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击的灰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7298发布日期:2019-01-04 23:1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击的灰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炉的烟气净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撞击的灰斗。



背景技术:

澳炉是铜矿熔炼的主要设备,粉末状的铜矿和煤粉加入其中,吹入氧气和空气进行剧烈反应,产生的烟气先经竖直向上的上升烟道,然后转向垂直向下的下降烟道进入灰斗,再由水平方向的水平烟道排出。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煤焦油和各类粉尘,煤焦油和各类粉尘结合会在烟道内壁形成坚硬的结焦。为了正常生产,通过振打烟道外壁,致使结焦垮落。灰斗是烟气净化设备,为上部开口大下底开口小的斗状体,安装于澳炉的下降烟道底部,主要用于收集烟气中的粉尘和烟道结焦。灰斗主要由外壁、筋板、格筛和挂耳组成,高空跨落的结焦落入灰斗中,撞击灰斗中间的格筛或者内壁,粉碎成小块,由灰斗的出口排出进行回收。

一般厂家是用厚度10mm的钢板做一个斗状的灰斗,上下焊接挂耳搁置在厂房钢结构梁柱上。由于烟道结焦最重的有20kg以上,并且下落的最高处距灰斗52米,烟道结焦对灰斗的撞击力非常大。日久冲击灰斗变形严重,每年需要修复或更换,并且致使挂灰斗的梁柱严重下沉变形,影响主厂房的整体安全稳定性。

基于目前灰斗因烟道结焦撞击变形严重,并且危及主房整体结构安全稳定性,发明一种防撞击的灰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撞击的灰斗,旨在解决灰斗因烟道结焦撞击变形严重的问题,以减少灰斗的维修和更换次数,同时提高厂房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撞击的灰斗,用于收集烟气中的粉尘和烟道结焦,所述灰斗包括斗本体、格筛和多个挂耳,斗本体具有开口较大的上入口和开口较小的下出口,下出口处设有横梁,所述格筛搁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多个挂耳环设于所述斗本体的外侧面,每一挂耳对应搁置于厂房钢结构的一梁柱,所述格筛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斗本体的内壁面环设有挡板,挡板相对于所述斗本体的内壁面倾斜且呈朝向所述出口延伸设置,所述斗本体的内壁面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设置有垫板和固定于垫板的支撑杆,支撑杆与所述挡板的一端铰接,挡板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斗本体的内壁面,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斗本体的内壁面和所述垫板。

优选地,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斗本体的内壁面倾斜的角度为α,30°≤α≤60°。

优选地,α为45°。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宽度为b,400mm≤b≤800mm。

优选地,b为500mm。

优选地,所述挡板设置为多层,所述多层挡板沿所述斗本体的轴向均匀排列。

优选地,所述多层挡板设置为4层。

优选地,所述挂耳与所述梁柱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格筛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以吸收烟道结焦下落的大部分撞击力;通过所述斗本体的内壁面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以减轻所述斗本体的内壁面受到的烟道结焦下落的撞击力;通过所述挂耳与所述梁柱之间的第三弹性件,以进一步减轻灰斗整体受到的烟道结焦下落的撞击力;从而减轻烟道结焦对斗本体的格筛的撞击,进而避免斗本体因烟道结焦的撞击而变形,同时提高澳炉厂房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澳炉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普通灰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击的灰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局部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1-澳炉,102-上升烟道,103-下降烟道,104-水平烟道,105-灰斗,1-斗本体,1a-内壁面,2-格筛,3-挂耳,3a-上沿挂耳,3b-下沿挂耳,4-横梁,5-梁柱,5a-上梁柱,5b-下梁柱,6-第一弹性件,7-挡板,8-第二弹性件,9-垫板,10-支撑杆,11-第三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澳炉100是铜矿熔炼的主要设备,请参阅图1,粉末状的铜矿和煤粉加入其中,吹入氧气和空气进行剧烈反应,产生的烟气先经竖直向上的上升烟道101,然后转向垂直向下的下降烟道102进入灰斗200,再由水平方向的水平烟道103排出。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煤焦油和各类粉尘,煤焦油和各类粉尘结合会在烟道内壁形成坚硬的结焦。为了正常生产,通过振打烟道外壁,致使结焦垮落。

