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三区的新风、取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1188发布日期:2019-11-16 01:3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三区的新风、取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卫浴取暖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三区的新风、取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用于沐浴区、洗漱区和坐便区的新风、取暖装置的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卫浴间所用的风暖类电器,仅实现独立区域或双区(干湿区)相结合的吹风取暖功能,还没有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解决第三区(如坐便区)对吹风、取暖及新风功能的需求。

比如申请号为“201811061906.9”名称为“暖风机”实用新型在先申请,描述了这样的技术方案“暖风机外壳的背壁的内侧面设置有壁挂孔,暖风机包括沿顶端往下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挡水构件、引流构件和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设置在外壳上;挡水构件包括第一挡水壁,第一挡水壁在背壁的内侧正对壁挂孔设置,第一挡水壁的下端与背壁之间形成挡水出口;引流构件包括设置在背壁内侧面上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具有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通道入口与挡水出口连通,通道出口与第一排水口连通。”这种结构的暖风机无法实现宽幕吹风,更没有办法同时对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吹风或者取暖控制,使用范围比较窄,不适合现代卫浴面积大,沐浴区和洗漱区各自区分布局的设计要求。

因此,市场上急需要一种可以对卫浴室内各个分区进行分别或者同时吹风、送暖风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三区的新风、取暖装置,它可以达到多区域吹风取暖功能,同时还可以对不同区域进行分区送新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三区的新风、取暖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有层板,固定层板的下方设有新风风道组件和两个独立的风道组件,分别为第一风道组件和第二风道组件,层板的上方设有摆页组件和净化装置,层板内设有用以连通风道组件与摆页的通孔,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新风风道组件与进气口相连通,另一侧设有三个出风口,三个出风口中两个用以室内内部循环出风,一个用以与室外相连进行换气出风。

优选的,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涡壳和设在第一涡壳内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第一风轮,第一涡壳的风道口依次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发热块组件和第一导流槽,第一导流槽的一侧设有第一步进电机,第一导流槽内设有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与第一出风口相连,用以室内内部循环出风。

进一步,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涡壳和设在第二涡壳内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第二风轮,第二涡壳的前端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发热块组件和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内设有第二导风板,第二导流槽的一侧设有用以启闭第二导风板的第二步进电机。

进一步,新风风道组件包括新风风道和设在新风风道中间的风门,新风风道的侧部设有用以驱动风门的第三步进电机,风门前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新风风道上方设有净化装置,新风风道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

更进一步,摆页组件包括摆页底座和摆页上盖,摆页底座和摆页上盖之间设有可转动的摆页片,摆页片的端部设有用以驱动摆页片转动的第四步进电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方案,箱体设有新风风道组件和两个独立的风道组件,箱体的层板上方设有摆页组件和净化装置,新风风道组件与箱体一侧的进气口相连通,箱体另一侧设有三个出风口,三个出风口中两个用以室内内部循环出风,一个用以与室外相连进行换气出风,由于新风风道和两个风道组件都是独立运行的,同时又有三个出风口,可以对不同区域分别进行吹新风和吹暖风,或者也可以双区域同时吹风取暖,适用面积很广;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中,第二涡壳设有两个风道口,分别对应不同的出风口,当第二涡壳内的第二风轮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涡壳的出风方向就发生了改变,使得第二涡壳可以朝着两个方向吹出新风,使得吹风覆盖面更广,达到分区送新风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风道上方设有净化装置,保证进风口进入的新风在过滤净化后才进入室内,提升了新风的空气质量;

4、本实用新型结构布局合理,使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和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风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风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风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摆页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平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一风道组件向第一出风口方向吹风时的a-a剖视图。

图8为图6中第二风道组件向第三出风口方向吹风时的b-b剖视图。

图9为图6中第二风道组件换气时的c-c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沐浴区”吹风模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沐浴区”取暖模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沐浴区”新风模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洗漱区”新风模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便区”新风模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沐浴区”与“洗漱区”组合吹风、取暖模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便区”与“洗漱区”组合吹风、取暖或新风模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便区”与“沐浴区”组合吹风、取暖或新风模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沐浴区”吹风、取暖与换气功能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便区”吹风、取暖与换气功能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标注如下:

