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0312发布日期:2019-11-27 17:3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扁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扁管一般不具有单独的进液部和出液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扁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集流管,以分别向换热器扁管内输送或收集制冷剂。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换热器扁管的成本高,重量大,且制冷剂汽、液两相的混合不够充分,因而也不便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扁管,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扣合,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具有进液部、节流部和流体通道,节流部位于进液部和流体通道之间,进液部、节流部和流体通道均连通,进液部内的液体经节流部节流后流入至流体通道内。

进一步地,节流部包括第一收缩槽,第一收缩槽设置在第一板体上,沿液体的流动方向第一收缩槽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节流部还包括第二收缩槽,第二收缩槽设置在第二板体上,第二收缩槽与第一收缩槽相对设置,沿液体的流动方向第二收缩槽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进液部包括第一凸起,第一凸起设置在第一板体上,第一凸起沿远离第二板体的方向凸出设置。

进一步地,进液部还包括第二凸起,第二凸起设置在第二板体上,第二凸起与第一凸起相对设置,第二凸起沿远离第一板体的方向凸出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和/或第二凸起上设置有进液口,以通过进液口向进液部输送液体。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还具有出液部,出液部设置在流体通道的远离节流部的一端,以通过出液部排出流体通道内的液体。

进一步地,出液部包括第三凸起,第三凸起设置在第一板体上,第三凸起沿远离第二板体的方向凸出设置。

进一步地,出液部还包括第四凸起,第四凸起设置在第二板体上,第四凸起与第三凸起相对设置,第四凸起沿远离第一板体的方向凸出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凸起和/或第四凸起上设置有出液口,以通过出液口将出液部内的液体排出。

进一步地,进液部和/或出液部上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用于与待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插接部为翻边,翻边设置在第一板体的远离第二板体的一侧;第二板体上设置有插口,插口与翻边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流体通道内设置有扰流结构,以通过扰流结构对流体通道内的液体进行扰流。

进一步地,扰流结构包括凸包;第一板体上设置有凸包,凸包向靠近第二板体的方向凸出设置;和/或,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凸包,凸包向靠近第一板体的方向凸出设置。

进一步地,凸包为圆台凸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器扁管,多个换热器扁管间隔设置,多个换热器扁管的进液部均连通设置以形成进液腔,换热器扁管为上述提供的换热器扁管。

进一步地,换热器扁管为上述提供的换热器扁管,一个换热器扁管的插接部插入另一个换热器扁管内,以通过换热器扁管的插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换热器扁管。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具有进液部、节流部和流体通道,可以通过进液部直接向换热器扁管内输送流体介质,这里的流体介质主要为制冷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集流管并通过集流管向流体通道内输送制冷剂或收集流体通道内的制冷剂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器不需要设置相应的集流管,因而能够降低换热器的重量、减少制冷器的充注量,降低了换热器的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器扁管设置有节流部,可提高进入流体通道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使气液两相制冷剂混合更均匀,以及使得制冷剂在各扁管间的分配更均匀,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成本较高、制冷剂分配或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扁管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扁管的仰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扁管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a-a向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扁管的第一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扁管的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换热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板体;20、第二板体;30、进液部;31、第一凸起;32、第二凸起;33、进液口;40、节流部;41、第一收缩槽;42、第二收缩槽;50、流体通道;60、出液部;61、第三凸起;62、第四凸起;63、出液口;70、插接部;80、凸包;90、换热器扁管;100、接管;110、边板;120、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扁管90,该换热器扁管90包括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第二板体20与第一板体10扣合,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之间具有进液部30、节流部40和流体通道50,节流部40位于进液部30和流体通道50之间,进液部30、节流部40和流体通道50均连通,进液部30内的液体经节流部40节流后流入至流体通道50内。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均可以采用冲压成型工艺制成,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均为金属薄板,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可以由铝材料或复合铝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0设置在第二板体20上时,第一板体10与第二板体20之间具有一定的接触面,将第一板体10的接触面与第二板体20上相应的接触面焊接起来,以形成换热器扁管90。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之间具有进液部30、节流部40和流体通道50,可以通过进液部30直接向换热器扁管90内输送流体介质,这里的流体介质主要为制冷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集流管并通过集流管向流体通道50内输送制冷剂或收集流体通道50内的制冷剂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器不需要设置相应的集流管,因而能够降低换热器的重量、减少制冷器的充注量,降低了换热器的成本。同时,进入进液部30内的制冷剂经节流部40节流后能够提高制冷剂的入口压力,使制冷剂汽、液两相混合更充分,以便于制冷剂能够均匀分配至各个换热器扁管90并经相应的节流部40流入至流体通道50内,提高了换热效率。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节流部40包括第一收缩槽41,第一收缩槽41设置在第一板体10上,沿液体的流动方向第一收缩槽41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采用这样的设置,制冷剂从进液部30流入后将进入第一收缩槽41,由于第一收缩槽41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流入第一收缩槽41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会变大,相应会使得流入流体通道50内的制冷剂的压力变大,从而能够使得制冷剂汽、液两相混合更加充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节流效果,本实施例中的节流部40还包括第二收缩槽42。第二收缩槽42设置在第二板体20上,第二收缩槽42与第一收缩槽41相对设置,沿液体的流动方向第二收缩槽42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这样,制冷剂从进液部30流入,并在第一收缩槽41和第二收缩槽42的共同作用下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以进一步提高混合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部30包括第一凸起31,第一凸起31设置在第一板体10上,第一凸起31沿远离第二板体20的方向凸出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第一凸起31能够容纳一定的制冷剂,以便于通过第一凸起31向流体通道50内输送制冷剂。

