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8335发布日期:2020-06-23 22:3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变量节能型温湿度独立控制装置及其送风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机可实现温湿度控制的空调产品一般有以下两种:恒温恒湿空调机、调温型除湿机。

恒温恒湿机采用一台或多台定容量压缩机,通过开停压缩机控制房间温度或湿度,由于压缩机无法同时兼控温湿度,只能优先其中一个指标,造成温湿度精度调节不高,另外,恒温恒湿机经过冷却除湿后需采用电加热器大幅度升温后达到需要的温度才能送入房间,给机组造成的能耗较大。

调温除湿中,除湿机的控制是以相对湿度来控制压缩机的启停,当达到设定的湿度后压缩机将停止运行,而调温型除湿机的温度控制就是靠调节再热冷凝器的冷凝热来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后就没有了冷凝热,也就是送风的温升没有了,此时房间的温度将不能稳定。

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场合如房间,热湿负荷较大时,需要引入新风等多变工况的情况,特别是使用场合受限,没有水源的地下工程,普通空调机具有明显不适应性。

为了提高空调机的适应性以及达到节能的目的,目前有采用变风量控制的空调机,就是通过向室内通入新风同时来控制室内的温湿度,但是这种控制方法比较复杂,能够达到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如:中国专利cn201210239255.4公开了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引入室外新风与室内循环风混合后处理而调节室内温湿度,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耗,新风与循环风每次的混合状态都会变,需要多次循环调节才能达到要求,不能及时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因而,无法满足对温湿度控制精度高的场合,如:精密机器加工业、药物食品、纺织工业、烟草行业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用于解决温湿度调节不精准及时,且整个过程不够节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对室内温湿度检测的第一温湿度检测装置,对进入室内的室外风的温湿度检测的第二温湿度检测装置,将进入室内的室外风分成第一支路风和第二支路风的分流装置,将第一支路风进行除湿调温的循环调节系统,将第二支路风送入室内与处理后的第一支路风混合的喷嘴装置,以及与它们电连接的中心控制系统;所述循环调节系统包括形成一个制冷循环过程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使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所述冷凝器使降温除湿后的第一支路风加热升温。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将处理后的第一支路风送入室内的送风机。所述中心控制系统其实就是简单的微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室外风并将其分成两路,采用循环调节装置将第一支路风进行调节处理,第二支路风进入室内与第一支路风混合来达到调节室内的温湿度的方式,能够根据室内当前温湿度,以及引入的室外风的温湿度状况,调节控制第一支路风与第二支路风的比例,以及对第一支路风调节程度,直接实现室内温湿度的控制,且在对第一支路风处理过程中,首先通过蒸发器对其降温除湿,然后采用所述冷凝器放出的冷凝热对其加热升温,最终达到调温除湿的功能,调节过程精准,且利用冷凝热节能能源,与第二支路风混合调节室内温湿度,有效减少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市面上存在较多的单独用于空气加湿度的装置,且效果较好,因而,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用于解决室内环境除湿以及调节温度的问题,所以并未在所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中设置用于增加室内湿度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第一支路风温湿度调节的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与中心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使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的表冷盘管,使水得以循环流动的水泵以及使降温除湿后的第一支路风加热升温的加热盘管。具体的,所述表冷盘管与加热盘管之间还设有第一水过滤器、安全阀、水循环截止阀和膨胀罐,所述水水循环系统还包括自动补水装置和自动排水装置,所述自动补水装置包括第二水过滤器、手阀以及自动补水阀,所述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阀。

