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7189发布日期:2019-07-27 10:1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抽油烟机目前在市场上基本进入普及状态,在重点城市对于烟机的需求正在向高端化、个性化、智能化发展。影响抽油烟机实际效果的主要关键部件包括风机、风道、吸口结构等。其中,不同安装位置的风机布置方式,以及流道结构形状的外观性和制造工艺性的要求都可能导致空气在流动过程不可避免存在不均匀分布状态,影响速度和压力的分布,进而导致在抽油烟机吸口部位附近流场的非均匀分布状态,不利于吸油烟效果。因此,通过合理的流道结构设计可以改善局部气流损失的问题,提升抽油烟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抽油烟机为了获得更好的抽油烟效果,日益朝着大风量,高背压的趋势发展,以此提升油烟吸口的负压覆盖范围,同时克服高层楼宇排烟管道高阻力可能引起的油烟现象。根据市场调查,当抽油烟机的风量提高以后,虽然获得了更好的吸除油烟效果,但是同样带来噪声增大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油烟吸口结构安置在侧面的抽油烟机,噪音问题非常明显。风量的提高除了带来噪声问题还会增加气流的流速,在流经吸口进入到抽油烟机流道中时,由于空气流向发生突变,导致局部产生涡流,甚至存在逆流现象,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影响了进气量,而且产生了额外的气动噪声,降低了流道效率。在最恶劣的状态下,虽然风机的转速提高,但是由于局部涡流的存在,抽油烟机的空气流量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噪声反而增大。抽油烟机的噪声水平和风量有直接关系,风量越大,噪声越大,用户的体验感就越差。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抑制气动噪声,提高使用抽油烟机时的舒适性。

当前市场上的抽烟烟机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结构形式大致可以划分为顶吸式、近吸式、集成式等。对于顶吸式烟机,为了增强拢烟效果,主要覆盖在炒锅的上方,整机深度大约515mm,在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容易碰头,影响用户体验。为了扩大负压区域,提升吸油烟效果,某些厂商一般会设置蝶翼板。对于近吸式吸油烟机虽然整机深度通常小于顶吸式,但是为了弥补顶部拢烟区域不足的问题,其下侧斜面距离烹饪器具较近,占据了烹饪空间,同样影响了用户操作体验。对于集成式吸油烟机,虽然结构紧凑,不会占据烹饪空间,但是对于爆炒状态下的大量油烟很难做到油烟零泄漏,如果提升风量来实现油烟零泄漏的效果,将带来噪声升高的问题,而且过大的风量加剧了燃气的消耗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油烟机,所述吸油烟机具有较好的吸油效果且噪声较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所述风机罩限定出风机腔,所述风机腔内设有风机;集烟罩,所述集烟罩位于所述风机罩的下方,且限定出与所述风机腔连通的集烟腔,所述集烟腔具有收集油烟的油烟进口;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在所述风机腔内以将所述风机腔分成沿所述风机的进风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分腔,所述风机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分腔中;中央导流板,所述中央导流板设在设有所述风机的所述分腔内,且所述中央导流板位于所述风机、及所述分流板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由于在风机腔内设有分流板和中央导流板,减少了风机腔内部的涡流损失,提升了吸油烟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油烟气流的过滤效果,降低了吸油烟机的工作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板对应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分流板包括:两个安装条,所述两个安装条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安装条与所述风机罩的侧壁相连,且朝向远离所述集烟罩的方向延伸;格栅条,所述格栅条为多个,每个所述格栅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安装条相连,多个所述格栅条沿所述安装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格栅条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远离所述风机方向延伸设置的翻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格栅条的间距为d,d满足关系式:1mm≤d≤50mm,每个所述格栅条的宽度为b,满足关系式:5mm≤b≤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罩的内壁面相连,所述中央导流板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上倾斜延伸,所述中央导流板与沿所述风机罩的上下方向的竖直面的夹角为a1,a1满足关系式:10°≤a1≤9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导流板上邻近其与所述风机罩的内壁面相连的一端处设有沿所述风机罩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格栅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导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流板之间间隔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烟罩的远离所述风机罩的壁面上设有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上设有所述油烟进口,所述进风格栅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进风格栅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2,a2满足关系式:0°≤a2≤4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烟腔的前端具有相对所述风机腔前突的前突腔,所述前突腔的上壁面与所述风机腔的前侧壁相连,所述前突腔的下壁面与所述进风格栅相连。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突腔的上壁面与所述中央导流板共面设置,所述前突腔的下壁面与所述进风格栅的连接段形成为向上凸起的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烟腔与所述风机腔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集烟腔包括正对所述连通口设置的中分腔、位于所述中分腔左侧的左分腔,及位于所述中分腔右侧的右分腔。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格栅上设有对应所述中分腔设置的第一透风孔、对应所述右分腔设置的第二透风孔及对应左分腔设置的第三透风孔,所述第一透风孔、所述第二透风孔及所述第三透风孔均沿所述进风格栅的前后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与前后方向的水平线之间具有夹角a3,a3 满足关系式:0°≤a3≤60°。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整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另一方向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油烟气流的流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

