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灶用长明火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9336发布日期:2019-12-06 16:50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灶用长明火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灶长明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灶用长明火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餐饮大国,市场上存量的灶头有3000万只以上之多。目前,市场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商用炉灶仍然采用人工点火方式,导致厨师操作非常不方便。长明火装置的应用,不仅可避免厨师频繁点火操作,还可结合熄火保护控制装置实现熄火保护,因此,长明火装置的可靠设计对于商用炉灶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炉灶的炉圈沿火焰喷燃方向设有多个排烟沟槽,该传统设计一可减轻意外爆锅时的爆发能量,二可降低炉膛压力从而有利于避免长明火的熄灭。而余热利用功能炉灶的炉圈却大都不设排烟沟槽,目的是为了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然而缺陷则是会因无排烟沟槽而导致炉灶炉头燃烧时炉膛压力较传统的高很多,极其容易造成炉灶燃烧时长明火的熄灭状况,这不仅容易致使熄火保护功能开启,从而进一步导致炉灶炉头燃烧被强行终止,同时也易于导致商用炉灶的防空烧功能不能正常使用,从而给厨师带来诸多不必要的操作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紧凑合理且操作快捷方便的炉灶用长明火点火装置,其具有确保炉灶点火容易和燃烧稳定的特点,且即使在炉膛密闭燃烧工况下,并出现炉膛高压力或炉膛压力频繁骤然升降状况时,也能确保炉灶长明火保持正常稳定的燃烧状态,从而为确保炉灶的余热利用效率和防空烧功能提供了先决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炉灶用长明火点火装置,包括用于供气的气路管以及用于点火的点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管包括轴线垂直于点火针的针头轴线的水平管段,且水平管段的管壁处贯穿开设有供点火针的针头伸入的泄压呼吸孔,所述泄压呼吸孔孔径大于点火针的针头直径,以使得泄压呼吸孔孔壁与点火针的针头外壁间存有用于泄压排气及空气进入的配合间隙,以水平管段管腔内的气体流向来命名水平管段的前方向及后方向,在泄压呼吸孔的后方设置与水平管段轴线同轴的1个或多个蜂窝板,贯穿蜂窝板板体的蜂窝孔则构成可供气路管内气体通过的导流孔。

优选的,环绕水平管段轴线而在水平管段外壁处贯穿状的均布有辅助孔,所述辅助孔位于泄压呼吸孔与蜂窝板之间的水平管段管身处。

优选的,各个辅助孔轴线与泄压呼吸孔轴线在同一点处交叉且交叉点位于水平管段轴线上。

优选的,点火针的针头离水平管段内壁的距离小于针头外壁至泄压呼吸孔边界的距离,以确保点火电弧发生于点火针的针头与其针头所指向的水平管段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气路管外形呈“l”型管状,并由铅垂管段以及所述水平管段彼此首尾衔接形成;所述铅垂管段插接固定于长方盒状的支架内;点火针包括定位管段以及由定位管段前端面同轴延伸出的针头,所述定位管段与铅垂管段彼此平行且两者长度方向均平行支架长度方向。

优选的,在支架的宽边所在的两侧盒壁处贯穿状的布置有连通支架盒腔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为三对同轴孔,包括以两组为一对的第一贯穿孔、以两组为一对的第二贯穿孔及以两组为一对的第三贯穿孔;在支架的开设贯穿孔的其中一个盒壁的外壁处面贴合状的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与各贯穿孔同轴的定位孔;将各定位孔依次命名为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所述铅垂管段同轴插入并固定在第一定位孔处,并依次穿过两组为一对的第一贯穿孔,此时定位板面贴合状的止口配合于支架的相应盒壁处;点火针的定位管段的供点火针伸出的一端设置第一轴肩,定位管段依次同轴穿过第二定位孔及两组为一对的第二贯穿孔,且第一轴肩止口配合于支架相应侧壁的外壁面处;本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长明火及主炉头火焰的火焰探针,火焰探针包括定位管段以及由定位管段处同轴延伸出的探针,火焰探针伸出的一端设置第二轴肩,以使得焰探针的定位管段依次同轴穿过第三定位孔及两组为一对的第三贯穿孔后,第二轴肩可止口配合于支架相应侧壁的外壁面处,火焰探针的探针头沿气路管的铅垂管段延伸后再与气路管的水平管段同向延伸;第三定位孔处设置有供火焰探针的弯折状的探针头穿过的避让槽口。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孔壁处设置有沿定位孔弦面方向布置的防转面,以避免火焰探针与点火针在工作时产生沿自身轴线的转动动作。

