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脚垫、隔振装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299发布日期:2019-11-12 21:3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隔振脚垫、隔振装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振脚垫、隔振装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家用空调器的振动噪声是评价性能一个重要考核标准,而压缩机及其配管振动是室外机产生振动噪音的主要原因。当压缩机启动时,内部冷媒冲击造成压力脉动随着冷媒流动传给管路,甚至传递到外围钣金。通常采用脚垫来抑制压缩机的振动,从而降低系统噪音。

但是,现有的脚垫减振效果并不理想,部分振动会通过室外机支架传至墙体,产生墙体共振音,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振脚垫。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隔振脚垫的隔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隔振装置的空调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空调室外机的空调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隔振脚垫,包括:多个子减振垫,多个所述子减振垫依次上下排布,拼合形成所述隔振脚垫,并在所述隔振脚垫内部限定出用于适配压缩机的底脚的空腔,且多个所述子减振垫均开设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过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隔振脚垫,将一个隔振脚垫拆分为多个子减振垫,多个子减振垫依次上下排布并拼合形成隔振脚垫,使室外机产生的振动需由上向下依次经过多个子减振垫才能达到安装支架,从而实现了多级隔振,显著提高了隔振脚垫的减振效果,显著减小了室外机通过安装支架传递至墙体的振动,进而降低了墙体共振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便于底脚的装配。

具体而言,隔振脚垫包括多个子减振垫,多个子减振垫依次上下排布,拼合形成隔振脚垫,并在隔振脚垫内部限定出空腔,空腔用于适配压缩机的底脚,以实现隔振脚垫与压缩机底脚的配合,且将隔振脚垫拆分后底脚的装配也更加方便快捷;且多个子减振垫均开设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过的连接孔,保证了紧固件能够穿过隔振脚垫,实现了压缩机与底盘之间的紧固连接,同时也对多个子减振垫起到了紧固作用,保证了隔振脚垫的使用可靠性。具体使用过程中,室外机产生的振动会依次由上向下经过多个子减振垫,最终传递至安装支架,进而传递至墙体,从而实现了多级隔振,而每一级隔振都伴随着能量衰减,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一隔振脚垫而言,显著降低了墙体共振音,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隔振脚垫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子减振垫的下端面局部向上凹陷形成凹槽。

由于位于最下方的子减振垫与安装支架接触,构成了多级隔振系统的最后一级,因而传递至该子减振垫的振动相对最弱;在位于最下方的子减振垫的下端面上设置凹槽,凹槽结构能够对该子减振垫的结构进行适当弱化,从而能够适当减小位于最下方的子减振垫的结构刚度,有利于提高该子减振垫变形吸能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减小空调室外机通过安装支架传递至墙体的振动,进而进一步降低墙体的共振音,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且不会导致该子减振垫变形过度而失效;而该凹槽的开口朝下,保证其不会影响隔振脚垫内部空腔的形状,因而不会对底脚的装配造成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为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子减振垫的外周壁之间呈环形阵列式排布。

凹槽为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尺寸相对较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该子减振垫变形吸能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且环形凹槽与子减振垫的外周壁之间呈环形阵列式排布,即:环形凹槽各部位的槽宽均匀一致,且各部位与子减振垫的外周壁之间的距离均匀一致,这使得该子减振垫的结构较为规整,既有利于该子减振垫均衡受力,以实现均匀变形,从而降低子减振垫发生偏斜或者移位等情况,进而提高了隔振脚垫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便于加工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隔筋。

在环形凹槽内设置隔筋,隔筋能够对位于最下方的子减振垫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尽可能降低子减振垫变形过度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隔振脚垫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隔筋对称分布且共线,且两个所述隔筋的连线经过所述环形凹槽的中垂面。

隔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筋对称分布,同时两个隔筋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两个隔筋的连线经过环形凹槽的中垂面,这也使得该子减振垫的结构较为规整,既有利于该子减振垫均衡受力,以实现均匀变形,从而降低子减振垫发生偏斜或者移位等情况,进而提高了隔振脚垫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便于加工成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减振垫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嵌入所述限位凹槽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减振垫拼合固定。

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中的一个上设置限位凸起,另一个上设置限位凹槽,则装配时将限位凸起嵌入限位凹槽内,即可实现相邻两个子减振垫之间的拼合固定,这使得装配过程中在安装紧固件之前,子减振垫不会发生脱落,且在安装紧固件的过程中,相邻的子减振垫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因而能够防止固定配合时产生误差,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凸起为条状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为与所述条状凸起的形状相适配的条状凹槽。

