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正压送风壁挂式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4671发布日期:2018-10-30 22:2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双向正压送风壁挂式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机,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正压送风壁挂式新风机,属于新风系统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双向新风机大多为卧式新风机,这种卧式新风机其大多安装在房屋建筑顶部的吊顶内,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并对吊顶的强度等有一定的要求,其适用于较大的空间内使用。但目前使用新风机的场所不再限定于上述较大的空间,有些空间较为狭小的地方也需要使用这种双向新风机,因此原有的卧式新风机不再适用于,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双向正压送风的壁挂式新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正压送风壁挂式新风机,该新风机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双向正压式送风,适用于壁挂式安装的场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正压送风壁挂式新风机,包括壳体,该壳体由位于前侧的面板、位于后侧的背板、位于顶部的顶板、位于底部的底板、位于两侧的侧板围设而成,其中背板朝向室外,所述壳体内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由顶至底依次定位设有一复合过滤器和一隔板,该复合过滤器和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壳体上部、壳体中部和壳体下部,所述壳体中部内定位设有一控制系统;

所述壳体下部紧贴于底板和隔板之间定位设有一全热交换芯体,该全热交换芯体上设有相邻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出风口正对底板,第二出风口正对一侧的侧板;且该全热交换芯体上设有相邻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正对另一侧的侧板,第二进风口正对隔板;所述底板上对应该全热交换芯体的第一出风口处开设有室内出风口,所述背板上位于壳体下部对应该全热交换芯体的第二出风口处开设有室外排风口,壳体另一侧的侧板上对应该全热交换芯体的第一进风口处开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背板上位于壳体上部开设有一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排风口处定位设有第一电动风阀,所述室外进风口处定位设有第二电动风阀,该第一、二电动风阀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壳体中部位于复合过滤器出风口处定位设有第一EC风机,该第一EC风机的进风口与复合过滤器的出风口连通,且该第一EC风机的出风口与开设于隔板上正对全热交换芯体第二进风口的进风孔连通;所述壳体下部上位于室内进风口处定位设有第二EC风机,该第二EC风机的进风口正对室内进风口,且该第二EC风机的出风口正对全热交换器的第一进风口;该第一、二EC风机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壳体上位于室外排风口处定位设有一PM2.5检测探头,该PM2.5检测探头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壳体的面板上与室外进风口相错开处定位设有一液晶触控显示屏,该液晶触控显示屏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复合过滤器由按照从进风到出风方向依次排布的活性炭层、H11高效过滤器层和3M抗菌布层复合而成。

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为10-15mm。

所述壳体下部位于室内进风口与第二EC风机之间定位设有一粗效过滤器,该粗效过滤器的进风口正对室内进风口,且该粗效过滤器的出风口正对第二EC风机的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新风机采用双向正压式送风,其在壳体的背板上部开设室外进风口,壳体背板下部开设室外排风口,壳体侧板下部开设室内进风口,底板开设室内出风口,并在壳体内按照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复合过滤器和全热交换芯体,通过全热交换芯体达到既通风换气又保持室内温湿度稳定的效果,其可以实现室内外双向换气,新风和排风完全隔开;在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处分别设有电动风阀来控制进风和出风量,同时在室外排风口处设有PM2.5检测探头用来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该室内空气质量情况来调整风机和电动风阀控制进风量,进一步保证过滤效率;此外将粗效过滤器设置在第二EC风机之前,能更好的过滤室内的大颗粒异物,从而更好的保护全热交换芯体和EC风机,延长使用寿命。该新风机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双向正压式送风,适用于壁挂式安装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将面板去除后的平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N-N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O-O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将面板去除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将面板除去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箭头方向为工作时候气体流动方向;

其中:

1-壳体;101-面板;102-背板;102a-室外排风口;102b-室外进风口;103-顶板;104-底板;104a-室内出风口;105-侧板;105a-室内进风口;

2-复合过滤器;

3-隔板;301-进风孔;

4-全热交换芯体;401-第一出风口;402-第二出风口;403-第一进风口;404-第二进风口;

5-第一EC风机;

6-第二EC风机;

7-控制系统;

8-第一电动风阀;

9-第二电动风阀;

10-PM2.5检测探头;

11-液晶触控显示屏;

12-粗效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双向正压送风壁挂式新风机,包括壳体1,该壳体的形状可以设置为任一方便设置下述两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及安放两个EC风机并形成相应风道的形状,本具体实施例中壳体选用呈扁平状的方形结构,便于壁挂式设置于墙体上。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壳体由位于前侧的面板101、位于后侧的背板102、位于顶部的顶板103、位于底部的底板104和位于两侧的侧板105围设而成,其中背板朝向室外,面板朝向室内。

