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冷塔降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8266发布日期:2020-02-21 19:16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冷塔降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间冷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冷塔降温机构。



背景技术:

在间冷塔的使用过程中,当环境温度高过高时,会造成凝结水精处理装置频繁退出的情况,从而使间冷塔的换热能力不能满足循环水温降要求,造成机组背压升高,使机组负荷受限。因此需要在间冷塔内配置降温系统以满足夏季高温大负荷工况要求。并且落在空冷散热器表面的灰尘也会影响散热效果并腐蚀散热器。

现有已经投运的降温系统中,是采用塔内的冲洗泵连接外部的除盐水,分别对每个散热器进行冲洗,操作复杂且降温效果不佳。在间冷塔冷却三角内重新布置喷雾降温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间冷塔主机循环水为出水源,连通设置在每个冷却扇区的雾化喷头,利用雾化喷头分别针对每个冷却扇区内部的散热器进行喷淋降温,既能满足了对散热器的降温需求,使间冷塔在外部环境过热的情况下也能满足工作要求,同时又能够清理散热器表面灰尘的间冷塔降温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间冷塔降温机构,包括若干冷却扇区和位于冷却扇区上方的间冷塔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降温主管道,所述降温主管道位于每个冷却扇区内部竖直设置,所述降温主管道与间冷塔主体的循环水管道连通且连通处固定有截止阀,所述降温主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支管道,所述支管道的出口处连通有雾化喷头。

所述截止阀连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位于每一个支管道外壁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控制输出端连接截止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降温主管道还连通有管道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管道与降温主管道的连通处固定有截止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管道水平设置,且每两个呈夹角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降温主管道和支管道外表面涂覆有防腐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直接以间冷塔主机的循环水为出水源,连通设置在每个冷却扇区的降温主管道,不需要再从外部引水,减少了大量的管道铺设,节约了能源和劳动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利用雾化喷头分别针对每个冷却扇区内部的散热器进行喷淋降温,既能满足了对散热器的降温需求,使间冷塔在外部环境过热的情况下也能满足工作要求,同时又能够清理散热器表面灰尘的间冷塔降温机构。

并且,该降温机构中的管道连接处均安装有截止阀,而截止阀连接有感应装置,从而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每一支管道附近的温度,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从而控制器控制不同位置的截止阀根据不同温度的变化分别开启或关闭。不需要人为的去开关截止阀,既节省了人力劳动,又能保证了截止阀开关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间冷塔降温机构,包括若干冷却扇区1和位于冷却扇区1上方的间冷塔主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温主管道11,所述降温主管道11位于每个冷却扇区1内部竖直设置,所述降温主管道11与间冷塔主体2的循环水管道连通且连通处固定有截止阀10,所述降温主管道11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支管道12,所述支管道12的出口处连通有雾化喷头13。所述截止阀10连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位于每一个支管道12外壁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控制输出端连接截止阀10。

间冷塔通过自然通风由空气冷却管道中的循环水,其中每个冷却扇区1为一个工序相同的冷却单元,可以同时对循环水进行冷却,在夏季高温天气中,散热器温度过高影响冷却效果时,打开该降温机构。首先打开降温主管道11与间冷塔主体2的循环水管道之间的截止阀10,从而使循环水进入降温主管道11,进而流入每条支管道12,再通过雾化喷头13流出对散热器进行喷洒,从而实现降温的效果。并且由于间冷塔主体2为圆形,因此每个冷却扇区1的光照程度不同,所以温度传感器位于支管道12外壁上实时监测温度的变化,从而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分不同时间打开或关闭不同冷却扇区1中降温主管道11与间冷塔主体2的循环水管道之间的截止阀10,从而控制每个冷却扇区1的降温程度均衡,节约了资源和劳动力。

该降温机构直接以间冷塔主机的循环水为出水源,连通设置在每个冷却扇区1的降温主管道11,不需要再从外部引水,减少了大量的管道铺设,节约了能源和劳动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并利用雾化喷头13分别针对每个冷却扇区1内部的散热器进行喷淋降温,既能满足了对散热器的降温需求,使间冷塔在外部环境过热的情况下也能满足工作要求,同时又能够清理散热器表面灰尘的间冷塔降温机构。并且,该降温机构中的管道连接处均安装有截止阀10,而截止阀10连接有感应装置,从而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每一支管道12附近的温度,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从而控制器控制不同位置的截止阀10根据不同温度的变化分别开启或关闭。不需要人为的去开关截止阀10,既节省了人力劳动,又能保证了截止阀开关的准确性。

同时,为了保证降温主管道11在使用时内部的水量充足,且能够满足不同高度支管道12水量的输出,所述降温主管道11还连通有管道泵14,通过管道泵14抽取循环水进入降温主管道11以保证水量的正常供给,同时也能够控制进水量和喷洒量,起到精确调节降温温度的效果。

并且,为了进一步精确控制降温机构的出水量和对每个冷却扇区1的降温效果,在支管道12与降温主管道11的连通处也固定有截止阀10,该处的截止阀10同样与感应装置连接,从而能够单独关闭某个支管道12的进水口,更加精确的起到调节降温温度的效果。

而且根据冷却扇区1中散热器的位置,将支管道12水平设置,且每两个支管道12呈夹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能够均匀的对散热器进行降温,避免了热量集中,降温不均匀从而无法精确控制冷却温度的情况。

并且由于降温主管道11和支管道12会在使用中同样被喷洒循环水,所以降温主管道11和支管道12外表面涂覆有防腐涂层防止锈蚀,从而提高了两种管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