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214发布日期:2019-11-12 21:3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空调设备的空调系统的回路中,设有套管式换热器进行中间换热,但是,套管式换热器空间体积大,设置套管式换热器会使得空调设备的体积量大幅提升,不利于空调设备的小型化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底盘;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和套管式换热器,所述压缩机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套管式换热器围绕在所述压缩机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使套管式换热器嵌套分布在压缩机外侧,这样设计更充分地利用了套管式换热器中部区域的空间来容纳压缩机,相应地,也利用了压缩机所避让出的周围空间来容置套管式换热器,使得空调设备内部体积本身较大的部件之间(压缩机与套管式换热器之间)良好地契合以形成紧凑型分布,较之现有技术中单独增设一个区域来容纳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而言,对空调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效率更高,实现整个空调设备虽设置有套管式换热器但体积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解决现有因设置套管式换热器导致空调设备体积尺寸过多增加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管式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形成有间隙,其中,所述空调设备还包括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之间。

套管式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内外间隔分布以使两者间形成有间隙,并且通过第一挡壁将套管式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隔开,利用第一挡壁可以起到阻挡热量的效果,抑制压缩机与套管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过程,提升空调设备能效。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挡壁间隔设置的第二挡壁,所述第二挡壁位于所述第一挡壁远离所述压缩机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壁及所述第二挡壁设在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底盘合围出绕管槽,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绕设于所述绕管槽内。

利用第二挡壁可以起到阻挡热量的效果,抑制套管式换热器向外传热,提升空调设备能效。且将套管式换热器绕设于绕管槽内,这样,套管式换热器可直接在底座上绕制安装,产品装配更方便,且利于压缩机与套管式换热器之间更精密地定位,使压缩机与套管式换热器之间维持良好的传热抑制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挡壁设有缺口,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一端沿所述缺口伸出所述绕管槽。

在第二挡壁上设置缺口用于供套管式换热器出管,这样,套管式换热器的绕管装配更加方便,且利用缺口可实现对套管式换热器出管位置进行定位指示,提升出管位置精度,更方便于整个空调系统的管路的流水线装配。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挡壁远离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一侧;风机组件,配置为驱动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

利用第二挡壁可在第一换热器与套管式换热器之间起到阻挡热量的效果,减小第一换热器与套管式换热器之间的相互热影响,提升产品能效。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挡壁对应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表面上设有凸起。

凸起可用于与第一换热器抵靠使第一换热器避空,从而避免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挡壁的相对表面之间面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挡壁之间的导热面积,从而降低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挡壁内侧的套管式换热器之间的相互热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换热器对应于第二挡壁的部位形成通风死角,这样,第一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更有保障,再一方面,可利于第一换热器表面的凝水沿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挡壁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防止第一换热器的凝水沿第二挡筋流到套管式换热器处。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子换热器和第二子换热器,所述第一子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子换热器的下方,所述第二子换热器及所述风机组件均倾斜布置,使所述第二子换热器的上部与所述风机组件的上部相向靠近。

使第二子换热器和风机组件均倾斜布置,并使两者的上部相向靠近,这样,第二子换热器与风机组件大致形成倒V角或八字形造型,可与压缩机的顶部部位更良好的契合,进一步提升部件之间的紧凑性,且利于降低产品的高度尺寸。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部件、扇叶及驱动件,所述扇叶位于所述风道部件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扇叶连接并驱动所述扇叶旋转,其中,所述风道部件包括蜗壳风道及形成于所述蜗壳风道的蜗壳出风口,所述蜗壳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斜上方,并搭靠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上。

设置风机组件的风道部件搭靠在第一换热器上,例如搭靠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子换热器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倾斜的风机组件与第一换热器之间相互支撑形成稳定,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且一方面,使得风机组件与第一换热器之间搭靠衔接适配性更好,风机组件不会过多地突出于第一换热器的表面,这样的结构更利于与产品外壳契合,避免产品外壳与风机组件及第一换热器之间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另一方面,蜗壳出风口的出风朝向避开了第一换热器表面的区域,可以减小出风回流现象,提升产品能效。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蜗壳出风口的出风端端面上形成有出风口轮廓及隔离带,所述隔离带位于所述出风口轮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且所述出风口轮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通过所述隔离带过渡。

