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缓冲式蓄热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0991发布日期:2020-10-09 22:3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缓冲式蓄热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蓄热罐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缓冲式蓄热罐。



背景技术:

利用电网低谷时段的电能进行蓄热,在峰值时段将贮存的热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对热量的要求。这是有效利用电能,降低大型电采暖成本的途径之一。

蓄(储)热的原理是:利用风、光电政策和谷电价的优势制出95-180℃左右的高温水并储存在蓄热罐内,以供24小时供暖使用。该温度适合于大多数常规热水机组直接制取热水。蓄热罐中水温的分布是按其密度自然地进行分层的,温度低的水密度大,位于蓄热罐的下方,而温度高的水密度小,位于蓄热罐的上方,在充热或释热过程中控制水流通过布水器缓慢地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地流动,整个过程在蓄热罐内形成稳定的温度梯度分布。

常用的承压小型蓄热罐(3000m³以下),由于其进入的液体量小且流程短,蓄热罐中热水极易和冷水产生紊流或者直流现象。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缓冲式蓄热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缓冲式蓄热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蓄热罐上方的进水和下方的出水之间极易出现直流现象,即使使用了集水器,在流速过高的情况下依然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缓冲式蓄热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上部设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罐体外部,所述布水器下方设有上导流板,所述布水器下方设有水联通管,所述水联通管下方延伸至上导流板上方,所述水联通管内部设有均压孔板,所述上导流板下方设有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上均设有导流孔,所述下导流板下方设有集水器,所述集水器上端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延伸至罐体外部。

优选的,上导流板上设有的导流孔的数量由上导流板中部至边缘处依次增多,所述导流孔下侧设有分水大小头。

优选的,所述下导流板设有的导流孔数量由下导流板的中部至边缘处依次增多,所述导流孔上侧设有集水大小头。

优选的,所述上导流板、下导流板上部设有若干堰板,所述堰板位于分水大小头、集水大小头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导流板、下导流板中部设有节流孔。

优选的,所述集水器包括集水仓,所述集水仓上端设有节流孔板,所述节流孔板上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集水仓下端设有单流阀,所述集水仓内部设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延伸至集水仓外部并贯穿至节流孔板外部。

优选的,所述节流孔板的上导流孔的数量由中部至四周依次增多。

优选的,所述集水仓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新型缓冲式蓄热罐,通过设置在水联通管内部的均压孔板对水流进行稳压,通过在罐体内设置的上导流板、下导流板对热水进行强制性导流,在出水时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的集水器进行收集热水后排出,避免蓄热罐体内进出水为直流状态,在进出水扰动下产生的紊流、混合流的现象,提高了蓄热罐的分层蓄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均压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节流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布水器,3、进水管,4、上导流板,5、水联通管,6、均压孔板,7、下导流板,8、集水器,9、出水管,10、分水大小头,11、集水大小头,12、堰板,13、节流孔,14、集水仓,15、节流孔板,16、导流孔,17、单流阀,18、集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心线”、“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缓冲式蓄热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上部设有布水器2,所述布水器2上设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延伸至罐体1外部,所述布水器2下方设有上导流板4,所述布水器2下方设有水联通管5,所述水联通管5下方延伸至上导流板4上方,所述水联通管5内部设有均压孔板6,所述上导流板4下方设有下导流板7,所述上导流板4与下导流板7上均设有导流孔16,所述下导流板7下方设有集水器8,所述集水器8上端设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延伸至罐体1外部。

本实施例中,上导流板上设有的导流孔16的数量由上导流板4中部至边缘处依次增多,所述导流孔16下侧设有分水大小头10。这里将导流孔16的数量设置为中减少四周多,是为了将热水由中向外引流,避免热水在上导流板4中部产生紊流,在分水大小头10的导流作用下自动向四周散开。

进一步的,所述下导流板7设有的导流孔16数量由下导流板7的中部至边缘处依次增多,所述导流孔16上侧设有集水大小头11。这里将导流孔16的数量设置为中减少四周多,是为了将热水由中向外引流,避免热水在上导流板7中部产生紊流,在集水大小头11的导流作用下自动向四周散开。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流板4、下导流板7上部设有若干堰板12,所述堰板12位于分水大小头10、集水大小头11之间。这里设置堰板12是为了在分水大小头10、集水大小头11上方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积水区,更有利于上导流板4、下导流板7进行导流并向下蓄水。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导流板4、下导流板7中部设有节流孔13。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器8包括集水仓14,所述集水仓14上端设有节流孔板15,所述节流孔板15上设有若干导流孔16,所述集水仓14下端设有单流阀17,所述集水仓14内部设有集水管18,所述集水管18延伸至集水仓14外部并贯穿至节流孔板15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节流孔板15的上导流孔16的数量由中部至四周依次增多。这样设置的目的为了使热水从节流孔板15周边进入到集水仓14内部,集水管18在抽取集水仓14内部热水时,集水仓14内中部处于负压区中心,大量水流从集水仓的四周汇入集水管下端,集水管不易吸入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仓14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状。集水仓14的侧壁为倾斜状,有助于减少从导流孔16内进入水流的冲击力,减少紊流的程度。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分布水器2将热水通过水联通管5分布在罐体1内部的上导流板2上,在此过程中热水在水联通管5中通过均压孔板6得到第一步的缓冲,使得落入到上导流板4上的水流流速得到减缓;然后热水通过上导流板4时被强制性导流得到第二步缓冲;在经过第二步缓冲的热水进入到下导流板7时,继续被强制性导流得到第三步缓冲;在进行第三步缓冲后的热水进入到罐体1下部后被集水器8收集,集水器8安装在罐体1内中部,通过集水器8上设置的节流孔板15将热水收集,避免常规蓄热罐仅设一个出水管导致排水时罐体内部热水受外力影响集中流向排水口,造成紊流现象,在此期间热水得到第四步缓冲后通过出水管排出罐体;在整个过程中,热水从进入罐体到排出罐体经过四步缓冲,避免了现有常规蓄热罐进水与出水经常出现直流问题,有效改善了蓄热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