吸油烟机1、

集烟罩10、

集烟腔110、

前突腔111、

油烟进口120、

第一透风孔121、第二透风孔122、第三透风孔123、

进风格栅130、

风机罩20、

风机腔210、分腔211、

分流板30、

格栅条310、

中央导流板40、

格栅孔410、

风机50、进风口510、

集油杯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包括风机罩20、集烟罩10、分流板30和中央导流板40。风机罩20限定出风机腔210,风机腔210内设有风机50,集烟罩10位于风机罩20的下方,且限定出与风机腔210连通的集烟腔110,集烟腔110 具有收集油烟的油烟进口120,分流板30设在风机腔210内以将风机腔210分成沿风机 50的进风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分腔211,风机50设在其中一个分腔211中,中央导流板40设在设有风机50的分腔211内,且中央导流板40位于风机50、及分流板30的下方。

可以理解的是,油烟气流从油烟进口120进入集烟腔110后,在中央导流板40的导流作用下流入风机腔210,由于分流板30将风机腔210分成至少两个分腔211,风机50 和中央导流板40在同一个分腔211中,这样会使得油烟气流在中央导流板40的导流作用下,大部分的油烟气流进入未设有风机50的分腔211(如图4所示),从而使得大部分油烟气流沿风机50的进风方向进入风机50,有利于风机50排出大量的油烟气流,避免了油烟气流在风机50的蜗壳附近产生涡流增加油烟气流在风机腔210内堆积从而降低吸油烟机1的吸油效率的现象发生。中央导流板40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油烟气流的流动面积,从而提升吸油烟机1的吸油效果。

此外,油烟气流在进入风机腔210之前会接触到中央导流板40,中央导流板40能够对油烟气流进行冷凝,从而使得冷凝后的小油滴滑落,有效地提升了吸油烟机1对油烟气流过滤效果。于此同时,油烟气流在进入风机50之前需要先穿过分流板30,分流板30既可以进一步将油烟气流冷凝,提升对油烟气流的过滤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衰减风机50转动产生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由于在风机腔210内设有分流板30和中央导流板40,减少了风机腔210内部的涡流损失,提升了吸油烟机1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油烟气流的过滤效果,降低了吸油烟机1的工作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分流板30对应风机50的进风口510设置,分流板 30包括两个安装条(图未示出)和多个格栅条310,两个安装条相对设置,每个安装条与风机罩20的侧壁相连,且朝向远离集烟罩10的方向延伸,每个格栅条3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条相连,多个格栅条310沿安装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分流板30采用格栅结构且对应风机50的进风口510设置能够使得进入风机50的油烟气流较为均匀平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风机50输出气流流量,从而保证了吸油烟机1的抽油烟效果。与此同时,分流板30采用格栅结构增加了分流板 30与油烟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分流板30对油烟气流的冷凝效果,从而提升了吸油烟机1的过滤效果。此外,格栅结构还有利于吸收风机50转动时产生的噪音,从而降低了吸油烟机1的工作噪音。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格栅条310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远离风机50方向延伸设置的翻边。由此,即提高了分流板30对油烟气流的冷凝效果,又保证了对风机50工作噪音的吸收效果。有利地,每个格栅条310的不与连接条连接的两个边上均有朝向远离风机50方向延伸设置的翻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格栅条310的间距为d,d满足关系式:1mm≤d≤50mm,每个格栅条310的宽度为b,满足关系式:5mm≤b≤15mm。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格栅条 310的宽度及相邻两个格栅条310之间的间距都会影响到分流板30的冷凝、均风及降噪的效果,因此将相邻两个格栅条310的间距控制在1mm-50mm,每个格栅条310的宽度控制在5mm-15mm之间能够保证分流板30具有较好的冷凝、均风和降噪效果。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格栅条310的宽度,及相邻两个格栅条310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并不限于上述范围。