这样,利用隔离带的隔开作用,可减小出风口轮廓处的气流与第一换热器之间的相互热影响,并抑制出风口轮廓处的气流向第一换热器表面流动,减小出风回流现象,提升产品能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离带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凹槽。

凹槽一方面可以起到减重效果,且可以提升风道部件的成型质量,另一方面,利用凹槽可以抑制传热,减小出风口轮廓处的气流与第一换热器之间的相互热影响。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设备还包括:支架,位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并与所述底盘相连,所述风道部件设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风道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倾斜。

可以实现将风机组件安装于底盘,同时,支架可对风机组件支撑以提升风机组件高度,满足驱动气流与第一换热器换热的需求的同时,利于使风机组件避开压缩机周围的套管式换热器,减小气流对套管式换热器的影响,同时,也利于使风机组件避开套管式换热器带来的风阻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部件包括第一风道盖板和第二风道盖板,所述第一风道盖板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风道盖板盖合于所述第一风道盖板,且所述第二风道盖板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盖板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这样,更充分地利用的套管式换热器避让出的空间来容纳风道部件的凸出部位,进一步提升产品部件之间的紧凑性,精简产品的整体尺寸。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设备还包括:外壳,与所述底盘相连并与所述底盘合围出容纳空间,所述空调系统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倾斜壁和第二倾斜壁,所述第一倾斜壁与所述第二倾斜壁之间向上逐渐靠拢,所述外壳还包括提手部,且所述提手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倾斜壁与所述第二倾斜壁相互靠拢的一端。

本结构中,可利用外壳的第一倾斜壁与第二倾斜壁所呈造型来适应风机组件与第二子换热器所呈造型,避免外壳与空调系统之间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提升产品内部部件的结构紧凑性,且通过使提手部形成于第一倾斜壁与第二倾斜壁相互靠拢的一端,一方面,这样所形成的提手部更薄些,更方便于用户手持提手部,另一方面,有利于使提手部对应空调系统的重心,这样,提取产品更省力也更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调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空调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空调设备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空调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空调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底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底盘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所示底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底盘与套管式换热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底盘、套管式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的组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底盘、套管式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的组合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底盘、套管式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的组合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的组件增加风机组件及支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所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所示结构的后视示意图;

图19是图16中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0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所示空调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所示空调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4图22中所示空调设备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空调设备,110底盘,111第一挡壁,112第二挡壁,1121缺口,1122凸起,113绕管槽,114水箱,120空调系统,121压缩机,122套管式换热器,1221壳程,1222管程,123第一换热器,1231第一子换热器,1232第二子换热器,124风机组件,1241风道部件,12411蜗壳风道,12412蜗壳出风口,12413出风口轮廓,12414隔离带,12415凹槽,12416第一风道盖板,12417第二风道盖板,1242扇叶,1243驱动件,125节流装置,130外壳,131进风格栅,132出风格栅,133第一倾斜壁,134第二倾斜壁,135提手部,140支架,141避让槽,210第二换热器,220气流驱动部件,231底座,2311安放平台,232活动部件,2321空调出风口,2322空调进风口,240流体驱动装置,250行走装置,300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设备。

