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生产线中转炉用保温流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9720发布日期:2020-10-13 07:5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镁合金生产线中转炉用保温流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通机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检修,能够对镁合金溶液在流动时的热量损失进行补充,提高镁合金溶液流动性避免粘连,并且能够提高镁合金整体质量的镁合金生产线中转炉用保温流通机构,属于合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其特点是:密度小(1.8g/cm3镁合金左右),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散热好,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主要合金元素有铝、锌、锰、铈、钍以及少量锆或镉等;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运输、化工、火箭等工业部门,在实用金属中是最轻的金属,镁的比重大约是铝的2/3,是铁的1/4,且其具有高强度、高刚性的特点。

在原镁熔炼过程或者铸造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将熔融状态的镁合金溶液从熔炼炉转到保温炉中,现在工业上一般采用倾转熔化炉直接将熔融状态的镁合金倒入保温炉,由于镁及其熔体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倾倒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燃烧和吸气,恶化熔融状态的镁合金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镁合金熔体通道机构,如专利号为:201620026482.2公开了一种用于镁合金熔体转炉的潜流式通道机构包括潜流式通道、冷却水套、感应加热线圈、电阻丝、碳化硅炉体、保温材料和支架。潜流式通道是镁合金熔体流经的圆形通道,潜流式通道中部焊接有冷却水套,分为圆形内套和环形外套,内套与潜流式通道相通;外套用以通冷却水,两端配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环形感应加热线圈通过支架固定在冷却水套外,潜流式通道外设有电阻丝和保温材料,电阻丝镶嵌在环形碳化硅炉体中空孔内,保温材料通过石棉带缠结在碳化硅炉体外面。

上述该类镁合金熔体潜流式通道机构能够实现输送镁合金溶液,降低镁合金氧化夹杂,但是该类镁合金熔体潜流式通道机构整体结构复杂,并且整体结构在高温下进行工作,高温维修难度大,并且不能使通道内保持恒定温度,进而降低传输速率,并且整体制造成本大,降低企业生产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检修,能够对镁合金溶液在流动时的热量损失进行补充,提高镁合金溶液流动性避免粘连,并且能够提高镁合金整体质量的镁合金生产线中转炉用保温流通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镁合金生产线中转炉用保温流通机构,包括流槽,流槽内设置有呈开放形的空腔流道,流槽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流槽的上方活动设置有用于密封空腔流道上方的保温盖板,保温盖板内设置有保温组件,保温盖板由驱动组件提升升降实现打开或关闭。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流槽的横截面整体结构呈“几”字形,且其流槽内部的空腔流道整体结构呈矩形空腔。

进一步优化:所述流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温盖板的一侧与固定连接在流槽外侧的支撑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架的整体结构呈l形,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耳板,耳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与保温盖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靠近支撑架一侧的流槽上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伸缩端与保温盖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由碳化硅材料制成的加热管体,加热管体内设置有呈圆柱形结构的放置空腔,所述该放置空腔内设置有电加热器。

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保温盖板上靠近空腔流道一侧的保温层。

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温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陶瓷纤维层、保温棉层、轻质保温浇筑料层,所述陶瓷纤维层、保温棉层、轻质保温浇筑料层之间相互连接复合成一体。

进一步优化:所述流槽的外表面上布设有用于对流槽进行保温的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该镁合金生产线中转炉用保温流通机构主要用于镁合金生产线上熔融状态的镁合金溶液进行转炉时的两设备之间;例如将熔炼炉内的熔融状态的镁合金溶液转至保温炉时。

进而可以将流槽的进液口连通至熔炼炉的输出口上;然后将流槽的出液口连通至保温炉的输入口上。

当熔炼炉的输出口输出熔融状态的镁合金溶液时,镁合金溶液由进液口进入流槽的空腔流道内,此时驱动气缸的伸缩端伸出并通过转动支撑架带动保温盖板沿保温盖板上的耳板与支撑架的转动连接处转动,使保温盖板呈关闭装置,用于封装空腔流道的上端,并且加热组件对空腔流道内的镁合金溶液进行加热,使空腔流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温度,进而使空腔流道内的镁合金溶液顺利流动至出液口后输入保温炉内。

当需要对流槽内进行检修时,可使驱动气缸输出动力使伸缩端回缩,进而可通过转动支撑架带动保温盖板沿保温盖板上的耳板与支撑架的转动连接处转动,使保温盖板向上转动,实现打开保温盖板,进而使用者可方便的对流槽内和保温盖板上的零部件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能够实现输送熔融状态的镁合金,并且在输送时能够通过加热组件对镁合金实时加热,对镁合金溶液在流动时的热量损失进行补充,并且能够使镁合金溶液在恒定温度下顺利流动,解决了镁合金溶液在流动过程中热量损耗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合金成型率,致密度,从而提高了合金的整体质量,避免氧化夹杂;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整体检修、维护方便快捷,提高整体实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温盖板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附图1的俯视图;

图4为附图1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温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槽;11-进液口;12-出液口;2-空腔流道;3-保温盖板;31-支撑架;32-耳板;4-驱动气缸;41-转动支撑架;5-保温层;51-陶瓷纤维层;52-保温棉层;53-轻质保温浇筑料层;6-加热组件;61-加热管体;62-电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阅图1-6,一种镁合金生产线中转炉用保温流通机构,包括流槽1,所述流槽1内设置有呈开放形的空腔流道2,所述流槽1内设置有加热组件6,所述流槽1的上方活动设置有用于密封空腔流道2上方的保温盖板3,所述保温盖板3内设置有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盖板3由驱动组件提升升降实现打开或关闭。

