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现场拼装的组配式冷热源机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4315发布日期:2021-03-30 19:4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现场拼装的组配式冷热源机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现场拼装的组配式冷热源机房。



背景技术:

根据能源机房系统设计原理,冷热源机房可由冷水机组、热泵机组、循环水泵、锅炉、板式换热器、蓄能罐、软化水补水装置等部件组成,满足了不同环境及不同时间对所需温度湿度的需求。

目前国内外建设的冷热源机房主要通过现场施工,将设备安装在水泥基础上,然后现场进行管路的加工安装。而现在大多数项目建筑及环保要求均布置于地下,且各项目的设计需要决定着各项目设备尺寸也不相同,因此现有的冷热源机房建设不能满足各设备整体地下安装,而且受到布局紧凑,场地限制等因素各组件之间只能采取现场单独安装的传统方式。

由于冷热源机房系统设计复杂,设备众多,所以对工程施工产生了很多技术难点:

1机房大多分布在地下空间,且层高高,施工难度大;

2机房设计面积紧凑,水管管径大,机房空间紧凑,通道狭窄,现场连接施工难度大,综合排布较困难;

3现有机房一般采用焊接,沟槽连接,丝扣连接等安装方式,均在现场机房操作,与通风,电控专业交叉施工,极易产生安全隐患,不便于施工管理,影响工期进度;

4经常发生土建施工后的设备基础和原图纸不一致,机房设备基础需要重新定位的情况,给冷热源机房施工增加难度;

总之,传统冷热源机房施工起来比较复杂,难度高,周期长,采购的材料种类多,现场协调办理各类证照流程复杂,需库存,质量进度控制较难,调试阶段漏水隐患大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现场拼装的组配式冷热源机房,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可现场拼装的组配式冷热源机房,包括地源热泵机组模块、地源循环泵模块、空调循环泵模块,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模块通过模块间组配管线与地源循环泵模块、空调循环泵模块分别相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模块与模块间组配管线之间设置有供冷供热切换阀门,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模块设置有至少一个地源热泵机组,所述地源热泵机组通过组配式管道与供冷供热切换阀门相连接。

至少两组地源热泵机组模块并联设置,用于通过模块间组配管线对应连接地源循环泵模块、空调循环泵模块。

所述组配式管道为直角式结构,在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表和压力表,其中一端设置有橡胶软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过滤器,任意一端或者两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开关调节阀门。

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模块、地源循环泵模块、空调循环泵模块的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下端通过减震垫放置在组配式底座上。

所述组配式管道通过组配式小支架和/或组配式大支架固定在组配式底座上。

所述组配式大支架包括横梁和竖杆,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竖杆。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地源热泵机组、空调循环泵、地源循环泵/冷却系统循环泵、设备钢结构的组配式底座及组配式支架、供冷供热切换阀门等设备进行二次优化设计和和三维仿真技术,利用bim技术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及二维码信息化管理,实现了通过现场组配式螺栓连接,利用二维码信息制定的参数及位置快速地安装在设计平面图的定位尺寸上。当土建施工与设计图纸有偏差时,可将各个模块进行整体移动和微调,来修正土建施工所产生的误差。同时所有模块化的信息均具备全生命周期信息,从设计加工制造到安装调试,再到后期使用及运行维护管理,均可连接专业的信息记录软件,实现了设备设施的全生命周期可视化、信息化管理。

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运输、吊装、组配及拆卸,尤其针对现场施工条件恶劣、设计排布紧凑、施工作业空间狭小复杂的机房工程,亦可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或实际情况进行位置调整、灵活布局,进一步提高冷热源机房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可现场拼装的组配式冷热源机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地源循环泵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组配式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地源热泵机组模块,2-地源循环泵模块,3-空调循环泵模块,4-第一组供冷供热切换阀门,5-模块间组配管线,6-第二组供冷供热切换阀门;10-开关调节阀门,11-地源热泵机组,12-组配式管道,13-温度表,14-压力表,15-减震垫,16-组配式底座,17-组配式小支架,18-过滤器,19-组配式大支架,20-橡胶软连接;21-循环水泵,22-循环水泵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可现场拼装的组配式冷热源机房包括地源热泵机组模块1、地源循环泵模块2、空调循环泵模块3,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模块1通过模块间组配管线5与地源循环泵模块2、空调循环泵模块3分别相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模块1与模块间组配管线5之间设置有供冷供热切换阀门。

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模块1中的两个机组并联设置,与地源循环泵模块2通过模块间组配管线5连接,系统供冷供热工作状态调节时,通过第一组供冷供热切换阀门4和第二组供冷供热切换阀门6进行开闭调节切换,所相应的连接空调循环泵模块3的水流跟随调节,来实现冬季夏季供冷供热的目的。

