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组件及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6247发布日期:2020-11-10 11:4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风扇组件及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风扇组件及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2014年11月26日专利公开号为cn104165134a的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310186724.5)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基部和安装在所述基部上的喷嘴,所述基部包括具有侧壁的外壳体、位于外壳体内的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叶轮罩、位于叶轮罩内的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叶轮和驱动叶轮绕轴线旋转的马达,所述侧壁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入口,所述喷嘴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基部的气流的内部通道和嘴部,其中气流通过嘴部射出。该种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输出的风量较小且工作噪音较大,另外其整体外观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种噪音低、风量大和整体外观较好的风扇组件及空调器室内机,以克服上述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组件,该种风扇组件包括具有多个进气口的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第一贯流叶轮和第二贯流叶轮,所述外壳限定了通孔,第一贯流叶轮和第二贯流叶轮分别位于通孔的左侧和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至少部分环绕通孔的格栅,所述格栅的任何两个相邻栅格单元之间的栅条都是按照纵向或横向进行排布,所述格栅包括具有多个出气口的第一出气格栅部分、具有多个出气口的第二出气格栅部分和具有多个凹坑的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第一出气格栅部分和第二出气格栅部分分别位于通孔的左侧和右侧,第一出气格栅部分用于输出由第一贯流叶轮所形成的气流,第二出气格栅部分用于输出由第二贯流叶轮所形成的气流,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分别与第一出气格栅部分的上部和第二出气格栅部分的上部相接合,来自风扇组件外界的空气能被从出气口所发出的气流抽吸通过通孔。

优选地,所述格栅还包括具有多个凹坑的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分别与第一出气格栅部分的下部和第二出气格栅部分的下部相接合,所述格栅环绕通孔一周。

普通的格栅一般是由边框及位于边框内以不同方向排布以形成交叉的栅条所构成。用于输出气流的出气格栅是指由纵横交叉的栅条和边框所形成的每个栅格单元都有通孔的格栅,其通孔可以让气流通过,其通孔在这里被称为出气口;这里所述的第一出气格栅部分是指格栅中每个栅格单元都有通孔的一部分格栅;这里所述的第二出气格栅部分是指格栅中每个栅格单元都有通孔的另一部分格栅。

不能用于输出气流的非出气格栅是指由纵横交叉的栅条及底板和边框所形成的每个栅格单元都有凹坑的格栅;由于非出气栅格单元是在出气栅格单元的底面上覆盖有底板,形成了凹坑;这里所述的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是指格栅中每个栅格单元都有凹坑的一部分格栅;这里所述的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是指格栅中每个栅格单元都有凹坑的另一部分格栅。

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和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用于提升风扇组件的美观度、降低外壳的重量,并防止气流从某些不应该输出的区域输出,以防止影响输出气流的分布和气流的输出效率。

优选地,所述格栅的边框与所述外壳成一体,即所述格栅的边框与所述外壳一体化。

优选地,第一贯流叶轮和第二贯流叶轮都按纵向进行排布。第一贯流叶轮和第二贯流叶轮都按纵向进行排布时,第一贯流叶轮的转轴和第二贯流叶轮的转轴都是沿着纵向的。

通常,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至少有部分位于通孔的上侧。优选地,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全部位于通孔的上侧。

通常,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至少有部分位于通孔的下侧。优选地,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全部位于通孔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格栅还包括具有多个凹坑的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分别与第一出气格栅部分的下部和第二出气格栅部分的下部相接合,并且,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至少有部分位于通孔的下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格栅包括具有多个出气口的第一出气格栅部分、具有多个出气口的第二出气格栅部分、具有多个凹坑的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和具有多个凹坑的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其整个格栅环绕通孔一周。

优选地,所述格栅的每个栅格单元在其纵向的高度大于在其横向的宽度;更优选地,所述格栅的每个栅格单元在其纵向的高度大于在其横向的宽度的3倍以上。

通常,所述格栅的纵向排布的两条相邻栅条之间的距离位于3毫米至10毫米之间,更优选地位于3毫米至8毫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格栅的纵向排布的任何两条相邻栅条之间的距离都小于其横向排布的任何两条相邻栅条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第一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出气口和第二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出气口都以纵向为列、横向为行的方式排布,第一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出气口所形成的出气口的列数不少于2列,第二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出气口所形成的出气口的列数也不少于2列;更优选地,第一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出气口所形成的出气口的列数不少于3列,第二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出气口所形成的出气口的列数也不少于3列。

优选地,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凹坑和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凹坑都以纵向为列、横向为行的方式排布,第一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凹坑所形成的凹坑的列数不少于2列,第二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凹坑所形成的凹坑的列数也不少于2列;更优选地,第一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凹坑所形成的凹坑的列数不少于3列,第二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凹坑所形成的凹坑的列数也不少于3列。

