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洁净型煤取暖炉落灰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1677发布日期:2020-12-25 08:0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民用洁净型煤取暖炉落灰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洁净型煤取暖炉,具体是一种民用洁净型煤取暖炉落灰槽。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洁净型煤取暖炉在炉排下部的风室底部设置灰斗,燃料燃烧后的灰烬直接落到灰斗,不仅向外清灰时扬尘污染环境,而且灰烬冷却不好,还易在倒灰时引发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容水结构的民用洁净型煤取暖炉落灰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民用洁净型煤取暖炉落灰槽,置于炉排下部的风室底部,为抽屉式结构;落灰槽内设有一层破灰网,破灰网的网眼口径小于型煤燃烧后的灰烬尺寸;落灰槽内容有冷却水,破灰网位于冷却水水面以下;破灰网前端缘与落灰槽前端壁之间留置倒灰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当高温型煤灰烬落下时,首先以大块颗粒状态落到破灰网上,大块颗粒灰烬逐渐浸入冷却水而逐渐炸开变成小颗粒灰,小颗粒灰会通过破灰网落到落灰槽里的水中;与此同时,高温灰落水降温产生的高温水蒸汽与高温碳颗粒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进入炉膛强化洁净型煤的燃烧。本实用新型不仅避免取暖炉倒灰时扬尘和火灾,而且还能改善洁净型煤的燃烧,增强碳燃烧效率,节省燃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炉排1;风室2;落灰槽3;炉膛4;拉手301;槽体302;破灰网303;水面304;倒灰口305;网眼30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民用洁净型煤取暖炉的落灰槽3,置于炉排1下部的风室2底部,落灰槽3的槽体302前端设置拉手301,构成抽屉式推拉结构;落灰槽3的槽体302内设有一层破灰网303,破灰网303的网眼306的口径小于型煤燃烧后的灰烬尺寸;落灰槽3内容有冷却水,破灰网303位于冷却水水面304以下;破灰网303前端缘与落灰槽3的槽体302前端壁之间留置倒灰口305。

取暖炉使用时,炉膛4内的型煤燃烧,大块的型煤灰烬颗粒由炉排1落到破灰网303上,破灰网303位于水面304之下并接近水面304,大块的型煤灰烬颗粒不能被水一次浸没,而是逐渐浸湿,被浸湿的部分先分裂变成小颗粒灰而通过破灰网303落到落灰槽3里的水中;与此同时,高温灰落水降温产生的高温水蒸汽与高温碳颗粒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进入炉膛4强化洁净型煤的燃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民用洁净型煤取暖炉落灰槽,置于炉排下部的风室底部,为抽屉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落灰槽内设有一层破灰网,破灰网的网眼口径小于型煤燃烧后的灰烬尺寸;落灰槽内容有冷却水,破灰网位于冷却水水面以下;破灰网前端缘与落灰槽前端壁之间留置倒灰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洁净型煤取暖炉落灰槽,落灰槽置于炉排下部的风室底部,为抽屉式结构;落灰槽内设有一层破灰网,破灰网的网眼口径小于型煤燃烧后的灰烬尺寸;落灰槽内容有冷却水,破灰网位于冷却水水面以下;破灰网前端缘与落灰槽前端壁之间留置倒灰口。当高温型煤灰烬落下时,首先以大块颗粒状态落到破灰网上,大块颗粒灰烬逐渐浸入冷却水而逐渐炸开变成小颗粒灰,小颗粒灰会通过破灰网落到落灰槽里的水中;与此同时,高温灰落水降温产生的高温水蒸汽与高温碳颗粒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进入炉膛强化洁净型煤的燃烧。本实用新型不仅避免取暖炉倒灰时扬尘和火灾,而且还能改善洁净型煤的燃烧,增强碳燃烧效率,节省燃料。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峰;刘建营;赵凤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宁满族自治县万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1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