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4247发布日期:2019-01-18 19:4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应用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设于进风口处的滤网,在取出过程中,通常需要打开进风口处的具有进风栅格的面盖,才可以将滤网取出,整个操作过程中并不方便。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提升空调器更换滤网的方便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壳体内并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及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壳体还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滤网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并能由所述安装口伸出所述壳体。可选地,所述滤网于所述壳体内与水平面呈夹角α,其中0<α≤70°。可选地,所述安装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或侧部。可选地,所述壳体内相对两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口的滑槽,所述滤网的相对两侧卡入所述滑槽内。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还固定有限位结构,所述滤网与所述限位结构固定连接以被限位于所述壳体内。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两弹性筋条,两所述弹性筋条位于所述滑槽远离所述安装口的一端并间隔设置,所述滤网的端部被两弹性筋条夹持。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磁铁,所述磁铁位于所述滑槽远离所述安装口的一端,所述滤网远离所述安装口的一端被所述磁铁磁性吸附。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能使得所述滤网由所述安装口弹出。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阻挡件和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机,所述换热器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阻挡件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阻挡件一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另一侧向所述风机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阻挡件面向相邻两换热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面,所述阻挡件相对两侧的导流面之间的间距在所述换热器至所述风机的延伸方向上减小。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接水盘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对应。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至少其中之一与水平面呈夹角β,其中0<β≤50°。可选地,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与所述室外机相连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如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换热器与进风口之间的滤网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活动连接,并且在壳体开设有安装口,滤网可以整体由安装口取出,如此在滤网安装以及更换过程中,操作过程得到简化,使得空调室内机的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空调室内机31第一换热器10壳体33第二换热器11底壁40滑槽13侧壁50风机10a第一进风口60a弹性筋条10b第二进风口60b磁铁10c出风口60c弹出机构10d安装口70阻挡件101第一进风区域71导流面103第二进风区域90接水盘20滤网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100。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壳体10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0c;至少两个换热器,至少两个换热器位于壳体10内,相邻两换热器呈夹角设置;风机50,位于换热器和出风口10c之间。本申请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滤网20,所述滤网20位于换热器和进风口之间,壳体10还开设有安装口10d,滤网20与壳体10活动连接并能由所述安装口10d伸出壳体10。本申请的安装口10d呈长条缝状,并且与进风口间隔设置,滤网20可以是整体没如壳体10,安装口10d的开口大小可以是容得下人的手指伸入以将滤网20由安装口10d抽拉出去,或者滤网20并未整体没入壳体10而是有部分外露于壳体10,当需要取出滤网20时,直接可以将滤网20由安装口10d抽拉出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换热器与进风口之间的滤网20与空调室内机100的壳体10活动连接,并且在壳体10开设有安装口10d,滤网20可以整体由安装口10d取出,如此在滤网20安装以及更换过程中,操作过程得到简化,使得空调室内机100的使用更方便。进一步地,壳体10内相对两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口10d的滑槽40,滤网20的相对两侧卡入所述滑槽40内,滤网20于壳体10内与水平面呈夹角α,其中0<α≤70°。本申请安装口10d开设于壳体10底部,滑槽40也是设置为与水平面呈倾斜角度设置,如此,当需要取出滤网20的时候,则是将滤网20倾斜向下抽拉,整个操作过程更方便。当然安装口10d也可以开设于壳体10的侧部,则滤网20可以通过水平方向施力抽拉施力而被拉出壳体10。