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950发布日期:2018-12-05 20:0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领域,尤其涉及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环境友好型制冷剂CO2在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引起该领域研发人员的高度重视。CO2的低温室效应指数(GMP=1)、破坏臭氧潜能值低(ODP=0)、不可燃性、无毒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都具有明显优势。CO2的蒸发潜热较大,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当高,故压缩机及部件尺寸较小,但CO2排热与吸热过程在跨临界状态下进行,要求以其为换热介质的换热器有较高的耐压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扁管,所述多个扁管具有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换热通道,连接于多个所述扁管端部且并排设置的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线大体平行,并且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腔室连通所述扁管的所述换热通道;

所述扁管头端扭转,且所述扁管包括主体段、末段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与所述末段的扭转段,所述主体段与所述末段均为平直段;

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末段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集流管的轴线或第二集流管的轴线呈一夹角且不垂直。

可选的,所述主体段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与所述末段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15°≤α<40°。

可选的,所述扁管两端末段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确定的两个平面大致平行。

可选的,所述主体段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大体垂直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轴线或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线。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隔板,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或第二集流管设置有隔板槽,所述隔板插接于所述隔板槽,将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或第二集流管分割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隔离的腔室。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流管设置有一个隔板槽,所述隔板插接于所述隔板槽内,将所述第一集流管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和第二腔;

多个所述扁管堆叠构成热交换用的芯部所述芯部包括由多个所述扁管中的一部分构成的第一芯部,由所述多个扁管中的另一部分构成的第二芯体;

所述第一芯部的扁管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使得所述扁管的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芯部的扁管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使得所述扁管的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腔连通。

可选的,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集流管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三腔和第四腔;

其中所述第一芯部内的扁管连通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三腔;所述第二芯部的扁管连通所述第三腔与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三芯部的扁管连通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四腔。

可选的,所述隔板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集流管的轴线或第二集流管的轴线之间不垂直。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集流管的轴线或第二集流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β,50°<β≤75°。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流管中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大体与所述隔板槽平行;或,所述第二集流管中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大体与所述隔板槽平行。

可选的,所述隔板包括相对的较大面积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邻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平行,所述隔板的第一侧面的垂线与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垂线之间不垂直,所述隔板的第二侧面的垂线与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垂线之间不垂直。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进件和出件;

所述进件包括相连的管部与分配部,所述管部自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腔处,所述分配部紧邻所述第二腔设置,内部设置有沿第一集流管长度方向设置的流道与沿所述流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分配孔,所述分配孔连通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一腔,管部与流道相连通;

所述出件设置于第一集流管的第一端处,并与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腔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如前面所述的换热器。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集流管的并排设置,以形成至少两层换热结构,对自扁管外流通的空气进行多重换热,以使空气得到充分换热。此外,扁管靠近集流管的两端具有扭转段,并且将扁管扭转斜插接至集流管,使得集流管的管径(直径)无须大于扁管的宽度,有利于集流管管径的减小,在集流管的相同材质相同壁厚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集流管的耐压强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3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至图21是另一实施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类似的,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和换热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图1A至图13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换热器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换热器100可应用在各种类型的换热系统(比如空调)中。换热器100主要通过经换热器内部的冷媒与换热器外部流通的空气进行换热,以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温度。

请参照图1A,并在必要时参照图1B至13,所述换热器100包括多个扁管30层积而构成的热交换用的芯部,连接于所述多个扁管30端部且并排设置的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集流管20。

所述扁管30为微通道扁管,即扁管30内部设置有微通道。换热器30包括第一管部31、第二管部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管部31与所述第二管部32的折弯部33(可结合图5A-5D)。当然,所述扁管30也可不是微通道扁管,即其扁管内部的通道不是微通道。需要说明的是,扁管30的第一部管31、第三管部33及第二管部32为一体结构,即此处所述的每一扁管30由一根扁管折弯形成。

