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管箱的导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5928发布日期:2020-01-24 11:4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管箱的导流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管箱的导流板,属于电站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站间接空冷塔是我国富煤贫水地区火力发电厂近年来采用的蒸汽冷却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元件——空冷凝汽器进水管箱管板和基管长期受系统循环水冲刷,极易发生损坏而泄露,需要频繁修补或更换进水管箱和基管,严重影响电站的正常运行。早期的间接空冷塔散热器管束发生泄漏后拆下管箱,观测到管口被冲坏,并呈现不规则缺口。缺口朝向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水流方向相对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当水流对下管箱进水口冲击时,如何降低水流对基管及管箱内壁冲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管箱的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顶部均与管箱内壁顶部焊接固定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上设有多个大小及间距符合流体流速均匀要求的小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一个保证液体流通并满足侧板承载力要求的孔洞。

优选地,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多个等直径等节距错列布置的小孔。

优选地,所述的底板上的多个小孔对称分布在底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的底板的两端均为圆弧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与管箱内壁之间设有保证液体流通和安装空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孔洞设于管箱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板安装于管箱进水口处,承受进入管箱水流的直接冲击,并引导水流通过导流板上的小孔和特定流域,使进入管箱及管束内的流体分布均匀,显著降低不均匀水流及横向高速水流对基管及管箱内壁的冲蚀,有效的保护了管箱内壁和管束基管,延长管束使用寿命,实现了保护间接空冷系统稳定、经济运行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管箱的导流板在管箱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管箱的导流板的示意图;

图3为底板的主视图;

图4为底板的俯视图;

图5为底板上的孔洞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管箱的导流板,通过焊接固定在管箱4的水流入口侧,管箱4的右侧是水流入口腔,左侧是出口腔。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由底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组成,底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焊接在一起。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顶部均与管箱内壁的顶部焊接固定。如图4所示,底板1上开有多个小孔,底板1的开孔区域对称分布在底板1两侧,开孔为等直径等节距错列布置,如图5所示。孔的大小及间距符合流体流速均匀要求,底板1端部修整成圆弧型,如图3所示,即底板1的两端均为圆弧状结构,提高耐冲击能力;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上分别开洞,保证液体流通,并满足侧板承载力要求;两侧板(即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与管箱4内壁间距设计保证了液体流通和安装空间。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上的孔洞设于管箱4的出水口。

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后,当水流进入管箱4后,直接冲击到底板1上,水流的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方向所示,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管箱4上的基管5,水流的侧面则冲刷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刷管箱4侧面的管箱内壁6,随后减速后的水流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上的孔洞和管箱4侧面的出口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