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利用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7605发布日期:2019-10-23 01:4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利用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燃气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燃烧器。



背景技术:

日常厨房燃气灶具结构原因,使其热效率长期在50%作用,导致大量热能的散失、浪费,造成了严重的热污染,燃气燃烧后未被有效利用的热能,以热辐射、对流的形式释放在狭小的厨房空间里,造成了严重的热污染,而且高温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弥散在厨房中危害家人健康,如何能把这些热能利用起来提升燃气灶具的燃烧效率,因此以上问题如何解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改进,本发明为了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余热利用燃烧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利用燃烧器,包括:灶膛、灶沿、隔板、炉头、混合腔、水箱、汽化管、冷凝水箱、冷凝水出口、燃气管、空气管、排气管;

所述灶膛为嵌套结构,包括:外壳、内壳,所述外壳为桶状,所述内壳为桶状设置在外壳中轴,内壳内形成内腔室,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外腔室,外壳略高于内壳;

所述灶沿设置在灶膛的开口上端,包括:下灶沿、上灶沿,所述下灶沿为圆环状结构设置在灶膛的外腔室上端,其弧形内壁向四周延伸并向下以弧形倾斜,下灶沿的弧形内壁与内壳形成环形烟道,所述上灶沿为圆环状结构设置在下灶沿上部,其上端以弧形向中心延伸并向下倾斜,上灶沿环形外壁与外壳形成封闭;

所述隔板为近似半球状壳体的绝热材料设置在灶膛的内壳内,其壳体沿口外壁与内壳内壁固接;

所述炉头设置在隔板内;

所述混合腔为空心球体设置在隔板下方,其外层为绝热材料设置,其顶端中心通过管道与炉头连接;

所述水箱为封闭的环形体设置在灶膛的外壳的外腔室内,水箱上端面设有蒸汽出口,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汽化管为环形缠绕状结构设置在灶膛的内壳的内腔室内,上端以管道与蒸汽出口对接;

所述冷凝水箱为环形体结构设置在灶膛底部,冷凝水箱上设有出水管通过泵与水箱对接;

所述冷凝水出口设置在汽化管的尾部延伸至冷凝水箱内;

所述燃气管一端连接混合腔底部,另一端贯穿灶膛底板穿过冷凝水箱中心的中空部与气源对接,燃气管外壁设有绝热材质;

所述空气管为环形状设置在汽化管的环形缠绕状结构内部,上端与混合腔对通;

所述排气管贯穿灶膛1侧壁连通外腔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灶沿上端面的弧形以及倾斜的角度与锅的弧形贴合,防止热量散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上端面的蒸汽出口设为多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的环形体中部设有多个镂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箱内设有水位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设为真空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灶沿上端面的弧形以及倾斜的角度与锅的弧形贴合,防止热量散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内壁设有刺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水箱内壁的刺片设为波浪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腔底部设有半球状壳体的隔热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燃烧产生的烟气在灶膛的外腔室内对水箱的换热,提高水箱受热度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对空气管进行热交换。

2、本发明通过隔板和锅体之间的烟气的热量反射至锅体,充分利用热量提高锅体受热量,提高热量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灶膛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灶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水箱整体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灶膛1、灶沿2、隔板3、炉头4、混合腔5、水箱6、汽化管7、冷凝水箱8、冷凝水出口9、燃气管10、空气管11、排气管12、外壳111、内壳112、内腔室1121、外腔室1111、下灶沿21、上灶沿22、蒸汽出口6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发明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与本发明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利用燃烧器,包括:灶膛1、灶沿2、隔板3、炉头4、混合腔5、水箱6、汽化管7、冷凝水箱8、冷凝水出口9、燃气管10、空气管11、排气管12;

如图2所示,所述灶膛1为嵌套结构,包括:外壳111、内壳112,所述外壳111为桶状,所述内壳112为桶状设置在外壳111中轴,内壳112内形成内腔室1121,外壳111和内壳112之间设有外腔室1111,外壳111略高于内壳112;

所述灶沿2设置在灶膛1的上端,如图3所示,包括:下灶沿21、上灶沿22,所述下灶沿21为圆环状结构设置在灶膛1的外腔室1111内,其弧形内壁向四周延伸并向下以弧形倾斜,下灶沿21的弧形内壁与内壳112形成环形烟道,所述上灶沿22为圆环状结构设置在下灶沿21上部,其上端以弧形向中心延伸并向下倾斜,上灶沿22环形外壁与外壳111形成封闭;

所述隔板3为近似半球状壳体的绝热材料设置在灶膛1的内壳112内,其壳体沿口外壁与内壳112内壁固接;

所述炉头4设置在隔板3内;

所述混合腔5为空心球体设置在隔板3下方,其外层为绝热材料设置,其顶端中心通过管道与炉头4连接;

所述水箱6为封闭的环形体设置在灶膛1的外壳111的外腔室1111内,如图4所示,水箱6上端面设有蒸汽出口61,水箱6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图中未示出);

所述汽化管7为环形缠绕状结构设置在灶膛1的内壳112的内腔室1121内,上端以管道与蒸汽出口61对接;

所述冷凝水箱8为环形体结构设置在灶膛1底部;

所述冷凝水出口9设置在汽化管7的尾部延伸至冷凝水箱8内;

所述燃气管10一端连接混合腔5底部,另一端贯穿灶膛1底板穿过冷凝水箱8中心的中空部与气源对接,燃气管10外壁设有绝热材质;

所述空气管11为环形状设置在汽化管7的环形缠绕状结构内部,上端与混合腔5对通;

所述排气管12贯穿灶膛1侧壁连通外腔室1111。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水箱6上端面的蒸汽出口61设为多个,提高热量利用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冷凝水箱8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到一定高度通过水位传感器完成对水箱6补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隔板3设为真空板,达到阻隔对流来隔热。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灶沿2上端面的弧形以及倾斜的角度与锅的弧形贴合,防止热量散发,提高热量利用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水箱6内壁设有刺片,增大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发明的发明原理如下:

使用时,先点燃炉头4喷出的燃气,隔板3将火焰和内壳112内隔离,将热量集中在锅的底部,热气顺着灶沿2的下灶沿21的弧形面进入外腔室1111对水箱6加热,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水蒸气顺着蒸汽出口61进入汽化管7,汽化管7中的中高温对空气管1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凝水由冷凝水出口9流入冷凝水箱8内以待备用,加热后的空气进入混合腔5与燃气混合,低温烟气排出随排气管12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