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8472发布日期:2020-08-28 17:1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移动空调是一种突破传统设计理念,体型小、高能效比、无需安装,可随意放置在室内的移动式空调,移动空调主要包括压缩机、排风机、电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移动空调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当蒸发器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在蒸发器的表面就会形成冷凝水,一般的设置有用于回收冷凝水的接水盘,并且在接水盘上设置有打水装置,通过打水装置将接水盘中的冷凝水打到冷凝器上,高温的冷凝器使冷凝水气化成水蒸气,再通过风机吹出,既解决了冷凝水排放的问题,又对冷凝器起到降温作用。但是现有的移动空调主要采用上下分布式安装结构,冷凝水容易附着在电器元件上,轻则损坏电器元件,减少使用寿命,严重的可能导致短路;而且此种安装结构的移动空调在工作时,噪音较大,制冷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噪音小以及制冷效果好的便携式移动空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移动空调,包括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系统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密封回路,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壳体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引导冷凝水流动的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所述流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方,所述冷凝器的下方设有将所述流道内的冷凝水抽打至所述冷凝器上的打水装置;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一导风罩和第二导风罩,所述第一导风罩和第二导风罩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冷凝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导风罩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风罩的开口对应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罩内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所述蒸发器容置于所述第二导风罩内,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导风罩的开口对应设置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罩内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对应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一风机以及所述第二风机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底板的侧边形成所述流道,便于蒸发器下方阀冷凝水沿流道更快的流向冷凝器的下方,使冷凝水更快的蒸发。

进一步的,所述打水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打水轮,所述打水轮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提高冷凝器的散热速度,使制冷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内的ptc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结构简单紧凑,热效更高,体积更小。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活塞杆以及与所述活塞杆套接的液压筒,所述活塞杆上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用于调节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液压筒的长度,所述液压筒的底端设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均安装有万向轮,移动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安装有摆风装置,使制冷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一,通过将冷凝器和蒸发器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侧,壳体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引导冷凝水流动的流道,流道的一端位于蒸发器的下方,流道的另一端位于冷凝器的下方,冷凝器的下方设有将流道内的冷凝水抽打至冷凝器上的打水装置,使得冷凝器和蒸发器凝结的冷凝水均滴落在底部的流道上,且将冷凝水引导至冷凝器的下方,冷凝器下方的打水装置将冷凝水抽打至高温的冷凝器上,冷凝水快速的雾化蒸发,降低了冷凝水滴落至电器元件上的可能,提高了安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其二,通过在壳体内还设有第一导风罩和第二导风罩,第一导风罩和第二导风罩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侧,冷凝器容置于第一导风罩内,第一导风罩内设有第一风机;蒸发器容置于第二导风罩内,第二导风罩内设有第二风机;使得冷凝器和蒸发器相对隔离设置,温度不相互影响,减少干扰,使得制冷效果更好,而且第一导风罩和第二导风罩起到隔音作用,以及在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一导风罩的开口对应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风机对应第一出风口设置,壳体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导风罩的开口对应设置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风机对应第二出风口设置,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在工作时,相对第一导风罩及第二导风罩形成负压,空气流动更快,使制冷效果更好,冷凝水蒸发的更快;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具备了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安全性能更高、寿命长、噪音小以及制冷效果更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打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摆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壳体;1.1-第一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第二进风口;1.4-第二出风口;1.5-把手;1.6-散热孔;1a-底板;1a1-隔板;1a2-垫脚;1b-主体;1c-左侧板;1c1-插槽;1c2-控制面板;1d-右侧板;2-压缩机;3-冷凝器;4-蒸发器;5-流道;6-第一导风罩;7-第二导风罩;8-第一风机;9-第二风机;10-第一电机;11-打水轮;12-水位检测装置;13-活塞杆;14-液压筒;14.1-支撑腿;15-控制杆;16-万向轮;17-第二电机;18-曲柄轴;19-导风板;20-摇杆;20.1-滑槽;2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便携式移动空调,包括壳体1、分别设置于壳体1内的换热系统及控制电路板,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3和蒸发器4,压缩机2、冷凝器3和蒸发器4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密封回路,冷凝器3和蒸发器4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两侧,壳体1的底板1a上设有用于引导冷凝水流动的流道5,流道5的一端位于蒸发器4的下方,流道5的另一端位于冷凝器3的下方,冷凝器3的下方设有将流道5内的冷凝水抽打至冷凝器3上的打水装置;壳体1内还设有第一导风罩6和第二导风罩7,第一导风罩6和第二导风罩7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两侧,冷凝器3容置于第一导风罩6内,壳体1上开设有与第一导风罩6的开口对应设置的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第一导风罩6内设有第一风机8,第一风机8对应第一出风口1.2设置;蒸发器4容置于第二导风罩7内,壳体1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导风罩7的开口对应设置的第二进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第二导风罩7内设有第二风机9,第二风机9对应第二出风口1.4设置;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第一风机8以及第二风机9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第一风机8和第二风机9均采用滚筒式风扇,体积更小,风力更加强劲,使散热效果更好。

