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机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532发布日期:2018-10-12 22:2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风机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通常设置导风板,以引导气流沿用户所需的方向流动。现有空调导风板通常分为双导风板和单导风板两种结构,单导风板和双导风板的位置均无法进行移动,二者均通过转动,改变导风板的设置角度,以调节风向。双导风板通常在出风口处上下间隔设置,能够加强对气流的引导作用,促进气流的定向流动,但是,双导风板的生产、安装操作繁琐,成本较高,且双导风板在关闭出风口时,两个导风板之间会形成配合缝隙,影响空调室内机美观性。单导风板通常设置在出风口的下方,由于单导风板需要承载较大的气流压力以改变气流流向,且为了防止导风板由于两侧壁面温差较大而产生凝露,单导风板通常设置为较为厚重的多层结构,以增大单导风板的强度和隔热性能,但是多层结构的单导风板的重量及体积较大,较为厚重,不仅增大了导风板的材料以及加工成本,而且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导风机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目的在于,利用更轻巧、不易变形的导风机构,实现对出风风向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机构,包括一个导风板;

所述导风板设置于电器出风口的第一出风边缘和第二出风边缘之间,能够将所述出风口分隔为多个出风区域,并改变多个所述出风区域的出风面积之比,以调整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风向;且所述导风板为单板。

优选地,所述出风区域包括第一出风区域和第二出风区域,所述第一出风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竖向上方。

优选地,所述导风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导风板的至少一端处,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的移动和/或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区域和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面积之比。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条;所述导风板与所述从动齿条相连接,使所述导风板能够随所述从动齿条的移动而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的、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应的一端处设置有凸耳,所述凸耳与所述从动齿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凸耳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凸耳相对于所述从动齿条转动,以改变所述导风板的设置角度。

优选地,所述从动齿条呈直线形或弧形;当所述从动齿条呈弧形时,所述从动齿条的齿设置于弧形的内弧形面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盘,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安装盘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盘的边缘处开设有供所述从动齿条移动穿过的第一配合开口;和/或,

当所述从动齿条包括第一端时,所述安装盘上、与所述第一端的移动轨迹相对应的部位处开设有第二配合开口。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第二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主体、和所述的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中,单个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处,且为单板结构,通过分隔出风口并改变多个出风区域的出风面积之比,调节出风风向。与现有导风板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导风板更加轻巧,其仅需要起到分隔出风区域的作用,因此作用于其上的气流压力相对现有导风板更小,使本实用新型所述导风板即使为单板结构也不易损坏;而且,导风板的两侧没有温差,不会产生凝露问题,因此无需设置厚重的、甚至带有保温层的多层导风结构,有利于降低导风板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风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未示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壳主体与导风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风口;11、第一出风区域;12、第二出风区域;2、导风板;21、凸耳;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条;321、第一端;41、第一电机;42、第二电机;5、安装盘;51、第一配合开口;52、第二配合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以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机构,包括一个导风板2;

所述导风板2设置于电器出风口1的第一出风边缘和第二出风边缘之间,能够将所述出风口1分隔为多个出风区域,并改变多个所述出风区域的出风面积之比,以调整所述出风口1的出风风向;且所述导风板2为单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电器,指的是具有能够向外出风的出风口1的电器,包括但不限于空调室内机、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电器。出风区域的不同的出风面积对应于不同的出风风量,通过改变多个出风区域的出风面积之比,可以调整各出风区域的风量之比,由于风量较大的一侧气流会向风量较小的一侧偏移,因而可实现对出风口1整体出风风向的调节,当希望出风气流朝向某一侧偏移,将该侧出风区域的出风面积调小即可。出风区域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隔设置。

