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7989发布日期:2019-04-29 11:57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烟室空气排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



背景技术:

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便如此,生活中仍然存在很大一部分人群存在吸烟的习惯。在吸烟过程中所产生的烟雾包括烟草产品燃烧端释放出的烟雾和吸烟者吸入肺部并呼出的烟草烟雾。这些在吸烟过程中直接和/或间接排入到空气中的烟雾包含了焦油、氨、尼古丁、悬浮微粒、PM2.5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设立无烟区和建立吸烟区和/或吸烟室来避免吸烟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虽然,建立专门的吸烟区和/或吸烟室能够使得其他无烟区的室内环境不被吸烟过程中的烟雾所污染,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吸烟区和/或吸烟室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1、吸烟室和/或吸烟区的有害空气直接排入大气中,容易造成外部空气污染;

2、吸烟室和/或吸烟区内部大量冷气和/或暖气随着有害气体排出,加重了制冷和/或供暖设置的工作压力,使得耗能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烟室排出气体净化和回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够达到诸多有益技术效果,具体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包括吸烟室本体和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室内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出口以及送风装置,其中,室内空气出口包含排气口、回风口以及第一净化组件,送风装置包括新风入口、回风入口、第二净化组件以及送风口,并且,排气口与吸烟室外部空间连通,回风口通过回风管与回风入口连通,新风入口与吸烟室外部空间连通,送风口通过送风管与室内空气入口连通,以使吸烟室内部回风空气和吸烟室外部新风空气能够通过送风装置混合并净化后从室内空气入口进入吸烟室内。

进一步的,室内空气入口位于吸烟室顶部和/或靠近吸烟室顶部的侧面,室内空气出口位于吸烟室底部和/或靠近吸烟室底部的侧面,以使吸烟室内部空间形成至上而下的空气流。

进一步的,室内空气出口中包含有离心风轮,以使吸烟室内部空气能够在离心风轮的作用下快速排出。

进一步的,送风装置还包括空气泵,以使外部空气和/或回风管中的空气能够在空气泵的作用下进入送风装置并通过送风管流向室内空气入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感应组件和显示器,并且控制器与感应组件和显示器连接,以使控制器能够将感应组件的感测信息通过显示器显示。

进一步的,感应组件包括PM2.5感测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一氧化碳传感器,并且,PM2.5感测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一氧化碳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控制器还与室内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出口和/或送风装置连接,以使控制器能够接收感应组件的感测信息,并基于感应组件的感测信息控制经过室内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出口和/或送风装置中的空气流量。

进一步的,室内空气入口的空气流量不小于室内空气出口中的空气流量,以使吸烟室内部的气压大于吸烟室外部的气压。

进一步的,感应组件还包括人体红外感测器,并且人体红外感测器与控制器连接,以使人体红外感测器能够将感测信息传输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第一净化组件包括烟雾过滤器,以防止吸烟室内部的烟雾直接排入外部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净化组件包括PM2.5过滤层和/或杀菌层,以防止外部PM2.5和/或有菌空气进入吸烟室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吸烟室设置有室内空气出口,室内空气出口第一净化组件能够净化通过室内空气出口的有害空气,经过净化后的空气一部分从排气口进入外部空间,另一部分从回风口进入回风管。第一净化组件的设置避免了将室内有害空气直接排放在吸烟室外部空间,能够有效防止吸烟室内部有害空气进入外部空气,保证外部空间的空气不被污染。排气口和回风口的设置实现了吸烟室内部热空气和/或冷空气的排放和循环利用,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内部热气和/或冷气散失,能够有效降低吸烟室制冷设备和/或供暖设备工作压力,从而实现降低制冷设备和/或供暖设备的实际功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另一方方面,送风装置的设置为新风系统中给的空气提供了动力,使得回风管中的空气和外部空间的空气能够分别从回风入口和新风入口进入送风管并通过室内空气入口进入吸烟室。第二净化组件的设置使得循环利用的室内空气和/或外部的空气均能够经过净化后进入吸烟室内部,从而使得吸烟室内部的空气得到净化。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的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中,室内空气出口中设置有离心风轮,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离心风轮的转速达到调节室内空气出口排出的速率;

2、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的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中,吸烟室内部的气压大于吸烟室外部的气压,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空气从窗户、门缝或其他缝隙进入吸烟室内部使得吸烟室内部适宜的空气环境被破坏。

3、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的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中,控制器和感应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了吸烟室内部空气环境的自动监控和/或自动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关系图。

