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6138发布日期:2019-08-16 22:2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翅式换热器,通常由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便组成芯体,芯体是板翅式换热器的核心。板翅式换热器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加工等行业。

现有的板翅式换热器翅片通道宽度保持不变,由于进出口流体温差大,导致进出口流体流速差距大,高温端流体流速过快,低温端流体流速过慢,导致传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流道宽度不变导致热流体逐渐冷却引起速度变慢、传热效率变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包括芯体、设置于所述芯体左侧的左封头和设置于所述芯体右侧的右封头;所述芯体包括供热流体流通的热通道和供冷流体流通的冷通道;所述热通道与所述冷通道间隔设置;所述热通道的左端与所述左封头连通;所述热通道的右端与所述右封头连通;所述热通道中设置有供热流体流通的翅片;所述翅片将所述热通道分为若干翅片通道;所述翅片通道的宽度由所述翅片通道的一端向所述翅片通道的另一端逐渐增大;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通道宽度的增大方向相反;所述左封头包括左热流体进口和左热流体出口;所述右封头包括右热流体进口和右热流体出口;所述左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翅片通道宽的一端连通;所述右热流体出口与所述翅片通道窄的一端连通;所述右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翅片通道宽的一端连通;所述左热流体出口与所述翅片通道宽度窄的一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翅片从所述芯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来;所述芯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组;相邻两块所述翅片与所述挡板组围成密闭通道;若干所述密闭通道包括所述翅片通道由右至左逐渐增大的若干第一密闭通道和所述翅片通道由左至右逐渐增大的若干第二密闭通道;所述第一密闭通道和所述第二密闭通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密闭通道的左端与所述左热流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密闭通道的右端与所述右热流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密闭通道的左端与所述左热流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密闭通道的右端与所述右热流体进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挡板组包括: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挡板板面垂直于热流体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挡板的上端不低于所述芯体最上面一块所述翅片的上端;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不高于所述芯体最下面一块所述翅片的下端;所述第一挡板板面与所述芯体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翅片延伸出来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与所述热通道的宽度相同;

由所述第一挡板的边缘垂直向所述芯体延伸并与所述芯体固定的第二挡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密闭通道左端连接设置有第一左通道;所述左热流体进口通过所述第一左通道与所述第一密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密闭通道右端连接设置有第一右通道;所述右热流体出口通过所述第一右通道与所述第一密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密闭通道左端连接设置有第二左通道;所述左热流体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左通道与所述第二密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密闭通道右端连接设置有第二右通道;所述右热流体进口通过所述第二右通道与所述第二密闭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密闭通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于相邻两块所述翅片之间;所述开口的长度与所述热通道的宽度相同;所述开口的高度与所述冷通道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左通道、所述第二左通道、所述第一右通道、所述第二右通道分别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密闭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左热流体进口贯穿若干所述第一左通道和若干所述第二左通道;所述左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一左通道连通;所述左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二左通道之间设置有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所述左热流体出口贯穿若干所述第一左通道和若干所述第二左通道;所述左热流体出口与所述第二左通道连通;所述左热流体出口与所述第一左通道之间设置有阻挡流体流通的所述密封件;所述右热流体进口贯穿若干所述第一右通道和若干所述第二右通道;所述右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二右通道连通;所述右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一右通道之间设置有阻挡流体流通的所述密封件;所述右热流体出口贯穿若干所述第一右通道和若干所述第二右通道;所述右热流体出口与所述第一右通道连通;所述右热流体出口与所述第二右通道之间设置有阻挡流体流通的所述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翅片为平直形翅片、锯齿形翅片、波纹形翅片、多孔形翅片、百叶窗形翅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翅片通道宽度逐渐变化,热流体由翅片通道宽的一端流向窄的一端,当热流体分别从左热流体进口和右热流体进口进入翅片通道1时,热流体由翅片通道宽的一端流向窄的一端,在流动过程中,热流体不断被冷却,热流体粘度上升,体积减小,导致热流体流速减慢,容易造成堵塞和结垢,传热效率降低;而随着翅片通道宽度逐渐变窄,由于热流体的流量不变,翅片通道宽度变窄,热流体流量不变,使得热流体流速逐渐加快,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流道宽度不变导致热流体逐渐冷却引起速度变慢、传热效率变低的问题;同时,热流体流速逐渐增大,具有一定的剪切力,从而使得结垢和堵塞的可能减小。