当然,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分流板30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分流板30形成为平面板,分流板30的上端面位于风机50进风口510的下方。又例如,在有在有的实施例中,分流板30形成为对应风机50进风口510设置的平面板,且平面板上均布有均风孔,以对通过分流板30的油烟气流起到均流、冷凝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中央导流板40的一端与风机罩20的内壁面相连,中央导流板40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上倾斜延伸,中央导流板40与沿风机罩20的上下方向的竖直面的夹角为a1,a1满足关系式:10°≤a1≤90°。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前文所述中央导流板40的作用是将油烟气流导流至风机腔210内未设有风机50的腔室,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风机50位于风机腔210的前侧,将中央导流板40在向后的方向向上倾斜延伸设置,有利于中央导流板40将油烟气流导向位于后侧的未设置风机50的分腔 211,从而降低了风机50蜗壳附近出现的涡流,提高了吸油烟机1的抽油烟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中央导流板40上邻近其与风机罩20的内壁面相连的一端处设有沿风机罩20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格栅孔410。可以理解的是,在油烟气流进入集烟腔110后流向风机腔210时,虽然大部分的油烟气流在中央导流板40的作用下进入未放置风机50的分腔211中,但是还会有小部分的油烟气流堆积在中央导流板40与风机罩20的内壁面连接处,这样会使得吸油烟机1内部出现局部涡流,从而影响吸油烟机1的抽油烟效果。因此,在中央导流板40上临近其与风机罩20 的内壁面相连的一端设有格栅孔410,能够使得堆积在中央导流板40和风机罩20内壁面连接处的油烟气流经过格栅孔410进入放置有风机50的分腔211中,由此可以降低吸油烟机1内部的涡流现象,从而保证吸油烟机1的吸油烟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中央导流板40的另一端与分流板30之间间隔有间隙。由此,避免了中央导流板40与分流板30连接处堆积的油烟气流,降低了吸油烟机1内部的局部涡流现象,保证了吸油烟机1的吸油烟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央导流板40可以形成为平板,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面板或者按照一定弯曲规则的曲面板,也就是说中央导流板40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形状。格栅孔410可以是长条形、圆形、长圆形等任何形状,在此不对格栅孔410的具体形状做出限定。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中央导流板40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中央导流板40形成为一端连接在分流板30上,另一端与风机罩20 的内壁面间隔有间隙的平板。又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中央导流板40一端连接在分流板30上,另一端连接在风机罩20的内壁面上,中央导流板40上均布有通孔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烟罩10的远离风机罩20的壁面上设有进风格栅130,进风格栅130上设有油烟进口120,进风格栅130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进风格栅130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2,a2满足关系式:0°≤a2≤45°。可以理解的是,油烟气流经过油烟进口120进入集烟腔110内时需要先经过进风格栅130,进风格栅130可以对油烟气流起到冷凝作用,从而提高吸油烟机1对油烟气流的过滤作用。而将进风格栅130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设置,这样的倾斜方向有利于冷凝产生的小液滴流入位于进风格栅 130后侧的集油杯60中。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风格栅130可以形成为平板也可以形成为弧面板,或者按照一定弯曲规则的曲面板。此外,进风格栅130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并不限于0°-45°,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集烟腔110的前端具有相对风机腔210前突的前突腔111,前突腔111的上壁面与风机腔210的前侧壁相连,前突腔111的下壁面与进风格栅130相连。可以理解的是,集烟腔110具有相对风机腔210的前突腔111,前突腔 111的存在能够提升集烟腔110的体积,从而增加油烟气流在油烟进口120处附近区域地流动能力,强化了吸油烟机1的拢烟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前突腔111的上壁面与中央导流板40共面设置,前突腔111 的下壁面与进风格栅130的连接段形成为向上凸起的弧面。前突腔111的上板面与中央导流板40共面设置,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突腔111的上壁面可以延伸至风机腔210内以形成中央导流板40,由此简化了吸油烟机1的内部结构,降低了吸油烟机1的生产成本。