所述第一管部31和第二管部32中至少一个包括主体段、末段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与末段的扭转段。需要说明的是,在换热器中,由于主体段是主要的换热区域。因而,主体段的长度通常远大于扭转段和末段。以所述第一管部31和第二管部32均包括主体段、末段及扭转段为例,所述第一管部31包括主体段311、末段313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311与所述末段313的扭转段312。所述第二管部32包括主体段321、末段323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321与所述末段323的扭转段322。其中,所述主体段311、321与所述末段313、323均为平直段未被扭转变形。

具体实施过程中,扭转段312可以通过扭转原本平直的换热管区域而形成,即主体段311、扭转段312及末段313为一体结构。其中,扭转的方向既可以是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是逆时针方向。

进一步的,以第一管部31为例,扭转所形成的扭转段312使得主体段311所在平面与末段313所在平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α。更准确地讲,夹角α是主体段311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S1与末段313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S2之间的夹角(可结合图7和图8)。夹角α也称扭转角度α。发明人结合自身积累的生产加工工艺经验,通过数学建模及模型优化计算分析,得出扭转角度α的最佳推荐范围为:15°≤α<4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流管10设置有安装槽14,第二集流管20设置有安装槽24,每一根所述扁管30的两个所述末段313和323分别插接于所述安装槽14和24内。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隔板40。相应地,所述第一集流管10设置有隔板槽15,所述隔板40插入所述隔板槽15内,将所述第一集流管10分割为两个相互隔离的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进一步的,所述芯部包括由所述多个扁管30中的一部分构成的第一芯部301,及由所述多个扁管30中的另一部分构成的第二芯体302。组成所述第一芯部301的扁管3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腔11另一端连通第二集流管20的腔室,组成所述第二芯部302的扁管3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20的腔室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10的所述第二腔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流管10的第一腔11连通供换热介质进入所述换热器100的进口,所述第二集流管10的第二腔12连通供所述换热介质流出所述换热器100的出口,进而实现换热介质从所述进口进入所述第一集流管10的第一腔11经第一芯部301换热后进入第二集流管20的腔室内;而后经第二芯部302换热后流入所述第二腔12内,并从连通第二腔12的出口流出。进而实现换热介质在换热器中的四流程布置。(可结合图1A、图1B、图2A及图2B)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进件51(可结合图1A)或52(可结合图2A)和出件56。所述第一、二集流管10、20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01与第二端103,所述第一腔11比第二腔12更靠近第一集流管10的第一端101。所述第一、二集流管10、20的两端可设置端盖19,以封闭集流管。端盖19可以与集流管一体成型,也可独立设置。端盖19可以是内置端盖,也可是外置端盖。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所述进件51包括相连的管部511和分配部512。管部511自第一集流管10的第一端101延伸至第二腔12处。分配部512紧邻第二腔12设置,内部设置有沿第一集流管10长度方向设置的流道5122与沿流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分配孔5121(结合照图1B)。分配孔5121可以是圆形孔或腰形孔。对应这些分配孔5121,在第二腔12处的第一集流管10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未示出)。管部511可插接在进件51的流道5122内。分配孔5121连通流道5122与第二腔12,使得自管部511进入的冷媒通过各分配孔大致均匀地分配到第二腔12内。分配部512可以是独立于管部511的块状部件。分配部512可被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集流管20之间。第一、二集流管10、20均呈圆筒状,对应的,分配部512与第一、二集流管10、20相贴合的表面(未示出)均为弧形凹面。可通过焊接(比如,钎焊)的方式将第一、二集流管10、20与分配部512的表面固定。块状分配部512能够对其两侧的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集流管20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所述进件52整体呈管状,包括外管部521与内管部522(可结合图2B)。外管部51设置在第一、二集流管10、20外,自第一集流管10的第一端101沿第一集流管10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第二端103处。内管部522的一端与外管部521相连,另一端穿过位于第二端103处的所述端盖19进入第二腔12内。

出件56设置在所述第一端101处,比如,可穿过第一端101处的端盖19插入至第一腔11内。进件51或52与出件56设置在集流管的同侧(第一、二集流管10、20的第一端101处),既方便了换热器100的安装,也减小了安装空间,有利于体积的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100的第二集流管20设置有隔板槽25,所述隔板40插入所述隔板槽25内,将所述第二集流管20分割为两个相互隔离的腔室。其中,隔板槽15和25错开设置。(可结合图3和图4)