2.同一翅片相邻两个翅片通道的宽度增大方向相反,若所有翅片通道宽度增大方向相同,则会导致换热器两端宽度相差大,而现有的换热器大多两端宽度相同,因此大多数需要安装换热器的地方设置的安装工位多为两端宽度相同,因此,两端宽度相差大的换热器则会导致无法安装,即使可以安装也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翅片通道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同一热通道内相邻两个翅片通道的宽度增大方向相反,合理利用空间,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两端的宽度差异不大,方便安装,适用范围广。

3.通过左热流体进口与第二左通道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左热流体出口与第一左通道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右热流体进口与第一右通道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右热流体出口与第二右通道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使得只需要一条通道由上至下设置,即可实现左热流体进口与若干第一左通道连通,左热流体出口与若干第二左通道连通,右热流体进口与多干第二右通道连通,右热流体出口与若干第一右通道连通,从而避免设置多条通道造成生产加工的复杂,减少占用空间,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在结合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翅片延伸出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密闭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挡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第一左通道、第二左通道、第一右通道和第二右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左热流体进口、左热流体出口、右热流体进口和右热流体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左热流体进口和右热流体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右热流体进口和左热流体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包括芯体1、设置于芯体1左侧的左封头2和设置于芯体1右侧的右封头3;芯体1包括供热流体流通的热通道11和供冷流体流通的冷通道12;热通道11与冷通道12间隔设置;热通道11的左端与左封头2连通;热通道11的右端与右封头3连通;热通道11中设置有供热流体流通的翅片13;翅片13将热通道11分为若干翅片通道131;翅片通道131的宽度由翅片通道131的一端向翅片通道131的另一端逐渐增大;相邻的两个翅片通道131宽度的增大方向相反;左封头2包括左热流体进口21和左热流体出口22;右封头3包括右热流体进口32和右热流体出口31;左热流体进口21与翅片通道131宽的一端连通;右热流体出口31与翅片通道131窄的一端连通;右热流体进口32与翅片通道131宽的一端连通;左热流体出口22与翅片通道131宽度窄的一端连通;通过翅片13将热通道11分为若干翅片通道131,翅片通道131的宽度由翅片通道131的一端向翅片通道131的另一端逐渐增大,相邻的两个翅片通道131宽度的增大方向相反,左封头2包括左热流体进口21和左热流体出口22,右封头3包括右热流体进口32和右热流体出口31,左热流体进口21与翅片通道131宽的一端连通,右热流体出口31与翅片通道131窄的一端连通,右热流体进口32与翅片通道131宽的一端连通,左热流体出口22与翅片通道131宽度窄的一端连通;当热流体分别从左热流体进口21和右热流体进口32进入翅片通道131时,热流体由翅片通道131宽的一端流向窄的一端,在流动过程中,热流体不断被冷却,热流体粘度上升,体积减小,导致热流体流速减慢,容易造成堵塞和结垢,传热效率降低;而随着翅片通道131宽度逐渐变窄,由于热流体的流量不变,翅片通道131宽度变窄,热流体流量不变,使得热流体流速逐渐加快,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流道宽度不变导致热流体逐渐冷却引起速度变慢、传热效率变低的问题;同时,热流体流速逐渐增大,具有一定的剪切力,从而使得结垢和堵塞的可能减小。

更优选地,翅片13从芯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来;芯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组4;相邻两块翅片13与挡板组4围成密闭通道5;若干密闭通道5包括翅片通道131由右至左逐渐增大的若干第一密闭通道51和翅片通道131由左至右逐渐增大的若干第二密闭通道52;第一密闭通道51和第二密闭通道52间隔设置;第一密闭通道51的左端与左热流体进口21连通,第一密闭通道51的右端与右热流体出口31连通;第二密闭通道52的左端与左热流体出口22连通,第二密闭通道52的右端与右热流体进口32连通;通过将翅片13从芯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来,芯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组4,相邻两块翅片13与挡板组4围成密闭通道5;将延伸出来的相邻两块翅片13组成密闭通道5,进入密闭通道5的热流体一部分向上流动,另一部分向下流动,同一密闭通道5上方的翅片通道131与下方的翅片通道131的宽度增大的方向相同;同时,同一翅片13相邻两个翅片通道131的宽度增大方向相反;若所有翅片通道131宽度增大方向相同,则会导致换热器两端宽度相差大,而现有的换热器大多两端宽度相同,因此大多数需要安装换热器的地方设置的安装工位多为两端宽度相同,因此,两端宽度相差大的换热器则会导致无法安装,即使可以安装也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翅片通道131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同一热通道11内相邻两个翅片通道131的宽度增大方向相反,合理利用空间,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两端的宽度差异不大,方便安装,适用范围广。