在第一风机8工作时,由于第一风机8容置在第一导风罩6,使第一导风罩6内形成负压,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1进入,再从第一出风口1.2吹出,并带走冷凝器3的热量,使冷凝器3更快的将热量排出;同理的,在第二风机9工作时,由于第二风机9容置在第二导风罩7,使第二导风罩7内形成负压,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3进入,再从第二出风口1.4吹出,使得在制冷模式下,蒸发器4产生的冷量更快的扩散到需要制冷的空间,在制热模式下,ptc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更快的扩散到需要制热的空间,使该移动空调的工作效率更高,制冷或制热效果更好。

底板1a上设有隔板1a1,隔板1a1与底板1a的侧边形成流道5;具体的,压缩机2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底板1a的中部,流道5绕开该中部设置且呈u形;隔板1a1与底板1a一体化设置,底板1a上设有垫脚1a1,垫脚1a1对应于冷凝器3和蒸发器4的底部,将冷凝器3和蒸发器4从流道5上垫高,使冷凝器3和蒸发器4不与冷凝水接触,更加安全。

打水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0和打水轮11,打水轮11固定于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上,第一电机10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底板1a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12,水位检测装置12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具体的,正常情况下,第一电机10运转带动打水轮11旋转,打水轮11将接水盘1上的冷凝水打到冷凝器3上,高温的冷凝器3将冷凝水蒸发成水蒸气,第一风机8将水蒸气吹出,不仅合理利用冷凝水,还对冷凝器3起到的降温效果,提高了该空调的制冷效率;当水位检测装置12检测到水位到达最高点时,控制电路板会使压缩机2停止工作,使得冷凝器3和蒸发器4不再凝结冷凝水,第一风机8和打水装置继续工作,直至将水位降低到最高点,防止冷凝水溢出,保证安全性能,水位下降到安全线后,控制电路板会使压缩机2重新开始工作;其中涉及到的打水装置以及控制原理可以参考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976264.0中公开的“一种移动空调智能控制水位的装置和移动空调”或者参考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798195.9中公开的“移动空调及移动空调打水电机控制方法”,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

换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蒸发器4内的ptc加热装置,ptc加热装置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在制热模式下,能够提供更高的热效能,使制热更快。

壳体1的底部设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包括固定于壳体1底部的活塞杆13以及与活塞杆13套接的液压筒14,活塞杆13上设有控制杆15,控制杆15用于调节活塞杆13伸出液压筒14的长度,液压筒14的底端设有若干支撑腿14.1,支撑腿14.1上均安装有万向轮16。

具体的,通过控制杆15调节活塞杆13相对液压筒14伸出的长度,从而改变该移动空调相对放置平面的垂直距离,使第二出风口1.4更好的朝向需要制冷或制热的位置,使该移动空调的工作效果更好;其中涉及到的控制杆15调节高度的原理结构可以参考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733696.2中公开的一种便于高度调节并具有加热功能的办公椅,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的,第二出风口1.4处安装有摆风装置,摆风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二导风罩7上的第二电机17、固定在第二电机17输出轴上的曲柄轴18、摆动设置在第二出风口1.4的导风板19、连接在导风板19和曲柄轴18之间的摇杆20;导风板19设有两块,两块导风板19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出风口1.4处,两块导风板19的另一端分别与摇杆20的两端转动连接;摇杆20中间设有滑槽20.1;曲柄轴18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上,曲柄轴18的另一端与滑槽20.1滑动配合;当第二电机17运转时,带动曲柄轴18转动,曲柄轴18与滑槽20.1配合使得摇杆20摆动,从而联动导风板19摆动,改变风向,使的该移动空调的制冷或制热的辐射范围更广更宽,参考图6。

具体的,壳体1还包括主体1b、左侧板1c和右侧板1d,底板1a、主体1b、左侧板1c和右侧板1d之间通过螺钉锁紧固定;第一进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4均开设在右侧板1d上,第二进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均开设在左侧板1c上,左侧板1c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1c1,插槽1c1内安装有对应第二进风口1.3设置的滤网21,使得进入该移动空调的空气保持清洁干净,减少污染,延长使用寿命;左侧板1c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c2,控制面板1c2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便于该移动空调操作,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在主体1b上安装有把手1.5,便于搬运,方便移动,主体1b的侧壁上开若干设有散热孔1.6,便于壳体1内部的工作部件散热。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