为了更好地通过进液部30向流体通道50内输送制冷剂,本实施例中的进液部30还包括第二凸起32。第二凸起32设置在第二板体20上,第二凸起32与第一凸起31相对设置,第二凸起32沿远离第一板体10的方向凸出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共同形成进液部30,以更好地向流体通道50输送制冷剂。在安装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扁管90时,将第一板体10设置在第二板体20上,第一凸起31与第二凸起32相对设置,并将第一凸起31处的接触面和第二凸起32处的接触面焊接起来,以便于形成密封的进液腔,以通过进液腔向流体通道50输送制冷剂。

具体的,可以在第一凸起31上设置有进液口33;或者在第二凸起32上设置有进液口33;或者同时在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上均设置有进液口3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地通过进液口33向进液部30内输送流体介质,在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上均设置有进液口33。

为了便于将流体通道50内的液体排出,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之间还具有出液部60。出液部60设置在流体通道50的远离节流部40的一端,以通过出液部60排出流体通道50内的液体,这里的液体主要为制冷剂。采用这样的设置,不需要设置与各个换热器扁管90均连接的集流管便可排出流体通道50内的制冷剂,能够进一步减轻换热器的重量,同时也减少了制冷剂的充注量,以进一步降低换热器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出液部60包括第三凸起61,第三凸起61设置在第一板体10上,第三凸起61沿远离第二板体20的方向凸起。在第三凸起61与第二板体20之间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容纳将要排出的制冷剂,以便于通过第三凸起61将制冷剂排出。

为了更好地通过出液部60将流体通道50内的制冷剂排出,本实施例中的出液部60还包括第四凸起62,第四凸起62设置在第二板体20上,第四凸起62与第三凸起61相对设置,第四凸起62沿远离第一板体10的方向凸起。第三凸起61和第四凸起62共同形成出液部60,以便于更好地将流体通道50内的制冷剂排出。在安装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扁管90时,将第一板体10设置在第二板体20上,第三凸起61与第四凸起62相对设置,并将第三凸起61处的接触面和第四凸起62处的接触面焊接起来,以便于形成密封的出液腔,以通过出液腔向排出制冷剂。

具体的,可以在第三凸起61上设置有出液口63;或者在第四凸起62上设置有出液口63;或者同时在第三凸起61和第四凸起62上均设置有出液口6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和连接,在第三凸起61和第四凸起62上均设置有出液口63,以通过出液口63将出液部60内的液体排出。