更优选地,挡板组4包括:第一挡板41;第一挡板41竖直设置;第一挡板41板面垂直于热流体流动方向;第一挡板41的上端不低于芯体1最上面一块翅片13的上端;第一挡板41的下端不高于芯体1最下面一块翅片13的下端;第一挡板41板面与芯体1之间的距离与翅片13延伸出来的长度相同;第一挡板41的宽度与热通道11的宽度相同;由第一挡板41的边缘垂直向芯体1延伸并与芯体1固定的第二挡板42;通过设置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第一挡板41竖直设置;第一挡板41板面垂直于热流体流动方向;第一挡板41的上端不低于芯体1最上面一块翅片13的上端;第一挡板41的下端不高于芯体1最下面一块翅片13的下端;第一挡板41板面与芯体1之间的距离与翅片13延伸出来的长度相同;第二挡板42由第一挡板41的边缘垂直向芯体1延伸并与芯体1固定;在制造时,先将第一挡板41与延伸出来的若干翅片13密封固定,挡板41为一体形成机构,减少零件的数量,便于生产和安装;随后沿第一挡板41的四周的第二挡板42与芯体1密封固定使得相邻两块延伸出来的翅片13组成密闭通道5。

更优选地,第一密闭通道51左端连接设置有第一左通道61;左热流体进口21通过第一左通道61与第一密闭通道51连通;第一密闭通道51右端连接设置有第一右通道63;右热流体出口31通过第一右通道63与第一密闭通道51连通;第二密闭通道52左端连接设置有第二左通道62;左热流体出口22通过第二左通道62与第二密闭通道52连通;第二密闭通道52右端连接设置有第二右通道64;右热流体进口32通过第二右通道64与第二密闭通道52连通;通过在第一密闭通道51左端连接设置第一左通道61,左热流体进口21通过第一左通道61与第一密闭通道51连通,在第一密闭通道51右端连接设置第一右通道63,右热流体出口31通过第一右通道63与第一密闭通道51连通,在第二密闭通道52左端连接设置第二左通道62,左热流体出口22通过第二左通道62与第二密闭通道52连通,在第二密闭通道52右端连接设置第二右通道64,右热流体进口32通过第二右通道64与第二密闭通道52连通;在平直的第一挡板41上开口设置通道,易于加工,加工成本低;避免直接在复杂的翅片13上开设通道导致生产加工困难、难以实施,简化生产,节约生产成本。

更优选地,密闭通道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53;开口53设置于相邻两块翅片13之间;开口53的长度与热通道11的宽度相同;开口53的高度与冷通道12的高度相同;第一左通道61、第二左通道62、第一右通道63、第二右通道64分别通过开口53与密闭通道5连通;具体地,第一左通道61、第二左通道62、第一右通道63、第二右通道64的高度与开口53的高度相同;第一左通道61、第二左通道62、第一右通道63、第二右通道64的宽度与开口53的宽度相同;通过在密闭通道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开口53,开口53设置于相邻两块翅片13之间,开口53的长度与热通道11的宽度相同,开口53的高度与冷通道12的高度相同,第一左通道61、第二左通道62、第一右通道63、第二右通道64的高度与开口53的高度相同,第一左通道61、第二左通道62、第一右通道63、第二右通道64的宽度与开口53的宽度相同,使得热流体流动空间大,保证热流体在流入密闭通道5时分布均匀,不易造成通道的堵塞,提高换热效率。