限位凸起为条状凸起,则限位凹槽也为条状凹槽,条状凸起嵌入条状凹槽,能够增加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相互拼合固定的尺寸,从而提高拼合固定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条状凹槽包括延伸至所述子减振垫的边缘的等宽直线段和与所述等宽直线段相连的非等宽弧线段,所述非等宽弧线段的宽度按照远离所述等宽直线段的方向逐渐减小并形成尖角结构。

条状凹槽包括等宽直线段(即沿直线方向延伸且各部位的宽度均匀一致)和非等宽弧线段(即沿弧线方向延伸且各部位的宽度并非均匀一致),等宽直线段延伸至子减振垫的边缘部位,这样,条形凹槽一端是敞开的,便于条状凸起快速嵌入条状凹槽内,同时非等宽弧线段又有效防止了条状凸起沿着条状凹槽的敞口端脱出,从而保证了两个子减振垫拼合固定的可靠性;且非等宽弧线段的宽度按照远离等宽直线段的方向逐渐减小并形成尖角结构,减小了条状凹槽的尺寸,保证该子减振垫具有合适的刚度,以防止变形过度而失效,且造型美观,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减振垫中,位于下方的所述子减振垫的外周缘设有台阶状结构,所述台阶状结构包围位于上方的所述子减振垫的外壁面的一部分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子减振垫的外壁面相抵靠;和/或,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减振垫中,位于下方的所述子减振垫的中部设有凸台,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凸台;和/或,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减振垫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子减振垫的边缘部位设有避让斜面。

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中,位于下方的子减振垫的外周缘设有台阶状结构,装配时将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向下插,直至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与台阶状结构的台阶面相抵靠,则台阶状结构包围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的外壁面的一部分并与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的外壁面相抵靠,这样能够对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防止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错位,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隔振脚垫的使用可靠性。

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中,在位于下方的子减振垫的中部设置凸台,能够适当提高位于下方的子减振垫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其对上方结构的支撑能力;且连接孔贯穿凸台,能够提高紧固件的固定可靠性。

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中,在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的边缘部位设置避让斜面,则避让斜面的设置使得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之间具有相对较大的避让空间,这样,工作人员可以用工具或者直接用手轻松分开两个子减振垫,然后将其装配在底脚的相应位置,最后安装紧固件实现紧固连接,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隔振脚垫的拆卸速率,便于维修和更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的形状与所述底脚的外轮廓完全适配;或者,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所述底脚的部分外轮廓适配的限位面;和/或,所述子减振垫的数量为两个。

空腔的形状与底脚的外轮廓的形状完全适配,能够有效防止底脚移动,提高了装配可靠性。或者,空腔也可以与底脚的外轮廓的部分适配,比如在空腔内设置限位面,对底脚的部分平面进行限位,同样也能够实现底脚与隔振脚垫之间的良好装配。

将子减振垫的数量设计为两个,实现了两级隔振,既能够有效减小空调室外机通过安装支架传递至墙体的振动,从而降低墙体共振音;也有效减少了子减振垫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当然,子减振垫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隔振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脚垫;底脚,所述底脚至少部分装入所述隔振脚垫的空腔内,且所述底脚上设有与所述隔振脚垫的连接孔相连通的安装孔;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安装孔,使所述底脚与安装支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隔振装置,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脚垫,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主体;和如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所述室外机主体固定在所述隔振装置的底脚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紧固螺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空调室内机;和如第三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中的空调设备,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固定结构,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隔振脚垫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隔振脚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一个子减振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子减振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子减振垫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子减振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另一个子减振垫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子减振垫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子减振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子减振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所示子减振垫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7所示子减振垫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隔振脚垫,10子减振垫,11连接孔,12环形凹槽,13隔筋,14限位凸起,15限位凹槽,151等宽直线段,152非等宽弧线段,16台阶状结构,17凸台,18避让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隔振脚垫、隔振装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隔振脚垫100,包括:多个子减振垫10。其中,多个子减振垫10依次上下排布,拼合形成隔振脚垫100,并在隔振脚垫100内部限定出用于适配压缩机的底脚的空腔,且多个子减振垫10均开设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过的连接孔11,如图3、图4、图5、图7、图8、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隔振脚垫100,将一个隔振脚垫100拆分为多个子减振垫10,多个子减振垫10依次上下排布并拼合形成隔振脚垫100,使室外机产生的振动需由上向下依次经过多个子减振垫10才能达到安装支架,从而实现了多级隔振,显著提高了隔振脚垫100的减振效果,显著减小了室外机通过安装支架传递至墙体的振动,进而降低了墙体共振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便于底脚的装配。