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前突腔111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形状,前突腔111的前壁面、上壁面及下壁面可以形成为长方形,长圆形或者其他任意不规则形状。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集烟腔110的前端也可以不设置前突腔111,即在一些实施例中,集烟腔110的前侧面与风机腔210的前侧面共面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烟腔110与风机腔210通过连通口连通,集烟腔110包括正对连通口设置的中分腔、位于中分腔左侧的左分腔,及位于中分腔右侧的右分腔。可以理解的是,集烟腔110的长度大于风机腔210的宽度,这样使油烟气流在从集烟腔110流向风机腔210时为减缩流动,也就是说油烟气流在集烟腔110内产生聚拢效果,相比现有技术,这样设置集烟腔110和风机腔210能够取消现有技术中起到辅助拢烟作用的拢烟板,不仅简化了吸油烟机1的整机结构,还能够降低用户头部碰撞吸油烟机1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风格栅130上设有对应中分腔设置的第一透风孔121、对应右分腔设置的第二透风孔122及对应左分腔设置的第三透风孔123,第一透风孔121、第二透风孔122及第三透风孔123均沿进风格栅130的前后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进风格栅130的第一透风孔121、第二透风孔122及第三透风孔123 均沿进风格栅130的前后方向延伸,这样能够降低油烟气流在被抽吸的过程中偏离墙体,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在抽吸油烟的过程中,避免了油烟粘附在墙体表面,还降低了漏烟现象。根据进风格栅130的结构可知,集烟罩10的远离风机50的罩壁面上设有对应集烟罩10的左侧,中间和右侧设置的第三透风孔123、第一透风孔121及第二透风孔122,这样大幅度提升了吸油烟机1的吸油烟效果,且由第一透风孔121、第二透风孔122及第三透风孔123均沿进风格栅130的前后方向延伸,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集烟罩10的宽度,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具有更小的宽度,降低了用户头部撞击吸油烟机1的可能,提高了吸油烟机1的安全性。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透风孔121、第二透风孔122及第三透风孔123可以沿集烟罩1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第一透风孔121、第二透风孔122及第三透风孔123 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50的中心轴线与前后方向的水平线之间具有夹角a3,a3满足关系式:0°≤a3≤60°。风机50的中心轴线与前后方向的水平线的夹角决定了风机50的驱风效果及风机腔210的大小,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风机50的中心轴线与前后方向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并不限于0°-60°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包括风机罩20、集烟罩10、分流板30和中央导流板40。风机罩20限定出风机腔210,风机腔210内设有风机50,集烟罩10 位于风机罩20的下方,且限定出与风机腔210连通的集烟腔110,集烟腔110具有收集油烟的油烟进口120,分流板30设在风机腔210内以将风机腔210分成沿风机50的进风方向分布的两个分腔211,风机50设在前侧分腔211中。

分流板30对应风机50的进风口510设置,分流板30包括两个安装条和多个格栅条 310,两个安装条相对设置,每个安装条与风机罩20的侧壁相连,且朝向远离集烟罩10 的方向延伸,每个格栅条3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条相连,多个格栅条310沿安装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格栅条310的不与连接条连接的两个边上均有朝向远离风机 50方向延伸设置的翻边。相邻两个格栅条310的间距为d,d满足关系式:1mm≤d≤50mm,每个格栅条310的宽度为b,满足关系式:5mm≤b≤15mm。

中央导流板40的一端与风机罩20的内壁面相连,中央导流板40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上倾斜延伸,中央导流板40与沿风机罩20的上下方向的竖直面的夹角为a1,a1满足关系式:10°≤a1≤90°。中央导流板40上邻近其与风机罩20的内壁面相连的一端处设有沿风机罩20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格栅孔410,且中央导流板40的另一端与分流板30之间间隔有间隙。

集烟罩10的远离风机罩20的壁面上设有进风格栅130,进风格栅130上设有油烟进口120,进风格栅130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进风格栅13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2,a2满足关系式:0°≤a2≤45°。

集烟腔110的前端具有相对风机腔210前突的前突腔111,前突腔111的上壁面与风机腔210的前侧壁相连,前突腔111的下壁面与进风格栅130相连。前突腔111的上壁面与中央导流板40共面设置,前突腔111的下壁面与进风格栅130的连接段形成为向上凸起的弧面。

集烟腔110与风机腔210通过连通口连通,集烟腔110包括正对连通口设置的中分腔、位于中分腔左侧的左分腔,及位于中分腔右侧的右分腔。进风格栅130上设有对应中分腔设置的第一透风孔121、对应右分腔设置的第二透风孔122及对应左分腔设置的第三透风孔123,第一透风孔121、第二透风孔122及第三透风孔123为多个,且均沿进风格栅130的前后方向延伸。多个第一透风孔121、多个第二透风孔122、及多个第三透风孔123沿集烟罩10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透风孔121、第二透风孔122及第三透风孔123形成为长条形,第二透风孔122 的长度等于第三透风孔123的长度,第二透风孔122和第三透风孔123的长度均小于第一透风孔121的长度。

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宽度比起顶吸式吸油烟机1缩短15%以上,解决了传统顶吸式吸油烟机1易碰头的问题;

(2)、吸油烟机1的整体尺寸更小,在相同风量下吸除油烟效果更优;

(3)、噪声水平更低;

(4)、油烟在吸除过程中偏离墙体,不易粘附在墙体表面;

(5)、去除了外置的辅助拢烟的升降机构,简化了吸油烟机1的结构;

(6)、采用了三重格栅设计,有效过滤油烟,同时利于抑噪;

(7)、减少了局部涡流损失,提升了整机工作效率;

(8)、增加气流在油烟进口120附近区域的流动能力,强化拢烟效果;

(9)、相比传统吸油烟机1,大幅降低了流动阻力损失,降低了气动噪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