第一支路风进入所述水循环系统的表冷盘管进行预冷降温,自水循环系统的加热盘管水侧吸热升温,所述水循环系统中的水经水泵克服水阻力,经过第一水过滤器、安全阀、水循环截止阀以及膨胀罐到达所述水循环系统加热盘管,所述水循环系统配置的排水阀及自自动补水阀、手阀和第二水过滤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回收,再回到水循环系统的表冷盘管,在整个系统的顶部设置排气阀,另外系统设置自动补水装置及自动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循环系统具有与所述循环调节系统类似的功能,先对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然后对降温除湿后的第一支路风加热升温,所述水循环系统可以单独使用,用于温湿度调节幅度不大的情况,也可以与循环调节系统并列使用,那么,所述变冷盘管与蒸发器相邻,对第一支路风进行两步降温除湿,所述加热盘管与冷凝器并列,对降温除湿后的第一支路风两步加热升温。当水循环系统与循环调节系统并列使用的情况下,第一支路风从室外进入该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后,先经过表冷盘管预冷降温除湿,然后再经过蒸发器深度降温除湿,接着进入加热盘管加热升温,最后再进入冷凝器加热升温,达到调节要求,由于循环调节系统具有比循环系统更稳定的调节功能,一方面,这样先经过水循环系统再经过循环调节的方式可以保证精确调节控制;另一方面,采用水循环系统补强循环调节系统的调节功能,降低循环调节系统的能耗,起到节能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与蒸发器和/或加热盘管连接的电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中心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加热器,当加热盘管以及蒸发器对第一支路风的加热能力不够或者无法使用时,通过电加热器来进一步加热升温,以确保经处理后的第一支路风能达到合格状态,进而使得室内温湿度得到更为准确地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包括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所述水冷冷凝器用于使从压缩机出来的制冷剂进行初步吸热降温,所述风冷冷凝器用于使放出的冷凝热加热第一支路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若是只设置一个冷凝器,那么就采用可以直接对第一支路风加热升温风冷冷凝器;所述水冷冷凝器可采用设置在室外的风冷冷凝器代替,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水冷冷凝器是对进入风冷冷凝器的高温高压液体进行预降温,从而实现对第一支路风散热风机风量可实现无级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出口与膨胀阀出口之间设有第一预热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包括用于调节通断的第一截止阀和用于调节开度的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截止阀和第一调节阀与中心控制系统电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调节阀采用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缩机出口可连接至膨胀阀出口,中间设置有电磁阀和第一截止阀,通过打开电磁阀使得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液体状态的制冷剂能与从所述膨胀阀出来的常温低压液体混合,对即将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进行预热升温,降低制冷剂在所述蒸发器中蒸发放出的热量,从而减少所述蒸发器对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的程度;通过改变电磁阀的开度,控制混合的比例,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预热升温的程度,从而控制所述蒸发器对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的程度,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温湿度控制调节更为全面而精准。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冷凝器出口与膨胀阀进口之间设有第二预热通道,所述第二预热通道包括用于调节开度的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与中心控制系统电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调节阀采用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中,水冷冷凝器出口与膨胀阀进口之间设置第二预热通道,使得经过所述水冷冷凝器初步预热后的相对从压缩机出来的稍低的高温高压液体的制冷剂与即将进入膨胀阀的常温液体混合,调节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的温度,进一步控制所述蒸发器对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的程度,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温湿度控制实现无级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过滤掉从蒸发器中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具体的,由于蒸发器的功率,及其实际工况的影响,从所述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不可能完全达到气体状态,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使得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完全为气体状态,确保循环调节系统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分流装置之前的空气过滤网,所述空气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室外风中存在的杂质,避免对所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与中心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压力平衡装置,所述压力平衡装置包括与所述压缩机电连接第一压力控制器、第二压力控制器和设置在水冷冷凝器出口的二通阀,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的设定值为水冷冷凝压力允许下限,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的设定值为水冷冷凝压力允许上限,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和第二压力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二通阀开度来调节系统的压力。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循环调节系统内,尤其是压缩机位置的压力稳定,设置了与所述中心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压力平衡装置。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力平衡装置包括两个压力控制器和一个二通水阀,压力控制器设定值分别为冷凝压力允许的上限值及下限值,当冷凝压力处于压力允许的上限值时,两个压力控制器同时反馈两个“开”信号或两个“关”信号控制水阀,并关小水阀;当冷凝压力处于压力允许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时,两个压力控制器同时反馈一个“开”信号和一个“关”信号控制水阀,水阀稳定;当冷凝压力处于压力允许值的下限时,两个压力控制器同时反馈两个“关”信号或两个“开”信号控制水阀,并开大水阀,保持系统压力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装置包括多个喷嘴和设置在喷嘴上的自动开关悬臂装置,所述自动开关悬臂装置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喷嘴来调节第二支路风的风量,所述自动开关悬臂装置与中心控制系统电连接。为了实现多变风量的节能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室外风并将其分成两路,采用循环调节装置将第一支路风进行调节处理,第二支路风进入室内与第一支路风混合来达到调节室内的温湿度的方式,能够根据室内当前温湿度,以及引入的室外风的温湿度状况,调节控制第一支路风与第二支路风的比例,以及对第一支路风调节程度,直接实现室内温湿度的控制,其中对于第二支路风的风量控制主要采用打开喷嘴的数量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个喷嘴和设置在喷嘴上的自动开关悬臂装置,实现第二支路风的风量控制。