优选地,所述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凹坑以纵向为列、横向为行的方式排布,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的多个凹坑所形成的凹坑的行数为1行。

通常,所述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的各个栅格单元的形状是相同的,也可以有少量栅格单元是不同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至少包括两个相互的形状不一样的栅格单元。

通常,所述通孔在其纵向的高度大于通孔在其横向的宽度。优选地,所述通孔在其纵向的高度为通孔在其横向的宽度的5倍以上;更优选地,所述通孔在其纵向的高度为通孔在其横向的宽度的8倍以上。

优选地,所述格栅可以拆卸,即可以从外壳上拆卸下来。这样便于格栅清洗,也方便格栅整体制造。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宽度位于1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更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宽度位于15毫米至100毫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高度位于150毫米至15000毫米之间;更优选地,所述通孔的高度位于2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

通常,所述通孔包括矩形的通孔、圆角矩形的通孔和部分圆形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的形状包括矩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形状。例如,通孔的横截面的形状是矩形与位于该矩形长度方向一端的半圆形相结合的形状,其中,该矩形的宽度等于该半圆形的直径。又例如,通孔的横截面的形状是矩形与位于该矩形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半圆形相结合的形状,其中,该矩形的宽度等于该两个半圆形的直径。

所述出气口通常包括矩形的出气口。矩形的出气口的宽度通常位于3毫米至12毫米之间,优选地位于4毫米至10毫米之间。矩形的出气口的长度通常位于20毫米至80毫米之间,优选地位于30毫米至60毫米之间。矩形的出气口的深度通常位于3毫米至20毫米之间,优选地位于4毫米至10毫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气格栅部分既具有矩形的出气口又具有位于格栅边缘部分的非矩形的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格栅部分既具有矩形的出气口又具有位于格栅边缘部分的非矩形的出气口。

所述凹坑通常包括矩形的凹坑。矩形的凹坑的宽度通常位于3毫米至12毫米之间,优选地位于4毫米至10毫米之间。矩形的凹坑的长度通常位于20毫米至80毫米之间,优选地位于30毫米至60毫米之间。矩形的凹坑的深度通常位于3毫米至20毫米之间,优选地位于4毫米至8毫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既具有矩形的凹坑又具有位于格栅边缘部分的非矩形的凹坑;所述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既具有矩形的凹坑又具有位于格栅边缘部分的非矩形的凹坑。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部分圆形的通孔,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至少有部分栅格单元为非矩形的栅格单元。

所述格栅的栅条通常由塑料所形成;所述栅条的宽度通常位于1毫米至6毫米之间,优选地位于1毫米至5毫米之间;非出气格栅部分的格栅底板的厚度通常位于0.5毫米至3毫米之间,优选地位于0.5毫米至2毫米之间。

优选地,第一贯流叶轮与第二贯流叶轮相隔一定的距离平行设置。第一贯流叶轮和第二贯流叶轮的转速通常位于500rpm到4000rpm之间,优选地位于1200rpm到3000rpm之间。

为了使风扇组件能输出热气流,在所述外壳内可以设置用于加热气流的加热装置。

为了净化空气或获得干净的空气,在所述外壳内还可以设置过滤器,用于去除来自气流中的微粒。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上述的风扇组件。

上述关于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特征也等同地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该种风扇组件或空调器室内机中,由于采用两个贯流叶轮来形成气流,其输出的风量较大且噪音较低;特别是在外壳上设置了邻近通孔的格栅,该种格栅具有出气格栅部分和非出气格栅部分,其任何两个相邻栅格单元之间的栅条都是按照纵向或横向进行排布,该种结构的格栅不仅能保障两个贯流叶轮所形成气流的高效和稳定地输出,而且能显著提升风扇组件或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观效果;该种结构的格栅易于整体制造并降低风扇组件的重量,也能满足人们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风扇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风扇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风扇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第二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第三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从风扇组件前方观察的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风扇组件的侧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风扇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风扇组件的剖视图。从图1至图4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组件包括基座2和设置在基座2上的机身1,机身1包括外壳3、位于外壳3内的第一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18、第一贯流叶轮11和第二贯流叶轮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17和第二驱动电机18都为直流无刷电机,第一驱动电机17和第二驱动电机18分别驱动第一贯流叶轮11和第二贯流叶轮12转动工作。

在图1至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机身1的外壳3包括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在外壳3的后面部分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10,在外壳3的前面部分上设置有环绕通孔9一周的格栅4,外壳3限定了位于中部的通孔9,第一贯流叶轮11和第二贯流叶轮12分别位于通孔9的左侧和右侧,轴线x的正方向为风扇组件的出风方向。本实施例的外壳3由塑料所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4由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第二出气格栅部分6、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和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8所构成,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和第二出气格栅部分6分别位于通孔9的左侧和右侧,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和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8分别位于通孔9的上侧和下侧,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分别与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的上部和第二出气格栅部分6的上部相接合,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8分别与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的下部和第二出气格栅部分6的下部相接合。