1净化模块、2初效过滤网、3层板、4新风风道组件、5进气口、6第一风道组件、7箱体、8第一出风口、9第二出风口、10第三出风口;

11第二风道组件、12摆页组件;

41新风风道、42温度传感器、43第三步进电机、44风门;

61第一导风板、62第一导流槽、63第一步进电机、64第一发热块组件、65第一蜗壳、66第一电机、67第一风轮;

111第二导风板、112第二步进电机、113第二导流槽、114第二发热块组件、115第二蜗壳、116第二电机、117第二风轮;

121摆页底座、122第四步进电机、123摆页片、124摆页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三区的新风、取暖装置,包括箱体,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箱体内设有层板,固定层板的下方设有新风风道组件和两个独立的风道组件,分别为第一风道组件和第二风道组件,新风风道组件与进气口相连通,层板的上方设有摆页组件和净化装置,层板内设有用以连通风道组件与摆页的通孔,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另一侧设有三个出风口,三个出风口中两个用以室内内部循环出风,一个用以与室外相连进行换气出风。

具体来说,箱体的一侧固定有一个室外空气引入进气口、另一侧设有二个接室内出风口及一个接室外出风口;箱体内设有固定层板,二个功能独立的风道组件及新风风道组件固于层板下,净化装置及摆页组件固定在层板上;摆页组件在二个风道组件发热块前端的二个导流槽正上方,且垂直于三个出风口。

第一风道组件依次由第一蜗壳、第一发热块组件及第一导流槽组成。第一蜗壳内设置有驱动第一风轮顺时针旋转的第一电机,且在第一导流槽水平方向对应设有第一出风口,摆页组件设置在第一导流槽上方,固定在导流槽上的第一步进电机操作第一导风板的开启或闭合。

第二风道组件依次由第二蜗壳、第二发热块组件及第二导流槽组成。第二蜗壳内设置有可正反转动的第二风轮及第二电机,在顺时针出风方向的第二导流槽水平方向的箱体上对应设有第三出风口,共用摆页组件设置在第二导流槽上方,在逆时针出风方向,箱体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出风口;固定在第二导流槽上的第二步进电机操作第二导风板开启或闭合。

新风风道组件主要由新风风道、风门、温度传感器及第三步进电机组成。新风风道内设有风门,通过电控开关操作固定在新风风道上的第三步进电机来驱动风门的开启或关闭,风门前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新风风道入风口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口;在新风风道上方设有初效过滤网及净化装置。

净化装置可以选用高压电子集尘器、等离子电子除尘器、光触媒过滤网、hepa过滤器、静电阻尘过滤网、冷触媒过滤网、光触媒过滤器或紫外灯杀菌等装置。由于这些装置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再赘述其具体的结构和功能效果了。

使用时,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独立的风道组件,每个不同功能的风道组件对应不同区域的出风口,通过操作两个风道组件的运行,其中包括风轮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来实现不同区域的吹风取暖、新风功能,同时还可以对于新风风道组件进行单独操作,使得进入的新风经过过滤、净化后,可以朝不同的出风口吹出,来配合风道组件实现不同区域的吹风取暖、换气和新风处理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涡壳和设在第一涡壳内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第一风轮,第一涡壳的风道口依次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发热块组件和第一导流槽,第一导流槽的一侧设有第一步进电机,第一导流槽内设有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与第一出风口相通,用以室内内部循环出风。

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涡壳和设在第二涡壳内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第二风轮,第二涡壳的前端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发热块组件和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内设有第二导风板,第二导流槽的一侧设有用以启闭第二导风板的第二步进电机。

新风风道组件包括新风风道和设在新风风道中间的风门,新风风道的侧部设有用以驱动风门的第三步进电机,风门前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新风风道上方设有净化装置,新风风道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

风门将新风风道分割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直接与进气口相连通,另一部分通过初效过滤网与净化装置相连通。

