧壁对应机组的风扇口,反射气流通道便于中央空调机组进行通风散热,防止隔音箱完全封闭;

2、阻抗板用于对声波的音量与强度进行消减,吸音尖棉贴近机组的一侧为楔形面,具有不同的角度面,便于风扇口发出的声波在离开隔音箱前,在吸音尖棉的各个角度面上进行撞击与反射,消减声波的强度;

3、气流通道斜向设置并内部间隔设有若干障板。进入气流通道的声波在障板间来回反射,对声波能量进行消耗,借助障板避免声音直接离开隔音箱,进一步消减声波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箱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阻抗板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箱体顶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门扇;2、封闭侧壁;21、纵撑龙骨;211、折边;22、厚岩棉;23、隔音板;3、通风侧壁;31、阻抗板;32、气流通道;321、障板;33、吸音尖棉;34、角钢架;341、横撑龙骨;342、方槽;4、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中央空调机组的隔音箱,如图1所示,中央空调机组的外壁通常包括普通的外侧壁,与用于散热与通风的风扇口,本方案包括用于容纳中央空调机组的箱体1,箱体1包括靠近空调机组的封闭侧壁2、靠近空调机组散热口与风扇的通风侧壁3。因工作人员需要对中央空调机组进行操作,隔音箱一侧设有便于开启并对中央空调机组进行操控的门扇11。

如图2所示,封闭侧壁2包括沿封闭侧壁2间隔设置的若干纵撑龙骨21,纵撑龙骨21间设有厚岩棉22,厚岩棉22外设有隔音板23,纵撑龙骨21的两端设有增大接触面积的折边211,两个折边211分别与封闭侧壁2、隔音板23固定连接。根据不同的中央机组进行设计与组装,将没有风扇口的中央空调机组侧壁对应隔音箱的封闭侧壁2,封闭侧壁2内的厚岩棉22通过纵撑龙骨21固定,并与隔音板23配合,实现封闭的一面,具有较强的隔音效果。

如图2所示,通风侧壁3包括阻抗板31,阻抗板31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呈蜂窝状分布的气流通道32,箱体1的内壁设有若干位于通风侧壁3上的吸音尖棉33。将中央空调机组的风扇口对应隔音箱的通风侧壁3,阻抗板31用于对声波的音量与强度进行消减,吸音尖棉33贴近机组的一侧为楔形面,具有不同的角度面,便于风扇口发出的声波在离开隔音箱前,在吸音尖棉33的各个角度面上进行撞击与反射,消减声波的强度,反射气流通道32便于中央空调机组进行通风散热,防止隔音箱完全封闭。

如图2所示,因阻抗板31与吸音尖棉33固定连接,为便于将阻抗板31进行安装,通风侧壁3包括间隔设置的角钢架34,角钢架34上设有用于连接的横撑龙骨341,角钢架34与横撑龙骨341形成供阻抗板31嵌入的方槽342。

如图3所示,中央空调机组发出的声音首先通过吸音尖棉33与阻抗板31进行吸收,仍存在部分声波通过气流通道32离开隔音箱,气流通道32斜向穿设在阻抗板31中,气流通道32内部间隔设有若干障板321。因声音沿直线传播,将气流通道32设为斜向,使得声音无法直接从阻抗板31间离开,提高了声波在阻抗板31与吸音尖棉33上的时间,进入气流通道32的声波在障板321间来回反射,对声波能量进行消耗,借助障板321避免声音直接离开箱体1(参考图1),进一步消减声波的强度,达到消声的作用。

如图1、图4所示,中央空调机组的大多声音从两侧离开,通过封闭侧壁2与通风侧壁3进行吸收,少量的声音存在从机组上部离开的可能,因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箱体1的顶部设有双层顶板4,两个顶板4间设为真空。借助真空的双层顶板4,阻止声音的传播,且重量较小,减少了隔音箱顶部的压力,又具有较好的隔音能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