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热交换单元及三通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8490发布日期:2020-04-21 18:4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热交换单元及三通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或燃气采暖热水炉领域,特别涉及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单元,以及使用该热交换单元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现有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一般为二路,一路为水路,另外一路为气路,热气将水加热。市场上的不锈钢热交换器要钎焊制造,成本高,设备要求高,而管片式或强化换热的各种换热管易生成水垢及燃烧灰尘堵塞,管片式换热器采用强化换热的方式翅片压形破坏层流同时使得排烟间隙变窄,排烟阻力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制作成本低的板式热交换单元,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制作成本低的三通热交换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式热交换单元,包括由左换热板和右换热板对接组成单元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换热板上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进水连通口、第二出水连通口,所述的右换热板上设有与第一进水口相对并连通的第一进水连通口、与所述的第一出水口相对并连通的第一出水连通口、与所述的第二进水连通口相对并连通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二出水连通口相对并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的左换热板和右换热板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与左换热板围成有第一水腔,所述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分别与第一水腔连通,所述的隔板与右换热板之间围成有第二水腔,所述的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分别与第二水腔连通,所述的左换热板和右换热板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外壁凸起,所述的外壁凸起在内壁一侧形成内壁凹槽,所述的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内设有多个内凸起。

如上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连通口、第二出水连通口的孔口边缘设有向外凸出的插接环。

如上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凸起分别设在所述的左换热板和右换热板的内侧壁上并顶在所述的隔板上,所述的内凸起在所述的左换热板和右换热板的外壁上形成外壁凹槽。

如上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凸起设在隔板的左右两端面上并分别顶在左换热板和右换热板的内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上设有边缘与所述的第一进水连通口贴紧使第一进水连通口与第二水腔密封的第一环形凸起口、与与所述的第一出水连通口贴紧使第一出水连通口与第二水腔密封的第二环形凸起口、所述的第二进水连通口贴紧使第二进水连通口与第一水腔密封的第三环形凸起口,与所述的第二出水连通口贴紧使第二出水连通口与第一水腔密封的第四环形凸起口。

如上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换热板内侧壁上在所述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进水连通口、第二出水连通口的周围设有第一导水凹槽,所述的右换热板上在所述的第一进水连通口、第一出水连通口、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周围设有第二导水凹槽。

一种使用上述板式热交换单元的三通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单元本体相层叠,相邻单元本体之间的外壁凸起相顶靠使单元本体之间形成烟气通道,所述的第一进水口的插接环、第一出水口的插接环、第二进水连通口的插接环、第二出水连通口的插接环分别插入到相邻单元本体的第一进水连通口、第一出水连通口、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内,最左侧的左换热板上的第二进水连通口、第二出水连通口以及最右侧的右换热板上的第一出水连通口、与所述的第二进水连通口封闭。