具体而言,隔振脚垫100包括多个子减振垫10,多个子减振垫10依次上下排布,拼合形成隔振脚垫100,并在隔振脚垫100内部限定出空腔,空腔用于适配压缩机的底脚,以实现隔振脚垫100与压缩机底脚的配合,且将隔振脚垫100拆分后底脚的装配也更加方便快捷;且多个子减振垫10均开设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过的连接孔11,保证了紧固件能够穿过隔振脚垫100,实现了压缩机与底盘之间的紧固连接,同时也对多个子减振垫10起到了紧固作用,保证了隔振脚垫100的使用可靠性。具体使用过程中,室外机产生的振动会依次由上向下经过多个子减振垫10,最终传递至安装支架,进而传递至墙体,从而实现了多级隔振,而每一级隔振都伴随着能量衰减,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一隔振脚垫100而言,显著降低了墙体共振音,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隔振脚垫100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位于最下方的子减振垫10的下端面局部向上凹陷形成凹槽,如图5所示。

由于位于最下方的子减振垫10与安装支架接触,构成了多级隔振系统的最后一级,因而传递至该子减振垫10的振动相对最弱;在位于最下方的子减振垫10的下端面上设置凹槽,凹槽结构能够对该子减振垫10的结构进行适当弱化,从而能够适当减小位于最下方的子减振垫10的结构刚度,有利于提高该子减振垫10变形吸能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减小空调室外机通过安装支架传递至墙体的振动,进而进一步降低墙体的共振音,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且不会导致该子减振垫10变形过度而失效;而该凹槽的开口朝下,保证其不会影响隔振脚垫100内部空腔的形状,因而不会对底脚的装配造成影响。

优选地,凹槽为环形凹槽12,且环形凹槽12与子减振垫10的外周壁之间呈环形阵列式排布,如图5所示。

凹槽为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尺寸相对较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该子减振垫10变形吸能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且环形凹槽12与子减振垫10的外周壁之间呈环形阵列式排布,即:环形凹槽12各部位的槽宽均匀一致,且各部位与子减振垫10的外周壁之间的距离均匀一致,这使得该子减振垫10的结构较为规整,既有利于该子减振垫10均衡受力,以实现均匀变形,从而降低子减振垫10发生偏斜或者移位等情况,进而提高了隔振脚垫100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便于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环形凹槽12内设有隔筋13,如图5所示。

在环形凹槽12内设置隔筋13,隔筋13能够对位于最下方的子减振垫10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尽可能降低子减振垫10变形过度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隔振脚垫100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5所示,隔筋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筋13对称分布且共线,且两个隔筋13的连线经过环形凹槽12的中垂面。

隔筋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筋13对称分布,同时两个隔筋1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两个隔筋13的连线经过环形凹槽12的中垂面,这也使得该子减振垫10的结构较为规整,既有利于该子减振垫10均衡受力,以实现均匀变形,从而降低子减振垫10发生偏斜或者移位等情况,进而提高了隔振脚垫100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便于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空腔的形状与底脚的外轮廓完全适配。

空腔的形状与底脚的外轮廓的形状完全适配,能够有效防止底脚移动,提高了装配可靠性。

具体地,子减振垫10的数量为两个,如图1和图2所示。

将子减振垫10的数量设计为两个,实现了两级隔振,既能够有效减小空调室外机通过安装支架传递至墙体的振动,从而降低墙体共振音;也有效减少了子减振垫10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优选地,隔振脚垫100为橡胶垫,隔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易于加工成所需的形状,成本也相对较低。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14,如图1、图2、图7、图8、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另一个上设有与限位凸起14相适配的限位凹槽15,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限位凸起14嵌入限位凹槽15使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拼合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

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中的一个上设置限位凸起14,另一个上设置限位凹槽15,则装配时将限位凸起14嵌入限位凹槽15内,即可实现相邻两个子减振垫10之间的拼合固定,这使得装配过程中在安装紧固件之前,子减振垫10不会发生脱落,且在安装紧固件的过程中,相邻的子减振垫10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因而能够防止固定配合时产生误差,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具体地,限位凸起14为条状凸起,如图7和图8所示,限位凹槽15为与条状凸起的形状相适配的条状凹槽,如图3和图4所示。

限位凸起14为条状凸起,则限位凹槽15也为条状凹槽,条状凸起嵌入条状凹槽,能够增加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相互拼合固定的尺寸,从而提高拼合固定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4所示,条状凹槽包括延伸至子减振垫10的边缘的等宽直线段151和与等宽直线段151相连的非等宽弧线段152,非等宽弧线段152的宽度按照远离等宽直线段151的方向逐渐减小并形成尖角结构。

