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953发布日期:2018-12-05 20:0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需要使用大量的中央空调,而中央空调又由多个零附件组合而成。其中中央空调中冷却塔是将中央空调产生的热量排入到大气中的一种装置。

在现有冷却塔技术中,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热水与空气流动时接触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现有冷却塔通常经过进水管使热水流向填料层,在填料层处使进风口进来的风与水充分混合达到冷却的效果,只靠填料层和热水混合进行核心散热,有效的解决了散热的工序,但散热效果和效率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来解决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冷却塔散热效果不好,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包括:壳体、进水管、进风口、散热管、通管、隔板、排风扇;

所述壳体为中空的矩形体,其四周设有进风口,顶面中部设有排风口,排风口内设有电机带动的排风扇;

所述进水管贯穿壳体的外壁,末端连接散热管前端,所述散热管由正反设置的锥台及锥台之间的散热片组合而成,正反锥台设有多组,组与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连通管连接,多组组合成“S”型,所述末端多组散热管底部开有排水孔;

所述通管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通管设有多排,每排设有多个,由壳体一侧侧壁贯穿至另一侧侧壁,所述相邻通管及两侧通管与壳体内侧壁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为开有多个孔的矩形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管一排至少设有5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管至少设有4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至少设有4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至少设有4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散热管由连通管组合成“S”形,使水流停留时间延长,充分利用了散热片对热水进行降温,使水流在下道工序之前进行一次散热。

2.本实用新型通管与隔板组合成散热结构,延长了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提升了热交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管与隔板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如图1所示,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包括:壳体1、进水管2、进风口3、散热管4、通管5、隔板6、排风扇7;

所述壳体1为中空的矩形体,其四周设有进风口3,顶面中部设有排风口11,排风口11内设有电机带动的排风扇7;

所述进水管2贯穿壳体1的外壁,末端连接散热管4前端,所述散热管4由正反设置的锥台41及锥台41之间的散热片42组合而成,正反锥台41设有多组,组与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连通管43连接,多组组合成“S”型,所述末端多组散热管4底部开有排水孔;

所述通管5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通管5设有多排,每排设有多个,由壳体1一侧侧壁贯穿至另一侧侧壁,所述相邻通管5及两侧通管5与壳体1内侧壁之间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为开有多个孔的矩形体。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通管5一排至少设有5个。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通管5至少设有4排。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隔板6至少设有4个。

以上三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增加通管5、隔板6的数量来延长水停留时间,与空气充分混合降温,提升了热交换的效果及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管4至少设有4组,使热水在散热管4内停留时间变长,使散热片42功能利用最大化,提升了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外界空气由进风口3进入到壳体1内部,风由下向上对壳体1内部降温,热水由进水管2进入到散热管4内,通过“S”形散热管使水停留时间延长,同时散热管是由多个正反锥台41及散热片42组合而成,水通过锥台41时,增加了水流接触面积,使热水与散热片42充分接触,将散热片42功能利用最大化,热水经过散热片42多次散热后由散热管4底部的开孔处滴出,滴至下方通管5及隔板6上,外界风从通管5一侧进入,经过通管5内壁,对通管5降温后由另一侧排出,热水淋到通管5上,会使管壁温度较高,内部产生热能吸入外界空气,同时两通管5及两侧通管5与壳体1内侧壁之间设有开有孔的隔板6,通管5与隔板6多层设置,水滴到通管5壁面上时,会从两侧隔板6的孔中流下,使水经过多层隔板6使水的停留时间延长,同时风由下向上与水的接触面增大,提升了热交换的效率及效果,然后流入下方水槽内,从而完成了冷却降温的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