具体的,室外风进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后,一部分风量经水水循环系统和/或循环调节系统,另外一部分风量经内部设置多个喷嘴的喷嘴装置,喷嘴数量按风量调节,喷嘴设置自动开关悬臂装置,悬臂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或气压装置旋转,自动打开喷嘴或关闭喷嘴,根据应用情况,自动选择喷嘴数量计算旁通风量。

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全年季节的变化,当环境温度为高温时,关闭喷嘴装置,进行制冷系统降温;当环境温度为低温高湿时,根据除湿量要求,同时获取进风参数、出风绝对含湿量计算所需风量参数,进而自动选择喷嘴开启个数,以达到最节能的效果;当环境温度为低温时,且达到房间要求绝对含湿量时,根据现场人员进出情况或设备需求,选择不同的新风量,自动关闭部分喷嘴,达到符合要求的最小新风量。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装置可采用多孔板。

具体的,所述的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送风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s1:检测室内当前温度t0和湿度rh0,以及室外风温度t1和湿度rh1,根据标准温度t和湿度rh,判断需要调节的情况:若温度偏高,即t0>t,进入步骤s2;若温度偏低湿度偏高,即t0<t,进入步骤s3;

s2:关闭所述喷嘴装置,采用所述循环调节系统降低室内温度;

s3:根据除湿要求,获得需求的第一支路风的风量v1、第二支路风的风量v2以及循环调节系统需将第一支路风调节达到的温度t2和湿度rh2;

s4:所述喷嘴装置根据第二支路风的风量v2需求调节打开喷嘴的个数;

s5:所述蒸发器对准备进入室内的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接着所述冷凝器对降温除湿后的第二支路风进行升温,以达到第一支路风需要的温度t2和湿度rh2;

s6:风量为v1,温度和湿度分别为t2、rh2的第一支路风与风量为v2,温度和湿度分别为t1、rh1的第二支路风都通入室内,混合后使得室内温度和湿度分别达到标准值t和rh。

具体的,步骤s3中当温度偏低,绝对湿度合格,打开部分喷嘴装置以通入最小量的第二支路风,以第二支路风与第一支路风混合通入室内调节室内温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室外风并将其分成两路,采用循环调节装置将第一支路风进行调节处理,第二支路风进入室内与第一支路风混合来达到调节室内的温湿度的方式,能够根据室内当前温湿度,以及引入的室外风的温湿度状况,调节控制第一支路风与第二支路风的比例,以及对第一支路风调节程度,直接实现室内温湿度的控制;采用所述冷凝器放出的冷凝热对其加热升温,最终达到调温除湿的功能,调节过程精准,且利用冷凝热节能能源,与第二支路风混合调节室内温湿度,有效减少能耗;采用所述水循环系统与循环调节系统并用的方式,调高调节效果,适应各种工况,减少能耗;另外设置加热器,在必要的时候采用加热器对第一支路风加热升温,实现无限制,准确控制;所述循环调节系统中设置第一预热通道和第二预热通道,实现温湿度控制实现无级调节;设置压力平衡装置,确保装置内的压力稳定,使得装置可安全运行;采用包括多个喷嘴和设置在喷嘴上的自动开关悬臂装置的喷嘴装置,实现第二支路风的风量随意控制。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调节过程精准,节约能源,能耗低,控制方便的有益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结构原理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对室内温湿度检测的第一温湿度检测装置,对进入室内的室外风的温湿度检测的第二温湿度检测装置,将进入室内的室外风分成第一支路风和第二支路风的分流装置,将第一支路风进行除湿调温的循环调节系统,将第二支路风送入室内与处理后的第一支路风混合的喷嘴装置22,以及与它们电连接的中心控制系统1;所述循环调节系统包括形成一个制冷循环过程的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和蒸发器6,所述蒸发器6使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所述冷凝器4使降温除湿后的第一支路风加热升温。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将处理后的第一支路风送入室内的送风机30。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室外风并将其分成两路,采用循环调节装置将第一支路风进行调节处理,第二支路风进入室内与第一支路风混合来达到调节室内的温湿度的方式,能够根据室内当前温湿度,以及引入的室外风的温湿度状况,调节控制第一支路风与第二支路风的比例,以及对第一支路风调节程度,直接实现室内温湿度的控制,且在对第一支路风处理过程中,首先通过蒸发器6对其降温除湿,然后采用所述冷凝器4放出的冷凝热对其加热升温,最终达到调温除湿的功能,调节过程精准,且利用冷凝热节能能源,与第二支路风混合调节室内温湿度,有效减少能耗。