导风板2仅需要起到分隔出风口1的作用,而无需承载由于改变气流方向而作用其上的较大气流压力,因此无需设置厚重的多层导风结构以抵抗较大的风压,此外,导风板2两侧均为出风气流,没有温差,不会产生凝露问题,因此也无需在导风板2内夹设保温材料,以增强导风板2的隔热能力。与现有空调室内机的单导风板2结构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单层板状的导风板2结构轻便小巧,材料成本较低,不易发生结构变形,无凝露问题;与现有空调室内机的双导风板2结构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2结构可以完全关闭出风口1,不会产生配合缝隙,能够提高导风机构的美观性。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出风区域包括第一出风区域和第二出风区域,所述第一出风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竖向上方,即导风板2沿出风口1的长度方向延伸,将出风口1分为上下两个出风区域,以方便进行上下扫风。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导风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导风板2的至少一端处,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2的移动和/或转动,从而改变第一出风区域11和所述第二出风区域12的出风面积之比。此处所说的一端,指的是导风板2宽度边所在的端部。如前所述,导风板2的移动能够改变第一出风区域和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面积之比,以改变出风风向,而导风板2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对出风风向进行引导,使气流朝用户希望的方向流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31、和与所述主动齿轮31相啮合的从动齿条32,当主动齿轮31转动,与之相啮合的从动齿条32发生移动;所述导风板2与所述从动齿条32相连接,使所述导风板2能够随所述从动齿条32的移动而移动。通过齿轮和齿条的传动结构,可以方便且精确地使导风板2沿预定轨道进行移动,从而改变导风板2所分隔的出风区域的出风面积之比,实现风向调节。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42,第二电机42与主动齿轮31相连接,用于驱动主动齿轮31进行转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导风板2的、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应的一端处设置有凸耳21,所述凸耳21与所述从动齿条32的第一端32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与所述凸耳2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1能够驱动所述凸耳21相对于所述从动齿条32转动,以改变所述导风板2的设置角度。优选地,结合图1所示,凸耳21可以垂直于导风板2设置,转动连接方式可以为铰接、铆接等连接方式,例如,可以在所述从动齿条32的第一端321处设置第一安装孔,在凸耳21上设置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设置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铰接轴,铰接轴的一端与凸耳21固定连接,铰接轴连接至第一电机41的电机轴,使铰接轴能够随电机轴的转动而转动;或以第一电机41的电机轴为铰接轴,使电机轴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形成凸耳21和从动齿条32的转动配合关系,同时电机轴与凸耳21相固定,从而使得电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凸耳21转动。

驱动组件可以设置在导风板2的两端,此时,均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方式,连接导风板2的两端与驱动组件,同时,需要使两个驱动组件协调配合,保证导风板2两端进行一致运动。驱动组件还可以仅设置在导风板2的一端处,由该一端作为主动端,驱动导风板2的运动,导风板2上未对应设置驱动组件的一端可以连接于电器的壳体上,且根据需要,可以设置该端能够相对于电器的壳体移动和/或转动,以配合导风板2主动端的运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从动齿条32呈直线形或弧形;当所述从动齿条32呈弧形时,所述从动齿条32的齿设置于弧形的内弧形面上。从动齿条32的形状即为导风板2的运动轨迹,其形状根据实际所需的导风板2的运动轨迹进行选择设置即可。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盘5,所述主动齿轮31设置在所述安装盘5内。优选地,安装盘5可以固定安装于电器的壳体上,便于对主动齿轮31和从动齿条32的配合安装。进一步优选地,安装盘5包括盘主体和围绕盘主体的边缘设置的盘侧壁,主动齿轮31设置在盘主体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盘5的边缘处开设有供所述从动齿条32移动穿过的第一配合开口51,以避免安装盘5的边缘处的结构阻碍从动齿条32的移动;和/或,当所述从动齿条32包括第一端321时,所述安装盘5上、与所述第一端321的移动轨迹相对应的部位处开设有第二配合开口52。从动齿条32的第一端321与导风板2相连接,二者的连接部位穿过安装盘5,因此,需要在安装盘5上预留第二配合开口52,以使导风板2能够在安装盘5固定的情况下,顺利地随齿条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主体、和所述的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上。优选地,空调室内机为分体式壁挂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