进一步的,所述芯部包括由所述多个扁管30中的一部分构成的第一芯部301,由所述多个扁管30中的另一部分构成的第二芯体302,及由所述多个扁管30中的剩余部分构成的第三芯部303。

相应地,所述隔板40将所述第一集流管10分割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将所述第二集流管20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三腔21和第四腔22(可结合图3、图4和图10)。其中所述第一芯部301内的扁管30连通所述第一腔11与所述第三腔21。所述第二芯部302的扁管30连通所述第三腔21与所述第二腔12。所述第三芯部303的扁管30连通所述第二腔12与所述第四腔22。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槽15、25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实现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器100内的更多流程的布置。

以上方案中通过隔板的设置,增加了换热器内部的冷媒通道的长度,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仍以第一集流管10为例,安装槽1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集流管10的轴线并不垂直(可结合图6和图9)。安装槽14的长度方向与集流管10的轴线之间呈一夹角β。主体段311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S1通常可垂直于集流管10的轴线。这使得,夹角β与前述夹角α之和为90度。对应的,发明人得出夹角β的最佳推荐范围为:50°<β≤75°。这种平面S1垂直于集流管10的结构,有利于扁管之间空气的流通,进而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过安装槽14的这种倾斜设置,使得扁管30斜插接至集流管(包括第一集流管10和第二集流管20),从而使得集流管的管径(直径)无须大于扁管的宽度,有利于集流管的管径的减小,从而有利于提高扁管的耐压强度。同时有利于集流管的体积和重量的减小。

隔板槽15的长度方向与集流管10的轴线也不垂直。隔板槽15的长度方向与集流管10的轴线之间呈一夹角。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槽15的长度方向与上述安装槽14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可结合图6和图9)。即隔板槽15的长度方向与集流管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同样为β。此种设计,有利于减小隔板槽两侧的扁管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换热器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换热器体积的减小。

隔板40包括相对的较大面积的第一面41和第二面42,以及邻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侧面43和第二侧面44(可结合图11A至图11D)。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槽15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10的轴线平行。通常,第一面41和第二面42大致平行,而第一侧面43与第二侧面44的垂线大致平行。相应地,隔板的第一侧面43的垂线与第一面41和第二面42的垂线之间不垂直;隔板的第二侧面44的垂线与第一面41和第二面42的垂线之间不垂直。第一侧面43与第一面41(或第二面42)成一夹角,不垂直。同样,第二侧面44与第一侧面41(或第二侧面42)也成一夹角,不垂直。以使得隔板40在插接于所述隔板槽15时,第一侧面43、第二侧面44、第一面41以及第二面42上与隔板槽15的各槽面相接触的部分,能够与所述各槽面贴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槽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集流管的轴线之间也可不平行,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100包括分配管53(可结合图3和图4)。第三腔21比第四腔22更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管10的所述第一端101,所述分配管53自第一端101穿过所述第三腔21连通所述第四腔22。分配管53设置有多个分配孔531(可结合图13)。通过该分配管分配管53向第四腔22通入冷媒时,冷媒通过分配孔531分配至第四腔22中,使得冷媒分配的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分配管53的设置使得冷媒进出换热器100的接口位于换热器100的同侧,便于在狭小空间内的安装。相应地,所述插入隔板槽25的隔板40为开孔隔板。比如该隔板40还包括供所述分配管53穿过的孔45(可结合图1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孔45设置于所述隔板40的远离扁管30的一端,以减小分配管53与扁管30的端部之间的干扰,有利于提高冷媒流动性,进而提高换热器100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相邻的扁管30之间设置有翅片310。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扁管30的第一管部31一侧的换热翅片310与对应位于第二管部32一侧的换热翅片可以为同一翅片。这样,可以增大换热翅片310的换热面积,有利于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当然,位于扁管30的第一管部31一侧的换热翅片310与对应位于第二管部32一侧的换热翅片也可为相互独立的翅片,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边板90,以固定换热器1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边板90与所述扁管30之间也可设置换热翅片310。当然,位于扁管30的第一管部31一侧的边板90和位于第二管部32一侧的边板90可以为一个整体边板,有利于增强换热器的稳定性。当然,位于扁管30的第一管部31一侧的边板90和位于第二管部32一侧的边板90也可以为相互独立的边板。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管部32的具体结构与第一管部31类似,具体描述可参考第一管部31的相关描述。相应地,所述第二集流管20和第一集流管10的具体结构类似,具体描述,尤其是安装槽24及隔板槽25的具体描述可参考第一集流管10中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A-1B、图2A-2B、图3及图4所示的换热器中,扁管30的末段313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S2与末段323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S3大致平行。可选的,平面S2与S3平行。有利于扁管30的安装。

