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的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1637发布日期:2019-05-21 21:2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用于空调的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的环境空气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为了提高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补气增焓压缩机已经开始兴起并应用于空调系统,通过管道向压缩机内补气,增加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量,从而提升了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但是,由于管道内冷媒的不稳定性,使得管道内会产生强烈的压力脉冲,从而使得管道会产生剧烈的振动以及使得设置在管道上的电磁阀产生巨大的噪声,其振动会对管道以及周围其他设备造成损害,影响管道以及其他设备的寿命,还会对环境形成噪声污染,使人受到伤害,如危害听力及心脑血管系统等,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在上述管道上设置具有阻尼特性的橡胶减振装置,该橡胶减振装置只能在压缩机处于某些频率时起到减振消音作用,当压缩机的压缩机频率段范围较大时上述管道仍然会有较大振动,不能在压缩机处于所有频率时均起到减振消音作用,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空调的减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的减振装置减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减振装置,空调包括压缩机、换热器以及用于连接压缩机和换热器的连接管道,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管道上的减振容器,减振容器用于吸收连接管道中的冷媒的脉冲,从而抑制连接管道的振动。

在上述减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减振装置还包括分流管组,连接管道的进口连接到换热器的出口,连接管道的出口连接到减振容器的进口,分流管组的进口连接到减振容器的内部,分流管组的出口连接到压缩机的补气口。

在上述减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分流管组包括第一分流管道,第一分流管道的进口连接到减振容器的内部,第一分流管道的出口连接到压缩机的补气口,从换热器流入减振容器内的冷媒通过第一分流管道流向压缩机。

在上述减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分流管组还包括第二分流管道,第二分流管道的进口连接到减振容器的内部,第二分流管道的出口连接到压缩机的补气口,回流到减振容器内的冷冻介质通过第二分流管道流向压缩机。

在上述减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减振容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口,第一分流管道的进口穿过第一出口与减振容器的内部连通;并且/或者减振容器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出口,第二分流管道的进口穿过第二出口与减振容器的内部连通。

在上述减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出口的高度大于第二出口的高度。

在上述减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压缩机的补气口包括第一补气口和第二补气口,第一分流管道的出口和第一补气口连接,第二分流管道的出口和第二补气口连接。

在上述减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分流管道和第二分流管道在连接到压缩机的补气口之前彼此交汇并因此形成三通管道。

在上述减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连接管道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进口连接到换热器的出口,第一管段的出口连接到减振容器的进口,第二管段的进口连接到三通管道的出口,第二管段的出口连接到压缩机的补气口。

在上述减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管段上设有电磁阀。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管道上的减振容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管道上设置具有阻尼特性的橡胶减振装置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减振容器设置在连接管道上,通过减振容器改变了连接管道的横截面积,使得连接管道的横截面积突然增大,那么连接管道中的气态冷媒在流经减振容器时,降低了气态冷媒的流速,从而降低了脉冲对连接管道的影响,抑制了连接管道的振动,避免了对连接管道、换热器和压缩机造成损害,延长了连接管道、换热器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由于减振容器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管道的横截面积,使得流入减振容器内的气态冷媒的速度变慢,但是气态冷媒中夹带的液态冷媒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保持较快的速度向下运动降落至减振容器的底部,气态冷媒位于减振容器的上部,从而实现了将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分离的目的,避免了气态冷媒夹带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避免了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

更进一步地,冷冻介质回流到减振容器内,例如冷冻油,由于冷冻油的密度小于液态冷媒的密度,冷冻油位于液态冷媒的上方,一方面使得液态冷媒存储于减振容器的底部,避免了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避免了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另一方面,避免了冷冻油积聚在减振容器的底部,使得冷冻油可以通过第二分流管道流向压缩机,位于减振容器上部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分流管道流向压缩机,避免了只有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而造成压缩机内的冷冻油被稀释,提高了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尽管本申请是结合换热器和压缩机来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此,该减振装置显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场合,这种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顶”、“底”、“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能够有效抑制连接管道的振动,避免了对连接管道、换热器和压缩机造成损害,延长了连接管道、换热器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避免了设置在连接管道上的电磁阀产生巨大的噪音,避免了对环境形成噪声污染,避免了对用户危害听力及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伤害,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见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包括压缩机1、换热器2以及用于连接压缩机1和换热器2的连接管道3,该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管道3上的减振容器4,减振容器4用于吸收连接管道3中的气态冷媒的脉冲,从而抑制连接管道3的振动。