图中1-室内空气入口;2-室内空气出口;21-排气口;22-回风口;23-第一净化组件;3-送风装置;31-新风入口;32-回风入口;33-第二净化组件;34-送风口;4-回风管;5-送风管;6-控制器;7-感应组件;71-PM2.5感测器;72-室内温度传感器;73-室外温度传感器;74-烟雾传感器;75-一氧化碳传感器;76-人体红外感测器;8-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或图2,一种装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包括吸烟室本体和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室内空气入口1、室内空气出口2以及送风装置3,其中,室内空气出口2包含排气口21、回风口22以及第一净化组件23,送风装置3包括新风入口31、回风入口32、第二净化组件33以及送风口34,并且,排气口21与吸烟室外部空间连通,回风口22通过回风管4与回风入口32连通,新风入口31与吸烟室外部空间连通,送风口34通过送风管5与室内空气入口1连通,以使吸烟室内部回风空气和吸烟室外部新风空气能够通过送风装置3混合并净化后从室内空气入口1进入吸烟室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送风装置3还包括空气泵,以使外部空气和/或回风管4中的空气能够在空气泵的作用下进入送风装置3并通过送风管5流向室内空气入口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回风入口32的空气流量与新风入口31的空气流量的比例为2:8,以保证吸烟室内部空气清晰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吸烟室排放出的部分空气的冷气和/或暖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净化组件23包括烟雾过滤器,以防止吸烟室内部的烟雾直接排入外部空间。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替代方案,第一净化组件23还可以设置为活性炭层、玻璃纤维层或生物过滤膜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净化组件33包括PM2.5过滤层和/或杀菌层,以防止外部PM2.5和/或有菌空气进入吸烟室内部。

再次参照图1或图2,室内空气入口1位于吸烟室顶部和/或靠近吸烟室顶部的侧面,室内空气出口2位于吸烟室底部和/或靠近吸烟室底部的侧面,以使吸烟室内部空间形成至上而下的空气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室内空气出口2靠近吸烟室内部使用座椅和/或站立区设置,使得吸烟者在吸烟过程中产生的烟雾能够及时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室内空气出口2中包含有离心风轮,以使吸烟室内部空气能够在离心风轮的作用下快速排出。

参照图3,还包括控制器6、感应组件7和显示器8,并且控制器6与感应组件7和显示器8连接,以使控制器6能够将感应组件7的感测信息通过显示器8显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感应组件7包括PM2.5感测器71、室内温度传感器72、室外温度传感器73、烟雾传感器74以及一氧化碳传感器75,并且,PM2.5感测器71、室内温度传感器72、室外温度传感器73、烟雾传感器74以及一氧化碳传感器75均与控制器6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器6还与室内空气入口1、室内空气出口2和/或送风装置3连接,以使控制器6能够接收感应组件7的感测信息,并基于感应组件7的感测信息控制经过室内空气入口1、室内空气出口2和/或送风装置3中的空气流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感应组件7还包括人体红外感测器76,并且人体红外感测器76与控制器6连接,以使人体红外感测器76能够将感测信息传输至控制器6。控制器6能够通过人体红外感测器76的感测信息判断吸烟室内部人数,并更具吸烟室内人员数量调节室内空气入口1的进风量。优选的,室内空气入口1进风速率为平均每人64m3/h。

具体的,当吸烟室内部吸烟者较多和/或吸烟室内部烟雾含量、PM2.5浓度或一氧化碳的含量较高时,优选的,控制器6控制离心风轮,使得离心风轮的转速加快,从而加快吸烟室内部有害气体排放出的效率。同时,空气器6还控制送风装置3,使得送风装置3的送风速率加快,从而加快外部新风进入吸烟室的速率,以使得吸烟室内部的有害空气尽快排出。

当吸烟室内部烟雾含量、PM2.5浓度或一氧化碳的含量在预设的范围值内时,优选的,控制器6控制送风装置3和/或离心风轮的转速,从而降低吸烟室内部空气和吸烟室外部空气的交换速率,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当吸烟室内部温度和吸烟室外部温度的差值较大时,优选的,增加回风口22的空气流量,同时减小新风入口31的空气流量,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吸烟室内部热气和/或冷气的散失。当吸烟室内部温度和吸烟室外部温度的差值较小时,优选的,减小回风口22的空气流量,增加新风入口31的空气流量,以加快吸烟室内部空气和吸烟室外部空气的交换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室内空气入口1的空气流量不小于室内空气出口2中的空气流量,以使吸烟室内部的气压大于吸烟室外部的气压。具体的,吸烟室内部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吸烟室与外部连通的孔和/或缝隙处会形成吸烟室内部气体向吸烟室外部流动的空气流,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气体直接通过吸烟室与外部连通的孔和/或缝隙进入吸烟室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