进一步的,所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第一支路风温湿度调节的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与中心控制系统1电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使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的表冷盘管7,使水得以循环流动的水泵29以及使降温除湿后的第一支路风加热升温的加热盘管8。

具体的,所述表冷盘管7与加热盘管8之间还设有第一水过滤器9、安全阀10、水循环截止阀11和膨胀罐12,所述水水循环系统还包括自动补水装置和自动排水装置,所述自动补水装置包括第二水过滤器13、手阀14以及自动补水阀15,所述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阀16。

在运行过程中,第一支路风进入所述水循环系统的表冷盘管7进行预冷降温,自水循环系统的加热盘管8水侧吸热升温,所述水循环系统中的水经水泵29克服水阻力,经过第一水过滤器9、安全阀10、水循环截止阀11以及膨胀罐12到达所述水循环系统加热盘管8,所述水循环系统配置的排水阀16及自自动补水阀15、手阀14和第二水过滤器13,对空气进行加热回收,再回到水循环系统的表冷盘管7,在整个系统的顶部设置排气阀,另外系统设置自动补水装置及自动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循环系统具有与所述循环调节系统类似的功能,先对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然后对降温除湿后的第一支路风加热升温,所述水循环系统可以单独使用,用于温湿度调节幅度不大的情况,也可以与循环调节系统并列使用,那么,所述变冷盘管与蒸发器6相邻,对第一支路风进行两步降温除湿,所述加热盘管8与冷凝器4并列,对降温除湿后的第一支路风两步加热升温。当水循环系统与循环调节系统并列使用的情况下,第一支路风从室外进入该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后,先经过表冷盘管7预冷降温除湿,然后再经过蒸发器6深度降温除湿,接着进入加热盘管8加热升温,最后再进入冷凝器4加热升温,达到调节要求,由于循环调节系统具有比循环系统更稳定的调节功能,一方面,这样先经过水循环系统再经过循环调节的方式可以保证精确调节控制;另一方面,采用水循环系统补强循环调节系统的调节功能,降低循环调节系统的能耗,起到节能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与蒸发器6和/或加热盘管8连接的电加热器17,所述加热器与中心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加热器17,当加热盘管8以及蒸发器6对第一支路风的加热能力不够或者无法使用时,通过电加热器17来进一步加热升温,以确保经处理后的第一支路风能达到合格状态,进而使得室内温湿度得到更为准确地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4包括风冷冷凝器4和水冷冷凝器18,所述水冷冷凝器18用于使从压缩机3出来的制冷剂进行初步吸热降温,所述风冷冷凝器4用于使放出的冷凝热加热第一支路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也可只设置一个冷凝器4,只设置一个冷凝器4时采用可直接对第一支路风加热升温风冷冷凝器4;另外,所述水冷冷凝器18可采用设置在室外的风冷冷凝器4代替。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的水冷冷凝器18和风冷冷凝器4,其中所述水冷冷凝器18是对进入风冷冷凝器4的高温高压液体进行预降温,从而实现对第一支路风散热风机风量可实现无级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3出口与膨胀阀5出口之间设有第一预热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包括用于调节通断的第一截止阀19和用于调节开度的第一调节阀20,所述第一截止阀19和第一调节阀20与中心控制系统1电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调节阀20采用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缩机3出口可连接至膨胀阀5出口,中间设置有电磁阀和第一截止阀19,通过打开电磁阀使得从压缩机3出来的高温高压液体状态的制冷剂能与从所述膨胀阀5出来的常温低压液体混合,对即将进入蒸发器6的制冷剂的进行预热升温,降低制冷剂在所述蒸发器6中蒸发放出的热量,从而减少所述蒸发器6对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的程度;通过改变电磁阀的开度,控制混合的比例,调节进入蒸发器6的制冷剂预热升温的程度,从而控制所述蒸发器6对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的程度,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温湿度控制调节更为全面而精准。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冷凝器18出口与膨胀阀5进口之间设有第二预热通道,所述第二预热通道包括用于调节开度的第二调节阀21,所述第二调节阀21与中心控制系统1电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调节阀21采用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中,水冷冷凝器18出口与膨胀阀5进口之间设置第二预热通道,使得经过所述水冷冷凝器18初步预热后的相对从压缩机3出来的稍低的高温高压液体的制冷剂与即将进入膨胀阀5的常温液体混合,调节制冷剂进入蒸发器6的温度,进一步控制所述蒸发器6对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的程度,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温湿度控制实现无级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6与压缩机3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27,所述气液分离器27用于过滤掉从蒸发器6中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具体的,由于蒸发器6的功率,及其实际工况的影响,从所述蒸发器6出来的制冷剂不可能完全达到气体状态,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蒸发器6与压缩机3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27,使得进入压缩机3的制冷剂完全为气体状态,确保循环调节系统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分流装置之前的空气过滤网28,所述空气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室外风中存在的杂质,避免对所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还包括与中心控制系统1电连接的压力平衡装置,所述压力平衡装置包括与所述压缩机3电连接第一压力控制器22、第二压力控制器23和设置在水冷冷凝器18出口的二通阀24,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22的设定值为水冷冷凝压力允许下限,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23的设定值为水冷冷凝压力允许上限,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22和第二压力控制器23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二通阀24开度来调节系统的压力。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循环调节系统内,尤其是压缩机3位置的压力稳定,设置了与所述中心控制系统1电连接的压力平衡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力平衡装置包括两个压力控制器和一个二通水阀,压力控制器设定值分别为冷凝压力允许的上限值及下限值,当冷凝压力处于压力允许的上限值时,两个压力控制器同时反馈两个“开”信号或两个“关”信号控制水阀,并关小水阀;当冷凝压力处于压力允许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时,两个压力控制器同时反馈一个“开”信号和一个“关”信号控制水阀,水阀稳定;当冷凝压力处于压力允许值的下限时,两个压力控制器同时反馈两个“关”信号或两个“开”信号控制水阀,并开大水阀,保持系统压力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装置22包括多个喷嘴25和设置在喷嘴25上的自动开关悬臂装置26,所述自动开关悬臂装置26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喷嘴25来调节第二支路风的风量,所述自动开关悬臂装置26与中心控制系统1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个喷嘴25和设置在喷嘴25上的自动开关悬臂装置26,实现第二支路风的风量控制。