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滤网20安装于壳体10以后,滤网20不容易由安装口10d滑出而掉落,本申请还于壳体1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滤网20可通过与限位结构进行固定连接以被限位于壳体10内。本申请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限位结构,则将滤网20装入空调室内机100的壳体10之后,在空调室内机100运行过程中,滤网20不会因为机器的振动而由安装口10d滑出。具体地,请再次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为固定于壳体10的两弹性筋条60a,两弹性筋条60a位于滑槽40远离安装口10d的一端并间隔设置,滤网20的端部被两弹性筋条60a夹持。本申请的两个弹性筋条60a可以是硅胶或者橡胶材质,两个弹性筋条60a之间形成插缝(未标示),插缝正好对接滑槽40,并且滤网20与插缝形成过盈配合,则滤网20由安装口10d插入壳体10之后,滤网20的端部的相对两侧被两个弹性筋条60a限位夹持,滤网20不会掉出壳体10,结构较为稳固。请参照图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为固定于壳体10的磁铁60b,磁铁60b位于滑槽40远离所述安装口10d的一端,滤网20远离安装口10d的一端被磁铁60b磁性吸附。在该实施例中,滤网20可于端部安装有磁性金属材料的金属包边或者金属块或者磁铁60b,当滤网20由安装口10d插入之后,滤网20的端部顺着滑槽40滑向磁铁60b并最终被磁铁60b吸附,则通过磁铁60b的磁性吸附作用,滤网20不会因为空调室内机100的振动而滑出壳体10。由上述的内容可知,本申请的滤网20可以完全没入壳体10或者部分外露于壳体10,并且滤网20可以通过人工施力抽拉方式拉出壳体10,为了进一步提升滤网20取出操作的便利性,请参照图3,本申请还可以在壳体10内设置有弹出机构60c,弹出机构60c能使得滤网20由安装口10d弹出。弹出机构60c可以由一个弹簧,一挡板、以及一个限位开关构成,弹簧一端连接壳体10一端连接挡板,限位开关安装于壳体10,当滤网20顺着滑槽40伸入壳体10时,滤网20的端部顶抵到挡板,使得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挡板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挡板与限位开关接触并被限位开关卡住限位,此时滤网20正好安装到位,当需要取出滤网20时,只需要人工在壳体10外部施力按压限位开关,使得弹簧释放原先存储的弹性势能,并通过挡板驱动滤网20由滑槽40滑出壳体10上的安装口10d,其中滤网20可以是部分滑出安装口10d,只需要人手方便持握夹持滤网20并将滤网20拉出即可。综上,本申请在空调室内机100的壳体10底部开设有安装口10d,滤网20能够以倾斜向下的方式抽拉出壳体10进行安装更换操作,并且在壳体10内设置限位结构,以确保滤网20不会掉出壳体10,弹出机构60c的设置,方便滤网20部分被弹出而能手工持握住滤网20并抽拉出来,如此空调器整体使用的方便性得到提升。请参照图4,本申请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阻挡件70,阻挡件70位于相邻两换热器之间并临近风机50。本申请空调室内机100的壳体10内围成有风道,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风道,并经由至少两个换热器进行换热,再进入风机50的入风口并通过风机50驱动而从出风口10c排出。空气在经过至少两个换热器后,由至少两个换热器的出风面吹出数量与换热器数量相对应的气流,阻挡件70则对相邻的两个换热器的出风面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作用,使得气流在由换热器的出风面至风机50的进风口的路径上被通道限制,则相邻的两个换热器的出风面吹出的气流不容易发生对吹现象,从而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这两股相邻的气流相互作用,而导致吹入风机50的入风口的气流发生紊流使得空调器内部件产生振动以及涡流现象。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空调室内机100的两个呈夹角设置的换热器之间设置一阻挡件70,通过阻挡件70对分别通过两个换热器的出风面的气流进行阻隔引导,使得通过两换热器的出风面的两股气流在进入风机50的入风口时不会因为相互对吹产生气流紊乱甚至漩涡,从而降低了空调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本申请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设于壳体10内的接水盘90,接水盘90位于换热器的下方,换热器具体包括第一换热器31和第二换热器33,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10a和第二进风口10b,第一进风口10a和第二进风口10b分别位于接水盘90的相对两侧,第一进风口10a与第一换热器31相对应,第二进风口10b与第二换热器33相对应。本申请在壳体10内形成有连通风机50的入风口的进风风道(未标示),接水盘90和阻挡件70配合而将进风风道分隔为第一进风区域101和第二进风区域103,第一进风区域101连通第一进风口10a和风机50的入风口,第二进风区域103连通第二进风口10b和风机50的入风口,第一换热器31位于第一进风区域101内,第二换热器33位于第二进风区域103内,即一个进风口和一个滤网20对应一个换热器,每一换热器所对应的滤网20皆可采用上述内容的抽拉方式取出。外界的空气一方面通过第一进风口10a进入第一进风区域101,并通过滤网20、第一换热器31的热交换之后并由风机50的入风口进入,外界的空气另一方面通过第二进风口10b进入第二进风区域103,并通过滤网20、第二换热器33之后由风机50的入风口进入,通过将阻挡件7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31和第二换热器33面向风机50的一侧,如此经过第一换热器31和第二换热器33热交换后的气流在阻挡件70的引导下顺畅地进入风机50的入风口,而不会出现两股换热气流对吹而出现紊流现象,这样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将会得到有效降低。本申请空调室内机100的壳体10包括底壁11以及与底壁11连接的侧壁13,第一进风口10a和第二进风口10b开设于底壁11,出风口10c开设于侧壁13,上述的安装口10d与第一进风口10a和第二进风口10b为间隔设置。