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0530发布日期:2021-03-05 16: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右侧面固定安装有t形管(2),所述t形管(2)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t形管(2)的内部设有风扇(4),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与风扇(4)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整流器(5),所述整流器(5)与t形管(2)连通,所述整流器(5)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方形管(6),所述方形管(6)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旋风分离器(7),所述旋风分离器(7)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一号导流管(8),所述旋风分离器(7)的下方设有水箱(9),所述水箱(9)固定安装于装置外壳(1)内腔的底部,所述一号导流管(8)的底端穿过水箱(9)的顶面并延伸至水箱(9)的内部,所述一号导流管(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细化排气管(10),所述水箱(9)内腔右侧的底部安装有水泵(11),所述水箱(9)内腔侧壁安装有清扫装置(20),所述水箱(9)外侧安装有与清扫装置(20)连接的集污装置(21),所述水泵(11)输出端固定连通二号导流管(12),所述二号导流管(12)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过滤筒(13),所述过滤筒(1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内筒(14),所述内筒(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筒(1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三号导流管(16),所述三号导流管(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器(17),所述雾化器(17)的输出端穿过方形管(6)并延伸至其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7)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活性炭滤筒(18),所述活性炭滤筒(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9),所述排气管(19)的顶端穿过装置外壳(1)的顶部并延伸至装置外壳(1)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5)的右端截面外形为圆形且内径与t形管(2)的内径相同,所述整流器(5)的左端截面为矩形且面积与方形管(6)的截面面积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6)与旋风分离器(7)的连接方式为切面连接,所述方形管(6)的内壁与旋风分离器(7)的内壁相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化排气管(10)的表面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均匀排布在细化排气管(10)的表面,所述细化排气管(10)外部开设的圆形通孔与水箱(9)的内腔和一号导流管(8)的内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4)外径与过滤筒(13)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内筒(14)的外壁与过滤网(15)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内筒(14)顶端的高度位于二号导流管(12)与过滤筒(13)连通处之下,所述内筒(14)内壁的顶端设置有两个突出的内延边。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5)的外形为空心圆台,所述过滤网(15)的顶部直径大于过滤网(15)的底部直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装置(20)包括:螺杆(200),所述螺杆(200)水平安装于所述水箱(9)侧壁,并且所述螺杆(200)一端穿设所述水箱(9)侧壁设置;第一电机(201),所述第一电机(201)安装于所述水箱(9)外壁,并且所述第一电机(201)输出端与所述螺杆(200)连接;螺母座(202),所述螺母座(202)套设于所述螺杆(200)上,并且所述螺母座(202)与所
述螺杆(200)螺接;固定杆(203),所述固定杆(203)竖直连接于所述螺母座(202)底端;第一转轴(204),所述第一转轴(204)水平连接于所述固定杆(203)底端;刷盘(205),所述刷盘(205)布置于所述固定杆(203)一侧,并且所述刷盘(205)与第一转轴(204)一端连接,所述刷盘(205)与所述水箱(9)内腔底部接触;第二电机(206),所述第二电机(206)安装于所述固定杆(203)另一侧,并且所述第二电机(206)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204)另一端连接;连接块(207),所述连接块(207)设置于所述刷盘(205)上方,所述连接块(207)水平连接于所述固定杆(203)上;伸缩管(208),所述伸缩管(208)一端水平连接于所述连接块(207)上;第一连接管(209),所述第一连接管(209)安装于所述水箱(9)内壁,所述第一连接管(209)其中一个管口与所述伸缩管(208)另一端连通;第二连接管(210),所述第二连接管(210)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09)下方,所述第二连接管(210)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209)另一个管口连通;吸风管(211),所述吸风管(211)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210)下方,并且所述吸风管(211)顶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210)底端连通;第三连接管(212),所述第三连接管(212)穿设所述水箱(9)侧壁设置,并且所述第三连接管(212)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210)侧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212)另一端与所述集污装置(21)连通;挡板(213),所述挡板(21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管(212)与第二连接管(210)接口处;限位块(214),所述限位块(214)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210)侧壁,并且所述限位块(214)与所述挡板(213)卡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装置(21)包括:壳体(220),所述壳体(220)固定连接于所述水箱(9)外侧;第一腔体(221)和第二腔体(222),所述第一腔体(221)和第二腔体(222)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220)内腔的两侧;第三电机(223),所述第三电机(223)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221)靠近底端位置;第二转轴(224),所述第二转轴(224)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221)内壁,并且所述第二转轴(224)与第三电机(223)输出端连接;转盘(225),所述转盘(225)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224)上;连杆(226),所述连杆(226)一端铰接于所述转盘(225)靠近边缘位置;滑架(227),所述滑架(227)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221)内壁,所述滑架(227)底端与所述连杆(226)另一端铰接;打散棒(228),所述打散棒(228)安装于所述滑架(227)顶端,并且所述打散棒(228)竖直向上延伸;锥桶(229),所述锥桶(229)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221)内壁,并且所述锥桶(229)安装于所述滑架(227)上方,所述锥桶(229)顶端和底端开口设置;
进污管(230),所述进污管(230)穿设所述壳体(220)顶端设置,所述进污管(230)底端与所述锥桶(229)顶端连通,所述进污管(230)顶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212)连通;排污口(231),所述排污口(231)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221)和第二腔体(222)之间的壳体(220)上;导向板(232),所述导向板(232)倾斜连接于所述排污口(231)位于所述第二腔体(222)的一侧;第四电机(233),所述第四电机(233)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222)底部;第三转轴(234),所述第三转轴(234)底端竖直连接于所述第四电机(233)输出端;集污桶(235),所述集污桶(235)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234)顶端;加热桶(236),所述加热笼(23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222)内壁,所述加热桶(236)套设于所述集污桶(235)外侧,所述加热桶(236)与所述集污桶(235)同轴设置,所述加热桶(236)内壁设有与电源连接的加热丝。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污染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7)的结构尺寸计算方法如下:步骤一:建立液滴壁面碰撞模型,确定液体惯性力与表面张力的比值we,对于粒径大小为d的液滴,其we
d
数值计算如下:其中,ρ
d
为液滴密度,d
d
为液滴的直径,u
d
为液滴撞击避免的法向切速度,σ
d
为液滴表面的张力系数;步骤二:确定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re,对于粒径大小为d的液滴,其re
d
数值计算如下:其中,μ
d
为液滴动力粘度;步骤三:确定液体粘性力与表面张力之比o
h
,对于粒径大小为d的液滴,其o
h
数值计算如下:步骤四:计算无量纲参数k:k=we
0.5
re
0.5
=o
h
re
1.25
则液滴与壁面的碰撞判断准则为,当k≤3时,液滴碰壁后反弹;当3<k≤57.7时,液滴碰壁后沉积;当k>57.7时,液滴碰壁后飞溅;步骤五: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对所述旋风分离器(7)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根据判断准则判断液滴运动情况,并得到所述旋风分离器(7)入口处的液滴颗粒浓度c1和出口处的液滴颗粒浓度c2,计算所述旋风分离器(7)的分离效率η:
步骤六:建立优化模型,以所述旋风分离器(7)的分离效率η为优化目标,以所述旋风分离器(7)的结构尺寸为设计变量,通过迭代计算,优化得出所述旋风分离器(7)的最优结构尺寸。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