在换热器100工作时,冷媒可通过分配管53进入第二集流管的第四腔22,并自第四腔22进入第三芯部303的扁管30,进入第一集流管10的第二腔12。此后,冷媒自第二腔12进入第二芯部302的扁管30,继而进入第二集流管20的第三腔21。随后,冷媒进入第一芯部301的扁管30,进而进入第一集流管10的第一腔11,并经第一腔11的第一端101流出。至此,冷媒在换热器100中完成一次换热过程。当然,换热器100工作时,冷媒也可通过与此相反的流动方向进行换热,即自第一腔11的第一端101流入,而自分配管53流出换热器100。

参照图14所示,本申请提供另一种换热器200,所述换热器100可应用在各种类型的换热系统(比如空调)中。换热器200主要通过经换热器内部的冷媒与换热器外部流通的空气进行换热,以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温度。

请参照图14,并在必要时参照图7、及图14至21,所述换热器200同样包括多个扁管30层积而构成的热交换用的芯部,连接于所述多个扁管30端部且并排设置的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集流管20,连接体81、第三集流管60及第四集流管70。所述第三集流管60和第四集流管70设置有用于插接所述末段33的安装槽64、74。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200中安装槽64、74、及14和24的设置与上述图1A至图13所示换热器100中的安装槽14及24类似,可参照上述相关内容,此处不予以赘述。

所述扁管包括主体段、末段及连接主体段与末段的扭转段。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扁管30靠近两端处均有扭转段,参照图19A至图19D所示,所述扁管30包括主体段34、第一末段36、第二末段38、连接所述主体段34与所述第一末段36的第一扭转段35、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34与所述第二末段38的第二扭转段37。所述主体段34与所述第一末段36以及第二末段38均为平直段,未被扭转变形。

扭转所形成的第一扭转段35使得主体段34与第一末段36之间同样可形成一个夹角α(可结合图7和图8)。发明人结合自身积累的生产加工工艺经验,通过数学建模及模型优化计算分析,得出扭转角度α的最佳推荐范围为:15°≤α<40°。同样,所述扭转所形成的第二扭转段37使得主体段34与第二末段38之间也形成一个夹角,其中,该夹角与上述夹角α大致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夹角与上述夹角α相等,则同样可以得出该夹角的最佳推荐范围与上述α的推荐范围(15°≤α<40°)相同。关于扁管30的扭转,与上述图1A至图13所示换热器100中的扭转类似,可参照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予以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换热器200中,由于主体段34是主要的换热区域。因而,主体段34的长度通常远大于第一扭转段35、第一末段36、第二扭转段37以及第二末段38。