具体的,可以在进液部30上设置有插接部70;或者在出液部60上设置有插接部70;或者同时在进液部30和插接部70上均设置有插接部70。插接部70用于与待连接件连接,具体的,这里的待连接件为其他的换热器扁管90。为了便于将多个换热器扁管90连接起来,本实施例中在进液部30和插接部70上均设置有换热器扁管90,插接部70用于插入至另一换热器扁管90中,以通过插接部70使多个换热器扁管90堆叠起来,并进行焊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扁管90,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集流管,便于安装,降低了成本。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70为翻边,翻边设置在第一板体10的远离第二板体20的一侧。相应的,在第二板体20上设置有插口,插口与翻边对应设置。在安装换热器时,将一个换热器扁管90上的翻边插入至另一个换热器扁管90上的插口内,并将相应的接触端面进行钎焊,以实现密封。本实施例中的进液口33和出液口63可以用来形成插口,一方面,能够便于进液或出液,另一方面,还能够便于连接,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流体通道50内设置有扰流结构,以通过扰流结构对流体通道50内的液体进行扰流,并通过扰流提高制冷剂的换热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扰流结构包括凸包80。可以在第一板体10上设置有凸包80,凸包80向靠近第二板体20的方向凸出设置;或者,在第二板体20上设置有凸包80,凸包80向靠近第一板体10的方向凸出设置;或者,在第一板体10上设置有凸包80,第一板体10上的凸包80向靠近第二板体20的方向凸出设置,同时在第二板体20上设置有凸包80,第二板体20上的凸包80向靠近第一板体10的方向凸出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板体10上设置有凸包80,第一板体10上的凸包80向靠近第二板体20的方向凸出设置,同时在第二板体20上设置有凸包80,第二板体20上的凸包80向靠近第一板体10的方向凸出设置,以通过第一板体10上的凸包80和第二板体20上的凸包80对流体通道50内的制冷剂进行扰流。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扰流效果,第一板体10安装在第二板体20上时,第一板体10上的凸包80与第二板体20上的凸包80相抵接,并将第一板体10与第二板体20的抵接处焊接起来,以使流体通道50内的制冷剂绕着第一板体10的凸包80的侧壁和第二板体20的凸包80的侧壁流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凸包80为圆台结构。制冷剂在流体通道50内流动时,当制冷剂碰到凸包80后将绕着圆台结构的侧壁流动,以对制冷剂进行扰流,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该凸包80还可以为圆锥台结构或其他具有同等功能的形状。

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器扁管90,多个换热器扁管90间隔设置,多个换热器扁管90的进液部均连通设置以形成进液腔,换热器扁管90为实施例一中的换热器扁管90。图11中的箭头方向为制冷剂的流向。

具体的,换热器扁管90包括插接部70,一个换热器扁管90的插接部70插入另一个换热器扁管90内,以通过换热器扁管90的插接部70连接相邻两个换热器扁管90。采用这样的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不需要设置额外的集流管,只需要将多个换热器扁管90的进液部30和出液部60分别堆叠连接起来即可,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安装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还包括接管100。在将多个换热器扁管90连接安装好后,只需要分别在端部的换热器扁管90处的进液部30和出液部60分别连接一个接管100,通过接管100分别向进液部30内通入制冷剂、将出液部60内的制冷剂排出。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在工作时,制冷剂通过一个接管100进入各个换热器扁管90的进液部30,并通过各个进液部30进入相应的流体通道50内,并随后从相应的出液部60流入至另一接管100中。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还包括边板110和翅片120,边板110安装在端部的换热器扁管90附近,翅片120位于相邻两个换热器扁管90之间。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换热器的端部设置进液部和出液部能够方便地通入或排出制冷剂,不需要设置相应的集流管,节约了换热器扁管的材料,降低了换热器扁管的成本,减小了换热器扁管的容积;换热器扁管设置节流部,提高了制冷剂的入口压力,使制冷剂汽、液两相混合更充分,便于换热器扁管的分液,提高了换热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器的安装方式简单,便于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