优选地,压缩机1为补气增焓压缩机1,当然,压缩机1也可以为其他压缩机1,只要使得空调能够正常运行即可。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试中,如图1所示,减振装置还包括分流管组5,连接管道3的进口连接到换热器2的出口,连接管道3的出口连接到减振容器4的进口41,分流管组5的进口连接到减振容器4的内部,分流管组5的出口连接到压缩机1的补气口11。

优选地,如图3所示,分流管组5包括第一分流管道51,第一分流管道51的进口连接到减振容器4的内部,第一分流管道51的出口连接到压缩机1的补气口11,从换热器2流入减振容器4内的冷媒通过第一分流管道51流向压缩机1。

优选地,减振容器4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口42,第一分流管道51的出口穿过第一出口42与减振容器4的内部连通。

优选地,减振容器4为筒状结构,当然,减振容器4也可以为柱状结构、矩形结构等其他结构,这种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

优选地,第一出口42的孔径为减振容器4的外径的1/8到1/2。

优选地,第一分流管道51插入减振容器4内的长度为减振容器4的外径的1/8到7/8。

优选地,第一分流管道51可以为直管或者弯管。

优选地,连接管道3上有电磁阀6。

当向压缩机1补气时,在连接管道3中流动的气态冷媒流入减振容器4内,流入减振容器4内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分流管道51流向压缩机1,在此过程中,由于减振容器4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管道3的横截面积,使得连接管道3的横截面积突然增大,那么连接管道3中的气态冷媒在流经减振容器4时,降低了流入减振容器4内的气态冷媒的流速,从而降低了脉冲对连接管道的影响,抑制了连接管道的振动,避免了对连接管道、换热器和压缩机造成损害,延长了连接管道、换热器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而且避免了设置在连接管道3上的电磁阀6产生巨大的噪音,避免了对环境形成噪声污染,避免了对用户危害听力及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伤害,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与此同时,由于减振容器4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管道3的横截面积,使得流入减振容器4内的气态冷媒的速度降低,但是气态冷媒中夹带的液态冷媒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保持较快的速度向下运动降落至减振容器4的底部,气态冷媒位于减振容器4的上部并通过第一分流管道51流向压缩机1,从而实现了将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分离的目的,避免了气态冷媒夹带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1,避免了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也就是说,采用该减振容器4,无论压缩机1的频率段如何变化均能够抑制连接管道3的振动,降低设置在连接管道3上的电磁阀6的噪音。

为了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减振容器4的进口41设置在减振容器4的顶部,从换热器2流出的气态冷媒从减振容器4的顶部流入减振容器4内,延长了气态冷媒中夹带的液态冷媒下降的路径,能够更好地将气态冷媒中夹带的液态冷媒分离,从而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果。当然,减振容器4的进口41的设置位置不限于上述列举的位置,也可以将减振容器4的进口41设置在减振容器4的侧壁的上部,无论如何调整减振容器4的进口41的设置位置,只要能够将从换热器2流出的气态冷媒输送至减振容器4内即可。

为了提高压缩机1运行的稳定性,由于冷冻油随着冷媒在空调系统内循环流动,那么冷冻油也会回流到减振容器4内,又由于冷冻油的密度小于液态冷媒的密度,冷冻油则位于液态冷媒的上方,一方面使得液态冷媒存储于减振容器4的底部,避免了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1,避免了压缩机1发生液击现象;另一方面,避免了冷冻油积聚在减振容器4的底部,使得冷冻油和位于减振容器4上部的气态冷媒均通过第一分流管道51流向压缩机1,避免了只有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1而造成压缩机1内的冷冻油被稀释,提高了压缩机1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地,也可以采用液氮、氨或C3等其他冷冻介质。

为了将气态冷媒和冷冻油分流,如图3所示,分流管组5还包括第二分流管道52,第二分流管道52的进口连接到减振容器4的内部,第二分流管道52的出口连接到压缩机1的补气口11,减振容器4内的冷冻油通过第二分流管道52流向压缩机1,而从换热器2流入减振容器4内的冷媒通过第一分流管道51流向压缩机1。

优选地,减振容器4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出口43,第二分流管道52的出口穿过第二出口43与减振容器4的内部连通。