所述流槽1的横截面整体结构呈“几”字形,且其流槽1内部的空腔流道2整体结构呈矩形空腔。

所述流槽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

这样设计,可通过进液口11用于引进成熔融状态的镁合金溶液,并且能够使镁合金溶液在空腔流道2内顺畅流动,然后再由出液口12实现输出镁合金溶液。

所述保温盖板3的整体结构由不锈钢板制成,所述保温盖板3的一侧与固定连接在流槽1外侧的支撑架31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架31为多个,所述多个支撑架31分别沿流槽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布设。

所述支撑架31的整体结构呈l形,所述支撑架31的一端与流槽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1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耳板32,所述耳板32远离支撑架31的一侧与保温盖板3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31用于支撑安装保温盖板3,所述保温盖板3可沿耳板32与支撑架31的转动连接处转动,实现打开或关闭保温盖板3。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靠近支撑架31一侧的流槽1上的驱动气缸4,所述驱动气缸4的伸缩端与保温盖板3活动连接。

所述驱动气缸4的伸缩端通过转动支撑架41与保温盖板3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撑架41靠近驱动气缸4的一端与驱动气缸4的伸缩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撑架41远离驱动气缸4的一端与保温盖板3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气缸4输出动力使伸缩端伸出或回缩,进而通过转动支撑架41带动保温盖板3沿保温盖板3上的耳板32与支撑架31的转动连接处转动,实现自动化打开或关闭保温盖板3。

所述保温盖板3的翻转角度由驱动气缸4控制,驱动气缸4输出动力使伸缩端伸出或回缩时能够控制保温盖板3的翻转角度。

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保温盖板3上靠近空腔流道2一侧的保温层5。

所述保温层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陶瓷纤维层51、保温棉层52、轻质保温浇筑料层53,所述陶瓷纤维层51、保温棉层52、轻质保温浇筑料层53之间相互连接复合成一体。

所述陶瓷纤维层51的整体厚度为2-4mm,所述保温棉层52的整体厚度为40-60mm。

所述轻质保温浇筑料层53的整体厚度等于保温盖板3的整体厚度减去陶瓷纤维层51和保温棉层52的厚度。

这样设计,可通过驱动气缸4输出动力使伸缩端伸出驱使保温盖板3关闭,进而可通过保温层5进行保温,防止流槽1的空腔流道2内的温度散泄。

所述加热组件6的整体结构呈圆柱形棒状,且该加热组件6沿流槽1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流槽1内可设置多个加热组件6,所述多个加热组件6分别间隔均匀布设。

所述加热组件6包括由碳化硅材料制成的加热管体61,所述加热管体61内设置有呈圆柱形结构的放置空腔,所述该放置空腔内设置有电加热器62。

所述电加热器62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线连接,用于提供电力,所述电加热器62工作输出热能加热加热管体61,进而用于对镁合金溶液在空腔流道2内流动时的热量损失进行补充。

所述采用碳化硅材料制成的加热管体61使该加热组件6能够耐高温,进而提高整体使用寿命。

所述加热组件6由加热控制器进行实时控制加热,且控制加热组件6的加热温度,使空腔流道2内的温度保持恒定温度,进而能够使镁合金溶液可在空腔流道2内顺利流动。

所述加热控制器为现有技术,由市面上直接购买过得,用于实时控制加热组件6加热,并控制加热组件6的加热温度。

这样设计,可通过加热组件6用于加热,对空腔流道2内流动的镁合金溶液的热量损失进行补充,进而提高空腔流道2内镁合金溶液的流动行,使镁合金溶液的内部组织结构稳定性,避免氧化夹杂;

并且通过加热控制器对加热组件6进行控制加热,并控制加热组件6的加热温度,进而可使空腔流道2内的温度保持恒定温度,使空腔流道2内的镁合金溶液流动顺利、顺畅。

所述流槽1的外表面上布设有用于对流槽1进行保温的保温棉,所述保温棉与流槽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该镁合金生产线中转炉用保温流通机构主要用于镁合金生产线上熔融状态的镁合金溶液进行转炉时的两设备之间;例如将熔炼炉内的熔融状态的镁合金溶液转至保温炉时。

进而可以将流槽1的进液口11连通至熔炼炉的输出口上;然后将流槽1的出液口12连通至保温炉的输入口上。

当熔炼炉的输出口输出熔融状态的镁合金溶液时,镁合金溶液由进液口11进入流槽1的空腔流道2内,此时驱动气缸4的伸缩端伸出并通过转动支撑架41带动保温盖板3沿保温盖板3上的耳板32与支撑架31的转动连接处转动,使保温盖板3呈关闭装置,用于封装空腔流道2的上端,并且加热组件6对空腔流道2内的镁合金溶液进行加热,使空腔流道2内的温度保持恒定温度,进而使空腔流道2内的镁合金溶液顺利流动至出液口12后输入保温炉内。

当需要对流槽1内进行检修时,可使驱动气缸4输出动力使伸缩端回缩,进而可通过转动支撑架41带动保温盖板3沿保温盖板3上的耳板32与支撑架31的转动连接处转动,使保温盖板3向上转动,实现打开保温盖板3,进而使用者可方便的对流槽1内和保温盖板3上的零部件进行检修。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