具体的,室外风进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后,一部分风量经水水循环系统和/或循环调节系统,另外一部分风量经内部设置多个喷嘴25的喷嘴装置22,喷嘴25数量按风量调节,喷嘴25设置自动开关悬臂装置26,悬臂装置26包括旋转电机或气压装置旋转,自动打开喷嘴25或关闭喷嘴25,根据应用情况,自动选择喷嘴25数量计算旁通风量。

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全年季节的变化,当环境温度为高温时,关闭喷嘴装置22,进行制冷系统降温;当环境温度为低温高湿时,根据除湿量要求,同时获取进风参数、出风绝对含湿量计算所需风量参数,进而自动选择喷嘴25开启个数,以达到最节能的效果;当环境温度为低温时,且达到房间要求绝对含湿量时,根据现场人员进出情况或设备需求,选择不同的新风量,自动关闭部分喷嘴25,达到符合要求的最小新风量。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装置22可采用多孔板。

一种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室内当前温度t0和湿度rh0,以及室外风温度t1和湿度rh1,根据标准温度t和湿度rh,判断需要调节的情况:若温度偏高,即t0>t,进入步骤s2;若温度偏低湿度偏高,即t0<t,进入步骤s3;

s2:关闭所述喷嘴装置22,采用所述循环调节系统降低室内温度;

s3:根据除湿要求,获得需求的第一支路风的风量v1、第二支路风的风量v2以及循环调节系统需将第一支路风调节达到的温度t2和湿度rh2;

s4:所述喷嘴装置22根据第二支路风的风量v2需求调节打开喷嘴25的个数;

s5:所述蒸发器6对准备进入室内的第一支路风降温除湿,接着所述冷凝器4对降温除湿后的第二支路风进行升温,以达到第一支路风需要的温度t2和湿度rh2;

s6:风量为v1,温度和湿度分别为t2、rh2的第一支路风与风量为v2,温度和湿度分别为t1、rh1的第二支路风都通入室内,混合后使得室内温度和湿度分别达到标准值t和rh。

具体的,步骤s3中当温度偏低,绝对湿度合格,打开部分喷嘴装置22以通入最小量的第二支路风,以第二支路风与第一支路风混合通入室内调节室内温湿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