同样,所述第一集流管10设置有安装槽14,所述扁管30的第一末段36或第二末段38插接于所述安装槽14内。第二集流管20设置有安装槽24,所述扁管30的第一末段36或第二末段38插接于所述安装槽14内。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200还包括隔板40,所述第一集流管10设置有隔板槽15,一个所述隔板40插接于所述隔板槽15,将所述第一集流管10分割为多个相互隔离的腔室。第二集流管20设置有隔板槽25,至少两个所述隔板40中的一个插接于隔板槽25,将所述第二集流管20分割为多个相互隔离的腔室。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隔板40可以是与上述图1A至图13所示换热器100中结构相同的无孔的倾斜隔板,也可是不倾斜的隔板(可结合图21)。相应地,隔板槽15和隔板槽25对应隔板40开设,并与隔板40相匹配即可。比如,若隔板40倾斜时,隔板槽15或隔板槽25可参照上述图1A至图13所示的隔板槽进行设置。若隔板40不倾斜时,则对应的隔板槽的长度方向大致与集流管的轴线方向垂直。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针对上述第一扭转段35与所述第二扭转段37为同侧扭转,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同侧扭转,重点在于强调第一末段36与第二末段38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实施时,在扭转之后,第一末段36所在的平面S6与第二末段25所在的平面S4两平面大致平行。或者,从集流管10的安装槽方向来看,位于扁管30两端的集流管上的用于插接该扁管30两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具体地,可结合图19A至图19D对同侧扭转进行详细说明。扁管30包括相对的面积较大的两表面S11和S12,其中,表面S11包括位于第一末段36的第一段表面S111、位于第一扭转段35的第二段表面S112、位于主体段34的第三段表面S113、位于第二扭转段37的第四段表面S114、以及位于第二末段38的五段表面S115。自上至下观察,可以看出,实际上扭转后第二末段38的位置为第二扭转段37沿逆时针方向扭转所得;同样自上而下观察可以看出,扭转后第一末段36的位置为第一扭转段35沿逆时针方向扭转所得。经过扭转后,使得所述扁管30的第一段表面S111与第五段表面S115的朝向一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段表面S111和第五段表面S115的法线大致平行。同侧扭转亦可理解为,所述第一末段36包括沿所述第一末段36厚度方向延伸的面积较小的第一侧边361,所述第二末段38包括沿所述第二末段38厚度方向延伸的面积较小的第二侧边381,所述第一侧边361和所述第二侧边381位于所述扁管30的同一侧。所述主体段34包括面积较小的第三侧边341,所述第三侧边341沿所述主体段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侧边341沿主体段34长度方向向两端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一末段36的第一侧边361及所述第二末段38的第二侧边381,所述第一侧边361和所述第二侧边381位于所述主体段34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即第三段表面S113所在的平面)的同一侧。

此外,扁管30的第一扭转段35与所述第二扭转段37还可为异侧扭转(结合图20)。本申请中异侧扭转可以理解为在扭转角度与上述角度α相同的情况下,理论上平面S7可视为由平面S4反向扭转180°所得,即异侧扭转后,上述第一段表面S111与第五段表面S115的朝向恰好相反。且所述第一侧边361和所述第二侧边381位于所述主体段34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即第三段表面S113所在的平面)的两侧。

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及生产实际操作得出,在扭转角度α为15°≤α<40°时,生产这种同侧扭转的扁管,相对于其他扭转情况而言,比如异侧扭转,可有效减少扭转时的扁管管体变形,扭曲等问题的出现,从而有利于提高扁管的成品率。

所述芯部包括由所述多个扁管30中的一部分构成的第四芯部304,及由所述多个扁管30中的另一部分构成的第五芯体305。

所述隔板40将所述第一集流管10分割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将所述第二集流管20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三腔21和第四腔22。相应地,所述第四芯部304的一部分扁管30连通所述第一腔11与所述第三集流管60的内腔。所述第四芯部304的另一部分扁管30连通所述第二腔12与第三集流管60的内腔。所述第五芯部305的一部分扁管30连通所述第三腔21与所述第四集流管70的内腔。所述第五芯部301的另一部分扁管30连通所述第四腔22与第四集流管70的内腔。且所述连接体81连通所述第二腔12和第四腔22。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81紧邻第二腔12和第四腔22设置,且沿所述连接体8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第二腔12和第四腔22的多个通孔815。可选的,所述多个通孔815可均匀分布。当然,所述多个通孔815也可不均匀分布。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相应地。所述第一集流管10上对应设置有与通孔815相配合的连接孔18,第二集流管20上对应设置有与通孔815相配合的连接孔28。发明人结合自身积累的生产加工工艺经验,通孔815及连接孔18、28的孔径D的最佳范围为:2mm≤D≤4mm。较优的,孔径D为2.5mm(可结合图16D)。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81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10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0之间,所述第一、二集流管10、20均呈圆筒状,所述连接体81与所述第一、二集流管10、20相贴合的表面813均为与第一、二集流管10、20的外壁面相配合的弧形凹面(可结合图17A至图17C)。可通过焊接(比如,钎焊)的方式将第一、二集流管10、20与连接体81固定。连接体81能够对其两侧的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集流管20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另在汽车空调领域采用CO2冷媒要求相关换热器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第一、二集流管采用圆筒管可提高集流管的强度,为了实现两个集流管之间的连通,本方案采用连接体结构将第一和第二集流管连通,相比第一、二集流管靠两者的外壁相切出连通稳定性更高。