优选的,所述铅垂管段的相对与水平管段配合端的另一端处螺纹配合有止口螺母,当铅垂管段沿支架长度方向达到最大抽拉高度时,止口螺母与支架相应侧壁间构成止口限位配合。

优选的,水平管段的气体喷出端设置斜切角,所述火焰探针的探针头的弯折段设置与所述斜切角等角度的弯折段,以使得火焰探针的水平段位于水平管段的气体喷出路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将气路管延伸出水平管段,从而与点火针间形成十字交叉状布局,进而使得点火针的针头能贯穿水平管段外壁并伸入水平管段管腔所形成的气路通道内。这样,一方面,点火针的针头可直接对水平管段的内管壁放电,同时电弧会直接形成在气体的行进路径上,可实现高效率的点火操作。而另一方面,通过在点火针的后方布置蜂窝板,从而利用蜂窝板自身的蜂窝孔结构,使得火焰尾焰能自然的在蜂窝板的蜂窝孔内持续燃烧和生根,从而形成长明火环境。更值得注意的是,水平管段上设置的供点火针的针头伸入的孔,同时也利用对该孔孔径的控制而使之形成泄压呼吸孔。换言之,泄压呼吸孔孔壁与点火针针头外壁间是具备配合间隙的,而该配合间隙,在炉膛内骤然压力增加或者压力骤升骤降时,可通过配合间隙而完成炉膛内压力与外部环境压力的快速高效交换,最终确保炉膛内压力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同时的,当点火针相对水平管段内管壁放电点火或水平管段内出现燃烧不充分现象时,不仅水平管段内的燃烧废气如co和co2等可经由上述配合间隙被排出,同时外界环境中的o2也可以经由配合间隙而被吸入,从而以上述呼吸结构来确保甚至提升炉膛点火的快速性和燃烧稳定性。

综上,可显然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了确保炉灶点火容易和炉膛内火焰燃烧稳定的特点。即使在炉膛密闭燃烧工况下,并出现炉膛高压力或炉膛压力频繁骤然升降状况时,也能通过泄压呼吸孔和蜂窝板的协同配合,从而确保炉灶长明火保持正常稳定的燃烧状态,最终为确保炉灶的余热利用效率和防空烧功能提供了先决条件。

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在泄压呼吸孔之外,同步环绕水平管段轴线而布置一圈辅助孔。各个辅助孔轴线与泄压呼吸孔轴线在同一点处交叉且交叉点位于水平管段轴线上,也即辅助孔与泄压呼吸孔的轴线位于水平管段的同一横截面上。通过辅助孔的上述布局:一方面,利用辅助孔与外界的连通性,从而可辅助泄压呼吸孔,实现气路管管腔与外部大气环境的连通效果,以提升气压平衡效果,并辅助和提升燃烧废气的呼出效率和氧气的吸入效果。另一方面,一圈设置的辅助孔,也能使得部分燃烧尾焰能在辅助孔内燃烧,从而使得该处形成一圈火带,该火带与蜂窝板处本就存在的尾焰能够彼此呼应进而形成火场,最终可有效避免火焰意外熄灭状况。实际操作时,由于泄压呼吸孔朝下朝内,那么自然各辅助孔就朝上朝外。此时,朝上朝外的辅助孔次要的起到炉膛内压力的泄压功能,而更多起到气体呼吸目的,因为气体因自身气体特性更易于上行。泄压呼吸孔朝下朝内,因此次要的起到气体呼吸目的,而又主要因配合间隙的存在而具备优良的泄压效果。泄压呼吸孔与辅助孔彼此协同而又各司其责,更确保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及稳定性。

3)、通过点火针和“地”也即与水平管段内管壁间间隙的优化设计,可有效确保其点火过程的稳定性。同样的,蜂窝板与泄压呼吸孔间间距也需要单独调定:一方面使得火更易点着,另一方面也可保障蜂窝板处持续燃烧的尾焰能更好的与辅助孔处火带彼此响应,从而形成更为稳定的火场环境。

4)、进一步的,实际操作时,气路管应当包括铅垂管段及水平管段。水平管段用于设置上述蜂窝板及实现与点火针的配合等,而铅垂管段则作为进气段和配合支架的配合段。支架的设置,则用于实现点火针、气路管乃至火焰探针的一体式固接,以确保整体体积的小巧性和紧凑性。

5)、对于支架而言,其一方面以各个贯穿孔来实现点火针、气路管乃至火焰探针的一体式固接;另一方面,再以定位板来止口配合点火针及火焰探针,以确保各者安装位置的精确定位目的。通过上述支架结构,也实现了整体构造的便于拆装性。一旦某个部件损坏,只需向上拔出气路管,即可随便对点火针乃至火焰探针进行在线的拆装操作,其拆装流程极为便捷。正常安装时,每一对贯穿孔在支架上都是上下两个。贯穿孔其实也具有定位的作用,贯穿孔孔径小于点火针或火焰探针的轴肩尺寸,使得两根针在竖直放置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会向下掉。

6)、止口螺母的设置,目的是限制气路管的最大抬升高度。也即是当需要对点火针或火焰探针进行拆装时,此时气路管的最大抽拉范围也是需要有所限定。而由于止口螺母与水平管段间是螺纹配合,也即上述最大抬升高度是可以调节的,以确保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