如图1至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100,包括:底盘110和空调系统120,空调系统120包括压缩机121和套管式换热器122,压缩机121设在底盘110上,套管式换热器122围绕在压缩机121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100,使套管式换热器122嵌套分布在压缩机121外侧,这样设计更充分地利用了套管式换热器122中部区域的空间来容纳压缩机121,相应地,也利用了压缩机121所避让出的周围空间来容置套管式换热器122,使得空调设备100内部体积本身较大的部件之间(压缩机121与套管式换热器122之间)良好地契合以形成紧凑型分布,较之现有技术中单独增设一个区域来容纳套管式换热器122的结构而言,对空调设备100内部空间的利用效率更高,实现整个空调设备100虽设置有套管式换热器122但体积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解决现有因设置套管式换热器122导致空调设备100体积尺寸过多增加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套管式换热器122与压缩机121之间形成有间隙,其中,空调设备100还包括第一挡壁111,第一挡壁111位于压缩机121与套管式换热器122之间。利用第一挡壁111可以起到阻挡热量的效果,抑制压缩机121与套管式换热器122之间的传热过程,提升空调设备100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空调设备100还包括与第一挡壁111间隔设置的第二挡壁112,第二挡壁112位于第一挡壁111远离压缩机121的一侧,换热言之,第一挡壁111面朝压缩机121的一侧为其内侧,背朝压缩机121的一侧为其外侧,第二挡壁112设置在第一挡壁111外侧。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一挡壁111及第二挡壁112设在底盘110上,并与底盘110合围出绕管槽113,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套管式换热器122绕设于绕管槽113内。利用第二挡壁112可以起到阻挡热量的效果,抑制套管式换热器122向外传热,提升空调设备100能效,且套管式换热器122可直接在底座231上绕制安装,产品装配更方便,且利于压缩机121与套管式换热器122之间更精密地定位,使压缩机121与套管式换热器122之间维持良好的传热抑制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第二挡壁112设有缺口1121,套管式换热器122的一端沿缺口1121伸出绕管槽113。这样,套管式换热器122的绕管装配更加方便,且利用缺口1121可实现对套管式换热器122出管位置进行定位指示,提升出管位置精度,更方便于整个空调系统120的管路的流水线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挡壁111为周圈间断式的结构,也即第一挡壁111周圈不连续,这样,第一挡壁111可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力,使得第一挡壁111的适应性和协调性更好,与套管式换热器122的配合也更加稳定。且周圈间断式的结构对于压缩机121形状的适应和避让效果也更好,使得第一挡壁111的形状可随压缩机121布置需求灵活地调整。且周圈间断式的结构成型更容易,提升第一挡壁111的成型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挡壁112为周圈间断式的结构,也即第二挡壁112周圈不连续,这样,第二挡壁112可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力,使得第二挡壁112的适应性和协调性更好,与套管式换热器122的配合也更加稳定。且周圈间断式的结构成型更容易,提升第二挡壁112的成型质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第一挡壁111为周圈连续的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第二挡壁112为周圈连续的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绕管槽113,而是使套管式换热器122采用如捆绑绳捆扎、卡扣卡接等方式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壁111也可利用贴覆于套管式换热器122内侧面上的隔热垫替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挡壁112也可利用贴覆于套管式换热器122外侧面上的隔热垫替换。

优选地,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套管式换热器122构造成跑道形。一方面,可以理解的是,跑道形的套管式换热器122具有两个直边段和两个弯曲段,其中一个弯曲段位于两个直边段的一端,另一个弯曲段位于两个直边段的另一端,这样的结构流阻不大,且可使得套管式换热器122内形成直线流动和曲线流动的交替变化,有利于打破套管式换热器122的管程1222及壳程1221内的层流状态,使得流体温度更加均匀,提升管程1222与壳程1221流体之间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在环状的跑道形的中部区域内,利用跑道形的两个弯曲段所避让出的空间,可以对压缩机121上附设的储液罐、汽液分离器等部件适当避让和容纳,而无需增加套管式换热器122整体的绕制半径尺寸,满足压缩机121与套管式换热器122之间契合需求的同时,可利于套管式换热器122小型化,同时,在环状的跑道形的外侧,利用跑道形的两个直边段所避让出的空间,可以对空调设备100的其他部件进行容纳和安装,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紧凑性。

当然,前述实施方式仅是本设计的优选技术方案,实际上,本设计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也可将套管式换热器122设置为大致呈椭圆形、方形、矩形、三角形、五边形等的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图17所示,空调系统120还包括第一换热器123和风机组件124。具体地,第一换热器123位于第二挡壁112远离套管式换热器122的一侧,换热言之,第二挡壁112面朝套管式换热器122的一侧为其内侧,背朝套管式换热器122的一侧为其外侧,第一换热器123设于第二挡壁112的外侧;风机组件124配置为驱动气流与第一换热器123换热。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热器123为风冷式换热器,并供气流与第一换热器123内部的冷媒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的迎风侧或背风侧表面的宽度多大于其厚度,相应地,设计第一换热器123位于套管式换热器122的侧方,可以具体理解为第一换热器123的迎风侧或背风侧的表面面对套管式换热器122,这样设计可实现第一换热器123与套管式换热器122甚至压缩机121之间紧凑布置,进一步缩减产品整体尺寸。

