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7894发布日期:2019-01-04 23:1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现有技术中,冷却塔一般为桶状,在靠近其底座下沿的侧壁上连接有抽水管用于将冷却好的水抽出再利用,但由于抽水管是从底座侧壁进入,与底座的底面存在一定高度差,因而难以在一次冷却过程中将冷却水抽取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具有在一次冷却过程中将冷却水抽取干净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塔,包括底座和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密封连接有封盖;所述排水管从所述接口伸入且穿设所述封盖,其开口与所述封盖的内端面平齐;在所述排水管上穿设有与所述封盖端面抵接的密封组件。

如此设置,密封盖与接口连接形成下凹的容腔,排水管的开口与封盖的内端面平齐,使得积留在底座的水能够进入容腔中并通过排水管的开口被抽出;从而防止底座积水排不净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接口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封盖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旋接的内螺纹。

如此设置,封盖与接口螺纹连接,不仅便于安装,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封效果,防止积从接口处渗出。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封盖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供所述排水管穿过的通孔;所述排水管伸入所述接口的一端呈U型设置,其两边的管体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插接。

如此设置,U型设置的排水管,使得其开口能够设置成与封盖内端面平齐的状态,从而使得积水能够最大限度地进入排水管,防止残留。

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下密封圈和紧固环;在所述封盖的外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用于容纳所述下密封圈的下沉孔,所述下密封圈过盈套设在所述排水管上且与所述下沉孔的端面抵接;所述紧固环与所述排水管螺纹连接且其上沿与所述下密封圈抵接;在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封盖内端面抵接、用于限制所述排水管滑移的限位件。

如此设置,通过将下密封圈置入下沉孔,再将紧固环与其抵紧,使得下密封圈受压发生形变,从而将通孔与排水管之间的间隙堵住,达到密封效果;通过加设限位件,使得在旋入紧固环时排水管不与通孔相对滑移,保证下密封圈能受压抵紧。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件呈半圆环形设置,在所述排水管的周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件卡接的环形槽;在所述封盖的内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上沉孔,在所述排水管上过盈套设有上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置于所述上沉孔内且与其端面抵接;两个所述限位件卡接所述环形槽形成环形结构且与所述上密封圈抵接。

如此设置,通过先将上密封圈放入上沉孔中,在将卡接在排水管上的限位件与上密封圈抵接,在达到防止排水管滑移的同时,上密封圈受压发生形变将通孔与排水管之间的间隙堵住,从而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紧固环的外径小于所述下沉孔的内径。

如此设置,使得紧固环能够完全抵接下密封圈,从而能够使下密封圈受到尽量大的压力,以保证密封良好。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件的外径小于所述上沉孔的内径。

如此设置,使得限位件环能够完全抵接上密封圈,从而能够使上密封圈受到尽量大的压力,以保证密封良好。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封盖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

如此设置,通过加设防滑纹,在拧紧封盖时增大了其与手部或者工具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止打滑和省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密封盖与接口连接形成下凹的容腔,U型设置的排水管,使得其开口能够设置成与封盖内端面平齐的状态,从而使得积水能够完全进入排水管,防止残留;

2. 通过限位件和密封组件,对排水管和封盖的连接起到稳固和密封作用,保证在冷却塔在集水时不发生渗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却塔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塔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排水管和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排水管;3、封盖;4、密封组件;4.1、下密封圈;4.2、紧固环;5、通孔;6、下沉孔;7、限位件;8、环形槽;9、上沉孔;10、上密封圈;11、防滑纹;12、填充物;13、主体;14、进风口;15、热水入口;16、护网;17、支撑脚;18、接口;19、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冷却塔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冷却塔,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3、进风口14、底座1和排水管2;主体呈筒状,其上方为热水入口15,在进风口处安装有护网16,在底座1下方连接有支撑脚17。

结合图2,排水管2从底座1的侧壁伸入其内部,并向下延伸,在排水管2的末端呈U型设置;在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接口18,接口18上螺纹连接封盖3;具体地,接口18的外端面设置有外螺纹,封盖3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封盖3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11;在接口18的边沿与封盖3的内端面之间抵接有密封环19。

结合图2和图3,在封盖3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供排水管2穿过的通孔5,排水管2的开口端在穿过封盖3后,与封盖3的内端面平齐,且在排水管2上穿设有与封盖3端面抵接的密封组件4。

结合图3,密封组件4包括下密封圈4.1和紧固环4.2;在封盖3的外端面开设有与通孔5连通的下沉孔6,下密封圈4.1过盈套设在排水管2上且置于下沉孔6内,与下沉孔6的端面抵接;紧固环4.2的外径小于下沉孔6的内径,其与排水管2通过螺纹连接且上沿伸入下沉孔6中与下密封圈4.1端面抵接;在排水管2上设置有与封盖3内端面抵接、用于限制排水管2滑移的限位件7;结合图图4,限位件7呈半圆环形设置,在排水管2的周壁上开设有供限位件7卡接的环形槽8。

结合图3,在封盖3的内端面开设有与通孔5连通的上沉孔9,其内径大于限位件7的外径,在排水管2上过盈套设有上密封圈10,上密封圈10置于上沉孔9内且与其端面抵接;两个限位件7卡接环形槽8形成环形结构且置于上沉孔9内与上密封圈10抵接。在限位件7上方的上沉孔9腔中还覆盖有填充物12以防积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