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罐用外翅片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6481发布日期:2018-10-12 22:3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散热部件,特别是一种高效罐用外翅片管。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十分严峻,节能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措施。随着煤改电的不断推广,罐式换热器发展迅速,外翅片管是罐式换热器的重要部件,其传热性能的好坏决定了罐式换热器的性能。因此,研究高效节能的罐用外翅片管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的翅片管普片利用在直管换热器,而罐装换热器用翅片管需要按照一定规则盘绕起来,传统的翅片管经过盘绕之后表面翅内外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换热性能相对直管会出现减弱。因此研究一种高效节能可盘绕的外翅片翅型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罐用外翅片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罐用外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基管外表面的若干沟槽,两相邻的沟槽间形成凸起的翅片,所述翅片的顶端有均匀分布的尖状锯齿。

所述管外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

所述翅片的横截面轮廓形状为矩形,且翅片的高度为0.85 mm~1.2mm。

所述翅片的顶端设有沿基管轴向开设的轴向槽及沿基管表面环形开设的环形槽,所述轴向槽与环形槽互相垂直。

所述尖状锯齿在翅片的顶端排成两排。

所述轴向槽的宽度为0.15 mm~0.35mm,且轴向槽的深度为0.25 mm~0.45mm。

所述环形槽的宽度为0.05 mm~0.15mm,且轴向槽的深度为0.25 mm~0.35mm。

所述内螺纹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外翅片经过盘管后传热效果高,并且可批量生产,本外翅片管通过高效罐整机测试,其成品管在后续盘管过程换热性能高于普通的外翅片管7.2%~95%。其制作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实施,换热性能又好,应在煤改电政策下被高效罐普遍采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罐用外翅片管,包括设置于基管2外表面的若干沟槽,两相邻的沟槽间形成凸起的翅片3,所述翅片3的顶端有均匀分布的尖状锯齿4,所述尖状锯齿4在翅片3的顶端均匀排成两排,翅片3外表面顶部有均匀分布的尖状锯齿4,和普通翅片3管相比,尖状锯齿4可以使冷媒液膜摊薄,并且液膜可以迅速的滴落,传热表面积有了很大提升,并且该尖状锯齿4在盘管过程中内圈会出现稍微减少间距,外圈会出现稍微增大间距的情况,使整体保持好的直管换热性能。

如图所示,所述管外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1,所述内螺纹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内螺纹1有助于盘管加工,提高了盘管效率和成材率。

如图所示,所述翅片3的横截面轮廓形状为矩形,且翅片3的高度为0.85 mm~1.2mm。

如图所示,所述翅片3的顶端设有沿基管2轴向开设的轴向槽5及沿基管2表面环形开设的环形槽6,所述轴向槽5与环形槽6互相垂直,所述轴向槽5的宽度为0.15 mm~0.35mm,且轴向槽5的深度为0.25 mm~0.45mm;所述环形槽6的宽度为0.05 mm~0.15mm,且轴向槽5的深度为0.25 mm~0.35mm,翅片3顶部有轴向槽5与环形槽6,轴向槽5与环形槽6的出现使传热表面积得到显著增大;从而整体提升了散热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罐用外翅片3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