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0208发布日期:2021-03-12 10:5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伴随而来的是室内空气干燥和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空气的质量。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一套衡量室内环境状况的综合数据,是用来指示室内环境健康和适宜居住的重要指标,主要标准有含氧量、甲醛含量、温度、湿度、颗粒物等。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新风空气净化的重要性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市场上存在的新风净化通常采用粗效滤网、中效滤网、高效及活性炭复合滤网技术对空气进行过滤,其功能单一。且仅仅是对新风的净化,但缺乏对温度、湿度的起不到调节作用。且市面上新风系统厂家多以粗效滤网、中效滤网、高效及活性炭复合滤网技术来产出洁净空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滤网洁净空气效率会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更换,大大地增加了用户日常的适用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解决此类问题的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使其更加方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室外排风风口和室外新风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室外新风送风口和室内排风入口,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的前部依次设有新风送风风机、负离子发生器、第一辅助电加热器和冷热源交换器,所述壳体内腔左侧的后部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依次设有备选过滤段和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备选过滤段的右侧设有备选回风口,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右侧设有排风风机,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的后部连接有与室外新风进风口配合使用过的第二辅助电加热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部设有喷淋室,所述喷淋室的内壁底端中部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辅助电加热器,所述水箱的右侧设有喷淋循环泵和水滤循环泵,所述喷淋循环泵入水口和水滤循环泵的入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水箱连接,所述水滤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布水器,所述喷淋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喷淋水管,所述喷淋室的中部连接有水洗过滤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端连接有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包括有控制电路板和控制电路板和电器元器件,所述电器元器件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辅助电加热器、冷热源交换器、第二辅助电加热器、新风送风风机、负离子发生器、喷淋循环泵、第三辅助电加热器、水滤循环泵以及排风风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右侧上部依次连接有补水管和溢流管,所述补水管上设有浮球阀,所述水箱的右侧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电磁阀,所述排水电磁阀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且所述排水管、溢流管和补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均延伸至壳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水箱和布水器之间设有后挡水板,所述后挡水板与冷热源交换器之间设有均流器,所述喷淋室的上部右侧设置有前挡水板。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处设有综合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新风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均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通过喷淋水洗和水洗过滤填充层的双重洗涤过滤,能够充分的去除新风中的颗粒性杂质、甲醛,尤其是对pm.的细小颗粒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无需滤网,从而可以解决传统新风净化中滤网堵塞的问题,更加实用,而且水洗净化的方式可以对空气进行加湿,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设有余热回收装置,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皆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使室外新风在余热回收装置内回收室内排风的能量,从而达到通风换气又保持室内温、湿度稳定的效果,通过设置的负氧离子发生器,使得室内新风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再通过紫外线杀菌装置,能够对新风起到杀菌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对比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净化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的主视图。

图中:室内排风入口1、紫外线杀菌装置2、第一辅助电加热器3、冷热源交换器4、后挡水板5、喷淋水管6、前挡水板7、余热回收装置8、第二辅助电加热器9、室外新风进风口10、室外新风送风口11、新风送风风机12、负离子发生器13、均流器14、水洗过滤填充层15、第三辅助电加热器16、布水器17、喷淋循环泵18、水滤循环泵19、排风风机20、室外排风风口21、排水电磁阀22、排水管23、溢流管24、补水管25、水箱26、浮球阀27、备选过滤段28、备选回风口29、喷淋室30、综合传感器31、电控盒32、壳体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包括壳体33,壳体33的前端连接有电控盒32,电控盒32包括有控制电路板和控制电路板和电器元器件,电器元器件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控制电路板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辅助电加热器3、冷热源交换器4、第二辅助电加热器9、新风送风风机12、负离子发生器13、喷淋循环泵18、第三辅助电加热器16、水滤循环泵19以及排风风机20相连接,方便控制装置内部用电器的启停。

壳体33的上端开设有检测孔,检测孔处设有综合传感器31,综合传感器31为pm2.5甲醛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温湿度co2/tvoc检测模块六合一模组。