如上所述的一种三通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三通热交换器还有包括外壳,所述的单元本体设在外壳内,所述的最左侧的左换热板上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分别设有伸出外壳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最右侧所述的右换热板上的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分别设有伸出外壳的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单元本体由左换热板和右换热板组成,通过隔板隔开,通过两路水可以进行热交换,而两路水可以作为不同用途使用,一路通过第一进水口进入到第一水腔,横向流动后,从第一出水口流出,另一路水经过第二进水口第二水腔,横向流动后,从第二出水口流出,外壁上的外壁凹槽、外壁凸起为了增加烟气的换热面积,这样通过两个路水和气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多个单元本体相层叠后,各个插接环分别插入到各个孔口内后,形成水流通道,最外侧的进水口接入水后,经过水流通道到达各个单元内,插接环在水流通道内形成台阶,使水能够紊流,提供热效率,相邻单元本体之间由于外壁凸起相顶靠,间隔了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烟气通道,一个单元本体内通过两路水对流,加热快,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单元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单元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单元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单元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板式热交换单元,包括由左换热板1和右换热板2对接组成单元本体10,左换热板1和右换热板2具有凹腔,两凹腔相对接,所述的左换热板1上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第一进水口11、第一出水口12以及第二进水连通口13、第二出水连通口14,右换热板2上设有与第一进水口11相对并连通的第一进水连通口21、与第一出水口12相对并连通的第一出水连通口22、与第二进水连通口13相对并连通的第二进水口23、与第二出水连通口14相对并连通的第二出水口24,左换热板1和右换热板2之间设有隔板3,隔板3将左换热板1和右换热板2内部隔开,隔板3与左换热板1围成有第一水腔4,第一进水口11、第一出水口12分别与第一水腔4连通,隔板3与右换热板2之间围成有第二水腔5,第二进水口23、第二出水口24分别与第二水腔5连通。隔板3上设有边缘与第一进水连通口21贴紧使第一进水连通口21与第二水腔5密封的第一环形凸起口35、与第一出水连通口22贴紧使第一出水连通口22与第二水腔5密封的第二环形凸起口36、第二进水连通口13贴紧使第二进水连通口13与第一水腔4密封的第三环形凸起口37,与第二出水连通口14贴紧使第二出水连通口14与第一水腔4密封的第四环形凸起口38,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两个水腔之间的分隔以及水腔与各个口的连通。左换热板1和右换热板2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外壁凸起9,外壁凸起9在内壁一侧形成内壁凹槽8,第一水腔4和第二水腔5内设有多个内凸起7,内凸起7为了水流在第一水腔4和第二水腔5内纵向流动时,使水紊流,使水热交换充分,提高换热效率。内凸起7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实施例一,内凸起7分别设在左换热板1和右换热板2的内侧壁上并顶在隔板3上,内凸起7在左换热板1和右换热板2的外壁上形成外壁凹槽6。还可以是实施例二的方式,即内凸起7设在隔板3的左右两端面上并分别顶在左换热板1和右换热板2的内侧壁上,一侧的内凸起7会在另一面形成凹槽。左换热板1内侧壁上在第一进水口11、第一出水口12以及第二进水连通口13、第二出水连通口14的周围设有第一导水凹槽15,右换热板2上在第一进水连通口21、第一出水连通口22、第二进水口23、第二出水口24周围设有第二导水凹槽26。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使用上述板式热交换单元的三通热交换器,包括外壳30,外壳30内设有多个单元本体10相层叠,相邻单元本体10之间的外壁凸起9相顶靠使相邻单元本体10之间形成烟气通道,通过外壁凸起9使单元本体1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从而形成烟气通道,第一进水口11的插接环25、第一出水口12的插接环25、第二进水连通口13的插接环25、第二出水连通口14的插接环25分别插入到相邻单元本体10的第一进水连通口21、第一出水连通口22、第二进水口23、第二出水口24内,多个单元本体10相层叠插接完后,相邻的第一进水连通口21和第一进水口11插接完后,形成第一进水通道,相邻的第一出水连通口22和第一出水口12插接完后,形成第一出水通道,第二进水连通口13与第二进水口23插接完后、第二出水连通口14,最左侧的左换热板1上的第二进水连通口13、第二出水连通口14以及最右侧的右换热板2上的第一出水连通口22、与第二进水连通口13封闭。最左侧的左换热板1上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分别设有伸出外壳30的第一进水管31和第一出水管32,最右侧右换热板2上的第二进水口23、第二出水口24分别设有伸出外壳30的第二进水管33和第二出水管34。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不包括有外壳30。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热交换单元采用了热交换单元实施例二的结构。

使用时,两路水作为不同的用途,例如第一水腔4中的水作为冲凉水,第二水腔5中的水作为取暖的水,在使用时,假设冲凉水在使用时取暖的水没有使用,那么第一水腔4中流动,第二水腔5是静止的,烟气在加热时,第二水腔5的水不停受热,温度会高于第一水腔4,会给第一水腔4中的水加热,反过来也是如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