且其中,利用第二挡壁112可在第一换热器123与套管式换热器122之间起到阻挡热量的效果,减小第一换热器123与套管式换热器122之间的相互热影响,提升产品能效。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1所示,第二挡壁112对应于第一换热器123的表面上设有凸起1122。凸起1122可用于与第一换热器123抵靠使第一换热器123避空,从而避免第一换热器123与第二挡壁112的相对表面之间面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第一换热器123与第二挡壁112之间的导热面积,从而降低第一换热器123与第二挡壁112内侧的套管式换热器122之间的相互热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换热器123对应于第二挡壁112的部位形成通风死角,这样,第一换热器123的换热面积更有保障,再一方面,可利于第一换热器123表面的凝水沿第一换热器123与第二挡壁112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防止第一换热器123的凝水沿第二挡筋流到套管式换热器122处。

更具体地,如图9和图11所示,凸起112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凸起1122的数量为多个,以形成多处支撑,这样,对第一换热器123的避空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1所示,凸起1122优选为凸棱,优选凸棱上下竖直或倾斜地延伸,且对于凸棱的数量为多条的情况,优选多条凸棱之间相互间隔地分布,以使凸棱之间形成供气流或水经过的通道。

可选地,风机组件124包括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具有风压高、风量大、体积小等优点,设置风机组件124包括离心风机,在满足第一换热器123换热需求的同时,可进一步缩减产品尺寸。

可选地,如图15和图17所示,压缩机121位于风机组件124与第一换热器123之间。这样设计利用了压缩机121避让出的空间来满足风机组件124与第一换热器123之间的间隔需求,实现换热高效性的同时,使得产品的整体布局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第一换热器123包括第一子换热器1231和第二子换热器1232,第一子换热器1231位于第二子换热器1232的下方,第二子换热器1232及风机组件124均倾斜布置,使第二子换热器1232的上部与风机组件124的上部相向靠近。这样,第二子换热器1232与风机组件124大致形成倒V角或八字形造型,可与压缩机121的顶部部位更良好的契合,进一步提升部件之间的紧凑性,且利于降低产品的高度尺寸。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风机组件124包括风道部件1241、扇叶1242及驱动件1243,扇叶1242位于风道部件1241内,驱动件1243与扇叶1242连接并驱动扇叶1242旋转。

其中,如图15、图16和图17所示,风道部件1241可具体为蜗壳风道部件,风道部件1241具体包括蜗壳风道12411及形成于蜗壳风道12411的蜗壳出风口12412,蜗壳出风口12412朝向第二子换热器1232的斜上方,并搭靠在第二子换热器1232上。这样有利于倾斜的风机组件124与第二子换热器1232之间相互支撑形成稳定,并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且本结构中,风机组件124不会过多地突出于第二子换热器1232的表面,更利于与产品外壳130契合,避免产品外壳130与风机组件124及第二子换热器1232之间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同时,使得蜗壳出风口12412的出风朝向避开了第二子换热器1232表面的区域,可以减小出风回流现象,提升产品能效。

优选地,如图17所示,蜗壳出风口12412的出风端端面与第二子换热器1232的表面的倾角相适,也即蜗壳出风口12412的出风端端面与第二子换热器1232的表面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以使得蜗壳出风口12412的出风端端面与第二子换热器1232的表面之间可平缓地衔接过渡,这样的结构更利于与产品外壳130契合,避免产品外壳130与风机组件124及第二子换热器1232之间不必要的空间浪费,且产品的外壳130也不用太过复杂,更利于加工生产。

更具体地,蜗壳出风口12412用于排出气流的一端的端面形成为出风端端面,其中,如图15、图16和图19所示,蜗壳出风口12412的出风端端面上形成有出风口轮廓12413及隔离带12414,隔离带12414位于出风口轮廓12413与第二子换热器1232之间,且出风口轮廓12413与第二子换热器1232之间通过隔离带12414过渡。这样,利用隔离带12414的隔开作用,可减小出风口轮廓12413处的气流与第二子换热器1232之间的相互热影响,并抑制出风口轮廓12413处的气流向第二子换热器1232表面流动,减小出风回流现象,提升产品能效。