7)、斜切角的设置,一方面起到避让火焰探针的安装位置的功能,以使得火焰探针与气路管间彼此互相避让;另一方面,也使得火焰探针能直接位于水平管段的气体喷出路径上,以便依靠一根火焰探针即可同时检测长明火和主炉头火焰,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流程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10-气路管11-水平管段11a-斜切角12-铅垂管段

13-泄压呼吸孔14-辅助孔

20-点火针21-定位管段21a-第一轴肩

30-蜂窝板40-支架

41-第一贯穿孔42-第二贯穿孔43-第三贯穿孔

50-定位板51-第一定位孔52-第二定位孔53-第三定位孔

54-避让槽口55-防转面

60-火焰探针60a-第二轴肩60b-弯折段61-定位管段

70-止口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电子点火的可靠性取决于多重因素,除了点火针本身的性能因素外,还取决于点火针与“地”间的间隙、电弧的强度和长明火预混合燃气流经的通道位置等。一般地,点火间隙小会导致放电电压低、拉弧长度短、电弧强度低,点燃燃气难度也随之增高;电弧集中发生的位置若偏离燃气流经的主要通道,会导致点燃燃气困难。而长明火燃烧的稳定性也取决于多重因素,除了受长明火燃气输入功率大小和因配风不同而导致的空燃比的变化因素影响外,还取决于长明火火焰离焰的程度、炉膛内的气压水平等。如果离焰严重或炉膛压力过大或骤然过小,均易导致长明火熄灭。当然,若火焰探针和火焰接触状况不好,点火器会启动熄火保护功能,也会导致长明火的熄灭。

有鉴于次,本实用新型特给出了一系列的改进结构,目的是即使在炉膛密闭燃烧工况下,并出现炉膛高压力或炉膛压力频繁骤然升降状况时,也能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构造,从而确保炉灶长明火保持正常稳定的燃烧状态,最终为确保炉灶的余热利用效率和防空烧功能提供了先决条件。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其主要结构包括“l”型管状的气路管10、直杆状的点火针20、弯折管状的火焰探针60、支架40以及起到止口定位功能的定位板50。其中:

气路管10如图1及图3所示的为直角管状,并由铅垂管段12和水平管段11配合构成。水平管段11作为喷嘴段,其用于配合点火针20以用于布置蜂窝板30。蜂窝板30的结构构造则参照图2所示,其为圆板状且其上阵列状或环绕均布若干通孔。实际操作时,由于点火针20经由泄压呼吸孔13伸入水平管段11内,从而一方面可利用点火针20与水平管段11管壁之间间隙来形成电弧放电间隙;另一方面则可利用泄压呼吸孔13与如图4-6所示的辅助孔14,来协同的实现对炉膛内压力的泄压以及对气路管10内火场环境的燃烧维持目的。当然,实际操作时,气路管10不是单纯的划分为铅垂管段12和水平管段11,而是也可以呈现如图3所示的,首先以“l”状的外管体来固接定位板50,再在外管体内套设一根内管体从而构成铅垂管段12,当然,以上为气路管10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酌情修正,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

而进一步的,火焰探针60本身呈现了如图3-6所示的三段式的弯弧状,包括水平管身、45°的连接管身以及铅垂管身,再依靠水平管段11处的斜切角11a的配合,从而确保了火焰探针60能与水平管段11间彼此同轴,以便依靠一根火焰探针60即可起到同时检测长明火和主炉头火焰的目的。

对于支架40而言,其一方面以各个贯穿孔来实现点火针20、气路管10乃至火焰探针60的一体式固接;另一方面,再以定位板50来止口配合点火针20及火焰探针60,以确保各者安装位置的精确定位目的。通过上述支架40结构,也实现了整体构造的便于拆装性。一旦某个部件损坏,只需向上拔出气路管10,即可随便对点火针20乃至火焰探针60进行在线的拆装操作,其拆装流程极为便捷。

为便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此处参照图1及图4-6,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拆装操作过程作以下描述:

本实用新型处于常规工作状态时,是呈现图1所示状态的,此时各部件间彼此配合紧凑。当点火针20或火焰探针60甚至是气路管10出现问题而需要在线检测甚至是更换时,可先如图4所示的抽拉气路管10,从而使得定位板50首先脱离点火针20与火焰探针60。之后,如图5所示的旋转气路管10的铅垂管段12,从而使得定位板50完全避开点火针20与火焰探针60的拆除路径。最后,可如图6所示的,沿上行方向拔出点火针20或火焰探针60,以供更换。当需要对点火针20或火焰探针60进行拆装时,此时气路管10的最大抽拉范围是有所限定的,此处依靠如图6所示的止口螺母70与支架40相应侧壁的限位配合来实现。而由于止口螺母70与水平管段11间是螺纹配合,也即上述最大抽拉范围或者说最大抬升高度是可以调节的,以确保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