条状凹槽包括等宽直线段151(即沿直线方向延伸且各部位的宽度均匀一致)和非等宽弧线段152(即沿弧线方向延伸且各部位的宽度并非均匀一致),等宽直线段151延伸至子减振垫10的边缘部位,这样,条形凹槽一端是敞开的,便于条状凸起快速嵌入条状凹槽内,同时非等宽弧线段152又有效防止了条状凸起沿着条状凹槽的敞口端脱出,从而保证了两个子减振垫10拼合固定的可靠性;且非等宽弧线段152的宽度按照远离等宽直线段151的方向逐渐减小并形成尖角结构,减小了条状凹槽的尺寸,保证该子减振垫10具有合适的刚度,以防止变形过度而失效,且造型美观,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优选地,条状凸起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条状凸起对称设置,如图8所示;条状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条状凹槽对称设置并与两个条状凸起一一对应,如图1和图2所示。

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邻两个子减振垫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中,位于下方的子减振垫10的外周缘设有台阶状结构16,如图1和图3所示,台阶状结构16包围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10的外壁面的一部分并与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10的外壁面相抵靠。

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中,位于下方的子减振垫10的外周缘设有台阶状结构16,装配时将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10向下插,直至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10与台阶状结构16的台阶面相抵靠,则台阶状结构16包围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10的外壁面的一部分并与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10的外壁面相抵靠,这样能够对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10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防止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错位,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隔振脚垫100的使用可靠性。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中,位于下方的子减振垫10的中部设有凸台17,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孔11贯穿凸台17。

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中,在位于下方的子减振垫10的中部设置凸台17,能够适当提高位于下方的子减振垫10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其对上方结构的支撑能力;且连接孔11贯穿凸台17,能够提高紧固件的固定可靠性。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中,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10的边缘部位设有避让斜面18,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

在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中,在位于上方的子减振垫10的边缘部位设置避让斜面18,则避让斜面18的设置使得相邻的两个子减振垫10之间具有相对较大的避让空间,这样,工作人员可以用工具或者直接用手轻松分开两个子减振垫10,然后将其装配在底脚的相应位置,最后安装紧固件实现紧固连接,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隔振脚垫100的拆卸速率,便于维修和更换。

实施例六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空腔内设有与底脚的部分外轮廓适配的限位面。

空腔也可以与底脚的外轮廓的部分适配,比如在空腔内设置限位面,对底脚的部分平面进行限位,同样也能够实现底脚与隔振脚垫100之间的良好装配。

实施例七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子减振垫10的数量为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隔振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脚垫、底脚和紧固件。其中,所述底脚至少部分装入所述隔振脚垫的空腔内,且所述底脚上设有与所述隔振脚垫的连接孔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安装孔,使所述底脚与安装支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隔振装置,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脚垫,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紧固螺栓螺纹连接。

优选地,连接孔与紧固件之间具有间隙,这样能够有效减少隔振脚垫直接传递至紧固螺栓的振动,进而减少紧固螺栓传递至安装支架的振动,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墙体的共振音,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紧固件不局限于紧固螺栓+紧固螺母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螺杆+两个螺母或者其他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底脚与安装支架之间的紧固连接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隔振装置的具体结构。

由于现阶段单一使用橡胶脚垫进行减振,对于室外机减振效果并不理想,同时部分振动通过室外机支架传至墙体,产生墙体共振音,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为此,本申请通过对空调室外机与支架固定结构的改进,采用上下减振橡胶垫的配合,可以较好隔绝室外机传至空调支架的振动,从而改善墙体共振的情况。

具体地,压缩机隔振系统(即隔振装置)主要由橡胶垫(即隔振脚垫)、固定螺栓、室外机安装底脚构成。橡胶脚垫分为上下部分,可分为两部分或多部分以方便室外机底脚的安装,上下部分合并后形成空腔,空腔形状为室外机底脚的外形形状,可以全部形状一致,或部分平面进行限位,上下部分有通孔(即连接孔),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架(即安装支架)连接固定。下部分橡胶垫底部有开槽(即凹槽)或筋条(即隔筋),用以减小结构刚度;下部分橡胶垫的下部分有凸起限位结构,保证在安装过程中,单独安装下部分减振垫未进行固定时,减振垫不会脱落。上下部分可有限位结构,防止固定时配合产生误差。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振橡胶垫分为上下两部分或多部分,实现多级隔振,减小了空调室外机通过安装支架传至墙体的振动,从而降低墙体共振音。相比传统安装方式,小空调室外机通过安装支架传至墙体的振动,从而降低墙体共振音。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主体和如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装置,所述室外机主体固定在所述隔振装置的底脚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空调室内机和如第三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中的空调设备,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固定结构,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振脚垫,将一个隔振脚垫拆分为多个子减振垫,多个子减振垫依次上下排布并拼合形成隔振脚垫,使室外机产生的振动需由上向下依次经过多个子减振垫才能达到安装支架,从而实现了多级隔振,显著提高了隔振脚垫的减振效果,显著减小了室外机通过安装支架传递至墙体的振动,进而降低了墙体共振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便于底脚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