更优选地,左热流体进口21贯穿若干第一左通道61和若干第二左通道62;左热流体进口21与第一左通道61连通;左热流体进口21与第二左通道62之间设置有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左热流体出口22贯穿若干第一左通道61和若干第二左通道62;左热流体出口22与第二左通道62连通;左热流体出口22与第一左通道61之间设置有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右热流体进口32贯穿若干第一右通道63和若干第二右通道64;右热流体进口32与第二右通道64连通;右热流体进口32与第一右通道63之间设置有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右热流体出口31贯穿若干第一右通道63和若干第二右通道64;右热流体出口31与第一右通道63连通;右热流体出口31与第二右通道64之间设置有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通过左热流体进口21与第二左通道62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左热流体出口22与第一左通道61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右热流体进口32与第一右通道63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右热流体出口31与第二右通道64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使得只需要一条通道由上至下设置,即可实现左热流体进口21与若干第一左通道61连通,左热流体出口22与若干第二左通道62连通,右热流体进口32与多干第二右通道64连通,右热流体出口31与若干第一右通道63连通,从而避免设置多条通道造成生产加工的复杂,减少占用空间,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更优选地翅片13为平直形翅片、锯齿形翅片、波纹形翅片、多孔形翅片、百叶窗形翅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工作时,热流体从左热流体进口21进入左热流体进口21,随后热流体流经第一左通道61进入第一密闭通道51,进入第一密闭通道51的热流体分别进入第一密闭通道51上下两侧的翅片13的翅片通道131,热流体从翅片通道131宽的一端流向窄的一端;热流体从翅片通道131窄的一端流出,依次流经芯体1右侧的第一密闭通道51、第一右通道61最后从右热流体出口31流出;热流体从右热流体进口32进入第二右通道64,随后进入第二密闭通道52,进入第二密闭通道52的热流体分别进入第二密闭通道52上下两侧的翅片13的翅片通道131,热流体从翅片通道131宽的一端流向窄的一端;热流体从翅片通道131窄的一端流出,依次流经芯体1左侧的第二密闭通道52、第二左通道62最后从左热流体出口22流出;冷流体从垂直于热通道11的冷通道12流过以进行换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翅片通道131宽度逐渐变化,热流体由翅片通道131宽的一端流向窄的一端,当热流体分别从左热流体进口21和右热流体进口32进入翅片通道131时,热流体由翅片通道131宽的一端流向窄的一端,在流动过程中,热流体不断被冷却,热流体粘度上升,体积减小,导致热流体流速减慢,容易造成堵塞和结垢,传热效率降低;而随着翅片通道131宽度逐渐变窄,由于热流体的流量不变,翅片通道131宽度变窄,热流体流量不变,使得热流体流速逐渐加快,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流道宽度不变导致热流体逐渐冷却引起速度变慢、传热效率变低的问题;同时,热流体流速逐渐增大,具有一定的剪切力,从而使得结垢和堵塞的可能减小;同一翅片13相邻两个翅片通道131的宽度增大方向相反,若所有翅片通道131宽度增大方向相同,则会导致换热器两端宽度相差大,而现有的换热器大多两端宽度相同,因此大多数需要安装换热器的地方设置的安装工位多为两端宽度相同,因此,两端宽度相差大的换热器则会导致无法安装,即使可以安装也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的翅片通道131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同一热通道11内相邻两个翅片通道131的宽度增大方向相反,合理利用空间,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两端的宽度差异不大,方便安装,适用范围广;通过在密闭通道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开口53,开口53设置于相邻两块翅片13之间,开口53的长度与热通道11的宽度相同,开口53的高度与冷通道12的高度相同,第一左通道61、第二左通道62、第一右通道63、第二右通道64的高度与开口53的高度相同,第一左通道61、第二左通道62、第一右通道63、第二右通道64的宽度与开口53的宽度相同,使得热流体流动空间大,保证热流体在流入密闭通道5时分布均匀,不易造成通道的堵塞,提高换热效率;通过左热流体进口21与第二左通道62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左热流体出口22与第一左通道61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右热流体进口32与第一右通道63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右热流体出口31与第二右通道64之间设置阻挡流体流通的密封件7,使得只需要一条通道由上至下设置,即可实现左热流体进口21与若干第一左通道61连通,左热流体出口22与若干第二左通道62连通,右热流体进口32与多干第二右通道64连通,右热流体出口31与若干第一右通道63连通,从而避免设置多条通道造成生产加工的复杂,减少占用空间,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