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963发布日期:2018-12-05 20:0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空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电力快速增长的需要,解决富煤缺水的矛盾,电站直接空冷技术在我国北方获得了迅速发展。直接空冷系统由数十个空冷单元组成,空冷单元为“A”型框架结构,由左右两侧倾斜布置的翅片管束和管束下部的轴流风机组成。空冷轴流风机为大直径,低压头,大流量设计,出口流场非常复杂,且极不均匀。除了轴向流速,径向流速也很大,而且轴向流速和径向流速都沿半径方向发生显著变化。空冷单元特殊的“A”型框架结构和复杂的空冷风机出口流场,导致空冷翅片管束流道之间的流速极不均匀,使得空冷翅片管束传热面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空冷系统冷却效果变差,空冷机组性能降低。

由于风机上部空间会形成严重的空气回流,增加了空气流动阻力损失,同时管束表面流速不均,因此亟需在空冷单元“A”型框架结构空间内设置一种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包括底部的轴流风机和轴流风机上端的A型框架,轴流风机上方设有步道,A型框架上端设有支撑梁,A型框架的外侧两端均设有散热翅片管束,A型框架顶端设有蒸汽分配管,A型框架和轴流风机所形成的A形通道内对称焊接有共计28片弧形带孔导流叶片,并在A形通道深度方向上对称布置,在沿着高度方向分3层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的尺寸均相同,长度为2.5-2.7m,弧度为60°-62°,厚度为4cm-4.5cm。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为开孔结构,开孔为顺列布置,孔径在1.5cm-2cm之间,平行于导流叶片直边方向相邻孔间距在2cm-3.5cm之间,弧线边方向相邻孔间为圆心角为3°的弧线。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沿宽度和高度方向分别对称布置,水平方向两相邻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下缘间的垂直距离为0.8-1.0m,竖直方向两相邻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下缘间的垂直距离为1.8-2.0m,水平方向离轴线最远的弧形带孔导流叶片下缘与边缘的距离大于1.0m,竖直方向最下层导流板下缘与步道下底面的垂直距离在0.9-1.2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倾斜安装,其弧形边下缘与竖直方向相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安装在A型通道内部的弧形带孔导流板,对空冷风机出口的流场进行重新组织,使不规则的、有旋流的冷却空气流经过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的引导以后,尽可能均匀地流向翅片管束,从而使翅片管束各部分均匀换热,翅片管束传热面积得到充分利用,空冷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机组背压降低,空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弧形带孔导流板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的右视图。

图中:1、蒸汽分配管;2、A型框架;3、轴流风机;4、弧形带孔导流板;5、翅片管束;6、步道;7、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包括底部的轴流风机和轴流风机上端的A型框架,轴流风机上方设有步道,A型框架上端设有支撑梁,A型框架的外侧两端均设有散热翅片管束,A型框架顶端设有蒸汽分配管,A型框架和轴流风机所形成的A形通道内对称焊接有共计28片弧形带孔导流叶片,并在A形通道深度方向上对称布置,在沿着高度方向分3层布置。

所述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的尺寸均相同,长度为2.5-2.7m,弧度为60°-62°,厚度为4cm-4.5cm。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为开孔结构,开孔为顺列布置,孔径在1.5cm-2cm之间,平行于导流叶片直边方向相邻孔间距在2cm-3.5cm之间,弧线边方向相邻孔间为圆心角为3°的弧线。

所述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沿宽度和高度方向分别对称布置,水平方向两相邻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下缘间的垂直距离为0.8-1.0m,竖直方向两相邻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下缘间的垂直距离为1.8-2.0m,水平方向离轴线最远的弧形带孔导流叶片下缘与边缘的距离大于1.0m,竖直方向最下层导流板下缘与步道下底面的垂直距离在0.9-1.2m之间。

所述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倾斜安装,其弧形边下缘与竖直方向相切。所述弧形导流板4通过悬吊杆焊接于A型框架2的横梁上,以固定和定位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

弧形带孔导流叶片4设置的效果,可使轴流风机3出口旋转上升的冷却空气经过引导和组织后,尽可能均匀地流向翅片管束5表面,减小内部空气流动损失,传热面积得到充分利用,空冷热力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直接空冷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高,机组背压降低。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在A型通道内部的弧形带孔导流板,对空冷风机出口的流场进行重新组织,使不规则的、有旋流的冷却空气流经过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的引导以后,尽可能均匀地流向翅片管束,从而使翅片管束各部分均匀换热,翅片管束传热面积得到充分利用,空冷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机组背压降低,空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