优选地,如图15、图16和图19所示,隔离带12414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凹槽12415。凹槽12415一方面可以起到减重效果,且可以提升风道部件1241的成型质量,另一方面,利用凹槽12415可以抑制传热,减小出风口轮廓12413处的气流与第二子换热器1232之间的相互热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5所示,空调设备100还包括支架140,支架140位于套管式换热器122远离第一换热器123的一侧,或者说,支架140与第一换热器123位于套管式换热器122相对的两侧,支架140与底盘110相连,风道部件1241设在支架140上,且风道部件1241相对于支架140倾斜。该结构可以实现将风机组件124安装于底盘110,同时,支架140可对风机组件124支撑以提升风机组件124高度,满足驱动气流与第一换热器123换热的需求的同时,利于使风机组件124避开压缩机121周围的套管式换热器122,减小气流对套管式换热器122的影响,同时,也利于使风机组件124避开套管式换热器122带来的风阻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7所示,风道部件1241包括第一风道盖板12416和第二风道盖板12417,第一风道盖板12416连接于支架140,第二风道盖板12417盖合于第一风道盖板12416,且第二风道盖板12417位于第一风道盖板12416与压缩机121之间。这样,更充分地利用的套管式换热器122避让出的空间来容纳风道部件1241的凸出部位,进一步提升产品部件之间的紧凑性,精简产品的整体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图17和图18所示,空调系统120还包括水箱114,水箱114设置在底盘110上,水箱114位于套管式换热器122远离第一换热器123的一侧且位于风机组件124的下方。这样更进一步地提升产品部件之间的紧凑性,精简产品的整体尺寸。

优选地,如图15和图18所示,风机组件124底部设有支架140,并通过支架140实现与底盘110连接,其中,支架140上设有避让槽141,水箱114嵌入于避让槽14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空调设备100还包括外壳130,外壳130与底盘110相连并与底盘110合围出容纳空间,空调系统120位于容纳空间中,如图3所示,外壳130包括第一倾斜壁133和第二倾斜壁134,第一倾斜壁133与第二倾斜壁134之间向上逐渐靠拢,这样,第一倾斜壁133与第二倾斜壁134所限定出的空间刚好与风机组件124及第二子换热相向倾斜的结构适配,其中,风机组件124的蜗壳风道12411对应于第二倾斜壁134,第二子换热器1232及蜗壳出风口12412的出风端端面刚好对应于第一倾斜壁133,避免外壳130与空调系统120之间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提升产品内部部件的结构紧凑性。

另外,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外壳130还包括提手部135,且提手部135形成于第一倾斜壁133与第二倾斜壁134相互靠拢的一端。一方面,这样所形成的提手部135更薄些,更方便于用户手持提手部135,另一方面,有利于使提手部135对应空调系统120的重心,这样,提取产品更省力也更平稳。

另外,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外壳130上对应于第一换热器123的部位构造有进风格栅131,外壳130上对应于蜗壳出风口12412的出风口轮廓12413的部位构造有出风格栅1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空调系统120包括压缩机121、套管式换热器122、第一换热器123和节流装置125。套管式换热器122包括壳程1221和管程1222,壳程1221和管程1222中的一个形成为冷媒流路,另一个形成为工作介质流路(具体如水)。压缩机121与冷媒流路及第一换热器123连接,节流装置125(如节流阀)与冷媒流路及第一换热器123连接,从而使得压缩机121、冷媒流路、第一换热器123及节流装置125串联于同一冷媒回路中。

工作介质流路用于与第二换热器210连接,工作介质流路内的工作介质经与冷媒流路中的冷媒换热后排入第二换热器210,并通过第二换热器210与气流换热实现对环境制热或制冷。

具体例如,在制热工况下,形成压缩机121-冷媒流路-节流装置125-第一换热器123-压缩机121的冷媒循环,其中,压缩机121对冷媒压缩处理,并将压缩处理后的冷媒排入冷媒流路,压缩后形成的高温高压冷媒在冷媒流路中被降温形成常温高压冷媒,从冷媒流路流出的常温高压冷媒被节流装置125节流后形成常温低压冷媒,常温低压冷媒进入第一换热器123并在第一换热器123中蒸发,完成蒸发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121完成循环。其中,在套管式换热器122内,工作介质通过吸收来自于冷媒的热量而升温,升温后的工作介质可通过第二换热器210将热量释放到环境实现对环境制热。