在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格栅4的边框与外壳3成一体,格栅4中的栅条都是按照纵向或横向进行排布,其中的栅条52和栅条72就是纵向排布的栅条,其中的栅条53就是横向排布的栅条;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有3列栅格单元,其中的每列有9个栅格单元,即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共有27个栅格单元,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的每个栅格单元都具有矩形的出气口51(或称通孔),这些出气口51用于输出由第一贯流叶轮11所形成的气流;第二出气格栅部分6与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相同,也共有27个栅格单元,具有27个矩形的出气口,这些出气口用于输出由第二贯流叶轮12所形成的气流。

在图1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有4列栅格单元,其中的每列仅有1个栅格单元,即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共有4个栅格单元,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的每个栅格单元都具有一个矩形的凹坑71,本实施例的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是由部分边框、栅条和底板(图中未画出)所构成,使每个栅格单元形成一个凹坑71;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8也与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相同,共有4个栅格单元,具有4个凹坑。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和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8用于装饰、减轻风扇组件的重量并限制第一贯流叶轮11和第二贯流叶轮12所形成的气流在该区域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4的每个栅格单元在其纵向的高度都大于在其横向的宽度,其每个栅格单元的形状都为矩形,格栅4具有矩形的出气口和矩形的凹坑。

从图1至图4中容易看出,在外壳3上设置了由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第二出气格栅部分6、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和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8所构成的环绕通孔9一周的格栅4,其格栅4的任何两个相邻栅格单元之间的栅条都是按照纵向或横向进行排布,这样排布的栅条所形成的格栅4不仅能保障两个贯流叶轮所形成气流的高效和稳定地输出,而且能展现意向不到的视觉效果,能显著提升风扇组件的美观,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整个外壳的质量,并能使使用者不能触及到转动的第一贯流叶轮11和第二贯流叶轮12,以满足人们的使用安全。

从图3和图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外壳3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蜗壳15、第二蜗壳16、第一蜗舌13和第二蜗舌14;第一贯流叶轮11位于通孔9的左侧,第二贯流叶轮12位于通孔9的右侧。本实施例的第一蜗壳15、第二蜗壳16、第一蜗舌13和第二蜗舌14都由塑料所形成。

从图3和图4中还可以看到,在外壳3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下底座27、第二下底座28、第一上底座29和第二上底座30;第一驱动电机17设置于第一下底座27内,第二驱动电机18设置于第二下底座28内;第一驱动电机17通过驱动轴19与第一贯流叶轮11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8通过驱动轴20与第二贯流叶轮12连接;第一贯流叶轮11的上端具有第一上转轴21,第二贯流叶轮12的上端具有第二上转轴22,第一上转轴21通过设置于第一上底座29内的第一轴承23所支撑,第二上转轴22通过设置于第二上底座30内的第二轴承24所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座2上设置有电缆穿孔(图中未画出),在外壳3内设置有电路装置25;电路装置25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17和第二驱动电机18进行电连接,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7和第二驱动电机18分别驱动第一贯流叶轮11和第二贯流叶轮12进行转动工作。

在图3和图4中容易看出,第一贯流叶轮11的转动方向ω1与第二贯流叶轮12的转动方向ω2相反,风扇组件外面的空气能被从格栅4的多个出气口51所发出的气流抽吸通过通孔9,从多个出气口51所发出的气流大致与轴线x的正方向相同。

图5是第二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正面示意图。从图5中容易看出,该实施例的风扇组件与第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很相似,只是设置在外壳3上的格栅4的结构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格栅4由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第二出气格栅部分6和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所构成,并没有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非出气格栅部分8,其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和第二出气格栅部分6的栅格单元的数量也有所减少。该种结构的风扇组件也能保障两个贯流叶轮所形成气流的高效和稳定地输出,显著提升风扇组件的美观,同时降低风扇组件的重量,并满足人们的使用安全。

图6是第三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正面示意图。从图6中容易看出,该实施例的风扇组件与第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也相似,只是机身1的上部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机身1的上部从风扇组件的前面看是半圆形的,其通孔9的顶部和格栅4的顶部部分都是半圆形的。本实施例的格栅4,其第一出气格栅部分5既具有矩形的出气口51又具有非矩形的出气口54,其第二出气格栅部分6也既具有矩形的出气口又具有非矩形的出气口,其第一非出气格栅部分7既具有矩形的凹坑71又具有非矩形的凹坑73。该种结构的风扇组件也能保障两个贯流叶轮所形成气流的高效和稳定地输出,并显著提升风扇组件的美观,同时降低重量,并能满足人们的使用安全。

在上述三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外壳3内,都可以增设相应的热交换器,例如增设翅片管型室内热交换器。这样增设了热交换器的风扇组件可以作为空调器室内机使用。

尽管已经展示和描述了目前认为是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而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