壳体1内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由顶至底依次定位设有一复合过滤器2和一隔板3,其中复合过滤器由按照从进风到出风方向依次排布的活性炭层、H11高效过滤器层和3M抗菌布层复合而成,且所使用的活性炭层的厚度为10-15mm。使用这种复合过滤器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等有害媒介,能充分吸收空气中各种异味,如甲醛、甲苯、香烟烟味等,能够达到去除有害气体和异味的目的。该复合过滤器和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壳体上部、壳体中部和壳体下部,其中壳体上部和壳体中部之间仅通过复合过滤器连通,并不存在其他通道,即壳体上部的气流仅能通过复合过滤器进入壳体中部;且其中壳体中部和壳体下部之间仅通过开设于隔板上的进风孔301连通,也不存在其他通道,即壳体中部的气流仅能通过进风孔进入壳体下部。所述壳体中部内定位设有一控制系统7,该控制系统的设置位置以不妨碍其他部件的排布及便于其他与该控制系统连接的部件排线为宜,本具体实施例中将该控制系统设置于壳体中部内位于下述第一EC风机旁。

壳体下部紧贴于底板和隔板之间定位设有一全热交换芯体4,该全热交换芯体上设有相邻第一出风口401和第二出风口402,其中第一出风口正对底板,第二出风口正对一侧的侧板;且该全热交换芯体上设有相邻的第一进风口403和第二进风口404,其中第一进风口正对另一侧的侧板,第二进风口正对隔板。全热交换芯体的形状可采用任意方便设置上述四个风口的形状,本具体实施例中全热交换芯体选用呈扁平状的方形结构,每个风口分别对应设置于该方形结构周向的一个侧面上。全热交换芯体由专用纤维利用特殊工艺制成的纸张构成,这种纸张具有透湿率高、气密性好、抗撕裂性好、耐老化、防霉变的特点,水可以将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和室外送入的新鲜空气通过芯体内的传热板交换温度,同时又通过板上的微孔交换湿度,从而达到既通风换气又保持室内温湿度稳定的效果,其可以实现室内外双向换气,新风和排风完全隔开。本具体实施例中全热交换芯体的选择可以选用具有三角形通道结构的全热交换芯体,其具有合理的板间距,内支撑少,风压损失小,能够保证热交换面积的最大化,解决了板翅式全热交换芯体普遍存在的流动阻力大,传热系数与压降之间的优选问题,能有效把室外空气温度调节到与室内温度相近,减少了室内温度损耗,节能省电。

底板上对应该全热交换芯体的第一出风口处开设有室内出风口104a,背板上位于壳体下部对应该全热交换芯体的第二出风口处开设有室外排风口102a,壳体另一侧的侧板上对应该全热交换芯体的第一进风口处开设有室内进风口105a,背板上位于壳体上部开设有一室外进风口102b。室外排风口102a处定位设有第一电动风阀8,室外进风口102b处定位设有第二电动风阀9,该第一、二电动风阀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壳体上位于室外排风口处定位设有一PM2.5检测探头10,且该PM2.5检测探头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壳体的面板上与室外进风口相错开处定位设有一液晶触控显示屏11,该液晶触控显示屏与控制系统连接。壳体中部位于复合过滤器出风口处定位设有第一EC风机5,该第一EC风机的进风口与复合过滤器的出风口连通,且该第一EC风机的出风口与开设于隔板3上正对全热交换芯体第二进风口的进风孔301连通;壳体下部上位于室内进风口105a处定位设有第二EC风机6,该第二EC风机的进风口正对室内进风口,且该第二EC风机的出风口正对全热交换器的第一进风口;该第一、二EC风机分别与控制系统7连接。上述EC风机的使用及排布方式与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的AC风机及其排布方式相比,本申请EC风机的使用可以增大风压、减少噪音、节能、环保;且电动风阀、PM2.5检测探头、EC风机与控制系统的连接,使控制系统可以根据PM2.5检测探头检测得到的室内空气质量情况来调整风机转速,并调整电动风压的进风量,进一步保证过滤效率,且电动风风阀的设置可以使该新风机在风阀关闭的状态下隔绝室外空气。此外在壳体下部位于室内进风口与第二EC风机之间定位设有一粗效过滤器12,该粗效过滤器的进风口正对室内进风口,且该粗效过滤器的出风口正对第二EC风机的进风口,将该粗效过滤器设置于第二EC风机的前端,能更好的过滤室内和室外的大颗粒异物,从而更好的保护全热交换芯体和EC风机,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