在制冷工况下,形成压缩机121-第一换热器123-节流装置125-冷媒流路-压缩机121的冷媒循环,其中,压缩机121对冷媒压缩处理,并将压缩处理后的冷媒排入第一换热器123,压缩后形成的高温高压冷媒在第一换热器123中被降温形成常温高压冷媒,从第一换热器123流出的常温高压冷媒被节流装置125节流后形成常温低压冷媒,常温低压冷媒进入冷媒流路并在冷媒流路中蒸发,完成蒸发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121完成循环。其中,在套管式换热器122内,工作介质通过吸收来自于冷媒的冷量而降温,降温后的工作介质可通过第二换热器210将冷量释放到环境实现对环境制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20除了包含有上述实施例中的特征以外,还包含有水箱114,水箱114用于与第二换热器210连通以使水箱114与第二换热器210之间形成工作介质循环回路,冷媒回路中的一个冷媒管段经过水箱114内的空间,并浸入于水箱114内的工作介质中,以使水箱114内的工作介质在冷媒管段内冷媒蒸发时进行蓄冷,在冷媒管段内冷媒冷凝时进行蓄热。水箱114内蓄存有热量或冷量的工作介质可排入第二换热器210,并通过第二换热器210将热量或冷量释放到环境中,实现蓄能制热或蓄能制冷,达到移峰填谷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1至图25所示,空调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器210和气流驱动部件220。第二换热器210与套管式换热器122相连;气流驱动部件220配置为驱动气流与第二换热器210换热。

可选地,气流驱动部件220包含离心风机组件、轴流风机组件、贯流风机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如图2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空调设备包括独立模块,第二换热器210及气流驱动部件220形成为该独立模块的一部分,其中,可参照图20进行理解,利用连接管300将第二换热器210与套管式换热器122的工作介质流路连通,当然,也可设计连接管300将第二换热器210与水箱114连通,连接管300包括伸缩管或软管,独立模块与空调设备100之间可灵活地相对活动。以使得用户可以灵活地将独立模块移动到需要制热或需要制热的位置进行使用,更具使用便利性。

优选地,第二换热器210与工作介质流路或水箱之间设置流体驱动装置240(如水泵)进行驱动。

如图21、图23和图24所示,独立模块包括底座231和底座231上的活动部件232,活动部件232与底座231转动连接,使得活动部件232可相对于底座231转动,其中,活动部件232设有空调出风口2321,在气流驱动部件220的驱动作用下,气流与第二换热器210换热后沿空调出风口2321排出,这样,可通过转动活动部件232以调节出风方向,产品使用更灵活。

优选地,如图24所示,第二换热器210及气流驱动部件220设置在活动部件232内,活动部件232设有空调进风口2322,气流驱动部件220从活动部件232的空调进风口2322吸气。

另外,底座231上设有安放平台2311,如图21和图22所示,产品不使用时,可以将空调设备100中由外壳130与底盘110出的壳体部件及壳体部件内的空调系统放置在安放平台2311上实现收纳,节省产品收纳空间,如图25所示,需要使用产品时,将整个壳体部件及壳体部件的内容物从安放平台2311上取下,将独立模块移动到需要制热或制冷的位置进行使用。

优选地,如图22所示,底座231呈L形,L形的横边部位形成有安放平台2311,活动部件232连接于L形的竖边部位。

优选地,如图22所示,独立模块的底部设有行走装置250,以方便于独立模块移动。优选地,行走装置250为万向轮,当然,也可为履带机构等。

可选地,空调设备为移动空调,当然,也可为分体式空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套管式换热器围绕在压缩机的周围,形成套管式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嵌套分布,这样设计更充分地利用了套管式换热器中部区域的空间来容纳压缩机,相应地,也利用了压缩机所避让出的周围空间来容置套管式换热器,使得空调设备内部体积本身较大的部件之间(压缩机与套管式换热器之间)良好地契合以形成紧凑型分布,较之现有技术中单独增设一个区域来容纳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而言,对空调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效率更高,实现整个空调设备虽设置有套管式换热器但体积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解决现有因设置套管式换热器导致空调设备体积尺寸过多增加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