优选地,第二出口43的孔径为减振容器4的外径的1/8到1/2。

优选地,第二分流管道52插入减振容器4内的长度为减振容器4的外径的1/8到7/8。

优选地,第二分流管道52可以为直管或者弯管。

为了便于气态冷媒和冷冻油分别从减振容器4内流出,将第一出口42设置在减振容器4的上部,第二出口43设置在减振容器4的下部,即第一出口42的高度大于第二出口43的高度,由于气态冷媒位于减振容器4的上方,气态冷媒将会从位于减振容器4的上部的第一出口42流入第一分流管道51内,进而流入压缩机1内;由于冷冻油位于液态冷媒的上方且位于气态冷媒的下方,那么冷冻油将会从位于减振容器4的下部的第二出口43流入第三连接管路内,进而流入压缩机1内,从而实现了气态冷媒和冷冻油分流的目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减振容器4的第一出口42和第二出口43的设置位置不限于上述列举的位置,也可以将减振容器4的第一出口42设置在减振容器4的顶部,将减振容器4的第二出口43设置在减振容器4的中部,无论如何调整减振容器4的第一出口42和第二出口43的设置位置,只要能够将减振容器4内的气态冷媒和冷冻油输送至压缩机1内即可。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减振容器4内的液态冷媒较多时,由于液态冷媒占的减振容器4的内部空间较大,将会导致减振容器4的减振效果降低,为了保证减振容器4的减振效果,可以将减振容器4内的一部分液态冷媒从位于减振容器4的下部的第二出口43流入压缩机1内,从而降低了液态冷媒占的减振容器4的空间,使得减振容器4内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吸收流入其内的气态冷媒的脉冲,进而提高了减振装置的减振消音效果的可持续性。当减振容器4内的液态冷媒较少时,气态冷媒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分流管道51流入压缩机1内,还可以通过第二分流管道52流入压缩机1内。

为了提高第一分流管道51和第二分流管道52连接的稳定性,减振容器4的第一出口42和第二出口43处设置有翻边,从而使得第一分流管道51和第二分流管道52分别和减振容器4的第一出口42和第二出口43连接的更加牢固。

优选地,翻边的高度大于等于1mm,当然,翻边的高度也可以大于其他的高度值,无论采取何种高度值只要能够使得第一分流管道51和第二分流管道52分别和减振容器4的第一出口42和第二出口43牢固连接即可。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分流管道51和第二分流管道52在连接到压缩机1的补气口11之前彼此交汇并因此形成三通管道53,使得第一分流管道51输送的气态冷媒和第二分流管道52输送的冷冻油在三通管道53内充分混合后进入压缩机1,从而避免了气态冷媒和冷冻油在压缩机1内分布不均匀,避免了压缩机1内的部分冷冻油被稀释,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1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管道3包括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第一管段31的进口和换热器2的出口连接,第一管段31的出口和减振容器4的进口连接,第二管段32的进口和三通管道的出口连接,第二管段32的出口和压缩机的补气口11连接。

优选地,如图1所示,电磁阀6设置在第一管段31上,电磁阀6用于控制流向压缩机1的气态冷媒的流入进程。采用该技术方案,当需要向压缩机1补气时,开启电磁阀6,使得从换热器2流出的气态冷媒首先流入减振容器4内,再流入压缩机1内,通过减振容器4的作用抑制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的振动,降低电磁阀6的噪音,延长了连接管道3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可以为直管或者弯管。

实现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的关断与接通有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在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中分别设置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在接通与关断之间的切换。也可以在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中分别设置球阀、蝶阀等,无论采取何种阀门只要能够实现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的关断与接通即可。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是,也可以不在连接管道3上设置电磁阀6(如图2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调整是否在连接管道3上设置电磁阀6。

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压缩机1的内部设有补气管道12,补气管道12的进口通过压缩机1的补气口11与第二管段32的出口连接,第一分流管道51输送的气态冷媒和第二分流管道52输送的冷冻油在三通管道53内充分混合后通过补气管道12输送至压缩机1内。

优选地,补气管道12为弯管段,弯管段的出口位于弯管段的进口的上方或者与弯管段的进口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混合均匀的气态冷媒和冷冻油喷射至压缩机1内,从而使得混合均匀的气态冷媒和冷冻油在压缩机1内分布均匀,避免了压缩机1内的部分冷冻油被稀释,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1运行的稳定性。当然,补气管道1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管道,例如直管,无论采取何种形状的管道只要能够将冷媒和冷冻油输送至压缩机1内即可。

替代性的,压缩机1的补气口11可以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补气口和第二补气口(图中未示出),将第一分流管道51的出口和第一补气口连接,第二分流管道52的出口和第二补气口连接,以实现第一分流管道51和第二分流管道52与补气口11的连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分流管道51和第二分流管道52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其他的连接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只要能够将第一分流管道51输送的冷媒和第二分流管道52输送的冷却介质输送至压缩机即可。

此外,分流管组5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列举的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求增加分流管道的数量,例如分流管组5还包括第三分流管道和第四分流管道,无论分流管道的数量如何改变,使得所有的分流管道分别连通减振容器和压缩机即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