壳体33的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室外排风风口21和室外新风进风口10,壳体33的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室外新风送风口11和室内排风入口1,壳体33的内腔左侧的前部依次设有新风送风风机12、负离子发生器13、第一辅助电加热器3和冷热源交换器4,壳体33内腔左侧的后部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2,壳体33的内腔右侧依次设有备选过滤段28和余热回收装置8,余热回收装置8设有新风孔道和排风孔道,新风孔道与排风孔道交替叠合且互不相通,新风孔道所连接的风道为新风通道,新风通道由室外新风进风口10、第二辅助电加热器9、余热回收装置8、喷淋室30、冷热源交换器4、新风送风风机12、室外新风送风口11沿新风流向组成,排风孔道所连接的风道为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由室内排风入口1、余热回收装置8、排风风机20和室外排风风口21沿排风流向组成。

备选过滤段28的右侧设有备选回风口29,通过设置的备选回风口29,可使一部分回风经过处理回到室内,起到节能的效果,余热回收装置8的右侧设有排风风机20,新风送风风机12和排风风机20均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壳体33的内腔右侧的后部连接有与室外新风进风口10配合使用过的第二辅助电加热器9,壳体33的内腔中部设有喷淋室30,喷淋室30的内壁底端中部连接有水箱26,水箱26的右侧上部依次连接有补水管25和溢流管24,补水管25上设有浮球阀27,水箱26的右侧下部连接有排水管23,排水管23上设有排水电磁阀22,排水电磁阀22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且排水管23、溢流管24和补水管25远离水箱26的一端均延伸至壳体33的外侧,通过设置的浮球阀27可以检测水箱26内部的水位信号,方便自动补水,而且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水箱26内部的水会变脏,通过电控盒32控制排水电磁阀22开启,可以使得污水被排出,再通过补水管25进行补水,达到换水的目的,而且通过喷淋循环泵18抽取更换的清水进行喷淋,可以对喷淋水管6的喷嘴和水洗过滤填充层15进行清洗,便于重复使用。

水箱26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辅助电加热器16,水箱26的右侧设有喷淋循环泵18和水滤循环泵19,喷淋循环泵18入水口和水滤循环泵19的入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水箱26连接,水滤循环泵19的出水口连接有布水器17,水箱26和布水器17之间设有后挡水板5,后挡水板5与冷热源交换器4之间设有均流器14,喷淋室30的上部右侧设置有前挡水板7。

喷淋循环泵18的出水口连接有喷淋水管6,喷淋室30的中部连接有水洗过滤填充层15,水洗过滤填充层15为抽屉式填充层,其内部有增加空气与水接触面积的填料,而且水洗过滤填充层15可进行更换。

工作原理:使用时,室外新风送风风机12与排风风机20启动后,在新风送风风机12作用下,室外新风从室外新风进风口10进入壳体33,室外温度过低时可启动辅助电加热二9对新风进行预热,防止温度过低导致喷淋室30中水结冰,而后进入余热回收装置8,在余热回收装置8内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进行能量交换后,而后进入余热回收装置8,在余热回收装置8内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进行能量交换后,室外新风进入喷淋室30洗涤,通过喷淋循环泵18将水箱26中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喷淋水管6,喷淋水管6在喷淋室30把水喷淋,而后流回水箱26,通过水洗过滤循环泵19将水输送到布水器17,布水器17把水均匀地向下喷洒,经过水洗过滤填充层15,再流回到水箱26,使得水可以循环使用,可以对室外新风进行双重洗涤,充分净化室外新风,水洗净化后的室外新风经过冷热源热交换器4,可以通过冷热源热交换器4对新风进行除湿、加热、冷却处理,再经过负氧离子发生器13使得室内新风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再通过紫外线杀菌装置2除菌后,由新风送风风机12经室内新风送风口11送进室内;在排风风机20作用下,使室内排风从室内排风入口1进入余热回收装置8,在余热回收装置8与室外新风进行能量交换后,经过排风风机20由室外排风风口21排出室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