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贯流风扇换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1981发布日期:2019-04-23 23:4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空调贯流风扇换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调贯流风扇换热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器室内机结构中,换热器组件一般放置在风扇的外侧,位于风扇与进风口之间,通过风扇促进空气经过换热器组件,实现空气的热量交换,空气流经换热器的流通面积直接影响换热效率,现有技术中已经用到接近于半圆形的C型换热器来增大换热面积,但尽管这样,空气也只能短暂的经过换热器一次,换热效率依旧不高。并且再传统的空调机中,出风口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转动,虽然可以通过改变出风面板的的角度来改变风向,但是同时由于角度的变化使得风量变小,或者风速变强,给人带来不舒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有效提升出风效果、减弱贯流风扇内部噪音、降低出风口噪声、工艺要求低生产更方便的空调贯流风扇换热组件。

空调贯流风扇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贯流风扇和环形换热器,所述环形换热器呈无底的筒形并将所述内贯流风扇围在内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贯流风扇,所述外贯流风扇将所述环形换热器围在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换热器上的换热管在所述筒形的周向上均匀分布且沿所述筒形的轴向呈S形环绕,所述换热管之间设有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换热器与外贯流风扇大致同轴,所述内贯流风扇的中轴设置在所述外贯流风扇的偏心涡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换热器在靠近空调出风口的位置不安装翅片或降低翅片的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装置,所述多个换热装置通过依次连接组成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呈平板状或弧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设置环形换热器将贯流风扇围在其内,可以保证气流在从进风口到出风口的过程中流经换热器至少两次,大大提高了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

2、通过采用在内外双层贯流风扇中设置环形换热器,不仅有效地增强了风量,还进一步加快了外贯流风扇内部空气流动,有效避免因在外风扇内部添加环形换热器而造成的风道流速过慢,提高了出风效果;

3、通过采用将内贯流风扇放置在外贯流风扇的偏心涡处,有效改善了外贯流风扇的内部流场,还通过内贯流风扇对经过了环形换热器的紊乱气流进行整流,显著减弱了贯流风扇内部的紊流噪音;

4、通过减少环形换热器在靠近出风口处的翅片数量甚至不安装翅片,有效降低了出风口的噪声;

5、通过采用多个换热装置依次连接组成环形换热器,可以简化换热器的结构,与制造一体化的环形换热器相比,其生产工艺要求更低,使换热器的制造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单层风扇换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层风扇换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贯流风扇,2环形换热器,21换热管,3外贯流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空调贯流风扇换热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空调内部的内贯流风扇1以及环形换热器2,所述环形换热器2呈无底的筒形并将所述内贯流风扇1围在内部,所述环形换热器2上的换热管21在所述筒形的周向上均匀分布且沿所述筒形的轴向呈S形环绕,所述环形换热器2和内贯流风扇1大致同轴,所述换热管21之间设有翅片。所述空调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环形换热器2的外侧。

所述环形换热器的截面形状不一定是圆环,只要能实现将贯流风扇在周向上包围即可,理论上可以是任意形状,多边形也可以,取决于换热器管路的制造工艺难度。所述S形环绕可以呈波浪形,也可以沿轴向前后来回环绕,只要能充分覆盖整个换热器表面即可。

本方案在空调启动时,贯流风扇开始工作,室内空气在贯流风扇的作用下,从进风口进入,经过环形换热器的一侧,随着贯流风扇的转动,在环形换热器中流动,最后经出风口吹出。在此过程中,由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在被贯流风扇带动的整个过程中都会至少流经环形换热器两次,大大提高了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环形换热器2包括多个换热装置,所述多个换热装置通过依次连接组成环形。所述换热装置可以呈弧形。

所述环形换热器除了可以是整体的筒状换热器外,还可以由多个换热装置依次连接,组成封闭的环形。例如可以是由两个现有常用的C型换热器连接组成。这样一来可以简化换热器的结构,与制造一体化的环形换热器相比,其生产工艺要求更低,使换热器的制造更为方便。

特别地,所述多个换热装置具有相同的形状。所述换热装置可以是组成环形一部分的弧形换热器,也可以是更方便生产的板状换热器,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实现将内贯流风扇围在内部即可。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2:

空调贯流风扇换热组件,如图2所示,包括外贯流风扇3以及设置在所述外贯流风扇3内部的内贯流风扇1,在所述外贯流风扇3和内贯流风扇1之间还设有环形换热器2,所述环形换热器2呈无底的筒形,所述环形换热器2的换热管21在所述筒形的周向上均匀分布且沿所述筒形的轴向呈S形环绕,所述环形换热器2和外贯流风扇3大致同轴,所述换热管21之间设有翅片。所述空调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环形换热器2的外侧。

当空调器启动时,内贯流风扇和外贯流风扇同时同向启动转动,将空气由进风口吸入,依次经过滤网、外贯流风扇、环形换热器、内贯流风扇、环形换热器、外贯流风扇,到达出风口处。在此过程中空气将会至少两次经过环形换热器,相比于尽在进风口处设置传统半弧形换热器的空调器,换热面积明显增加,空调的换热效率显著提高。

实施例1中的方案,由于采用单层风扇被换热器包围的结构,进风和出风速度会受到影响,风量会减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方案中的贯流风扇换热器组件,在实施例1基础上设置外贯流风扇,通过内外双层贯流风扇的叠加使用,可以有效地增强风量;另一方面内贯流风扇还加快了外贯流风扇内部空气流动,有效避免因在外风扇内部添加环形换热器而造成的风道流速过慢,提高了出风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环形换热器2与外贯流风扇3大致同轴,所述内贯流风扇1的中轴设置在所述外贯流风扇3的偏心涡位置。

本方案通过将内贯流风扇放置在外贯流风扇的偏心涡处,有效改善了外贯流风扇的内部流场,还通过内贯流风扇对经过了环形换热器的紊乱气流进行整流,显著减弱了贯流风扇内部的紊流噪音。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环形换热器2在靠近出风口的位置不安装翅片或降低翅片的密度。

由于气流经过换热器翅片时的气动噪声和振动噪声较大,为了降低出风口的噪声,可以采用减少环形换热器在靠近出风口处的翅片数量甚至不安装翅片。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环形换热器2包括多个换热装置,所述多个换热装置通过依次连接组成环形。所述换热装置可以呈弧形。

所述环形换热器除了可以是整体的筒状换热器外,还可以由多个换热装置依次连接,组成封闭的环形。这样一来可以简化换热器的结构,与制造一体化的环形换热器相比,其生产工艺要求更低,使换热器的制造更为方便。

特别地,所述多个换热装置具有相同的形状。所述换热装置可以是组成环形一部分的弧形换热器,也可以是更方便生产的板状换热器,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实现将内贯流风扇围在内部即可。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