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和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3773发布日期:2020-04-24 17:42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和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和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窗式空调主要由压缩机11、蒸发器12、冷凝器13以及节流装置四部分。其中蒸发器12与风道组件装配在一起,协同完成室内侧的进风与出风。风道组件的密封性,直接影响出风量的大小,从而影响窗式空调器的性能。而在蜗壳风道16中,处在进风口的蜗壳前隔板14和出风口的扫风支架15是必不可少的。

参见图2,蜗壳前隔板14与扫风支架15是两个单独的钣金件,其中蜗壳前隔板14装在蜗壳风道16的进风口处,而扫风支架15装在蜗壳风道16的出风口处,两者共同作用固定风道的位置和调节出风量的大小,但两个零件分离式设计增加了装配的难度,在装配时,需要先固定好蜗壳前隔板14,再装配扫风支架15后,通过螺钉141把两者装配起来,实现蒸发器12的定位以及维持风道出风的作用。蜗壳前隔板14和扫风支架15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零部件,需要分别加工、分别组装,安装工艺较为复杂,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会增加经济成本和工时成本,两个零部件之间装配后存在间隙,从而使得风道密封性较差。此外,参见图3,现有的窗式空调器的蜗壳前隔板14与蒸发器12通过螺钉142连接,该装配方式较繁琐,蒸发器12定位困难,且装配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风道的密闭性的一体式蜗壳前隔板。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一体式蜗壳前隔板的窗式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前隔板部分和扫风支架部分。前隔板部分和扫风支架部分沿着x方向布置。前隔板部分上设有蒸发器安装位和进风口,蒸发器安装位在y方向位于前隔板部分的一侧,进风口在y方向上贯穿前隔板部分。扫风支架部分上开设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在y方向上贯穿扫风支架部分。

由上述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将蜗壳前隔板和扫风支架合二为一,注塑形成一个一体化蜗壳前隔板,然后安装到窗式空调上。这种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制造较简单,加工方便,在加工的过程中只需加工一个零件,有利地缩短加工和装配时间。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只需直接装配在蜗壳风道上,减少了装配难度,在装配过程中使用的螺钉数也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以可以保证装配误差。并且也无需再像现有的蜗壳前隔板一样在蜗壳前隔板和扫风支架之间粘贴海绵来消除蜗壳前隔板和扫风支架两者之间的装配间隙,提高了风道的密闭性,进而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增大了出风口的出风量,同时,风道密闭性的提高还可以降低风道的噪音。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前隔板部分开设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位于蒸发器安装位的一侧,第一滑槽在z方向的一端具有第一插入口。

由此可见,一体式蜗壳前隔板与蒸发器的连接方式为滑轨与滑槽配合连接,装配时只需把蒸发器从上方沿着滑轨滑下,即可完成装配,大大地降低了装配难度,在实际生产中,滑轨连接不仅能方便有效地完成装配,还可以减少打螺钉的工序,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滑槽在x方向上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朝向蒸发器安装位设置。

由此可见,第一开口的方向垂直于进风方向,因此,可进一步提高风道的密闭性。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滑槽在z方向上与插入口相对设置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

由此可见,限位件限制蒸发器相对于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在z方向上的位移。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前隔板部分还开设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分别位于所述蒸发器安装位在x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侧。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滑槽包括在x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第二滑槽在y方向上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有挡板,挡板自第一侧壁沿x方向朝向第二开口延伸。挡板与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滑动间隙。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滑槽在z方向的一端具有第二插入口,挡板具有引导壁,引导壁朝向第二插入口倾斜设置。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上述的一体式蜗壳前隔板。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窗式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在x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滑轨。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的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在生产装配时,装配完蜗壳后,直接装配一体式蜗壳前隔板,然后通过具有导向作用的滑轨装配蒸发器,整个过程装配较为简单。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在装配时大大减少了螺钉的使用,减少了装配难度,同时一体式设计大大增加了风道的密封性,能够增加出风量。本发明相对于分离式的蜗壳前隔板装配效率提高60%,噪音降低20%,换热效率提高30%,出风量增加15%。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窗式空调器内部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的窗式空调器中蜗壳前隔板与扫风支架的装配图。

图3是现有的窗式空调器中蜗壳前隔板与蒸发器的装配图。

图4是本发明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实施例结构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体式蜗壳前隔板与蒸发器的装配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4和图7,窗式空调器包括一体式蜗壳前隔板1和蒸发器2。

一体式蜗壳前隔板1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前隔板部分3和扫风支架部分4。前隔板部分3和扫风支架部分4沿着x方向布置。前隔板部分3上设有蒸发器安装位31和进风口32,蒸发器安装位31在y方向位于前隔板部分3的一侧,蒸发器2安装在蒸发器安装位31上,进风口32在y方向上贯穿前隔板部分3。扫风支架部分4上开设有出风通道41,出风通道41在y方向上贯穿扫风支架部分4。

参见图5至图9,前隔板部分3开设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滑槽33和第二滑槽34,第一滑槽33和第二滑槽34分别位于蒸发器安装位31在x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侧。第一滑槽33在z方向的上端具有第一插入口330,第一滑槽33在z方向的下端设置有限位部(未图示),限位部用于限制蒸发器2在z方向上的位移。第二滑槽34在z方向的上端具有第二插入口340,且第二滑槽34在z方向上贯穿前隔板部分3。

蒸发器2在x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第一滑轨21与第一滑槽33滑动配合连接,第二滑轨22与第二滑槽34滑动配合连接。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在xy平面上的投影均呈l型。

第一滑槽33在垂直于z方向上的截面呈u型,且第一滑槽33在x方向上具有第一开口331,第一开口331朝向蒸发器安装位31设置。

第二滑槽34包括在x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341和第二侧壁342,以及连接在第一侧壁341与第二侧壁342之间的底壁343。第二滑槽34在y方向上具有第二开口344,第二开口344处设置有四个挡板345,四个挡板345在第一侧壁341上沿着z方向布置,每个挡板345均自第一侧壁341沿x方向朝向第二开口344延伸,挡板345与第二侧壁342之间设置有滑动间隙346。挡板345具有引导壁3451,引导壁3451朝向第二插入口340倾斜设置。蒸发器2的第一滑轨21与第一滑槽33之间的装配间隙比第二滑轨22与第二滑槽34之间的装配间隙小,因此可以在保证风道的密封性的同时,也可以保证蒸发器2能够顺畅地插入蒸发器安装位31上。

由上可见,本发明的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在生产装配时,装配完蜗壳后,直接装配一体式蜗壳前隔板,然后通过具有导向作用的滑轨装配蒸发器,整个过程装配较为简单。一体式蜗壳前隔板在装配时大大减少了螺钉的使用,减少了装配难度,同时一体式设计大大增加了风道的密封性,能够增加出风量。本发明相对于分离式的蜗壳前隔板装配效率提高60%,噪音降低20%,换热效率提高30%,出风量增加15%。

此外,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例如可以均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滑槽的结构,也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滑槽的结构。挡板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