这个第一风道组件对应的吹风区域是坐便区域,通过对于第一风道组件的操作控制,能产生如下功能效果:

1.吹风或取暖(如图7所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一步进电机63开启第一导流槽62内的第一导风板61,同时操作第一蜗壳65内的第一电机66带动第一风轮67的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内产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一蜗壳65、第一发热块组件64、第一导流槽62、第一出风口8及风管(图中未作标示)排入室内,以实现室内坐便区吹风或取暖功能;

2.新风(如图14所示)

通过控制开关(图中未作标示)驱动第一步进电机63开启第一导流槽62内的第一导风板61,第三步进电机43开启新风风道41内的风门44,同时操作第一蜗壳65内的第一电机66带动第一风轮67的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内产空气负压后,将室外空气经连接风管(图中未作标示)的进气口5、初效过滤网2、净化装置1、第一蜗壳65、第一发热块组件64、第一导流槽62、第一出风口8及风管(图中未作标示)排入室内,以实现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坐便区。

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二风道组件的对应吹风区域是洗漱区,通过对第二风道组件的操作,能够在洗漱区域产生如下功能效果:

1.吹风或取暖(如图8所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二步进电机112开启第二导流槽113内的第二导风板111,同时操作第二蜗壳115内的第二电机116带动第二风轮117的顺时针旋转,使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二蜗壳115、第二发热块组件114、第二导流槽113、第三出风口10及风管(图中未作标示)排入室内,以实现室内洗漱区吹风或取暖功能;

2.新风(如图13所示)

通过控制开关(图中未作标示)驱动第二步进电机112开启第二导流槽113内的第二导风板111,第三步进电机43开启新风风道41内的风门44,同时操作第二蜗壳115内的第二电机116带动第二风轮117的顺时针旋转,使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空气负压后,将室外空气经连接风管(图中未作标示)的进气口5、初效过滤网2、净化装置1、第二蜗壳115、第二发热块组件114、第二导流槽113、第三出风口10及风管(图中未作标示),以实现室外新鲜空气引入洗漱区。

3.换气(如图9所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二步进电机112关闭第二导流槽113内的第二导风板111,同时操作第二蜗壳115内的第二电机116带动第二风轮117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二蜗壳115、第二出风口9及风管(图中未作标示)排出室外以实现换气功能。

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组件、第二风道组件和新风风道组件配合后还可以在沐浴区进行吹风、取暖以及新风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吹风或取暖(如图10、11所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一步进电机63及第二步进电机112,各自关闭第一导风板61及第二导风板111,同步实施第一风轮67及第二风轮117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及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一蜗壳65及第二蜗壳115、第一发热块组件64及第二发热块组件114、第一导流槽62及第二导流槽113、摆页组件12排入室内,以实现沐浴区吹风或取暖功能。

2.新风(如图12所示)

通过控制开关(图中未作标示)驱动第一步进电机63及第二步进电机112,各自关闭第一导风板61及第二导风板111,同步实施第三步进电机43开启新风风道41内的风门44,第一风轮67及第二风轮117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及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将室外空气经连接风管(图中未作标示)的进气口5、初效过滤网2、净化装置1、第一蜗壳65及第二蜗壳115、第一发热块组件64及第二发热块组件114、第一导流槽62及第二导流槽113、摆页组件12排入室内,以实现室外新鲜空气引入沐浴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涡壳和设在第二涡壳内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第二风轮,第二涡壳的前端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发热块组件和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内设有第二导风板,第二导流槽的一侧设有用以启闭第二导风板的第二步进电机。

进一步,第二涡壳设有直线风道和弧线风道,直线风道与弧线风道拼合形成第二涡壳风道,直线风道的风道口设有第二出风口,这里的第二出风口与风管连接后用以室内空气的排出;弧线风道的风道口设有第二导流槽,第二导风板开启时,第二导流槽与第三出风口相通,用以实现吹风、取暖或者新风模式。