所述连接体8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811和第二表面812。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811的宽度大于第二表面812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集流管60和所述第四集流管70之间的连接部82。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四集流管60、70均呈圆筒状,所述连接部82与所述第三、四集流管60、70相贴合的表面813均为弧形凹面。可通过焊接(比如,钎焊)的方式将第三、四集流管10、20与连接部82固定(可结合图18A至图18C)。连接部82能够对其两侧的第三集流管60与第四集流管700起到支撑作用,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流管10上设置有与第一腔11连通的外接口17。所述外接口17处对应设置有外接部16。第二集流管20上设置有与第三腔21连通的外接口27。所述外接口27处对应设置有外接部26。其中,所述外接口17和外接口27错开设置,可有利于换热器200的安装。当然,外接口17、27也可对齐设置。

进一步的,相邻的扁管30之间设置有翅片310。其中,设置于第一集流管10及第三集流管60一侧的翅片310,与对应设置于第二集流管20及第四集流管70一侧的翅片310可对应为一个翅片,以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也可为独立的两个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200还包括边板90,以固定换热器2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边板90与所述扁管30之间也可设置换热翅片310。位于第一端101的边板90可以为一个整体边板,有利于增强换热器的稳定性。位于第一端101的边板90也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边板。当然,位于第二端103的边板90也可为一个整体边板,也可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边板。

换热器200工作时,冷媒可自第一集流管10的外接部16经外接口17进入第一腔11。进而自第一腔11进而进入第一芯部304的一部分扁管30,并在扁管30中向第三集流管60流动,此为冷媒的第一流程。此后,进入第三集流管60,自第三集流管60的第一端101流向第二端103。进而,冷媒自第三集流管60进入第二芯部305的一部分扁管30,在扁管30中向第一集流管10流动,此为冷媒的第二流程。进而进入第一集流管10的第二腔12。冷媒经连接体81的通孔815进入第二集流管20的第四腔22。之后,冷媒经第二芯部的另一部分扁管30流向第四集流管70,此为第三流程。进而进入第四集流管70,并自第四集流管70的第二端103流向第一端。继而,冷媒经第一芯部304的另一部分扁管30流向第二集流管20的第三腔21,此为第四流程。最后,冷媒自第二集流管20的外接口27经外接部26流出换热器。至此,冷媒在换热器200中完成一次换热过程。其中,冷媒在换热器200中流动时,第一流程、第二流程、第三流程及第四流程分别为最高温、次高温、次低温及最低温。一部分空气依次通过最低温和最高温,另一部分通过侧低温和次高温,相比于折弯结构的四流程来说,各流程中的温度梯度更加合理,可充分利用空气和各流程的温差,以使经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温度更加均匀。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200包括但不限于2流程或4流程,换热器200还可为其他多个流程,比如6流程、8流程、10流程等。

当然,在换热器200工作时,冷媒流动方向也可与此流动方向相反,即冷媒自外接口27流入,而自外接口17流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进行设置。

上述各实施例,通过集流管的并排设置,以形成至少两层换热结构,对自扁管外流通的空气进行多重换热,以使空气得到充分换热。且通过隔板的设置,增加了换热器内部的冷媒通道的长度,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此外,靠近扁管的两端具有扭转段,并且将扁管扭转斜插接至集流管,使得集流管的管径(直径)无须大于扁管的宽度,有利于集流管管径的减小,在集流管的相同材质相同壁厚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集流管的耐压强度。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换热器100或换热器200。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换热系统的电动汽车或电动车。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