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芯体及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0328发布日期:2019-11-27 17:35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交换芯体及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芯体;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新风换气机大多采用逆流式的热交换机芯,但是这种机芯采用波纹板互相叠合形成腔体,加工工艺复杂,腔体体积或厚度不能做得很小,从而无法使换气机芯的体积缩小,板材厚度不能太薄,否则通风时会造成腔体鼓胀或瘪缩,使互相交换的两种气体流量不等量,甚至部分通道堵塞;加之以往的换气机机芯的生产工艺成本非常高,严重地阻碍了新风换气机的发展和普及。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103968491a公开了一种具有蜂窝体的换气机,蜂窝体内间隔地设置有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进气口分别设置于蜂窝体两端的侧面上,所述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出气口分别设置于蜂窝体两端的端面上。新风通道与其出气口相对的另一端封闭,排风通道与其出气口相对的另一端封闭。

由于排风通道用于排出室内的气体,而室内气体较室外气体要更浑浊,所以排风通道的清洗要更频繁,在清洗换气机时主要清洗排风通道即可。该换气机排风通道靠近进气口的一端是封闭的,清洗时,往排风通道的出气口加入清洗液,清洗液只能从进气口流出,清洗液流出不顺利,所以这种换气机在清洗蜂窝体时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芯体,以解决现有换风机中排风通道清洗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换风机中排风通道清洗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交换芯体,所述热交换芯体设有若干第一流道和若干第二流道,相邻的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之间可进行热传导,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在侧面上设有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在侧面上设有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道靠近所述第一流出口的端面设有第二流入口,所述第二流道靠近所述第一流入口的端面设有第二流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沿z轴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流道包括若干沿y轴方向阵列的第一管道,相邻的所述第一管道于接合壁的两端设有联通口;所述第二流道包括若干沿y轴方向阵列的第二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流道包括若干沿y轴方向阵列的第一管道,相邻的所述第一管道于接合壁的两端设有联通口;所述第二流道为一体式流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流道为一体式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包括若干沿y轴方向阵列的第二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流道为一体式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为一体式流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的截面形状为圆或正多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芯体的材料为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壁厚为0.1~0.3mm。

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上述的热交换芯体,所述壳体包裹所述热交换芯体,所述壳体包裹所述热交换芯体,所述热交换芯体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侧壁抵持,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二流道的部位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在对应第一流入口和第一流出口的位置设有侧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热交换芯体上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一端在侧面上设有第一流入口,另一端在侧面上设有第一流出口。一种流体可从第一流入口流入第一流道,然后从第一流出口流出;另一种流体可从第二流道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

第二流道可用以流通室内的浑浊空气,所以在清理第二流道时,仅需从第二流道的一端注入清洗液和清水以清洁热交换芯体,清洗液和清水将从第二流道的另一端流出;之后仅需将热交换芯体晾干或者烘干即可。该热交换芯体在清洗时十分很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热交换芯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一种热交换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一种热交换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示出了一种热交换芯体的立体示意图。该热交换芯体1整体由铝箔制成,设有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为方便描述,以下将上述流道堆叠的方向(即图示上下方向)设定为z轴方向,前后方向为y轴方向,左右方向为x轴方向。

具体的,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沿z轴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流道11包括若干彼此相邻的第一管道111,第一管道111为六棱柱形,若干第一管道111沿y轴方向线性阵列。

相邻的第一管道111之间在接合壁的两端均设有联通口112,联通口112为长条形且其延伸方向与第一管道延伸方向相同,气体可通过联通口112从一个第一管道流入至相邻的第一管道。

进一步的,第一流道11在前侧壁的左端设有第一流入口113,第一流道11在前侧壁的右端设有第一流出口114。优选的,第一流入口113(或第一流出口114)与联通口112为一体减材成型得到。

应当理解,第一流入口和第一流出口的具体设计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调整,如:同时在第一流道的后侧壁上也开设有第一流入口和第一流出口;或者仅在前侧壁开设第一流入口,同时仅在后侧壁上开设第一流出口。

第二流道12包括若干彼此相邻且沿y轴方向线性阵列的第二管道121,第二管道121与第一管道111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管道121为六棱柱形。第二流道12靠近第一流出口114一端的端面为第二流入口,第二流道12靠近第一流入口113一端的端面为第二流出口。

应当理解,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还可以不包括多个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而是集成为一个整体的一体式流道,其内部没有用于隔档的接合壁。

此外,第一管道111和/或第二管道121的截面轮廓还可以是圆形或者正方形、八边形等多边形,在此不一一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请参照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一种热交换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和该热交换装置的局部剖视图。该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2和设于该壳体2内部的热交换芯体1。壳体2整体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状,且包裹上述热交换芯体1。

热交换芯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左、右侧壁抵持,壳体2的左、右侧壁在对应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流出口的部位设有通孔21,具体的,壳体2在对应所有第二管道121的两端设有通孔21,其余部位密封住所有第一管道11的两端。优选的,该通孔的形状、尺寸与第二管道的截面轮廓相同。

壳体2在与第一流入口113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侧开口221,和第一流出口114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侧开口222。

以下结合附图对该热交换装置交换气体的工作过程进行简单说明:

室内的浑浊空气通过壳体2右端部的通孔21进入热交换芯体1的第二流道12的各个第二管道121;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壳体2左端的第一侧开口221进入热交换芯体1的最靠近第一侧开口221的第一管道111,然后在通过联通口112进入其余的第一管道111。

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在热交换芯体种进行热交换,具体的,相邻的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传导。以冬季为例,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室内空气在热交换芯体内将热量传递给室外空气,室内空气流出该热交换装置时,温度与室外空气相当;室外空气流入室内时,温度基本等于室内温度,一般可控制在3℃以内。

整个热交换芯体1在各处的壁厚为0.1~0.3mm,材质选用铝箔,所以传热效率高,同时热量损失小。

由于浑浊空气流经第二流道,所以第二流道内部容易脏,清洗频率高。在清洗时,仅需取出该热交换装置,从第二流道的一端注入清洗液和清水清洁热交换芯体,清洗液和清水将从第二流道的另一端流出;之后仅需将热交换芯体晾干或者烘干即可。所以相对现有的换气机,该热交换装置在清洗热交换芯体时极为方便。

此外,该热交换装置还可以用来实现液体与液体的热交换,或者气体与液体之间的热交换,具体的工作情况与上述气体与气体的交换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