所述供冷供热切换阀门分为第一组供冷供热切换阀门4和第二组供冷供热切换阀门6,在冷热处理时,比如冬天,所述第一组供冷供热切换阀门4控制地源热泵机组模块1与地源循环泵模块2的连接,所述第二组供冷供热切换阀门6控制地源热泵机组模块1与空调循环泵模块3的连接;在夏天时,所述第一组供冷供热切换阀门4控制地源热泵机组模块1与空调循环泵模块3的连接,所述第二组供冷供热切换阀门6控制地源热泵机组模块1与地源循环泵模块2的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模块1内,可以设置有若干地源热泵机组11,所述地源热泵机组11通过组配式管道12与供冷供热切换阀门相连接。

所述地源热泵机组11的下端通过组配式底座16进行固定,所述组配式底座16上设置有用于缓冲设备的减震垫15,在组配式底座16上能够安装组配式小支架17或者组配式大支架19。所述组配式管道12通过组配式小支架17或者组配式大支架19进行固定。

如图3所示,同理,所述地源循环泵模块2同样可以设置有若干循环水泵21,所述循环水泵21通过循环水泵底座22固定安装在组配式底座16上,所述组配式底座16上能够安装组配式小支架17或者组配式大支架19。所述循环水泵21通过组配式管道12与模块间组配管线5固定连接,所述组配式管道12通过组配式小支架17或者组配式大支架19进行固定。

如图4所示,所述组配式管道12为直角式结构,其两端开口所在直线为90度,在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表13和压力表14,其中一端设置有橡胶软连接20,另一端设置有过滤器18,任意一端或者两端的开口处都可以设置有开关调节阀门10,为便于调试,通常在设置有过滤器18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开关调节阀门10。

所述橡胶软连接20具有弹性,能够进行微调,使开口与其他设备轻松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器18用来清除介质中的杂质,以保护阀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

所述组配式管道12在使用时,其中一端通过组配式小支架17固定安装在组配式底座16上,另一端可以通过组配式大支架19固定安装在组配式底座16上。

所述组配式底座16通过多个结构相同的底座组件进行固定连接组成,相邻间的底座组件通过铰链固定连接,使组配式底座16能够按照设计进行排布。

所述组配式小支架17或者组配式大支架1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组配式底座16上,所述组配式小支架17包括上端设置的半圆形环形支架,以及下面的支架本体,所述环形支架用于固定支撑管道;所述组配式大支架19包括上端的横梁以及横梁下端的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与组配式底座16固定连接,或者可以直接插入地面进行支撑,所述横梁用于直接或者通过辅助支架固定支撑开关调节阀门10,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都设置有竖杆,保持横梁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现场拼装的组配式冷热源机房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设计阶段:可现场拼装的组配式冷热源机房是在设计布局图的基础上开展二次深化设计和三维仿真设计,利用bim技术模拟现场施工环境,有效避免碰撞干涉,避免管路间或管路与零部件间的相互干涉,提高管路运行效率,实现组配式机房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和占地面积小的优势。以高效节能为核心,进行设备最优选型匹配和管路排布,设计出二维加工图纸,可达到毫米级精度,进行二维码信息化录入,下发至模块式预制工厂;

制造阶段:在加工制造工厂通过高精度下料裁剪机,专业的工装卡具定位,先进的焊接设备,进行预制管道、钢结构支架及底座的模块化生产加工,将支架与底座的螺纹孔根据图纸尺寸加工完成,配备相应规格型号的螺钉螺母垫圈,亦可进行工厂预组配,满足打压试验和探伤试验要求,出具检测报告,满足模块运输、现场拼装的系统级产品;

组配阶段:利用二维码信息化系统,按照装配图纸,将各个模块预制加工好的零部件与外购的阀门,过滤器等外购件进行定位拼装,利用螺栓连接先进行预紧,待所有模块零部件定位尺寸调整完成后,再进行螺栓的完全预紧,进行现场模块化组配拼装。安装过程中亦可根据土建施工的误差调整定位,避免与通风,电控等其他专业的干涉。避免了现场动火焊接需求,减轻环境污染,减少施工材料的损耗,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各项成本;

本实用新型最终实现了机房整体结构紧凑、简洁、合理,易损部件少,合理的预留了维修和清洁空间的功能。

调试运行阶段:调试阶段时可扫描模块零部件外购件二维码信息,录入运行管理系统中,对主要设备,零部件,外购件进行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在后期机房的运行中可通过系统随时调取机房各个设备及零部件外购件的信息,查阅产品品牌,生产厂家,出厂日期,检修记录等资料,实现机房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可现场拼装的组配式冷热源机房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适合不同条件的机房。在图纸设计阶段即可将各个模块通过高效节能控制系统协同运行进行优化,达到负荷调节范围。

(2)通过组配式机房,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周期,再预制工厂内同步加工,分步骤、分模块质检,提升工程质量。

(3)组配式机房整体结构紧凑、简洁、合理,易损部件少,其具有较小的外形尺寸、合理的维修和清洁空间。

(4)安装牢固、可靠,整机运转平稳、可靠性高,运转时无异常响动、噪声低。

(5)外形美观,管路与附件布局合理。

(6)可接入后期运行维护app,设备及各模块零部件进行可视化精细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