本申请的空调室内机100具有长度延伸方向、宽度延伸方向、以及高度延伸方向,宽度延伸方向可以定义为将空调室内机100安装到墙壁之后,空调室内机100由墙壁朝向站在空调器室内机正前方的室内人员的延伸方向,高度延伸方向则为室内天花板至地面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则是空调器沿墙壁的水平延伸方向,其中风机50可以是贯流风机50或者是离心风机50,本申请的风机50优选为贯流风机50,贯流风机50的结构使得其占用的宽度较小,如此可以减小空调器的整体宽度,使得整个空调器的体积进一步减小,空调室内机100的结构更加紧凑。通过将第一进风口10a和第二进风口10b开设于底壁11,即位于空调器的底部,并分别设置在接水盘90的相对两侧,如此,空调室内机100的高度尺寸大为缩小,使得空调室内机100做得扁平化,如此更加节省空调室内机100的安装空间,更有利于空调室内机100与室内空间进行结合,则使得空调器用户体验大大提升。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空调器设计得扁平化,也为上述内容中滤网20可以通过斜向下抽拉方式抽出壳体10的方案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操作空间基础。而在将整个空调室内机100进行扁平化设计的基础上,本申请为了增大空调室内机100的进风量,第一进风口10a和第二进风口10b至少其中之一与水平面呈夹角β,其中0<β≤50°。进一步地,本申请为了提升空调室内机100由出风口10c处的出风效果,阻挡件70一侧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换热器,另一侧向风机50方向延伸。本申请风机50的转轴在空调器室内机的长度延伸方向延伸,风机50、阻挡件70、换热器、以及接水盘90则在空调室内机100的高度方向上层叠设置。接水盘90位于两个相邻的换热器的最低点的下方,即可以是两个相邻的换热器共用一个接水盘90,当然接水盘90的数量也可以和换热器的数量相适配,一个换热器下方设置有一个接水盘90,本申请由于换热器是间隔设置的,并且与接水盘90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在空调室内机100运行过程中,部分空气会由接水盘90与换热器之间的间隙向两换热器中部流出进而进入风机50的入风口,通过将阻挡件70的一侧分别连接两相邻的换热器,阻挡件70与两相邻的换热器的密封连接,阻挡件70可以阻隔空气通过换热器与接水盘90之间的间隙并由两换热器之间的间隙向风机50的入风口这一路径,则在空调室内机100运行过程中,气流不会带出接水盘90处产生的水汽并由出风口10c吹出,如此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00运行过程中用户的舒适度。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阻挡件70在空调室内机100运行过程中具有较佳的导流效果,本申请阻挡件70面向相邻两换热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面71。本申请的阻挡件70可以是塑料材质或者金属材质,例如铝合金,为长条状并且在空调室内机100的长度方向延伸,阻挡件70设置在两相邻换热器之间,并且在阻挡件7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导流面71,其中导流面7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由换热器的出风面吹出的风能被导流面71平滑引导而吹向风机50的入风口。而为了进一步提升阻挡件70的导流效果,阻挡件70相对两侧的导流面71之间的间距在换热器至风机50的延伸方向上减小。当导流面71为平面的时候,阻挡件7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或者梯形,当导流面71为弧面的时候,阻挡件7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在其靠近风机50的一端形成有圆滑过渡。本申请阻挡件70相对两侧的导流面71均和与之对应的换热器呈锐角设置,即第一进风区域101和第二进风区域103在靠近风机50入风口处呈缩小设置,这样可以增加风机50运行过程中从外部抽吸空气的效果,从而提高进风量,而阻挡件70相对两侧的导流面71之间的间距在换热器至风机50的延伸方向上减小设置,则使得进入风机50的入风口的气流加速的同时,气流的方向改变过程较为平滑,如此可以经一步降低空调器运行的噪音。本申请阻挡件70相对两侧的导流面71的设置还可以和换热器的面积产生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导风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阻挡件70相对两侧的导流面71可以以通过风机50的旋转轴线的竖直面对称设置,这样的设置,最佳的是第一换热器31和第二换热器33的面积相等的时候适用,当然在第一换热器31和第二换热器33的面积不相等的情况下也是适用的,只是效果上比面积相当的情况下略差一些。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31的出风面的面积大于第二换热器33的出风面的面积,阻挡件70在换热器至风机50的延伸方向上朝向第二换热器33方向倾斜。即本申请在第一进风区域101空间较大的情况下,阻挡件70朝向第二进风区域103倾斜设置,使得第一进风区域101接近风机50的入风口的位置的开度也相对较大,如此使得风量与风道的口径实现匹配,导风过程更顺畅。进一步地,阻挡件70与风机50具有间距为h,风机50的直径为D,其中,0.04D≤h≤0.15D。本申请阻挡件70和风机50之间的间距为空调室内机100厚度方向上阻挡件70上端与风机50下端的间距,本申请阻挡件70位于风机50的入风口的开口区域内,阻挡件70与风机50之间具有间距是为了避免阻挡件70占用风机50的入风口的面积,而当h小于0.04D时,阻挡件70的上端距离风机50太近,则风机50运行过程中,在风机50入风口处的高速气流容易在阻挡件70的端部形成啸叫声,使得空调室内机100的运行噪音提高,而当h大于0.15D时,阻挡件70与风机50的间距较大,在阻挡件70导流过程中,第一进风区域101和第二区域的气流容易产生互相干扰而发送涡流现象,也不利于降低空调器室内机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本申请将阻挡件70与风机50的间距h设为0.04D到0.15D,使得整个空调室内机100的降噪效果最佳。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与室外机相连的空调室内机100,该空调室内机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外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空调室内机100可以作为窗机(即一体机空调器)的室内部分,也可以作为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部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