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425发布日期:2019-03-05 18:1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风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风轮的导流效果差,送风效果不好。具体而言,相关技术中的风轮仅具有一层导流圈,导流圈导出的风的送风高度范围较小,不能实现对换热器的上下区域送风,因此,换热器的上下两部分的受风不均匀,会导致换热器无法充分换热而出现一端极冷的情况,冷量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风范围较大的风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包括:底板;导流圈,所述导流圈设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导流圈呈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环形;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环绕所述导流圈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叶片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导流圈和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叶片的上端与所述导流圈相连,所述叶片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多个叶片和导流圈共同作用,导风范围较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风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圈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叶片的上端嵌入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叶片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部分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内表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内顶面为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圈上设有护套,所述护套内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护套呈相对于所述导流圈的径向倾斜预定角度的直线条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圈包括:内圈;外圈,所述外圈的内周沿与所述内圈的外周沿相连,所述外圈在远离所述导流圈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倾斜,其中,所述护套与所述内圈的上表面相连并延伸至穿过所述外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圈呈在远离所述导流圈轴线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容置槽,所述叶片的下端嵌入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叶片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部分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表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底面为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轮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导流圈和所述底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件的至少一部分在远离所述导流圈的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件呈沿环绕所述导流圈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环形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叶片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叶片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和所述导流圈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导流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和所述导流圈之间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导流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沿所述导流圈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所述导流件的外边沿不伸出所述导流圈的外周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圈包括:内圈;外圈,所述外圈的内周沿与所述内圈的外周沿相连,所述外圈在远离所述导流圈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圈呈在远离所述导流圈轴线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的中部具有向上延伸至所述导流圈的中心位置的凸起,多个所述叶片环绕所述凸起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轮的剖视图;

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轮的主视图;

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风轮100,

底板10,第二容置槽11,第一筋条12,第二筋条13,凸起14,

导流圈20,第一容置槽21,内圈22,外圈23,

叶片30,导流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风轮的导流效果差,送风效果不好。具体而言,相关技术中的风轮仅具有一层导流圈,导流圈导出的风的送风高度范围较小,不能实现对换热器的上下区域送风,因此,换热器的上下两部分的受风不均匀,会导致换热器无法充分换热而出现一端极冷的情况,冷量利用率不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送风范围大的风轮100。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100,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风轮100大体可以包括底板10、导流圈20和多个叶片30。

具体而言,如图1结合图4和5所示,导流圈20设于底板10上方,导流圈20呈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环形。多个叶片30沿环绕导流圈20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叶片3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导流圈20和底板10之间,且叶片30的上端与导流圈20相连,叶片30的下端与底板10相连。

其中,导流圈20用于对风进行导流,例如,导流圈20的边沿向上倾斜,这样,导流圈20的边沿起到了对风进行导向的作用,从而增大了送风范围,使换热器大面积受风,实现充分换热。

多个叶片30沿环绕导流圈2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叶片30的上端连接导流圈20,叶片30的下端连接底板10,这样,叶片30被固定于底板10和导流圈20之间。换句话说,叶片30用于连接导流圈20和底板10。可以理解的是,叶片30同样具有送风的作用。例如,将叶片30设置成可以向上或向下或同时向上、向下送风的形状。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风轮100应用于空调,且风轮100正对换热器吹风,这样,通过导流圈20和叶片30的双重作用,可以加大送风范围,使换热器与风充分接触,从而实现换热器的充分换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100,通过设置导流圈20和多个叶片30,可以增大送风范围。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流圈20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容置槽21,叶片30的上端嵌入第一容置槽21内。可以理解的是,叶片30一般为扁平状,不易与其它部件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容置槽21,叶片30可以嵌入第一容置槽21内,便于叶片30的定位。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叶片30位于第一容置槽21内部分的表面与第一容置槽21的内表面贴合。也就是说,叶片30的上表面形状沿第一容置槽21的内表面设置。例如,第一容置槽21的内表面为流线型,叶片30的上表面与第一容置槽21的内表面相贴合,也即叶片30的上表面同样为流线型。

