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及其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7944发布日期:2019-04-29 11:57阅读:17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器及其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及其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调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现有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大多采用空气对流换热,传热系数较低。尤其是在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换热效果较差,空调能效系数大幅下降。此外,近年来实用新型了利用室内冷凝水冷却室外冷凝器的方法,但是冷凝水流量较少,且往往浑浊脏污,需增加过滤装置及水泵才能保证冷凝水有效利用。因此,实用新型出一种能够提高空调换热效果与能效,且方便操作适宜大规模生产的冷凝器及其空调,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及其空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换热效果不佳、操作复杂和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包括喷水装置、散热管排和水槽;

所述喷水装置和所述水槽均与自来水系统连接;

所述散热管排设置在所述喷水装置的前后侧;

所述水槽设置在所述喷水装置的上方;

所述水槽中设置有滴漏孔,水从所述滴漏孔滴落在所述喷水装置表面,使得所述喷水装置将水喷洒至散热管排。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还包括第一进水管和连接管道,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喷水管道和风力叶轮;

所述喷水管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喷水孔;

所述喷水管道的第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与自来水系统连接;

所述喷水管道的第二侧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水槽的第二侧连接。

所述喷水管道的中心部沿所述风力叶轮周向安装。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还包括第二进水管;

所述水槽的第一侧通过所述第二进水管与自来水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第二侧设置有渗漏槽,水从所述渗漏槽中滴入所述散热管排中。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排包括相互连接的压缩机管道和制冷剂管道。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还包括第一水阀;

所述第一水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管上。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还包括第二水阀;

所述第二水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冷凝器。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喷水装置和水槽,其中,喷水装置和水槽均与自来水系统连接;水既可以从喷水装置洒向散热管排从而达到冷凝的目的,也可以从水槽中的滴漏孔滴入喷水装置,进而洒向散热管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管排间设置水槽和喷水装置,防止水流溅出,增大水流润湿面积,可增强该冷凝器的冷却效果。此外,喷水装置和水槽直联自来水系统,利用水系统水压调节水流量,相比水泵系统减小了动力消耗,相比冷凝水系统,减少了过滤环节,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换热效果不佳、操作复杂和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的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0、散热管排;101、制冷剂管道;102、压缩机管道;200、水槽;201、第二进水管;202、第二水阀;203、渗漏槽;204、滴漏孔;300、喷水装置;301、风力叶轮;400、喷水管道;401、第一进水管;402、第一水阀;404、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种冷凝器及其空调进行具体地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包括喷水装置300、散热管排100和水槽200;

喷水装置300和水槽200均与自来水系统连接;

散热管排100设置在喷水装置300的前后侧,喷水装置300将水喷洒至散热管排300;

水槽200设置在喷水装置300的上方;

水槽200中设置有滴漏孔204,水从滴漏孔204滴入喷水装置30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喷水装置300和水槽,其中,喷水装置300和水槽200均与自来水系统连接;水既可以从喷水装置300洒向散热管排从100而达到冷凝的目的,也可以从水槽200中的滴漏孔204滴入喷水装置300,进而洒向散热管排10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管排100间设置水槽200和喷水装置300,增大水流润湿面积,可增强该冷凝器的冷却效果。此外,喷水装置300和水槽200直联自来水系统,利用水系统水压调节水流量,相比水泵系统减小了动力消耗,相比于冷凝水系统,减少了过滤环节,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换热效果不佳、操作复杂和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冷凝器还包括第一进水管401和连接管道404,喷水装置包括喷水管道400和风力叶轮301;

喷水管道400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喷水孔;

喷水管道400的第一侧通过第一进水管401与自来水系统连接;

喷水管道400的第二侧通过连接管道404与水槽200的第二侧连接。

喷水管道400的中心部沿风力叶轮301周向安装。

当水从滴漏孔204滴到风力叶轮301表面时,由于风力叶轮301转动,使水通过喷水管道400表面的喷水孔喷出,并溅射到散热管排100表面,达到冷凝的目,同时当水从从滴漏孔204滴到喷水管道400表面时,由于风力叶轮301的转动,可同样使水溅射到散热管排100的表面,达到冷凝的目的。

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水槽200的第二侧设置有渗漏槽203,水从渗漏槽203中滴入散热管排100中。

进一步的,喷水装置400包括相互连接的风力叶轮和多个微孔管道;

多个微孔管道沿风力叶轮的周向连接在风力叶轮的外表面。

请参阅图5,进一步的,散热管排100包括相互连接的压缩机管道102和制冷剂管道101。

进一步的,第一进水管401上设置有第一水阀402。

第一进水管401可通过第一水阀402调节水流,从而调节喷水装置400的喷水速率。

进一步的,第二进水管201上设置有第二水阀202。

第二进水管201可通过第二水阀202调节水流,从而调节喷水装置400的喷水速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