灰斗200是烟气净化设备,为上部开口大下底开口小的斗状体,安装于澳炉100的下降烟道102底部,主要用于收集烟气中的粉尘和烟道结焦。请参阅图2,普通灰斗300主要由斗本体1、格筛2和多个挂耳3组成,每一挂耳3对应搁置在厂房钢结构的一梁柱5上。高空跨落的结焦落入灰斗200中,撞击灰斗200中间的格筛或者内壁,粉碎成小块,由灰斗200的出口排出进行回收。

由于烟道结焦最重的有20kg以上,并且下落的最高处距灰斗52米,烟道结焦对灰斗的撞击力非常大。日久冲击灰斗变形严重,每年需要修复或更换,并且致使挂灰斗的梁柱严重下沉变形,影响主厂房的整体安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撞击的灰斗,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撞击的灰斗的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3,所述防撞击的灰斗400用于收集烟气中的粉尘和烟道结焦,防撞击的灰斗400包括斗本体1、格筛2和多个挂耳3,斗本体1具有开口较大的上入口和开口较小的下出口,下出口处设有横梁4,所述格筛2搁置于所述横梁4上,所述多个挂耳3环设于所述斗本体1的外侧面,每一挂耳3对应搁置于厂房钢结构的一梁柱5,所述格筛2与所述横梁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高空跨落的结焦落入灰斗时大部分撞击底部的格筛2,通过在格筛2与横梁4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6,第一弹性件6为多个高强弹簧,以吸收烟道结焦下落的大部分撞击力,从而减轻烟道结焦对斗本体1的格筛2的撞击,进而避免斗本体1因烟道结焦的撞击而变形,同时提高澳炉100厂房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述斗本体1可设置为方斗或者圆斗,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减轻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1a受到的烟道结焦下落的撞击力,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环设有挡板7,挡板7相对于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倾斜且呈朝向所述出口延伸设置,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与所述挡板7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8。第二弹性件8为多个高强弹簧,如此设置,烟道结焦下落的撞击力先作用于所述挡板7,经高强弹簧的缓冲吸收后再传递给斗本体1的内壁面1a,使烟道结焦下落的撞击力不直接作用于斗本体1的内壁面1a,从而减轻了斗本体1的内壁面1a受到的撞击力,从而可更进一步避免斗本体1变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8的安装方式为:请参阅图4,所述挡板7与所述第二弹性件8之间设置有垫板9和固定于垫板9的支撑杆10,支撑杆10与所述挡板7的一端铰接,挡板7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1a,所述第二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1a和所述垫板9。如此设置,所述挡板7弹性安装于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1a,所述第二弹性件8可缓冲吸收烟道结焦下落的撞击力,以减轻挡板7受到的撞击力,从而提高挡板7的抗击性,进而避免斗本体1的内壁面1a变形。

为了使所述挡板7能很好地缓冲烟道结焦下落的撞击力,挡板7与所述内壁面1a的相对位置具有相应的要求,具体地,请参阅图4,所述挡板7相对于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1a倾斜的角度为α,30°≤α≤60°。进一步,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α为45°。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挡板7相对于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1a倾斜的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设置。

同样地,为了使所述挡板7能更好地缓冲烟道结焦下落的撞击力,挡板7的宽度设置具有相应的要求,具体地,请参阅图4,所述挡板7的宽度为b,400mm≤b≤800mm。进一步,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b为500mm。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挡板7的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设置。

为了进一步优化所述挡板7的抗击性,请参阅图3,所述挡板7设置为多层,所述多层挡板7沿所述斗本体1的轴向均匀排列。如此设置,所述多层挡板7形成阶梯式挡板7,使垂直下落的烟道结焦均匀地落在挡板7上,而使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1a受力均匀,以避免所述斗本体1的内壁面1a局部受力过大而使所述斗本体1变形。进一步,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层挡板7设置为4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层挡板7的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设置。

为了进一步减轻灰斗整体受到的烟道结焦下落的撞击力,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挂耳3与所述梁柱5之间的设置有第三弹性件11。更具体地,所述多个挂耳3包括分别对应环设于所述斗本体1的外侧面的上端和下端的上沿挂耳3a和下沿挂耳3b,上沿挂耳3a和下沿挂耳3b对应搁置于厂房钢结构的上梁柱5a和下梁柱5b,所述第三弹性件11包括设置于上沿挂耳3a和上梁柱5a之间的多个高强弹簧、以及设置于下沿挂耳3b和下梁柱5b之间的高强弹簧。所述第三弹性件11的设置可减轻下落的烟道结焦对灰斗整体的撞击力,使撞击力平稳地传递给梁柱5,从而可进一步避免斗本体1变形,同时提高澳炉100厂房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