有利地,如图1所示,第一容置槽21的内顶面为平面。相应的,叶片30的上表面也可同样设置为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叶片30与第一容置槽21的连接方式一般为超声焊接,将第一容置槽21的内顶面设置为平面,叶片30的上表面同样为平面,平面与平面进行超声焊接,定位精准。焊接简单,焊接过程中不易产生相对位移,可以保证焊接质量,焊接无异音,产品性能更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流圈20上设有护套,护套内形成第一容置槽21。其中,护套由多个护板首尾连接形成,第一容置槽21形成于护套内,护套可以限制叶片30的移动,事业片精确卡入第一容置槽21内。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护套呈相对于导流圈20的径向倾斜预定角度的直线条状。这样,方便了设置护套,且叶片30与护套连接时,叶片30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同样呈相对于导流圈20的径向倾斜的直线条状,便于叶片30的连接,也可使叶片30可以朝预定方向送风。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结合图4所示,导流圈20包括内圈22和外圈23,外圈23的内周沿与内圈22的外周沿相连,外圈23在远离导流圈20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倾斜,其中,护套与内圈22的上表面相连并延伸至穿过外圈23。也就是说,导流圈20包括两部分——内圈22和外圈23,外圈23向上倾斜,这样,可以对风进行导向,风经过外圈23时,被外圈23导流向上,这样,风轮100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其中,护套与内圈22的上表面相连,也即护套的至少一部分突出内圈22的上表面,且护套延伸穿过外圈23,这样,护套还起到了加强导流圈20结构强度的作用。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内圈22呈在远离导流圈20轴线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内圈22呈在远离导流圈20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倾斜或水平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结合图2所示,底板10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容置槽11,叶片30的下端嵌入第二容置槽11内。可以理解的是,叶片30一般为扁平状,不易与其它部件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容置槽11,叶片30可以嵌入第二容置槽11内,便于叶片30的定位。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叶片30位于第二容置槽11内部分的表面与第二容置槽11的内表面贴合。也就是说,叶片30的下表面形状沿第二容置槽11的内表面设置。例如,第二容置槽11的内表面为流线型,叶片30的下表面与第二容置槽11的内表面相贴合,也即叶片30的下表面同样为流线型。

有利地,如图1结合图2所示,第二容置槽11的内底面为平面。相应的,叶片30的下表面也可同样设置为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叶片30与第一容置槽21的连接方式一般为超声焊接,将第二容置槽11的内底面设置为平面,叶片30的下表面同样为平面,平面与平面进行超声焊接,定位精准。焊接简单,焊接过程中不易产生相对位移,可以保证焊接质量,焊接无异音,产品性能更好。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板10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筋条12和第二筋条13,第二筋条13和第二筋条13之间形成第二容置槽11。第一筋条12和第二筋条13之间具有第二容置槽11,第二容置槽11用于容置叶片30的下端,起到定位的作用,当叶片30的下端插入第二容置槽11内时,第一筋条12和第二筋条13用于阻止叶片30移动,防止焊接过程中叶片30的移位。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以及图5所示,风轮100还包括导流件40,导流件4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导流圈20和底板10之间。这样,风轮100具有三重导流结构,通过导流圈20、导流件40和叶片30的导流作用,可以使风轮100具有更大的送风范围。

有利地,如图1所示,导流件40的至少一部分在远离导流圈20的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也就是说,导流件40的一部分向上倾斜,这样,可以对风进行导向,风经过导流件40时,被导流件40导流向上,这样,风轮100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流件40呈沿环绕导流圈2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环形板状。这样,板状的导流件40的体积较小,不会阻碍出风,反而会对风进行导流,使出风范围更大。

优选地,如图1所示,导流件40与叶片30相连。叶片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入第一容置槽21和第二容置槽11内,叶片30被固定。导流件40与叶片30相连,也即叶片30起到了定位导流件40的作用,且导流件40可以将多个叶片30连接,这样,在安装叶片30时,可以整体安装,安装方便。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流件40与叶片30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提高导流件40与叶片30的连接强度,减少安装步骤。

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0和导流圈20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导流件40。这样,可以对处于底板10和导流圈20之间的风分别进行导向。

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0和导流圈20之间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导流件40。这样,可以对沿导流圈20轴向方向的多段风分别进行导向。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沿导流圈20轴线方向的投影中,导流件40的外边沿不伸出导流圈20的外周沿。这样,可以将导流件40设置于底板10和导流圈20之间,风轮100的整体性较强。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结合图4和图6所示,导流圈20包括内圈22和外圈23,外圈23的内周沿与内圈22的外周沿相连,外圈23在远离导流圈20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倾斜。也就是说,导流圈20包括两部分——内圈22和外圈23,外圈23向上倾斜,这样,可以对风进行导向,风经过外圈23时,被外圈23导流向上,这样,风轮100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其中,护套与内圈22的上表面相连,也即护套的至少一部分突出内圈22的上表面,且护套延伸穿过外圈23,这样,护套还起到了加强导流圈20结构强度的作用。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内圈22呈在远离导流圈20轴线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内圈22呈在远离导流圈20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倾斜或水平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结合图3和图6所示底板10的中部具有向上延伸至导流圈20的中心位置的凸起14,多个叶片30环绕凸起14设置。具体的,凸起14为铜锣状,凸起14可以用于将风轮100与电机相连,且凸起14同样可以起到导风的作用,将风朝向远离风轮100的方向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100的其他组成及结构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并容易获得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