具体来说,直线风道的风道口与第二出风口直接贴合,保证了强力快速的换风效果,弧线风道的风道口则通过第二发热块组件和第二导流槽与第三风口相连,第二电机的转轴设置于弧线风道的中心处,并且与直线风道相切,保证了转动时的风速和效果。

弧线风道绕着第二风轮设置,呈圆环状,第二风轮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时,第二风道组件的出风口为第三出风口,可以将室内的空气经由第三出风口附带风管排入室内;第二风轮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时,第二风道组件的出风口为第二出风口,可以将室内的空气经由第二出风口附带风管排出室外;第二涡壳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根加强筋。

进一步的,摆页组件包括摆页底座和摆页上盖,摆页底座和摆页上盖之间设有可转动的摆页片,摆页片的端部设有用以驱动摆页片转动的第四步进电机。风门将新风风道分割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直接与进气口相连通,另一部分通过初效过滤网与净化装置相连通。新风风道组件的内腔与第一、第二涡壳的内腔体积比为1:1.5-2.5:2-3.5,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箱体的外侧设有一个新风进风口和三个出风口,层板固定在箱体内;第一风道组件、第二风道组件及新风引入组件固于层板下,净化装置及摆页组件设置于层板上。其中,各个区域部件组合后,能达到如下综合运用的功能:

1“沐浴区+洗漱区”组合吹风或取暖及新风模式(如图15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一步进电机63及第二步进电机112,关闭第一导风板61,开启第二导风板111,同步实施第一风轮67及第二风轮117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及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一蜗壳65及第二蜗壳115、第一发热块组件64及第二发热块组件114、第一导流槽62及第二导流槽113、分别通过摆页组件12及出风口10排入室内不同区域,以实现沐浴区及洗漱区同时吹风或取暖功能。

同上述“沐浴区+洗漱区”吹风模式下,且同步实施第三步进电机43开启新风风道41内的风门44,以实现室外新鲜空气分别引入沐浴区及洗漱区。

2“坐便区+洗漱区”吹风或取暖及新风模式(如图16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一步进电机63及第二步进电机112,开启第一导风板61及第二导风板111,同步实施第一风轮67及第二风轮117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及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一蜗壳65及第二蜗壳115、第一发热块组件64及第二发热块组件114、第一导流槽62及第二导流槽113、分别通过出风口8及出风口10排入室内不同区域,以实现室内坐便区及洗漱区同时吹风或取暖功能。

同上述“坐便区+洗漱区”吹风模式下,且同步实施第三步进电机43开启新风风道41内的风门44,以实现室外新鲜空气分别引入坐便区及洗漱区。

3“坐便区+沐浴区”吹风或取暖及新风模式(如图17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一步进电机63及第二步进电机112,开启第一导风板61,关闭第二导风板111,同步实施第一风轮67及第二风轮117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及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一蜗壳65及第二蜗壳115、第一发热块组件64及第二发热块组件114、第一导流槽62及第二导流槽113、分别通过出风口8及摆页组件12排入室内不同区域,以实现坐便区及沐浴区同时吹风或取暖功能。

同上述“坐便区+沐浴区”吹风模式下,且同步实施第三步进电机43开启新风风道41内的风门44,以实现室外新鲜空气分别引入坐便区及沐浴区。

4.“沐浴区”吹风或取暖与换气功能的组合(如图18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一步进电机63及第二步进电机112,关闭第一导风板61及第二导风板111,实施第一风轮67顺时针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产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一蜗壳65、第一发热块组件64、第一导流槽62、摆页组件12向室内吹风或取暖;同步第二风轮117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二蜗壳115、第二出风口9及风管(图中未作标示)排出室外以实现换气功能。

5“坐便区”吹风或取暖与换气功能的结合(如图19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一步进电机63及第二步进电机112,开启第一导风板61、关闭第二导风板111,实施第一风轮67顺时针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产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一蜗壳65、第一发热块组件64、第一导流槽62、出风口8向室内吹风或取暖;同步第二风轮117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二蜗壳115、第二出风口9及风管(图中未作标示)排出室外以实现换气功能。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