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1381发布日期:2020-12-29 09:4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涉及一种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技术成熟,家用热水器的普及率极高,很多商品房建造时都预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储热水箱是太阳能热水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介质管里的热介质与水箱内的冷水热交换使冷水升温达到使用的温度,现有的结构中有通过介质管自上而下在水箱内设置来梯度升温的,但是介质管自上而下设置时由于温度的逐渐下降流速变慢,经常出现不能够到达上部的情况,导致介质循环不畅,再者,介质循环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挥发,挥发后整个介质管道内介质缺少,更加不能流动到最顶端,同样造成介质循环不畅的情况,影响正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缺陷,提供一种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内置补液罐保证整个系统介质充足、正常循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箱,水箱内由左至右设有若干个将水箱分隔为多个封闭水仓的隔热板,每个隔热板上开设有连通相邻封闭水仓的通孔,所述的封闭水仓中任意一个最外侧的封闭水仓的上部设有介质补液罐,所述介质管从所述介质补液罐相对侧的水箱底部深入水箱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介质补液罐连通;所述介质补液罐上设有介质出口和常闭的补液口,所述补液口、介质出口伸出所述水箱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介质管在水箱内呈直线延伸,所述介质补液罐倾斜设置且其上下侧边与水箱内的介质管平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隔热板上设有与所述介质管配合通过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介质管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介质出口的口径与介质管的管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通孔开设在隔热板的上部,每个隔热板上开设一个所述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通孔上连接有一根连通相邻封闭水仓的进水管,进水管远离介质补液罐的一端与所述通孔等高、靠近介质补液罐的一端延伸至所在封闭水仓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介质补液罐同侧且位于该侧箱体的上方,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开设在所述出水口相对侧的箱体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水箱内的介质管斜向上连接在介质补液罐上,介质补液罐内的介质储存量大且位于最上侧,与介质管连为整体循环不会造成介质斜向上流动上不到顶部的情况,防止介质导管顶部缺少介质,造成介质循环减缓甚至停滞的情况,介质补液罐的补液口能够从顶部增加介质,避免顶部介质挥发造成介质减少的问题;隔热板将水箱分为多个封闭水仓,利用热水在水仓上层的原理,依次用进水管取上游水箱的上层热水进入下游水箱,减缓冷水进入时与热水的混合,最大程度取系统内已经加热的热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包括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水箱1,水箱1内由左至右设有两个将水箱分隔为三个封闭水仓4的隔热板5,每个隔热板5上开设有连通相邻封闭水仓4的通孔,各个封闭水仓内的水相互连通。最左侧的封闭水仓的上部设有介质补液罐6,介质管7从介质补液罐6相对侧的水箱底部伸入水箱斜向上延伸至与介质补液罐6连通;介质补液罐6上设有介质出口8和常闭的补液口9,补液口9、介质出口8伸出所述水箱外,补液口开口上塞有密封塞,需要补液时通过密封塞注入介质,热介质通过介质管由下而上依次经过三个封闭水仓来加热封闭水仓的水,出水口取水时三个封闭水仓内水联动,右侧封闭水仓内的上层热水进入中间封闭水仓的底部并将中间水仓上层的热水顶出到左侧封闭水仓的底部,取水则取左侧最上层的热水,左侧的两个封闭水仓不与冷水混合,防止加热的水被冷水冷却,造成热量损失。

介质管7在水箱内呈直线延伸,所述介质补液罐6倾斜设置且其上下侧边与水箱内的介质管7平行,介质补液罐可视为管径增大的介质管,顶部介质量多,不改变原介质运行方向,不会出现介质短缺的情况,不改变原介质运行方向,保证介质在内部正常循环。本实施例中的介质补液罐的上端固定在水箱的箱体左侧壁上开的安装孔内,整个介质补液罐占据最左侧封闭水仓长度的四分之三。

隔热板5上设有与介质管7配合通过的穿孔,穿孔与所述介质管之间设有密封圈,保证各封闭水仓相互独立。介质出口8的口径与介质管7的管径相同。

通孔开设在隔热板的上部,每个隔热板5上开设一个所述的通孔,通孔上连接有一根连通相邻封闭水仓的进水管10,进水管10远离介质补液罐6的一端与通孔等高、靠近介质补液罐6的一端延伸至所在封闭水仓4底部,将右侧封闭水仓的上层热水引入其左侧的封闭水仓底部,从而顶出其上层热水到最左侧的封闭水仓,阶梯取水。

水箱1的出水口3与介质补液罐6同侧且位于该侧箱体的上方,水箱1的进水口2开设在所述出水口3相对侧的箱体下方,冷水进入仅进入最右侧的封闭水仓,不与其他封闭水仓已经加热的热水接触,减少热损失。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本实施例中的介质补液罐6完全放置在最左侧封闭水仓的内部,无需在箱体上开较大的安装孔,而且介质补液罐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箱体侧壁和隔热板、结构更为坚固。其余方案同实施例1。



技术特征:

1.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水箱(1),水箱(1)内由左至右设有若干个将水箱分隔为多个封闭水仓(4)的隔热板(5),每个隔热板(5)上开设有连通相邻封闭水仓(4)的通孔,所述的封闭水仓(4)中任意一个最外侧的封闭水仓的上部设有介质补液罐(6),所述介质管(7)从所述介质补液罐(6)相对侧的水箱底部伸入水箱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介质补液罐(6)连通;所述介质补液罐(6)上设有介质出口(8)和常闭的补液口(9),所述补液口(9)、介质出口(8)伸出所述水箱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7)在水箱内呈直线延伸,所述介质补液罐(6)倾斜设置且其上下侧边与水箱内的介质管(7)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5)上设有与所述介质管(7)配合通过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介质管之间设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出口(8)的口径与介质管(7)的管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开设在隔热板的上部,每个隔热板(5)上开设一个所述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上连接有一根连通相邻封闭水仓的进水管(10),进水管(10)远离介质补液罐(6)的一端与所述通孔等高、靠近介质补液罐(6)的一端延伸至所在封闭水仓(4)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出水口(3)与所述介质补液罐(6)同侧且位于该侧箱体的上方,所述水箱(1)的进水口(2)开设在所述出水口(3)相对侧的箱体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箱,水箱内由左至右设有若干个将水箱分隔为多个封闭水仓的隔热板,每个隔热板上开设有连通相邻封闭水仓的通孔,所述的封闭水仓中任意一个最外侧的封闭水仓的上部设有介质补液罐,所述介质管从所述介质补液罐相对侧的水箱底部深入水箱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介质补液罐连通;所述介质补液罐上设有介质出口和常闭的补液口,内置补液罐保证整个系统介质充足、正常循环。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仲;盛虎;盛昇;李冉;朱镕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市鼎盛太阳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9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