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铁工业用开式冷却塔防柳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6142发布日期:2019-01-18 19:54阅读:1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铁工业用开式冷却塔防柳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隔飘絮物的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铁工业用开式冷却塔防柳絮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工业化支撑产业,冷却水用量也很大,一般占总用水的80%,因此需要把冷却水中的热量在短时间内散发掉,这种将循环冷却水内热量散发到大气中的装置就是冷却塔。冷却塔(The cooling tower)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却原理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根据冷却塔按与冷却水是否与空气接触,可以分为开式冷却塔和闭式冷却塔;开式冷却塔的使用已有几十年历史,至今在工业冷却上依然很受欢迎,但是,被冷却介质在开式系统中循环,而且由于被冷却介质直接接触空气,容易被污染、结垢,对冷却塔的寿命有不利影响。而且在我国北方地区,杨树、柳树的种植范围非常广,每年春季近一个月时间,空中都会漂浮大量的杨絮、柳絮,这些絮状物很容易从开式冷却塔的进风窗进入塔内将被冷却介质污染,增加了运行成本,因此,如何能够探索一种简单、实用的飘絮物防护手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钢铁工业用开式冷却塔防柳絮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铁工业用开式冷却塔防柳絮装置,包括设置于冷却塔进风窗处的钢结构框架和设置于钢结构框架上的卷帘机构;所述卷帘机构包括设置于钢结构框架上部的上卷筒、设置于钢结构框架下部的下卷筒以及覆盖于钢结构框架外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一端与上卷筒连接,所述防护网的另一端与下卷筒连接,所述上卷筒与下卷筒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上卷筒和下卷筒的两端分别通过伸缩式支架与钢结构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式支架包括滑杆、固定筒和弹簧,所述固定筒设置所述钢结构框架上,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并可沿筒体长度方向拉伸,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与所述上卷筒和下卷筒两端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固定筒内,并与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筒连接,所述滑杆位于所述固定筒内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固定筒供所述滑杆进出的一端端口处设置有限位挡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与上卷筒和下卷筒对辊用于挤压防护网的两个压辊。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钢结构框架上的上清洗装置和下清洗装置,所述上清洗装置包括沿压辊长度方向设置的喷气装置和喷水装置,所述下清洗装置包括沿压辊长度方向设置的喷气装置和喷水装置,所述喷气装置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所述喷水装置通过管道与高压水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清洗装置中喷水装置设置于喷气装置上方,所述下清洗装置中喷气装置设置于喷水装置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下卷筒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下卷筒转动的手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开式冷却塔的进风窗外安装钢结构框架,并在钢结构框架上固定安装卷帘机构,可有效防止柳絮飘入冷却塔内造成污染;并且卷筒的两端通过伸缩式支架与钢结构连接,在卷帘过程中随着防护网在卷筒上的收卷和展放,卷筒的直径会增大或减小,为了保证卷筒的切线与钢结构框架相贴,卷筒会随着卷筒上的厚度外移或者内移,保证该机构灵活、可靠;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了与卷筒对辊的压辊,可使防护网在卷筒上缠绕整齐防走偏;本实用新型在钢结构框架上还设置了上下两组清洗装置,当防护网上柳絮积累较多时,可开启清洗装置,柳絮先被喷气装置吹离防护网,然后再由喷水装置将飘散的柳絮打湿,经过几次上卷和下卷可有效清除防护网上的柳絮,防止冷却塔进风窗的堵塞,保证空气流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钢结构框架;2、上卷筒;3、下卷筒;4、防护网;5、链条;6、固定板;7、滑杆;8、固定筒;9、弹簧;10、转轴;11、限位块;12、限位挡板;13、压辊;14、喷气装置;15、喷水装置;16、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钢铁工业用开式冷却塔防柳絮装置,包括设置于冷却塔进风窗处的钢结构框架1和设置于钢结构框架1上的卷帘机构,钢结构框架1尺寸根据现场冷却塔进风口大小调整;所述卷帘机构包括设置于钢结构框架1上部的上卷筒2、设置于钢结构框架1下部的下卷筒3以及覆盖于钢结构框架1外的防护网4,所述防护网4的一端与上卷筒2连接,所述防护网4的另一端与下卷筒3连接,所述上卷筒2与下卷筒3上设置有相对应的链轮,并且通过链条5传动连接,所述下卷筒3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下卷筒3转动的手轮16,旋转手轮16,下卷筒3带动上卷筒2同步转动;所述上卷筒2和下卷筒3的两端分别通过伸缩式支架与钢结构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式支架包括滑杆7、固定筒8和弹簧9,所述固定筒8设置所述钢结构框架1上,所述弹簧9设置于所述固定筒8内,并可沿筒体长度方向拉伸,所述滑杆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通过轴承与所述上卷筒2和下卷筒3两端的转轴10转动连接,所述滑杆7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固定筒8内,并与弹簧9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与固定筒8连接,所述滑杆7位于所述固定筒8内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固定筒8供所述滑杆7进出的一端端口处设置有限位挡板12。卷筒上未缠绕防护网4时,弹簧9处于正常松紧状态,卷筒的与钢结构框架1相贴,当卷筒上缠绕防护网4时,卷筒的直径增大,卷筒会随着卷筒上的厚度增加而外移,此时固定筒8内的弹簧9对卷筒产生一个向内的拉力,保证卷筒的切线与钢结构框架1相贴,防止柳絮从侧面进入,滑杆7上的限位块11和固定筒8口处的限位挡板12相互配合,防止滑杆7完全滑出固定筒8。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与上卷筒2和下卷筒3对辊用于挤压防护网4的两个压辊13。压辊13可使防护网4在卷筒上缠绕整齐防走偏。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钢结构框架1上的上清洗装置和下清洗装置,所述上清洗装置包括沿压辊13长度方向设置的喷气装置14和喷水装置15,所述下清洗装置包括沿压辊13长度方向设置的喷气装置14和喷水装置15,所述喷气装置14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所述喷水装置15通过管道与高压水泵连接。所述喷气装置14和喷水装置15均是沿压辊13长度方向设置的一层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上清洗装置中喷水装置15设置于喷气装置14上方,所述下清洗装置中喷气装置14设置于喷水装置15上方。清洗时,当防护网4卷绕在上卷筒2上时,开启上清洗装置,先喷气将柳絮吹离,再喷水将吹离飘散的柳絮打湿,然后进行统一的收集;当防护网4卷绕在下卷筒3上时,开启下清洗装置,先喷气将柳絮吹离,再喷水将吹离飘散的柳絮打湿,然后进行统一的收集。

进一步的,防尘网4的总长度大于两倍的防尘网4行程,即防尘网4的总长度大于两倍上卷筒2和下卷筒3之间的距离,例如,初始状态时,防尘网4的下部覆盖在钢结构框架1外,其余缠绕在上卷筒2上,当覆盖在钢结构框架1外的防尘网4上柳絮较多需要清理时,打开下清洗装置,并旋转手轮16,使防尘网4的下部卷绕在下卷筒3上,上卷筒2上部干净的防尘网4覆盖在钢结构框架1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